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道长不坏》
道长不坏

第11章,「地听」“谛听”

不过呼吸间心里就明白了。

本来在大成之时增加的应该是七点,多出的十三点中有一半是因为。

与这两门神通之间却是还有一些关联,在元神成就之后境界也被向前推进了一步。

也没有任何特殊的异象。

张宝仁只感觉心里一空,猛然间晋入到了无思无觉,无法无念的空冥之内。

心灵意识一片空白,一切有形有色之象都不见了踪迹,时间空间都没了概念,只有‘无’…

一会儿是张宝仁的模样,一会儿又变成了三根不断游动的黑绳,有时却会完全消失不见。

张宝仁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其距离圆满就只差一步,就差一点拼图。

不过神通虽然没有圆满,和以前相比却也有所变化。

三尊长久都不使用的尸神的操纵距离限制,变成了五百米,同时对于欲望的感知与操控更加的强大了。

还有就是这门神通的根本奥义“真我之境”,却是和元神有了一些融会合一的迹象。

除了,剩下的变化却是那《大衍求一决》带来的。

这是他突发奇想,以“真实之语”融汇《大衍求一决》最终所带来的结果。

这等若是将元神的神完成了一次更新迭代,有如此变化也是自然的。

而除此之外,其还带来了另一种惊喜。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张宝仁看着身前一整书架的神通术法,伸手取出了一本名为“雷狱”的法术。

以灵光触动,然后便有一个好像闪电编织而成的罗网,由无数细碎符号共同构筑的网巢一般的图案。

清晰地浮现在心中。

见得这图,张宝仁的意识悄然运转了起来,快速的解析着其中的道理与真意…

思维电转比起常人要快过千百倍,一切疑难之处一思即解,一想即明。

和身处“真我之境”之时有些相似,也有些不同。

在“真我之境”时是理解学习,而这时却是解构学习。

都是学习但代表的含义却是截然不同,此时要更加深入本质一些。

张宝仁此时的状态,或者说他现在所拥有的这种计算演算之能,是多种情况下共同诞生而来的结果。

首先是《大衍求一决》,这门神通的本质便是计算推演,他以此为元神的神自然也继承了其中能力。

其次他的神中还混杂着“真实之语”,同时又因为心与神之间的一体两面,又融合了“真我之境”退去凡尘杂念,得见真我的状态。

不过虽然是多种情况共同作用,但造成的结果却并不杂乱,依旧是以《大衍求一决》为主的推演计算,只是比起纯粹的《大衍求一决》更加的强悍了一些。

“计算”便是此元神的根本唯一能力。

这种能力也不是时时都在运转着的,不是见什么都会分析一波。

和一样,这种分析计算之能已经融入自身,化为了天赋本能。

没有所谓开启关闭那么一说。

只有静与动,平时都处于一个低阀值的宁静状态,随着念起才会运转。

不是因为别的,计算分析是需要耗费灵光的,想的越多越深消耗变越大。

胡思乱想可是会出人命的。

…无数的符文在脑海中展现,虽然只是一个看似并没有多么复杂的电巢图,但将其完全解构却是摊开了一大片,让人望之就觉得头疼。

张宝仁心神电转快速地分析着其中真意,当元神黯淡萎靡一分,便停止了解析与计算。

睁眼醒来,一手托着玉砖,一手伸出食指,随着一丝笑容在嘴角泛起,就见啪的一声,有明亮细微的闪电在指尖闪现。

却是叩开了此界道法之门,已经可以学习此界法术了。

此界万法皆是从《大衍求一决》中衍生而出,现在掌握了此法,可以学习其它道法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学习《大衍求一决》这门天下第一法的时候轻而易举。

但是这时候对于这些简单的法术,学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张宝仁刚才费了那么大功夫,却还是没有将这门雷法完全修成,大概只解析十分之一。

“以我现在的境界来说学这些东西都那么的艰难,那些普通的道士们又是该怎样修行?”

这个想法刚刚生出,下一刻便想到了答案。

因为《大衍求一决》和“真实之语”乃是同源同性,并非简单的学习而是融合,所以自然就要迅速许多。

至于此界的道士?

心里快速闪过了《符文三百观》、《千符译》、《甲等符文真解》、《乙等符文真解》、《雷霆真解》…

等一系列基础道术知识。

此世道法可是一个完整的修行体系,是由无数互相关联的知识堆砌而来的。

他刚才修行法术的行为就等同于跳过了小学中学的课程,直接上了大学。

能够看懂就算是变态了,还想快速掌握。

这话说出去是要遭雷劈的。

当然以张宝仁此时的境界,如果从头开始耗费上一点时间,补全了这些基础,却也是能有所作为的。

但是他暂时还不想浪费这个功夫。

此世道法神通固然称得上是玄奇,但《大品成仙决》却明显要超出一筹。

现在三十六神通只圆满了一门,修成者也不过半数,肯定是不能丢了西瓜找芝麻。

当然也不是说这一能力就没有了用处,能学习此世道法,最起码也多了一个选择,多了一条其他的路。

头顶不可测之地的混沌庆云微微一动,灵光道册上境界之后,“法师”两个字扭曲消失,“道士”显出形来。

其实就算不修《大衍求一决》,张宝仁也能扭曲这上面的信息。

只是之前不太想自欺欺人。

现在却是可称作真正的道士了。

真“道士”张宝仁,将手中的玉砖放归原位,然后闭目作思。

识海内元神手中的无字天书再次翻开…

就见法那一页,本来那个若有若无,似真似假的人影,变成了一个身穿金色法衣的青年道者。

正是此时元神的模样。

这一页翻开,其后空白的书页上浮现出了一个,扇形好似涡轮,又像是耳朵般的符号。

意识一念之间运转开来,快速解析着代表此神通的种种知识与信息。

同时一丝神通力量本源在体内流转了一圈,然后融入耳部,随着被神通本意的理解,那一丝本源之力也在对耳部进行着改造变化。

不过片刻的功夫,此神通便已然小成。

顿时就觉得这个世界仿佛更加的清晰真切了一些。

周围那些正在看书得无常们或是兴奋,或是疑惑,或是摇头晃脑,或是敲胸点脚,一切微小的动作都带来了清晰的响动。

本来宁静的藏书阁这时却变得有些吵杂了起来。

张宝仁皱了皱眉头,然后灵光注入耳部,竖起耳朵向外听去。

无数窃窃私语透过有着隔绝封闭之能的墙壁传入耳中。

“嘘…我们走吧…”

“活着回来…”

“队长,你觉得…”

“如果我当时…他就不会死了。”

“该死…”

“生死无常,生死无常…”

仿佛有一个乱糟糟的闹市被塞入了耳中,无数声音同时袭来,简直能让人脑袋炸裂。

只是张宝仁却并非是普通人。

只是心念一转,这些声音便被理清归纳,“这是…大厅,一共有三十九…三十六人,三十而男四女。”

接着又朝着更远处听去,稀碎的声音蔓延至人间道所在之处,就变成了嗡鸣。

这个距离大概是五百多米,如果在外面,没有了禁止阵法的压制,距离还可以更远一些。

测试完了远近,然后又听起了精微之处,先是一阵空鸣,然后就听见咚…咚…咚…心跳好似雷声鼓点一般轰鸣着。

血脉就如同大江大河哗啦啦作响…

再深入下去,就和刚才一样变成了嗡鸣。

于是张宝仁便收了神通。

此神通的作用显而易见,就是“听”。

其名曰。

这是一门可和分属于一类的天耳神通。

其有着聆听万物之音的作用。

神通小成之后辅助之法自然便出现了。

此法为药,名曰

具体材料为:

其中“谛听耳”乃是超凡材料。

“谛听”为狗中异种,是为一种灵兽,此兽善聆听,能分善恶,能辨真假,能听人心。

所谓“谛听耳”就是“谛听”死后遗留的本源灵萃。

灵兽难寻,但是“谛听”却并不难找。

就在张宝仁现在所呆的这个地方,长宁地府之内就养有两头。

灵兽近在眼前,但想要得到其留下的本源精粹,那可就不是一般难了。

因为“谛听”可辨善恶能听心声的特性,最受地府的喜爱,特别是对判官来说,此兽可谓心头之宝。

判官身负监察无常监察地府众人之能,但世间道法无数,无常们又都是神通广大之辈。

所以很多时候,非得靠此兽才能分辨出其是否有所隐藏。

就算是磕着碰着了,那些判官们都能紧张的找来一帮丹鼎系的道士们,别说是杀狗取耳了。

寻常时候见一眼都难。

当然,就算是可以见到那两头圣犬,将之放在张宝仁面前,他也不敢也不愿打杀。

一方面每一头“谛听”都能带来很大的用处,有太多潜入地府的妖魔,就是被其发现了踪迹。

要知道地府固然是强大,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人”会进行一种非常恶心的渗透。

“人”不可信了,能够相信的就只有忠心无二的狗了。

张宝仁这一个那么讨厌狗的人,也对其无法产生厌恶心里。

另一方面就是如果真的打杀了一只“谛听”,罪状绝对比杀别的灵兽要大,基本上就可以提前叛逃了。

因为其的作用与这些年的功劳,“谛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算是地府中的圣兽了。

苦笑着摇了摇头,张宝仁便起身离开了藏书阁。

打算先去人间道那里看一看,看有没有“谛听”死亡后遗留下来的精粹,如果有那最好。

没有的话就算了,就慢慢熬吧。

反正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就算不依靠外物只凭借自身,将神通修至大成也用不了太久的时间。

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久,虚无之中却是生出了一点“有”。

在空洞之中,恍惚似见有一物悬照于空,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假,而我有真我也。

如果算上小成之时增长的一点灵光,近乎都等同于一门神通圆满之数了。

不由得便有些讶然,但转念一想,瞬间各个神通之间灵光增长的细微变化,各个神通的差别等一切数据,在脑海中快速闪过。

张宝仁只觉得自己好似怀有一颗天心,超然于世间,一切因果变化红尘恩怨都仿佛抚掌观纹一般。

那个如同“道”字一般的神形悄然无息的融入微微跳动的神胎之内,没有引起任何排异反应。

下一刻,心中顿然之间变的清明,却见识海之内那枚圆润如珠的神胎已然消失无踪。

原地却是出现了一位似虚似实的道人之影。

张宝仁两世为人,作为人之根本体现的元神,当有此相。

心念意转,便可触及更为本质的状态,一切种种都清晰可见。

心里微微一动,便计算出了此时的灵光总量,七十五点。

比起之前直接增加了二十点。

且其看着有十八九岁,比现实中张宝仁的样子还要成熟一点。

此即为元神。

同时又因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比起原本也前进了一大截。

元神手中的无字天书摊开然后自行翻动,就见那一页,本来三尊形色个异的尸神,此时不停的闪烁变化着。

这元神道人身穿金光咒力编织而成的金色法衣,眼中蕴着一道似镜似剑的神芒,一手握着一卷无字天书,一手抓着三道欲望凝结的黑绳,盘坐在死寂幽暗的识海之内。

其身上有清灵若水的神光透出,照得一地清明。

这道人的样貌有几分‘张宝仁’的样子,但同时还带着几分前世的模样,给人的感觉有些陌生同时又有些亲切熟悉。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