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德云》
大德云

不久候(一百五十八)

“处置几个不好的人。”二爷说,捧着杨九因为怀孕而胖了一圈的脸,笑道:“没什么危险,不用担心。”

“九涵和我一起去。”

两人对视了许久,二爷仍旧一副笑意盈盈的样子,杨九转头看了眼屋门儿外杨树下的董九涵。

本就是一家团圆的好日子,外出游学的学子,京外驻地的官员都寻着空闲回一趟;只要在家,这心里头才算是安定,就是没住几天也是高兴的,算是给后半年图个好儿。

半个月一晃就过,盛京的酒楼高台都让人给定下了;这普天同庆的日子,争占酒楼玩月是必不可少的了。

陛下有旨,休沐一日。

杨九了解他,正因为他太过于在乎这个家,太过于在乎她,所以总是自个儿憋着不说想在背后处理好所有的事儿。

董九涵一直跟着他,亲如兄弟寸步不离,是他的左膀右臂;太师谋逆时,他带走了所有能战的人,独独把董九涵留守郭府。

这一回,他没有。

杨九信的不是他轻快的一句:不危险。

信的是他们之间的感情。

他把董九涵带走了,算是对她的一份安慰与承诺;承诺一定会平安归来。

二爷侧着身避开了杨九的肚子,轻轻抱了抱,道:“晚饭一定回家来吃。”

杨九鼻子又一酸。

当年她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徒,二爷也只是辫儿哥哥;他会教她唱《锁麟囊》,两人闲来无事就上书院和孟哥儿他们喝喝酒,说笑玩闹。

像玉溪的那幅良辰美景图。

“我和宝宝在家等你。”杨九说。

宝宝。

以后她会和宝宝一起腻咕他。

二爷心里一暖,像是青湖水面儿打了片落叶来,水波温和轻柔地荡开一圈又一圈。

“好。”

——————————————

两人吃过了饭,眼看午时后,日头渐偏了山,二爷哄着杨九睡一会儿才悄没声儿出了院儿。

董九涵等了许久,额上覆着一层细密的汗;看不出是夏燥还是心头多思。

“走吧。”二爷转手一打折扇,儒雅中跟着武将的那股子气宇轩昂。

“哥。”

董九涵跟在他身旁半步之距。

“要不您别去了,我带人去就成!”

二爷被这话给逗乐了,转手合扇一抬臂就结结实实地往董九涵头上打下:“你个猪脑袋!”

“我要不去,人家能来找你?”

“哥!”看这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董九涵急得想跺脚儿:“没有您这样儿的!”

“知道人家谋划着要来刺杀,还上赶着送上去让人杀!”

“说这些废话顶什么用!”二爷眼眸一横,故意凶了句:“你不是在呢吗?”

“这点儿出息!”

董九涵又气又急,可张张嘴有想不出什么话来辩驳自家爷。

都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若是只有他董九涵自个儿,他铁骨铮铮有什么可怕的;只是二爷的身子和腿脚再不能出意外了,万一打斗中有所损伤岂不是得不偿失。

二爷眉眼含笑,像是赴宴一般轻快又像是面圣一般脚步紧紧。

———————————————

“赶紧的,爷还要回来吃饭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https://

.

难得二爷不用早朝,杨九原本正乐着,连今儿上哪去玩儿都想好了。只是这话还没出口,早起一看院门外居然多了几个军营里的小将;董九涵一身铁甲,腰挎金刀。

二爷出门一向是有人护着的,董九涵更是寸步不离地跟在身旁;但是除了董九涵,其他人从没进过内宅,更不用说守在院门口了。

“我没问这个!”杨九急道。

这身袍子是个什么意思她还能不知道吗。

外边儿的日头渐盛,院子里都是阳光穿透杨树叶儿落下的剪影儿。

八月初时,盛京就开始热闹了起来;一是中秋节要到了,再就是陛下寿诞之日就在中秋。

上回这样的场面儿还是太师谋反的时候。

杨九心下一沉,转身走进内室;二爷正在屏风后头更衣,穿的不是平日里的湖水蓝袍子,换一身黑袍绣金纹儿的袍子。

杨九皱着眉,攥紧了衣角儿不说话。

九涵往里走了几步,在树下止步看着二爷,似乎在等命令。

二爷笑着,冲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先等着。

“我今儿说不准得进宫一趟,先穿着省得回来换衣裳。”他说。

“辫儿哥…”杨九站在屏风处,心头不安跟着连嗓音都有些颤。

“嗯?”二爷转手套上外衣,转过身来冲她笑:“怎么?”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杨九问。

眉头仍旧皱着,眉眼流露的不安。

“没事儿。”二爷走进,笑得如沐春风;抬手在杨九鼻翼上拧了一把,道:“今儿不能陪你出门了,在家等着我。”

“你和我说实话,到底怎么了?”杨九一把抓住他的手,一副不说明白不放他走的样儿。

这是和王袍一块儿做的,用银丝线挑的料子,日头底下闪着光亮;寻常他是不穿的,一穿必定是进宫陪同圣上用膳或是见几位元老忠臣。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