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定梁纪》
定梁纪

第2章 再习武

穆庸正震惊于古人机关设置的精巧,听到穆临武的话,连忙紧跟着进入暗门。

走过一段长廊后,穆庸又进入一个暗室,里面摆放着各种书籍,穆庸正打算开口询问穆临武,穆临武却先开了口:“这里是穆家开宗以来所藏,都是功法秘籍,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十岁开始,每五年可挑选一本。当年见你无心武学,只到了感知境界,便只传了你紫阳决基本的内功心法口诀,今日既然你说有志于此,你又到了弱冠之年,那便挑选三本吧。”

“大姐还有二哥三哥也是在这里挑选的?”穆庸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秘籍,不由得有些紧张。

“应该是一伙马贼追杀一个黑衣蒙面人,孩儿不小心被搅了进去,只记得马贼头右脸有一道很长的伤疤。”穆庸努力回忆那天的情景。

“我问过随行的小厮了,与庸儿说的差不多。”穆羽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那蒙面人应该是故意将庸儿卷进来,以此来拖延时间来逃跑,庸儿这次应该是遭了无妄之灾。”

穆凌听言,沉思了一会儿说:“四弟那天是从东门出的长安城,长安城以东,脸上又有伤疤,应该只有汤燃那个刺头了。”穆凌神思敏捷,一下就想到了肇事者是谁。

穆临武见他选完后又有些犹豫,适时提醒道,“选定了就别再变了,左顾右盼只会前功尽弃。”

“父亲教训的是。”穆庸听到穆临武说的话,知道这是在提醒自己,于是拿着三本秘籍走出了暗室。

回到书房,穆临武又不知从何处拿出一本手写的秘籍,“这是我穆家世代相传的内功,名叫《紫阳决》。之前只教了你第一层,后面六层都写在上面,你可自行修习。”

穆庸双手接过,“多谢父亲。”

穆临武看了看穆庸选的三本秘籍,继续开口,“这《浩然刀》是我穆家家传,辅以《紫阳决》修习会更快,威力也会更盛。《飘扬剑》是先祖偶然所得,走的是飘逸灵动的路子,如果以后碰到合适的身法或许会有些威力,至于现在,你只能自行领悟。”

穆庸知道穆临武这是在指导自己,安安静静地听着。

穆临武见穆庸听得十分认真,有些欣慰,顿了顿继续说:“至于这《乾坤掌》,我也不知其来历,先辈中也无人修习过,你自行修习时一定要小心,要稳扎稳打,不可求快。”

“记住,除了《乾坤掌》你拿的都是誊抄后的秘籍,这都是我穆家的绝密,记熟后立刻毁掉。”穆临武神色严肃的叮嘱。

“那这《乾坤掌》呢?也一并毁掉?”穆庸不知道为何没人修炼这本秘籍,竟至于无人誊抄的地步。

“你保管好不泄露出去就是。”穆临武也不知如何处理,只好如此叮嘱。

……

吃过晚饭回到小院,穆庸开始思考如何修炼,“我有《紫阳决》的基础,不如就先修习《紫阳决》和《浩然刀》,这样开始应该会快一些。至于《飘扬剑》和《乾坤掌》,只能延后了。”穆庸如此想。

正准备上床修习《紫阳决》时,穆庸碰倒了旁边架子上的衣服,衣服是那天在城外遇到袭击时穿的,当时沾有血迹,顺手就挂在了架子上,还没来得及拿去洗。穆庸将衣服从地上捡起来,准备挂在架子上明天拿去洗时,一本册子从里面掉了出来。

“这是什么?难道……”穆庸突然想起,那蒙面人为了拉自己下水好像往自己衣服里面塞了什么东西,“难道就是这个?”穆庸赶紧将书拿到烛光下去看,封面没有标题,于是穆庸翻开了这本书。

“竟然是一本身法秘籍!”回忆起那蒙面人的轻功,穆庸觉得这一定是一本好的身法秘籍,不知道配上飘逸灵动的《飘扬剑》威力会如何?穆庸是这么想着,关上了书回到床上,继续修习《紫阳决》。

武道一途不可贪多,眼下的穆庸需要一步一步来。

……

不得不说,虽然穆庸武功平平,之前也无心武学,但他的记性可是真不错,只花了一个晚上就将几本秘籍的内容记得死死地,可以说是过目不忘。

“果然还是有金手指的?”穆庸心里想,这过目不忘就是他的金手指。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后,穆庸就将《紫阳决》《飘扬剑》还有《浩然刀》的功法手抄本烧掉后,又打开了那本身法秘籍。

“这步伐似乎是按照北斗七星的顺序排列的,没想到光这一种步伐就有几十种变化。”穆庸越看越惊讶,若是对敌时用这种步伐,再辅以飘逸灵动的《飘扬剑》,相信会令人难以招架。

“恩,我也是这么想,近来传闻汤家寨正到处大肆搜捕,好像是丢了什么东西,庸儿看到的应该正好是这一幕。”穆羽颇为赞同穆凌的判断。

穆尘是个脾气火爆的,“哼,那蒙面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要让我抓到她。”

其他人都纷纷退下,穆庸则跟着穆临武来到书房。穆临武将书架上的一本书拿下,露出一个开关,伸手扭了一下开关,书架后的暗门缓缓打开。

“跟我来。”穆临武率先走进暗门。

穆临武听言,“恩,知恩图报,这是我穆府家风,你们都记住。”既然穆庸肯自己解决此事,他也懒得去管。

送走安景岳后,穆临武坐在椅子上问:“究竟是什么人袭击你?你可有眉目?”这几天因为不清楚穆庸的伤势究竟如何,所以直到今天得到安景岳的准信后,穆临武才询问穆庸。

“那汤燃几年前就在长安以东落草为寇了,居然还没剿灭?”穆雯虽是女子,但出身穆府将门,颇有几分男儿血气。

“那汤燃十分狡猾,巡防营去围剿过多次了,可每一次都是收获甚微。”穆羽显然对这些情况更加了解。

穆庸听后,心中了然,之前的“穆庸”确实对练功没兴趣,但既然经历过这么一回,穆庸我决定开始认真练武,穆临武说得没错,不管如何,自保之力还是要有的,想到此处,穆庸有些认真的对穆临武说:“谨遵父亲教诲,孩儿以后会勤加修习武艺的。”

“是,孩儿谨遵教诲。”穆凌、穆尘、穆庸以及穆雯都恭谨称是。

穆临武顿了顿,“过两天是岳父大人六十生辰,你们都准备一下,到时随我和你们母亲去给你们外祖父祝寿。庸儿,你随我来。”

李琅,谏议大夫,大康两朝老臣。李瑾的父亲,也是穆雯、穆凌、穆尘和穆庸的外祖父。

穆庸闻言有些感动,这一家子的人都很担心自己,“知道了母亲。”穆庸十分恭谨的回答李瑾,李瑾闻言也放下心来。

“若你的武功能达到凌儿和尘儿的地步,就算打不过汤燃,自保总是没问题,终究是你的武功不到家。”穆临武语气有些严厉地教训穆庸。

“正是,我穆家的武功有的是刚勇的路子,并不盲目的追求速度,更适用于军中。”穆临武解释道。

穆庸随手翻了几本,有听到穆临武的解释,心想,“难怪基本没有关于身法的秘籍。”穆庸仔细想了想自己以后可能练的武功,在书架上翻了翻,犹豫再三选好了三本秘籍。一本《飘扬剑》,一本《浩然刀》,还有一本《乾坤掌》。

屋中的人都有些惊讶,这小子转性了不成?以往让穆庸练武,他可是拖拖拉拉敷衍了事。穆临武见穆庸做出这番举动,想来是鬼门关上走过一遭,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恩,你能想明白就好,你可知出手救你的是何人?”

“孩儿当时已昏迷,不过那天跟随我的小厮应该看见了,若有朝一日遇见了,定会好生感谢,父亲不必担心。”

李瑾是个妇人,一向安守本分,基本不管外面的事,“不管怎样,庸儿没事就好。庸儿,你最近还是少出门,若是要出门,还是要多带几个下人才是。”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