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之秀才家的小娘子》
穿越之秀才家的小娘子

第231章 婚事

往年这孩子不愿意去吴家打扰,一般都是自己跟着商队,提前回老家过年,顺便拜祭一下父亲。

在今年夏天时,如愿,拜在吴清竹门下,当了二地子。

为人子弟,今年自然就跟着吴家人一起过年。

今年的吴家很是热闹原因是大哥大的元宝儿从京城回来了,且带来了一堆好吃的好玩的。

平日里当大哥当习惯的皮皮,见到元宝儿兴奋的上蹿下跳,立马把老大的位置让了出来。

对着两个还小的弟弟好一番吹捧,二人当年的丰功伟绩。

不知道怎么的,元宝儿总是有意无意的针对石头,很是看这小子不顺眼。

皮皮夹在二人中间,很是为难。

贺兰瞅了眼,大约看出来些苗头。

似乎是豆豆拎了个重包袱,嫌重,叫了石头来帮忙,一旁刚要伸手的元宝儿顿时就不舒坦了。

偷偷一笑,不理会孩子的小心思,把大门落了锁,也上了马车。

至于穆青与国舅,听说某个地方风景很好,早一月前便带着小儿子出发离开,到了如今,还没回来。

一路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刚到了村里,就有人上来攀谈,吴父吴母赶忙下了马车与人攀谈。

无奈,吴清竹也跟着下了马车。

十五岁的元宝儿瞅着大人们时不时往他们这边看过来的眼神,撇了撇嘴。

见吴父顾得不得他们,只能动手,牵着马,带着剩下的这些人,往家中赶去。

红婶子先回来了几天,听到隔壁的动静,隔着院墙便瞅了一眼。

“呦,你们回来了?你娘没跟着回来。”

贺兰一边往这边走,一边开口道:“都回来了,在村儿里跟别人说话呢,一会儿就回来。”

红绳子又探头瞅了瞅。戴德贺兰走到跟前。立马八卦的开口道:“那个大小子,谁家的?我怎么瞅着有点眼熟。”

贺兰捂嘴一笑:“婶子,可不就是眼熟,穆青家里的,元宝儿,小时候还在你跟后跑来着。”

“呦,穆家的小少爷的嘞,这长大了可真俊俏。”

元宝儿一听,瞬间有些不好意思,领着包袱就像屋里跑去。

之后的日子,家里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几个小子嫌太吵,白天就跑到穆青的院子里去玩。

只是这去的孩子里,少了石头,原因是,元宝儿不想看到石头。

石头也是个会看人脸色的,知道元宝儿不想看到他,所以也不往跟前凑,平日里都是跟着吴清竹忙前忙后。

在中午有一天,吴清竹忍不了几个孩子荒废学业的行为,一人打了一板子。

吃痛的皮皮看着一旁站着的石头,也有了怨念。

这小子天天跟着他爹身后,就不信,不知道些什么,肯定是为了报复这几天没有跟他玩的事情。

随着孩子们的长大,今年,来家里说煤的也多了一些。

正在书房让爹爹教写字的两个闺女一听,一起撇了撇嘴,她俩一个十四,一个十二,爹娘才不舍得这么早给她们定亲呢,

再说了不是爹爹这样的男子汉,娘才不愿意呢。

吴清竹瞅着两个姑娘之间的眼神交流。用手拍了拍桌子,示意二人专心点。

“今年的对联,你们谁想写?”

宝宝甜甜一笑:“爹爹,我跟爷爷说好了,今年爷爷写,我帮他磨墨。”

吴清竹捋着刚留出来的小胡须,点头表示很满意。

到了晚上吃饭时,吴母不知道怎么想的,还是说起了今日有人说媒的事。

“兰儿,今日说媒的都聊了啥?”

贺兰无奈先是瞅了一眼元宝,然后才开口道。才开口道:“娘,今日是来给豆豆说媒的。说的是邻村的一家读书人。就是这两年较为出名的那个少年。”

吴母点了点脑袋:“倒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之前你爹去找清竹,也见过几次,挺有学问的样子。”

贺兰默默的扒拉着饭没接话,其实家里人都知道元宝和豆豆的婚事,只是这两年,谁也没提。

想来也是老人家有些着急,这才有了今天晚上这出戏。

吴母趁着夹菜的功夫,眼睛瞟了一眼,正好看到元宝瞪着大眼睛紧紧的盯着豆豆那边。

心里一喜,咳了一声便没在继续开口。

一旁的贺兰用余光一瞟,也觉得气氛十分微妙,赶忙心虚的扒拉着碗里的饭。

其实今天是来了两个,一个是豆豆的,当场他就拒绝了。倒也不是什么读书人,只是这一个有钱些的商户人家。

还有一个是来给皮皮说媒的,说的正好是那读书人的姐姐。

贺兰也没有一口拒绝,只是说考虑考虑。

今天晚上,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开口说了这句话,只希望两个小家伙别闹什么矛盾才好。

尤其是院子里的那颗石榴树,之所以会打弯着成长,少不了二人当年的压榨。

贺兰不理会叽叽喳喳的孩子,帮着吴母收拾着东西。

好在那些人也知道,吴家今日要忙着会乡下,也就没来打扰,吴清竹这才得闲在一旁陪着贺兰。

不同的是,今年一起回去的还有石头这孩子。

吴清竹则是每日县学家里两头跑,妹日也是不得闲。

时间匆匆一过,又是三年的时间。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了,吴家也要在这之前回吴家村去过年。

这三年吴清泉两口子一直没回来过,隔一段时间才会从那边发过来一封较为厚重的信。

贺兰见老人闲着无聊,专门在门口处摆了个棋盘桌,渐渐的也引来不少老人在这里闲坐。

碰上休沐的日子,总有许多读书人前来拜访,一聊就是一整天。

再加上要过年那些学生的家长都是提前来家里拜会,因此吴家的客人,络绎不绝。

光是吴父准备过年的茶叶,已经用去了七八成。

每次吴母看着都会一边笑着一边抹着泪,一个人拿着信,总要在屋里待上好一会儿才肯出来。

吴爷爷的腿随着年龄大了越发不方便,拄着拐杖也走不了多远,索性就每日坐在门口晒太阳。

石头这孩子平日里跟吴家的孩子们处的关系也好,在他们眼里,早就把石头看成一家人,所以也没有什么别扭的。

只是元宝儿回来后,这场面就有些打破了。

以往总想着往地里跑的吴父,这两年也闲了下来,偶尔闲不住就去巡视一下铺子的大小事情。

又或者去看看有哪里的铺子可以花钱买下来,也好为家里多挣一份钱。

挑拣着他们第二个孩子的趣事,写上许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