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荒武帝》
大荒武帝

第二百四十七章 求援荒王国

通过杀掉三家士人,朱元璋缴获了比国库还多一倍的粮草。朱元璋此时心如刀绞:“仅仅是三个小小的地方士人便能够藏下如此多的粮草,那么其他人呢?”朱元璋一条条的翻阅着从这三家士人家里查出来的东西,除了粮草之外,他们的家中还藏了大量的金银财宝。长沙李家的家里还有大量的弓弩甲胄,要知道,在明王国私藏这些东西可是等同于谋反的死罪。

清查了一遍抄家得来的东西之后,朱元璋便命人将粮草快速运到前线孙承宗和孙传庭那里。随后,朱元璋便拿着一叠锦衣卫的密报召集了群臣。王座上,朱元璋说道:“我不想和大家为难,大家也最好不要让我为难。”说罢便将密报统统扔进了火盆里,转身离去。

有大臣趁火盆里的火未熄从中拿到了半张纸,等他看完之后大惊失色。因为纸上的前半部分已经被烧毁,所以只留下了残缺的内容,但是都是田地的数目和作奸犯科的相关信息。群臣看完之后皆是沉默,此时他们细细咀嚼着朱元璋的那句话,似乎明白了什么。第二天,明王国的群臣纷纷捐钱捐粮,明王国的国库一下子充实了起来。

“公瑾,我们还有多少的粮草和士卒?”孙策问道,周瑜说道:“回禀大王,粮草还有十万石,士卒的话不足三十万了。”“怎么这么少?”孙策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孙武却是苦笑着替周瑜解了围:“大王,我们最近接连失利,许多士卒已经军心浮动,趁夜逃跑了,所以才会这样的少。末将已经杀了许多逃兵,可是还是无法压住军心。”孙策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照这样下去,明王国都不用打来,自己就先完蛋了。

可是这样的事情他也没办法,毕竟怕死是人的天性,再骁勇善战也得看什么情况啊。现如今的吴王国就像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四处漏水,船上的人往下跳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行,不能就这样下去!”孙策说道,他随即道:“杀!将那些逃兵都杀光,让那些有了异心的家伙好好看看背叛的下场。”

萧漠等人看完了情报之后,只觉得一阵无语,汉王国和吴王国打不过明王国是有原因的。但是对于荒王国来说,这两个国家能够消耗明王国的力量便是胜利。萧漠想了一会儿,随后说道:“陆军整编完毕了没有?”军部尚书剧辛说道:“回禀大王,已经整编完毕,随时可以出征。”

“蒙毅的冰鹿军团和白起的玄鸟军团就继续征伐那些小部落吧,九婴军团和冉遗军团保持原任务不变。其余的各支军团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南下,军部,你们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这一次寡人要一举荡平江南的三大王国。”

剧辛等人立即躬身应道:“臣谨遵大王命令。”接下来剧辛等人便立即返回,商议各项事务。一旦荒王国这架战争机器开动无论是从什么方面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被动。

(本章完)

.

经过大规模的杀戮,吴王国逃兵的现象终于止住了。只是孙策也知道,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若是吴王国再败下去,必然会出现更大规模的逃兵,甚至是反叛。“孙承宗老贼的攻心之计,杀人于无形啊。”孙策长叹。

吴王国的求援信经过几道中转,终于在五天后送到了萧漠的桌子上。萧漠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召集了六部的大臣。在了解到了情况之后,戏志才说道:“大王,臣认为这是我们正式介入吴王国的战争的最好时机,吴王孙策骄傲,此时能够求援必然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此时出兵,不仅能够吞并明王国,还可以将吴王国一起拿下。”

“慎重?很难慎重啊,粮草不足,前线大军的供应难以为继,这些人之前我向他们开口借粮,都找了各种借口搪塞我,结果是宁可从贼也不愿将粮草支援王国,留着何用?”于谦见朱元璋意已决,便不再多言,返回了自己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也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发言。毕竟明王国的粮食问题这些人也多少有份的,他们的名下也兼并了大量的土地。现在跳出来,不管说什么都可能会被当成靶子,所以干脆不说话的好。

吴王国的众人商定好计划之后,孙策便遣人向荒王国送信去了。现如今的孙策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之前这家伙有点膨胀,故而没有再想着荒王国的援助。

“此计甚妙。”郭嘉说道:“之后,我们还可以一举将汉王国也收入囊中。”萧漠问道:“汉王国?”随后萧漠对着身后道:“把汉王国最新的情报拿上来。”过了一会儿,一个黑衣人便从阴影中走出,交给了萧漠一叠写满了字的纸。

汉王国自吞并了孟获军之后兵力大涨,后来又趁着明王国没有反应过来占领了明王国的大片领土。朱元璋在征召了三百万卫所兵给了孙承宗之后又召集了二百万的卫所兵,由孙传庭挂帅。孙传庭率领二百万卫所兵长驱直入,强攻下巫山关,随后进入了天府盆地。将汉王国拦腰分成两段。

明王国,凤城,太和殿内,朱元璋正大发雷霆:“粮草!粮草!粮草!我去哪儿找那么多的粮草!”他的手中死死地捏着两封信,正是孙承宗和孙传庭二人发来的,信里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粮。明王国身处膏腴之地,自然是年年粮草丰收的,可是再多的粮草也架不住五六百万大军的消耗啊。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江陵吴家,在吴军打来之际不思报国,反而从贼,诛十族!安南士家,起兵谋反,诛十族!长沙李家,从贼,诛十族!”一连串的命令发布之后,朱元璋有些疲惫。这几家平日里都深受他的信任,结果在敌人打来的时候都从了贼。尽管事后他们极力狡辩,可是朱元璋也没有放过他们,而是都抓了起来。

而且根据朱元璋获得的情报,这些人的名下有大量的田产,囤积的粮草不知凡几。在吴王国和汉王国打来之后,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不仅投降,还为两国提供了许多的粮草。当然汉王国和吴王国也因为这些而放过了他们。

“大王,还请慎重。”于谦说道。刀把子提起来可就再难收回去了,到时候朱元璋杀红了眼怎么办?朱元璋本有心发作,但是在看到是于谦说话之后便将口中的话收了回去。于谦是明王国出了名的清官,无论是明王国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怎么查都没有查到过他的任何问题。而朱元璋素来比较喜欢清官,也就对于谦另眼相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攻克。

却说汉王国这边,刘彻因为指挥不当,而导致兵败,但是他仍旧有翻盘的机会。可是孙传庭不想给他机会了,孙传庭每天命人轮番骚扰巫山关,但暗地里在命人悄悄挖着地道。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之后,地道终于挖到了巫山关的城墙之下。孙传庭命人引水灌进了地道里,这地道没有任何的加固措施,受水的浸泡在一个时辰的时间便垮塌。

而巫山关下正好挖开了一条地道,地道垮塌引发的连锁反应也使得巫山关的城墙垮掉了一段。此时孙传庭下令进攻巫山关,刘彻本就凭借着巫山关的坚固这才堪堪挡住了孙传庭,现在巫山关被破开,刘彻也只能在明军的攻势之下率领残部仓皇后退。孙传庭则是率领明军衔尾追杀,一路追杀到了天府盆地中去。

而明王国的境内,有大量的士子,朱元璋早期为了巩固政权,依靠这些士人管理地方,所以下令士子不收税、不纳粮。在这条命令下达之后,明王国的局面空前的稳固。可是这些年,士人数量的增加,导致明王国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一些百姓为了少缴税或者是不交税,干脆就把自家的土地挂在了那些士人的名下,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还有一些士人亦是疯狂地扩张自家的土地,通过各种手段将农民的土地归到自己的名下。这就导致了明王国出现了土地兼并的现象,而且是愈演愈烈。这样一来,明王国的朝廷每年收缴上来的粮草数量也在逐年减少。虽然朱元璋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也做出了反制的措施,可是很难杜绝这种现象。毕竟明王国还没有哪一条法令是禁止士人购买土地的。

刘彻紧急纠结兵马,想要夺回巫山关,孙传庭却是半路悄然返回,将汉王国的军队打了个正着,一下子刘彻的二百万人马只有八十万人逃脱。刘彻此时固守巫山关,将孙传庭仅剩的一百三十万大军死死地拦截住了。不过刘彻也是一个狠人,直到现在都没有向荒王国求援。而之前汉王国占据的那些巫山关外的城池,此时也一个个被孙传庭分兵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