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疆爱无痕》
疆爱无痕

009电焊工

就连电焊厂的技术员经常来请教她一些计算上的难题。

当年,李羽初来乍到,长得娇媚动人。

好色的厂长见她又很有文化,动起了歪主意,让李羽干会计。

厂址设在沙枣树乡阿勒玛勒村东面跟西域市卡吾乡的交界处。

每天,李羽都在电焊厂和农家这条马路上往返12公里。

阿勒玛勒村地处交通要道,这一路上,除了居住的村民,就是几家集体企业,什么毛线厂、屠宰场、砖厂。

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厂长不敢报警,用包挡着自己的脸,灰溜溜地离去。

没几天,李羽就被厂长下派到电焊厂最艰苦的岗位上。

她是电焊厂唯一的女电焊工。

厂里其他女人不是收发报纸、干清洁工、当保管员、财务人员,就是在车间切割钢条。

李羽在电焊工的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这么多年来,厂里换了好几轮厂长,也有厂长给她调换轻松的岗位。

可李羽酷爱上电焊工的岗位了。

她说,当电焊工,只跟面前的钢条和焊条打交道,轻松自在,没那么多的虚假客套和繁文缛节。

再后来,她成了厂里顶呱呱的电焊工。

精细难干的活儿,只有李羽焊接的最完美。

她练就的一身绝活,能把普通的工种变成绝美的技术,不能不令人赞叹。

身边那些大老爷们也只能接手粗糙的、没啥技术含量的活儿。

厂长发现电焊工的岗位上离不开李羽了。

可是,电焊工长期跟高强度的光线接触,李羽也患上了职业病----眼疾。

这天,李羽骑着一辆二六自行车刚来到工厂。

就被一位三十多岁的戴眼镜男子喊住了,“李大姐,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这是韩厂长,连李羽都记不清了,这小小的电焊厂换了多少任厂长了。

“韩厂长,好的,我去放自行车。”李羽点头轻笑着。

她来到厂长办公室。

韩厂长又是给她让座,又是倒茶的。

李羽受宠若惊,不好意思道:“韩厂长,有啥工作,你尽管说吧。”

韩厂长了解李羽,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职工。

不似其他女职工整天围凑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地摆弄是非、打探消息。

李羽的心思全在工作上,为人口风还紧,能替人保守秘密。

在韩厂长心中,她就是自己的大姐,“李大姐,跟你说句实话吧,我今天有事求你帮忙,怎么说呢,工作的事和个人的事搅合在一起了。你也知道,县二轻局的艾海提局长明年就要到龄退休了,他媳妇喜欢养花。上几次我去局里开会,艾海提局长就让我想办法焊接几个花架子,我让一班的依明江按照维吾尔族的喜好焊接了两个,给艾海提家送去了,可是,他媳妇嫌弃花架太笨重了。我就想呀,你帮个忙,设计下,焊接十几个样式好看又轻巧的花架子,挑选几个送给海米提局长家,听说,局里要调整电焊厂、毛线厂、奶粉厂的厂长。我家住在县上,每天来沙枣树上班,实在不方便,我准备求艾海提局长,把我调到县上的厂子上班。李大姐,你就帮帮忙吧,我让采购员进了一批标号细的钢筋,你看着焊吧,你家缺啥小物件,顺便也焊接下吧。别让其他职工看见了就行。”

李羽见韩厂长没把自己当外人,掏心窝的话都向自己坦露,使劲点头道:“行,韩厂长,这活儿我干。最晚哪天交工?”

韩厂长实话实说,“当然是越快越好,求人帮忙这事,趁早不往后拖。”

看着韩厂长满眼的希冀,李羽低下头沉思片刻,“行,连设计带焊接,三天交工,行不?”

韩厂长伸手使劲拍下大腿,“那最好不过了,这样,李大姐,我给厂里人说,你在搞最新技术研究,不让他们打扰你。”

李羽笑了,指指虚掩的门,请示道:“那我现在就去干活了。”

韩厂长乐的嘴巴合不拢了,他知道只要李羽答应了,没有干不成的事。

他了解李羽是个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主儿。

韩厂长对着李羽的背影喊道:“我让保管给你把细钢筋送过去。”

李羽走进厂房。

高3米的厂房近200平米,显得很空旷。

里面摆放着十几台操作台,在高大的厂房里显得很矮小。

东边的工作台上已经有人开始操作。

空气中弥漫着焊接金属散发的刺鼻味道。

地上的杂物摆的像杂货铺,到处摆着粗细、长短不一的钢筋,看上去很凌乱。

十几个操作台前,只有最西北角的那块操作台的周围整理的有条不紊。

那是李羽的操作台。

李羽小心翼翼迈过地面摆的横七竖八的钢筋,来到自己的工作台。

脱下外衣叠好,塞进工作台下面的抽屉里。

她又从下面的柜子里掏出一身深蓝色的帆布工作装。

套上上衣,坐在凳子上套上裤子。

她看上去在换工作服,实则脑子里正在构思花架的样式和形状。

前段时间,她看到一班的老职工依明江在焊接花架。

依明江焊接了两个长条形的花架,看上去很笨重。

花架倒是结实,能用个几十年都没问题。

当时,李羽脑海里就在构思花架的样式。

接受任务的第一天,胸有成竹的李羽盯着切割工按照她的要求切割细钢筋,并用机械弯曲成长短不一的弧形或圆形。

第二天,李羽开始根据脑海中的图像焊接花架。

深秋虽然温度降低。

可她马不停蹄地焊接花架,焊接口的温度高达50摄氏度。

豆大的汗珠从李羽的脸上滑下。

她不得不摘掉让人憋气的头盔,头发湿漉漉的。

李羽用毛巾擦拭着布满汗水的脸。

“哟,李大姐,太美了,你焊接的花架真的太漂亮了。”韩厂长很关心李羽工作的进度,过来看看。

工作台旁边摆放着六个样式不同的花架。

一个高约半米的坛形花架,简单大方。

一个被一茬长的钢筋焊接的长条形镂空花架有80公分高,样子看上去很轻巧。

剩余四个花架都高约一米,上下能摆放两盆花,有圆形、坛形、鼓形、长条形。

技术过硬的李羽为了让花架子牢固不摇晃,在每个花架底部都用稍粗点的钢筋焊接。

李羽握着毛巾的手,遗憾道:“这些个花架要是能刷上白漆就更好了。”

韩厂长赞赏的眼光看着心灵手巧的李羽,真心惋惜道:“李大姐,你这辈子当电焊工,实在太可惜了。”

李羽淡笑,“韩厂长,我就设计了这六种花架子,你看行不?”

“行,行,实在太行了。”韩厂长开心的双手放在身前搓揉着,“李大姐,都过了下班的点了,你也该回了,明天再干吧。”

李羽从工作台下的柜子里抽出四个精巧的长条挂钩,递给韩厂长一个,“韩厂长,这些边角料扔了也可惜,我抽空做了几个晾衣架,你拿回家吧。”

韩厂长低头看着这长约60公分的横夹子,指着上面弯曲的挂钩,好奇的问道:“这咋挂衣服?”

李羽指着左右两边的圆形,“用钉子把它钉在墙上,就行了。”

“哦,原来这样。”韩厂长若有所思,“李大姐,咱厂子可以焊接些生活用品让人拿到巴扎卖,能提高效益呀!”

道路远点,可还算安全。

西域县每周三、周六的巴扎就在阿勒玛勒村通往西域市的路边。

大伙在私底下议论,李羽文化程度不低。

别的不说,就她给自家孩子辅导数理化的水平,可不是一个高中生能做到的。

至今,同事们觉得李羽的文凭是个谜。

西域县电焊厂是个大集体企业。

每逢到了赶巴扎的日子,李羽会提前下班赶巴扎。

她已是电焊厂的老职工了,技术过硬,工作尽责。

厂里的老工人都清楚的记得,当年李羽分配到电焊厂,是个白白净净的漂亮女子。

她每次在职工履历表里填写的是高中文化。

可同事们见过她写的字,一手漂亮的字体宛如其人。

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是个相当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电焊厂是效益工资,多劳多得。

李羽虽是个娇弱女子,可在电焊厂技术是最过硬的。

可李羽没干几天,一天,她从办公室披头散发地冲出来。

当天下午,骆峰来到电焊厂厂长办公室,把好色的厂长堵在门口暴打一顿。

这些年下来,即使戴着头盔,她的脸在火花高温炙烤下已变得黝黑发亮。

不少老职工在背后嘘唏不已,一朵鲜花被电焊厂摧残成野外的狗尾花。

偶尔提前半个小时下班赶巴扎,厂里领导也不会斥责她。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