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163章插秧前的准备

最多数量上弥补一下,两……

三株!

大不了那八百年的凑。

而类似的东西,过去其实很多,什么牛皮菜,什么猪汉菜,等等,味道都不错,但,都是拿来喂猪的。

陈远也没想太多。

红薯藤种好,这一天也差不多了。

还是那句话,反正进贡来的,年年有,用不完,还不能当饭吃。

于是,虫草来两斤,鹿茸来五斤,灵芝……

这个比较多。

光品种上,就有赤、白、紫、黄、黑、青,共六种。

重点,这东西煲汤泡水都行,自古以来便是道家推崇的养生仙草,多吃点也没事。

所以,一样装一筐好了,反正筐也不是很大,一筐估摸着也就十来斤。

再一看,还有夜交藤,乌发养生,也很不错。

这个东西,一千年就太没意思了,起码要两千年的才够看。

但是,真的好重啊!

雌雄一对儿,还是干的,她居然,搬不动!

但愿不要不识货,被认为是蠢笨没用的树根才好。

至于剩下的,似乎就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了,便也没再费劲,只在太医的建议下,称了两斤潮州来的海马。

看着还蛮有趣的。

真有点小马儿的形状。

当然,药再好,不能乱吃,这点常识她还是有的,所以,又特意让太医组了方子,书了一些服用需要注意的事项。

便是这样一堆东西,连药材,带方子及服用须知,一觉醒来,她便命人装车,亲自带队送往骊山。

理由也想好了,枟阳县伯陈远,进献及改良水泥之法有功,今圣御赐……

……

骊山脚下。

同样是一觉醒来,陈远却发现,还是有点大意了。

因为随着时节正式入夏,气温攀升,纵然是活水长流,又有河风吹拂,蚊虫,还是不可避免的猖獗起来。

这不,好不容易养白一点,现代的蚊子还没来得及尝鲜,却被一千四百年前的蚊子给盖章了。

郑愔姜篱细皮嫩肉,血大概更甜一些,更惨,直接就戴上了面纱。

要说谁好,大概也就永嘉了。

不是皮糙肉厚,而是,要幔帐有幔帐,要驱蚊香囊有驱蚊香囊,早有准备。

也因此,临时买了瓶宝宝金水回来喷过之后,他便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做点花露水来用。

不然这一天天干嘛呢?

这人活着,总是要找点事情打发时间的!

不过在此之前,得先把插秧前的准备工作做了。

长乐过来,隔着老远,便看到水田里人头涌动,呼声云集。

便命人把车停在院门口,看好,孤身前往。

永嘉也在田边,闻声扭头一看,不禁又笑了:“怎么又来了,不是昨天刚走吗?”

“奉旨办差!”长乐一身男儿装,看上去神气得很,也得意得很。

说完又问道:“姑姑,这干嘛呢,不说插秧还要等两天吗,怎么就开始了?”

插秧的事情,昨天提过,说的就是还有两天。

她原本也想好了,到时候再过来。

想必父亲也是一样。

不曾想,今儿就开始了。

永嘉笑道:“什么呀,今日可不插秧,这是做插秧之前的准备呢!”

“准备?”长乐错愕,指向田里正在拔秧苗的人:“既然是准备,为何就拔了?”

“拔了到时候才好插啊!”

“拔了,一小捆一小捆这样放在水里养着,插的时候,哪里需要往哪送,效率会高很多。”

其实都是陈远说的,永嘉根本都不懂,她也没见过水稻。

长乐仔细端详了一会,还会接受了这样的说法,又看了看水田里卷着裤腿俨然已经一身泥的陈远轻笑道:“那陈大哥呢,他干嘛,学耕地么?

还有,他坐的是什么,新式的犁?怎么从来没见过?”

陈远的确就是在耕地。

准确的说,是把开垦出来后泡水多日的水田耙平,耙均匀。

这也是插秧前的准备工作之一,也只有这样,秧才好插,也方便日后秧苗生长,及田间管理。

为此,一早还特意带人做了几把耙犁。

就他现在用的,上面可以坐人,下面,一排一排,都是木质的斜齿。

这是种水稻专用的,早些年乡下很常见。

也只有长时间泡水松软的水田,这东西才拉得起来。

这东西,永嘉看着做的,也好奇过,闻言比划着笑道:“没见过就对了。

这叫耙犁,今天早上赶着做的,下面是这样的斜齿,只有在这种泡软的水田里才能用得上。”

“哦,那暂时来看还真没什么用。”长乐懂了。

关中基本上都是粟米,也就是小米,而粟米,是旱地作物,跟水稻有着本质区别。

这也意味着,这种看着很有意思的耙犁,短时间内,根本用不上。

便也不再多问,抬手招了招,笑眯眯喊道:“陈大哥,坐稳哦,小心跌了摔一声泥……”

晚饭一如既往的朴素,一小盆孜然羊肉,一小盆红烧甲鱼,一盘清炒红薯藤,就着菰米饭吃。

吃完,皮影戏就不看了。

结果,还真就没有上千年的。

没有就没有吧,没有上千年的,九百年的也凑合。

昨日给母亲送过干果鲜果之后,她便奉命前往挑选人参。

很费解的一件事。

一来没有准备,二来,那些东西,看多了,说实话没什么意思。

还不如在外面,弹琵琶,看星星。

这可不是小事。

但她又不太了解这些,怎么办呢,于是,就从太医署叫了太医。

三个。

这挑选,自然是赶年份高的,品相好体须完整的选。

这一日,长安,宫城,李二很忙。

一方面,这段日子出现的新事物太多,每一样都干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一方面,端午快到了。

反正都是进贡来的,年年有,用不完,又不能当饭吃。

选好,再一想,来都来了,不妨再多拿点。

普通人过端午,撑死了就考虑一下去哪玩,粽子吃甜还是吃咸,可身为一国之君,他得想后宫一大家子,得想怎么犒劳群臣,还得想,民间怎么把这节日过好,过热闹。

相比之下,长乐就轻松多了。

时间也随之来到第二天。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