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荒武帝》
大荒武帝

第二百七十九章 帝国的各方面的改革

一些比较特殊的蚌类竟然能够产出珍珠。这些珍珠卖相若是好的话,足够让人一夜暴富,甚至是一辈子吃穿不愁都不是问题。不光如此,还有那珊瑚之类的东西,也是产自海中,可以说大海就是一个聚宝盆。所以萧漠才如此重视海洋的地位,甚至专门在军部下设立了海军司来管理海军的事务。

当然,珍珠之流只留于帝国的高层,也只有这些人有足够的能力去购买下来。所以萧漠的首要目的还是为帝国的餐桌上增加一道食物,顺便呢,把存放在帝国的仓库中的那些破烂船只卖出去。帝国一路开疆拓土,打的海战之类的也不知多少,而缴获来的船只奇多无比。这些船烧了吧,可惜,不烧吧,占地方。帝国的海军舰队根本就看不上这些破船,所以就只能够这样放着。

所以若是相关政令下达以及宣传到位了之后,那些老式的舰船就可以清理出去了。萧漠已经能够想象到帝国的子民们驾驶着一艘艘舰船铺满整个海面的景象了。

这一次实际上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只是短短的三天时间,帝国的十万余座各类矿场便被分配一空。当然,一些特殊矿场帝国并没有拿出来,都是由帝国自己开采的。而采矿业实际上也并非一个单独的产业,和其他的一些方面还是有着不少的关系的。所以为了应对未来的情况,六部尚书纷纷给萧漠上疏请求对其他的一些行业进行改革。

深思熟虑之后,萧漠便首先对制造业下手了。制造业包含的东西很多,比如说陶瓷、琉璃、造纸、织布、酿酒等民用为主的制造业,又比如说制甲、武器、造船等军用为主的制造业。这些行业之前绝大部分掌握在帝国的手中,尤其是涉及军用的那些,民间是基本很少参与的。帝国并不禁止民间持有刀剑一类的近战武器,但是禁止弓弩和甲胄出现在民间。

所以一些人便会从帝国缴获的战利品之中收刀剑之类的武器,部分铁匠铺也会打制这些武器。

很快,一场浩浩荡荡的分牛羊、分草场的行动便在帝国的北部开展了起来。大片大片的草场被划分成一块一块地面积,那些在地图上的一个个方格子,此时变成了一根根木质围栏围起来的草地。一些新上任的牧民为了照顾牲畜方便,干脆就带来一顶帐篷,住在了草场上。

帝国的农业司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农业司的人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培育一些良种的农作物。经过帝国的不断发现补充和掠夺,帝国的粮食作物已经由最开始的小麦、水稻,演变成了现在的小麦、水稻、粟、大麦这四种粮食作物,而一些蔬菜也从最开始的野菜,培育出了白菜、萝卜、土豆、韭菜这些。

而冉遗军团和九婴军团也从大海东面的那片土地上掠夺到了两种帝国之前未曾发现的新的农作物,被称作玉米和红薯。这两种农作物帝国也曾试种了一部分,产量很高,尤其是红薯的产量。所以帝国农业司接下来的任务还有推广百姓种植这两种的粮食作物,以期尽快提高帝国的粮食年产量。

(本章完)

.

不过这些掌握在帝国的行业基本上是挂在了工部的将作司之下,之前还好,百姓的生活质量还算可以,人数也少,依靠工部将作司是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帝国扩张得很快,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单纯的依靠将作司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了。虽然帝国各地也出现了一些私人的作坊生产民用类的商品,但是萧漠还是觉得太慢了。

帝国之内,一些人有技术但是没钱,所以就没有开设作坊。一些人则是有钱没技术,只能望洋兴叹。有钱又有技术的人在帝国终归是那么一小撮人,这些人也将自己的技术敝帚自珍,不肯拿出来。

其实不光是鱼虾之类的,在大海中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毕竟这一次涉及到的大多是商业性质的,而且萧漠打算都让这些产业除了土地之外都成为私人的产业,所以就不能违背帝国刚刚下达的官员将领不得经商的禁令了。

三个月之后,帝国各行各业的人都聚集在了帝都之内,整个帝都再一次人满为患。好在有上一次的教训,帝都之内也多了许多的客栈,也不算太过拥挤。

于是萧漠便下令:“将作司将所有民用的生产技术和资料公布到功勋殿内,民间可自行兑换生产。若是没钱,可以向各地官府申请最高一千金币的贷款,官府要大力支持,这笔钱必须在五年之内还清。否则帝国将有权没收其作坊以及其名下的财产抵债。军用的技术严格保密,日后将作司全力生产军用装备。”

这则消息一出,帝国的一部分便动了心思。然而最让他们关心的还不是这个消息,而是之后的一个关于畜牧业和渔业的消息。帝国的畜牧业规模并不小,一般集中在帝国的北部。那里有成片成片的草原,所以是最适合畜牧业的地方。在之前,帝国的畜牧业是挂在民部农务司名下,由农务司统一管理。

在大荒帝国,畜牧指的是可将动物驯化养殖并且利用的一项事业。包括常见的牛、马、羊、猪、狗、驴、骡等常见的牲畜和鸡、鸭、鹅等常见的禽类还有许多不常见的禽类畜类。这些事物最后都归新设立的畜牧司负责指导百姓养殖以及收购,畜牧司需要制定一个收购的标准,不能太高,否则会无人去做,也不能太低,否则收上来的用处不大。

最后一项改革便是针对江河湖海的,帝国一直使用着江河湖海的航运功能,但是长久以来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江河湖海中除了水什么最多?那就是各种各样的水生生物了,什么鱼虾王八之类的东西。早期的各个国家建立的时候哪个没有捕捞水中的鱼虾充作粮草?不过这玩意儿一般情况下却是不太容易储存,所以也就逐渐的淘汰掉了。

但是不可否认,鱼虾等水产品正在逐渐地从帝国的日常饮食中离开,偶尔打打牙祭倒是会出现一次。这不够,萧漠认为应当加大力度,既然能吃,那么也是粮草的一种,关键看怎么保存。萧漠想到了海水晒盐的技术,这是帝国一直掌握在手中的技术,即便是上一次矿场的分配萧漠也没有将帝国的盐场拿出来。

从江河湖海中捕捞上来的鱼虾可以用大量的盐腌制起来,这样子一来可以保持这些食物的长期不腐败。不过缺点就是越是腌制得久的鱼虾,到时候吃起来越咸。但是无论怎样,能吃就行。而隶属于商部的新部门盐业司也应运而生,李善长担任新组建的盐业司司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样养殖各种牲畜,而是转型为指导养殖。畜牧司会将原民部下的草场和牲畜统统变卖民间,之后指导民间养殖牛羊马匹之类的牲畜。

萧漠的一系列政令在第二天便由《帝国报》逐渐地传向了帝国各处。首先享受到福利的便是帝国原农业司下属的那些人员,他们长期与各种牲畜打交道,深知其生活习性,所以也就开始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换取那些牲畜的拥有权和草场的使用权。有些工人手头拮据,于是便互相联合在一起,凑钱共同购买。

一部分心思比较活跃的人旁敲侧击地想要购买龙力草的种子,毕竟他们也亲自将龙力草喂养给牲畜,深知其宝贵性。但是都被无情地拒绝,龙力草那是帝国的战略储备资源,是不可能出售种子的。成熟的不带种子的龙力草在功勋殿有,可以前去兑换。但是新上任的畜牧司司长任荣也告诫这些人:龙力草昂贵,千万不要试图去购买。

这些牲畜交由民间养殖有许多好处,首先便是人手的问题。一开始帝国需要招募大量的人手去为帝国养殖,除了养殖牲畜需要的支出之外,帝国还要额外支付那些工人的费用,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若是转为民间,帝国将可以节省下那一大笔的支出用于其他方面。而且也能够更加促进工人的积极性。

萧漠打算是先由各个牧场招募的人员竞争购买牲畜和租借草场,到时候,牲畜是他们自己的,牧场他们有十年的使用权,中间可以要求退回牧场。就算是给他们这些年辛苦付出的一点回报。毕竟新的措施一旦下达,那么这些人失业是必然的事情。而且都已经干了这么多年的畜牧养殖了,必然要经验老道一点。之后剩余的再向民间开放,这一次萧漠不打算如同上一次采矿业的改制一样,允许官员将领参与。

但是现如今,帝国需要一个新的部门专门管理以及负责这些事务,民部的新生部门畜牧司也应运而生。畜牧司司长任荣(原名野利任荣)走马上任。萧漠亦将畜牧司的职责做了调整,畜牧司不再如同以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