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许大茂的妖孽人生》
许大茂的妖孽人生

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鬼遇见李逵

后世网上有个网友的说法许大茂就觉得很对。

说一个人发明了一个钻头,外国出价3亿,国内出价1亿,那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卖给祖国。

若国内出价500再奉上一面锦旗,你让他怎么选?

组织一番语言之后,许大茂当然不会回答他认知的东西,胡诌八咧说了半天,核心观点就是眼下祖国难啊!

但真实情况还真的不是这样,就拿78年首批留学人员来讲。

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52人,而在78年一整年留学人数860人。

又一个学生起身提问,许大茂轻轻点了点头。

人群中一阵哗然,许大茂看的分明,很多人的眼睛里面都透露出一种向往之色。

许大茂有点慌,他觉得现在他有必要告诉这些孩子,中国是有希望、有未来的。

如果因为许大茂透露的只言片语,让这些大学生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想着出国,那他可真就罪孽深重了。

许大茂轻咳两声开始就祖国今后的快速发展、经济腾飞做出大胆的预测。

其实这也不是预测,这是许大茂亲眼所见的事情。

总之就是画大饼,继续画大饼。

能留下一个也是好的。

说实在的,其实这些没被选上留学的人,其成绩和业务都不及那些出国留学的。

但正是他们这些没出国留学的和那些留学归来的,才铸就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

这边许大茂在讲台上,用蛊惑的声音畅想着未来。

从前门走进来一个身材高挑,容貌清丽的女性。

她在看到许大茂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激励教室内学生的一幕,明显愣了一下。

许大茂毫无所觉,甚至友善的对这个美女点点头,伸手让她找地方坐下。

这位女性古怪的看了许大茂一眼,然后找个地方坐了下去。

讲台上许大茂算是彻底打开了话匣子,为教室内的所有人分析在他眼中的美国与香江。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直到这些人对国外向往之色变得不再那么狂热,许大茂这才松了口气。

嘴巴不停地说了半天,总算是辛苦没有白费。

下意识的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许大茂觉得是时候离开这里了。

在拖下去万一露馅的话,可怎么办。

“各位同学,老师这边...”

“老师您讲的真好,您喝水。”

最后走进来的高挑女生,将自己的水杯递给许大茂。

许大茂欲哭无泪,我可以选择不喝吗?

偷偷瞪了一眼眼前这个笑盈盈的美女,心里直呼她不懂事。

“下次上课不许迟到知道吗?现在学习才是你们的主要任务,迟到那还有搞学术的样子。”

嘴上不客气的训斥,然后拿起杯子猛灌了一口。

他确实是渴坏了。

教室内的一部分人,在许大茂出言训斥那个高挑女性的时候,一个个张大了双眼,眼睛里全是不敢置信。

这女子可不是别人,她可是学校的辅导老师程小繁。

老师之间互不相识,甚至出言训斥,这番骚操作直接让一部分老生彻底懵逼。

程小繁没有回到座位,转过身向教室里的同学问道:“这位老师讲的好不好啊?”

“好。”

“程老师,这位元老师讲的太棒了,就像是让我看见了15年后乃至20年后,我们国家腾飞的样子。”

程小繁点点头,脸上带着促狭笑意:“那就让这位元老师将这堂课讲完。”

她是老师?

许大茂看着程小繁忍不住瞪大了双眼,假李鬼遇见了真李逵,这特么怎么搞。

强行扯出笑脸,许大茂说:“既然程老师已经到了,那我就将课堂交给程老师吧!”

语气自然,神色不变,可想而知许大茂这家伙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反应速度有多快。

一点点的走下讲台,准备趁人不注意赶紧先跑为敬。

许大茂可不想让这些大学生臭揍一顿。

哪知程小繁横移一步,挡在许大茂准备离开的路线上。

冲着讲台上抬了下下巴,眼睛里的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许大茂背对着教室里的学生,赔着笑脸向程小繁使了个恳求的眼色。

程小繁不为所动。

看的许大茂一阵暗恨。被逼无奈,许大茂重新回到讲台。

继续让底下的学生提问,他来回答,好容易等到一节课结束。

许大茂话都不留一句,直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一路走向自行车棚,许大茂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咱许爷确实没在清华读过大学,但是咱当过老师。

这逼格感觉一瞬间就上来了。

“你课堂上说的那些对祖国未来的畅想,都是真的么?”

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让正取着自行车的许大茂吓了一跳。

回头一瞧正是那位身材高挑的程老师。

虽然被这女人坑了一把,但是许大茂倒也不是怎么在意。

总归让他在清华过把瘾不是。

许大茂闻言点了点头。

他亲眼见到的,怎么可能不是真的。

许大茂推着车子离开,哪知程小繁也推着车子跟了过来。

一路上喋喋不休的问许大茂许多问题,无关痛痒的问题许大茂知无不言。

涉及到敏感的话题,那就对不住了,许大茂直接闭嘴。

左右许大茂跟这位程老师也并不熟。

这当然要在前面加上全国两个字。

除了第一批52人全部回归祖国的怀抱,日后成为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之外,剩下的留学生都有选择滞留美国的人。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搁谁心里能平衡的了。

就是这种我嘴上不说,但我就不爽你的感觉。

一个问题可是要比两个问题,好回答的多了。

诱惑太大了,那时人均GDP仅仅几百块的国内留学生发现,他们一年的收入甚至赶不上人家的一顿饭钱。

在美国一年的收入抵得上他们在国内一辈子的收入,这么大的诱惑之下,不可避免的有人选择留在他乡。

所以每年控制留学人数,对留学人员进行审查很有必要。

说到底还是这阶段国内,不不不,乃至日后国内对科研人员的待遇都不是那么高。

各类明星一个个吃的肥头大耳、油光满面,反而搞科研的确实是吃穿不愁,但是与那些在荧幕上表演的人相比,收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这也是有些人才流失的一大原因。

这些年除了一些极少数能自费出国的人之外,一大半都是公费出国留学。

合着供你吃、供你喝、给你拿钱让你学习,然后你在别人挥舞手中支票的时候,直接忘记留学的初衷。

尤其是这种事情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时候。

“元老师,我们一年的收入真的赶不上美国一个月的收入吗?”

总不能给你出钱又出力,最后你转身投入别人的怀抱,这边还要祝你前程似锦吧。

当然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这件事上我们可以说那些拿着公费留学的人做的不地道,但却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什么。

这是避免不了也无法避免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