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烽火九州》
烽火九州

第199章陈安国请战攻城

至于事情的经过,赵肃倒是没有任何隐瞒。

因为闹了这两天,他与王少明中间发生的事情早已传遍了大营,许义山若是派出探子,很快就能得知其中的前因后果。

所以去隐瞒双方的矛盾,压根就没有必要。

同时他还不忘想着派出人手前往长沙告知许义山,王少明已经成为了叛将的消息,也好让许义山看看他带出来的徒弟是什么人,竟然于两军交战之际攻击友方。

可还没等赵肃付诸行动,手下负责打扫战场的士兵就送来了消息,说是在战场上发现了王少明的尸体。

“王少明,死了?!”

“王少明死了?十万长沙军归降了武国?!这怎么可能!”

本是端坐着的许义山站起了身子,眼神中充满了不敢置信,但事实就摆在他的眼前,由不得他不信也不行。

王少明死了,堂堂一个长沙郡的郡守,又是自己的学生,结果就在武昌的挑拨离间之计下这么死了。

这让许义山感到难过的同时,也对武昌接下来的行动有了一些恐惧。

随着十万支援桂阳的长沙军投敌,那么桂阳就只剩下了三十万兵马。

不,在与王少明所部自相残杀后应该只剩下了二十八万兵力。

就凭着这二十八万兵马,真的能守住桂阳?

更让许义山有些想不通的是,自己明明书信一封让赵肃据城死守,他倒好,径直带人出城与武昌一方进行野战去了。

要不是还得负责长沙城的防御,许义山真想过去问问赵肃,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屏退了赵肃派来禀报情况的人手,许义山越发觉得有些担忧。

可就在这时,一名老者出现在了郡守府的大堂外,没有人发现他是怎么进来的,就那么静静的站在那儿,穿着一身普通的麻衣,乍看之下和普通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但要仔细观察老者就不难发现,他的气质十分独特,仿佛和天地都已融为了一体。

许义山看到来者,顿时大喜过望,慌忙迎上了前去…

同一时间的武国大营。

由于赵肃今夜并未进行撤离,所以本打算趁着赵肃率兵撤退时想办法偷袭的武昌只能将计划暂时搁置。

但陈安国却是给了他一个建议,说既然赵肃没有急着回桂阳,那他们是不是可以赶在赵肃之前先行前往桂阳,攻打桂阳城。

这么一来,只要能在赵肃赶回去之前拿下桂阳,借助高大的桂阳城墙,他们就可以完成攻守异位,反客为主。

武昌一听,顿觉有理,可仔细想想,要是这么做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风险。

派出去攻打桂阳城的人若是短时间内拿不下桂阳,赵肃回到桂阳城下与城内之人里应外合下,那这支兵马可就危险了。

向着陈安国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陈安国听后也是点了点头。

但无论陈安国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办法是目前局势下最好的办法了。

再说打仗可不就是风险与机会并存?

所以当陈安国犹豫了一阵在抬起头来时,他不由向着武昌道:

“武王,要不然我亲自带人去吧?!”

陈安国的战力那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至今都未曾和池寿比试过,但池寿却在一次喝多了时承认过,他不会是陈安国的对手。

可见陈安国到目前为止都是武国军中的第一武将。

而且武昌也看出来了,陈安国既然不死心地又提了出来,肯定也是对这件事有想法,与其拦着,倒也不如试试。

不过带多少人去,怎么避开赵肃所在桂阳军派出的探子,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得从长计议一番才行。

震惊地瞪大了双眼,赵肃本以为王少明应该和武昌串通好了才对,可随着王少明手下七万长沙军全都归降武昌,王少明却死在了战场上,他整个人都懵在了原地。

“大人,确定是死了,被人用利器穿胸而过。”

见二人和自己想到了一处,赵肃觉得何邦、萧羽在统兵上实在是比自己强太多,将二十多万大军撤回桂阳的事情交给了他们。

自己则是派人前往许义山处,将王少明身死和七万长沙军归降一事告诉对方,也好让对方对目前的局势有所了解。

“是啊!大人,要不咱们先撤回桂阳城?借助城墙和咱们的储粮,未尝不可据城死守。”

和武昌想的一样,在得知七万长沙军加入了武国的阵营后,赵肃的第一反应就是离开这里,回到桂阳城去,好借助桂阳城那高大的城墙来进行防御。

生怕赵肃不相信,来者慌忙又说了一遍,求助似的看向了赵肃身边萧羽、何邦二人。

对此二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苦笑。

好在赵肃也不是喜欢乱发脾气之人,不用萧羽、何邦二人开口,就挥了挥手示意来者可以下去了,使得对方松了一口气。

知道赵肃也是想听听自己二人的意见,萧羽尝试着给出了他的看法,听得何邦在旁连连点头,紧跟着道:

“而且咱们撤退的时候还得小心那武昌于半路上偷袭,这么好的机会,想必他是不会放过的。”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所以才导致双方最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冲突,结果王少明现在却死了。

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确实是冤枉了王少明,或许武昌是真的找过他,也许以了高官厚禄,但毫无疑问的是,王少明并没有答应,不然也不会落了身死的下场。

夜,清凉如水。

在赵肃下令休整明日便撤回桂阳城时,赵肃派出的传令兵一路驾马飞奔下也是终于来到了长沙城中,将这两日的战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许义山。

而在他走后,赵肃这才看向了身边二人,苦笑道:

“看来还真是我的错了,王少明一死,七万大军尽归武国,接下来的形势对咱们恐怕十分不利。”

事情的经过他们二人都是知道的,当时那种情况下,马奉以死为证,王少明口中的谎言又三番两次被揭穿,换做任何一人恐怕都会认为王少明和武昌勾结在了一起。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