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回1980小人物》
重回1980小人物

第447章 小女孩也发钱

这时候说话的人,铁定是一分钱都领不到了。

而且很可能连累同村的人,大家也拿不到多少钱。

甚至按照之前说好的那样,顶多也就是每天十块钱。

“咱们发多少钱呢?”终归还是要问一下数字,毕竟没有准确的数字,这工资可怎么发呢!

看着已经开始排队的乡亲们,甚至有的人还端着碗边吃边排队。

林平插上音箱拿起话筒。

再夸张一点的话,是那些还没有转正的工人半年多的工资。

这么大一笔钱,就因为一句话说没就没了。

而且对于同村其他人来说,他们可没有说人家坏话。

如果真的被连累,拿的很少,或者说干脆一分钱拿不到。

这立马就成了死仇,这人在村子里恐怕再也混不下去。

以后有什么事大家都不会帮他,这样的人家下场会非常悲惨。

毕竟在这个年代,如果一个人被整个村子孤立,那么就代表着他彻底被社会抛弃。

毕竟,作为这个时代的农村人。

大城市还没有开始疯狂的吸收农民工。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根本无路可去。

只能在村子里受尽所有人的白眼跟排挤。

人们总说,农村里的人比较善良淳朴。

那是因为农村人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跟邻居之间闹得很僵。

这不是一两天的情绪发泄,而是一辈子,甚至是世世代代的愁怨。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明白,尽量都是相互谦让。

为了一点点小事,闹得不愉快甚至再也不说话。

毕竟房子搬不走,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

这样长久下去,只会越来越难看。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越会珍惜邻里之间的情感。

而只有那些相对富裕的人,能够在大城市购买商品房的人。

即便跟邻居闹得很僵,对他们来说也无所谓。

大不了从其他地区再买一套,反正对于这些富人来说,只要有钱哪里都是家。

而对于农村里的人们来说,如果没有能力,他们一辈子都离不开这一片土地。

被村里人喝斥了一顿之后,那人乖乖的低着头只管吃饭。

此时林平还在说话。

“这两百块钱不分工种,所有参与劳动的人,哪怕你是烧火做饭的。每个人都能领到两百块钱。

还有发工资的时候,别忘了给咱们老师同学也要发上两百。”林平带回来的钱足够,所以这一次没有按照工种区分大家。

然而林平说完之后,老师跟同学赶紧摆手,表示不应该拿这钱。

“你们要是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那就收下这两百块钱。

你们要是来这里待几天就走,这钱你们要不要都无所谓。

反正你们在这里也只是短暂的停留,乡亲们也没必要把你们当家人一样看待。”林平这话说出口,几个村长也赶紧劝说着老师跟同学们。

主人家这话都说了出来,老师跟同学自然也只能是乖乖的排队,准备领取这两百块钱的工资。

突然间有了一笔钱,对老师跟同学们来说,自然能够改善一下生活。

不过仔细想一想,在这里大家照顾的足够体贴,甚至有些无微不至。

具体生活上也没什么可买。

这里的生活标准,远超平日里在学校的餐食。

甚至昨天还有同学开玩笑的说道:“每天要是不好好劳动的话,回到学校一定会变成个大胖子。

到时候如果大家都变胖了,回到学校可就没法儿交代了。

别的人下到田间地头,工作的时候都不会变胖。

为什么这一帮老师跟同学,一个个长胖了那么多?

一定是他们这些人不好好工作,一定是出了学校之后偷奸耍滑。

而且好吃懒做,给学校丢人现眼。”

虽然这番话有玩笑的成分,但是大家也心里清楚,这要是真的长成个胖子再回到学校,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没准还真有人到校领导那里告大家的黑状。

于是,大家虽然伙食很好,可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也格外的卖力。

然而,除了老师跟同学们。

做饭的众人也是面面相觑。

大家不敢想象,帮忙做个饭也能挣到这么多钱。

重要的是,这不是大家应份内的事吗?

这些外村人,跑到自己的村子里来干活。

每一个人都是为大家修建冬天种植蔬菜的暖棚。

而自己这些人帮忙做饭,哪里还有收钱的道理?

况且,自己家地里修建暖棚这件事,林先生每年给一千块钱。

按理说给了这钱之后,修建暖棚这件事就应该是各家各户自主完成的事情。

可现在林先生给大家发工资,怎么感觉像是林先生承包了所有人的地,然后还免费让大家耕种,最后收获的蔬菜林先生也一分不要。

这又给钱又给建又给销路,而到了最后居然还要给工资,天下怎么还有这样的好事?

自己给自己家干活,居然还能领到两百块钱的工资。

这简直超出大家的想象,旧社会地主家也没这么大方。

此时,由于整个村子来了八百多人干活。

村子里所有老老少少,但凡不能干体力活的人,全都来这里帮忙做饭。

力气壮一点的人,负责和面烙饼,又或者和面蒸馒头。

而那些年迈的老人,又或者没有上学的小朋友,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帮忙烧火。

烧火这么简单的事儿,还要领工资吗?

烧个火就能领两百块钱?

“那这帮忙烧火的小丫头,才五岁半还不到六岁,难不成也要领两百块钱?”一个老奶奶,刚好就在林平身边,于是出声询问道。

老奶奶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底气十足。

此时由于跟林平距离很近,也通过话筒传达到全场。

“这小丫头,是独立烧一个灶台吗?帮忙干了一顿饭?还是干了一天?”林平反问道。

听到林平的反问,老奶奶指了两个相邻的灶台说道:“我烧左边这个,这小丫头烧的是右边这个。就是遇到大柴火的时候,需要大人帮忙劈开。

是烧火的活儿,这小丫头没有耽误事儿。

而且这几天都是她一个人烧着的。

她烧的这个灶,她娘是掌勺。”老奶奶把情况说了一遍。

听完这番诉说,林平再次问道:“你们几个同意奶奶说的这番话吗?有没有人反驳?”

林平看着身边几个做饭的人,等着大家给自己回复。

“没错,就是这样。这孩子可听话了,小手上扎了个木刺,不哭不闹的。”有人赶忙补充的说道。

“那当然要是给人家发工资了,人家烧了一个灶这么辛苦,而且手上还负伤了。待会儿给多发五块钱买糖吃,给小丫头发两百零五块。”林平拿着话筒对全场说道。

好家伙,全场听到这话之后鸦雀无声。

一个六岁还不到的孩子,居然领的工资比车间的技术工人都多。

不但如此,还领到了医药费。

这找谁说理去?

虽然这样的事情让所有人感觉到又开心又诡异。

毕竟在这个年代,给一个小孩子发这么多钱。

说林平是败家子儿可能都有些轻了,这孙子脑子有病。

林平就不怕他爷爷或者他老爸知道,知道自己家孩子在外面如此的不把钱当钱。

会不会打断他的腿?

不过能领到这么多钱,而且连个小孩子都发,林平此时此刻在所有人心目中形象又高大了许多。

在这一刻,大家多么希望这样的工作能一直持续下去。

吃的好,喝的好,晚上能看电影。

更重要的是,这么高的工资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快谢谢叔叔!”当确认给小女孩发工资之后。

小女孩的母亲赶忙让自己家闺女谢谢林平。

“什么叔叔?我有那么老吗?叫哥哥!”林平赶忙纠正对方。

此时此刻,在这个年代。

农村可是严格的按照辈分生活。

该叫叔叔叫叔叔,该叫爷爷叫爷爷。

突然间一个叔叔,非让自己家闺女改口叫哥哥,顿时弄得大家有些不自然。

不过有钱就是大爷,他怎么高兴怎么来。

“说谢谢哥哥!”两百块钱的改口费,确切的说是两百零五块的改口费。

很快,工资发放正式开始。

当两个箱子被打开之后,全场再次发出惊叹声。

在场的人百分之九十九,很有可能是百分之百的人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我知道村里人大家都淳朴善良,我相信在场之中没有人会有偷偷摸摸的习惯。

可是万一你们自己不小心把钱给丢了,到时候可别嚷嚷着有人偷了你们的钱。

还有,如果你们中真的有人有这样的坏习惯,一旦被抓到的话立马把你们送到派出所。

与此同时,接下来的大工程,不只是你一个人,你们整个村子也别想参与。

其他人都是无辜的,就因为你一个人偷偷摸摸,导致全村人没活干。

你最好考虑清楚,如果有这样的坏毛病,小心被全村人孤立。”林平还是提醒大家保管好这来之不易的工资。

只不过林平的提醒透露了一个重大的消息。

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赶紧有人大声的问道:“林先生,是什么大工程啊?”

“我们公司,决定要在这村子外面,投资一处服装产业园。

决定要把几个山头给平了,平整出一块儿开阔地。

将来在这里,会有一个在全国都排得上名号的服装厂。

过几天就会开工,到时候会需要大量的工人。

你们这些人远远不够,通知村里的劳动力,愿意干活的都可以来报名。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每一个前来干活的人,都必须像你们一样勤快。

要是有那些混日子,偷奸耍滑的人,我直接找你们村长说话。

当然了,或许以前有人有这种臭毛病。

但是大家也不能不给人家机会。

如果你们村子有这样的人,可以给他一次机会。

毕竟有钱一起挣,整个村子才能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只不过把这样的人叫来之后,你们村子就要多监督一些,务必保证干活勤快,为人老实手脚干净。

还有,如果你们村子里有那些特困户。

家里已经没有了重要劳动力,只剩下孤儿寡母的那些人。

可以让他们来这边负责做饭,各位村长一定要把关清楚。

一定是要照顾那些特工的家庭,不要把我给你们的这条好处,让那些脑子歪门邪道的人给抢占了。

如果有村长安排那些非特困户,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我会立马给县长打电话撤掉你们的职务。

所有的村民,监督好你们的村长,也要保证村子里的特困户受到照顾。

如有特殊情况,随时可以直接跟我们村的张村长反映举报。”林平把自己的姥爷给推了出来,以后自己的姥爷可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村长而已,而是整个工地的负责人。

而且不止姥爷一个人,自己的姥姥也要成为后勤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虽然是专门负责做饭,但是一旦人多了,必须要有人开始管理。

“每个人发两百块钱,之后我房子用工的时候就不发工资了!”林平拿着话筒站在了一张桌子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全场。

“哗…”全场瞬间沸腾了起来。

这种事情可大可小。

这要是放在旧社会,一旦传到地主家耳中。

别说是你老婆,就是你爹娘也要去打断你的腿。”同村之人的警告,凶狠而又直接!

很快十几张桌椅到位,而且各村的村长也开始通知各村的劳动力准备领工资。

“怎么回事儿?不是说一天十块钱不给了吗?不是说要砍工资了吗?”大家赶紧左右交流着。

“没错啊?的确是一天十块不给了呀!现在给两百块钱平均每一天四五十块钱呢!”有人立马算清楚了平均每天能拿到多少钱。

“人家给你发工资还不乐意了?一边领着人家的钱,一边还骂人家败家子?你让别的村听到了,万一告你黑状,小心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我就是,我就是那么一说。”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后,赶忙想打个圆场。

“吃你的饭吧!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这句话可是把同村里的人吓得不轻。

毕竟,吃着人家的饭,拿着人家的高工资,还要骂人家败家子。

这姓林的是个败家子儿吧?”有人因为太过于激动,一时之间有些口不择言。

“闭嘴,说什么呢你!”有人赶忙狠狠的瞪了同村的伙伴一样。

如此下来之后,大家收入差距高达一百五六十块。

一百五六十块钱,这可是一个工厂职工,三四个月的工资。

到时候咱们村子出来干活的这些人,每个人都拿着两百块钱回家,只有你一个空着手回去。

你看你老婆不撕烂你的嘴。

“我勒个老天爷呀!怎么这么多钱?一天挣四五十块,这比工厂里工人一个月工资都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