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定梁纪》
定梁纪

第4章 诗词会

“靖哥儿,我跟你打赌,下一首肯定是太子手下的人。”穆庸说道。

“我不跟你赌。”张靖不蠢,听到穆庸这么说就明白了,“听闻蜀王想要给裴郡主招驸马,看来太子和二皇子是来抢人来了。”

众人悄悄朝周裴那边看了过去,果然周裴见有人叫好,脸色一变,冷哼了一声,显然是不给面子。

“没有,只是坐久了没什么胃口。”穆庸还是习惯前世的饭菜,自他昏迷醒来吃的几顿饭其实他都不喜欢,只是当着面他不会说,若是说了难免会扫了别人的面子。

穆尘见状也没说什么。

“或许可以自己开个酒楼之类的,虽说不能将前世的饭菜完全做出来,但应该也能弄出来七七八八。”穆庸心里想。

张靖:“蜀王权柄在手,掌管蜀地,若是太子和二皇子谁跟蜀王翻脸,那谁就会先失一筹。”

穆雯有些担心:“京中太子和二皇子夺嫡之势已成,想必将会是一番腥风血雨,我们还是不参与为妙。”

“大姐放心,父亲身为禁军大统领,只忠于陛下。只是靖哥儿要提醒张伯父,不可参与此事。”穆尘开口对张靖说道。

张靖拱手,“尘哥儿不必担心,张家一向只管自己的生意。”

“恩,如此就好。”

穆庸静静听着,眼神盯着一楼。两位皇子夺嫡,势必要党同伐异。他不喜欢党争,因为党争太过丑恶,只会白白消耗国力,于国于民无益。

“这第二名乃是伍修公子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掌柜的见楼上的徐阁老还在,继续说道,“凝望生尘袜,分明我与君。北地春落泪,心在致吾君。”

张靖冷哼了一声,有些愤愤。

穆尘:“伍修是伍家的独子,伍老将军一向不涉党争,可不知为何伍修投到太子门下他也没管。”

“徐堰之也是个老狐狸,知道不能打了两个皇子的脸。”显然穆雯对徐堰之的印象变得差了起来。

穆庸倒是没管别人,只是一手托着脸说:“我倒是有些好奇这第一名是谁?能够力压太子和二皇子派来的人。想来徐阁老一定是很看好此人。”

三人闻言也有些好奇,究竟是谁能压住两个皇子的人,让徐堰之提为第一名。

掌柜的没有让大家就等,“这第一名是一位叫做莫弛的公子写的,还请莫弛公子出来一见。”显然众人并未听说过这位叫莫弛的学子。

穆庸四人看向一楼,只见一个穿着寒酸的白净书生走出,恭敬向徐堰之行礼,“见过徐阁老,在下莫弛。”

“哈哈哈,那里来的穷酸秀才,也配让徐阁老评判诗词,真是不知所谓。”立时有人嘲讽。

莫弛闻言并未反驳,只是一笑带过,这让二楼的几人对莫弛的印象有所加分。

徐堰之有些生气,怒斥出言嘲笑的人说:“哼,还没有听过他人作的诗词就如此嘲笑,莫不是质疑老夫的判断。”刚刚出声嘲笑的人立时哑口,他可不敢顶撞徐堰之。徐堰之见无人再出声,说:“掌柜的,念。”

掌柜的有些愣神,听见徐堰之叫他,拿起最后一张纸,念道:“《清平乐》。”这莫弛作的竟然是一首词。

“自话村汉,别作行揖让。入内长笛天子圣,非是建功立业。狂飘五湖四海,又除重耳苏堤。如炼殿阁梦寐,再发沈醉团栾。”

“北狄遗踪,大步来犯尔。千队余民吾负了,组练军兵其去。谩劳归化强宗,散人香慢春娇。日日倾城风递,都因人去奔腾。”

此词一出,满堂俱静。

“果真是好才华。”张靖颇为赞赏,虽然他作诗词的水平一般,但赏鉴的能力还是有的。

穆雯:“虽是一介书生,但亦有驱逐鞑虏,建功立业的志向。”

穆尘不通诗词,见穆雯张靖都如此说,便知这是一首好词,“难怪徐阁老将他提为第一名。”

穆庸有些担忧地说:“徐阁老虽是好心,有意提拔,但恐怕会给这位叫莫弛的学子招来祸患。”

“此话怎讲?”张靖和穆尘有些疑问。

穆雯看了穆庸一眼,向穆尘和张靖解释道:“你们想,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学子,竟敢压太子和二皇子一头,会有好果子吃吗?”

“就算太子和二皇子都不计较,但这长安城中最不缺的就是有心人,难免会有人拿他开刀献给那两位。”穆庸接着说。

穆雯听到穆庸的话,心里想:“这臭小子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不过穆雯并未说出口。

穆尘和张靖闻言有些不忍,穆尘更是直接说:“不如我去放个话,就说这莫弛是我罩着的,也好保他平安。”

穆庸闻言笑了笑,“二哥你虽是好心,但却未必是好事。且不说那莫弛会不会领情,若你放出这话,就说明我穆府也要在裴郡主的事情上掺一手,到时候可就是直接对上了太子和二皇子。”

“四弟此言有理,三弟此言一出,怕是立即会有人在朝廷上弹劾父亲,说禁军统领应当忠于陛下,而父亲图谋不轨,竟然想同时与燕王蜀王结亲,三弟切不可在此时出头。”穆雯叮嘱穆尘。

一柱香时间很快就到了,掌柜的拿起一堆那些学子写得作品进了徐堰之所在的单间,请徐堰之评判。不一会儿徐堰之单间的门就打开,走出来了一老一少。老的是徐堰之,少的穆庸却不认得。

“原来是裴郡主,看来这瑞云居幕后之人应该是蜀王了。”穆尘显然见过那位裴郡主。蜀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周裴,蜀王宠爱她长安城无人不知。

掌柜停了一下,接着就将那首七言诗念了出来:“归骑省碑不如桃,雁塔虚夸淡荡时。玉殿高亭春事寂,羌笛题名太白低。”诗一念完,就有人叫好。

穆庸一看,不由得一乐,“叫好叫的挺及时的。”张靖听到了穆庸言语中的讽刺意味,轻声问道,“莫不是……?”虽然没有说完,但三人都明白意思,这叫好的明显是有人请来的托儿。

掌柜见安静了下来,开始宣布:“这第三名是王佺公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一名身穿白衣手拿折扇的男子走了出来朝徐阁老和裴郡主行礼。

“四弟,怎么只吃这么点儿?这可不是你的平日里的胃口,莫不是这里的饭菜不合你心意?”穆尘见穆庸早早就放下了筷子,开口问。

“蜀王年幼时曾和陛下、燕王一同听过徐阁老讲课,有师生之谊,难怪徐阁老会来这瑞云居。”张靖接过话来。

穆雯点点头,对穆庸说:“四弟,没见过裴郡主吧,怎么样,京中四大美人的称号名不虚传吧?”京中四大美人流传已久,说的是蜀王独女周裴,宁国公之女谢萱,张家幼女张梦舒,以及天音坊的乐清。

“哼。”穆雯冷哼一声,转过头去。张靖眼含笑意,闭口不言,这一家子的“战争”他可不想参与。

穆尘看了一眼说:“二皇子手下的门客,此次也通过了省试。”

“看来这诗词会另有玄机啊。”穆庸似有所指。

“哦?有何玄机?”张靖没有明白,轻声问了一句。穆庸只是摇摇头,并未回答。

“嗯,名不虚传。”穆庸打着哈哈,“不过我一直想问,大姐怎么没成为第五大美人呢?”

“大姐十七岁就敢当街纵马狂奔,怎么能称为美人呢?”穆尘又和穆庸一起调戏起了穆雯。

穆尘见此说:“裴郡主倒是真性情,一点也不给他两个堂哥好脸色看。”

穆庸:“长安城中皆知蜀王是如何宠爱郡主,难道太子和二皇子还能因为此时和他们这位叔叔翻脸不成。”

“诸位,诸位。这前三甲徐阁老已经排出来了。”瑞云居的掌柜站在一楼,手里拿着三张纸,显然是经过徐堰之筛选所排出的前三甲。

众人听得此言,连忙安静了下来,想看看是哪些人的诗词能够入了徐堰之的法眼,穆庸四人也不由向一楼看去。

蜀王为皇室宗亲,镇守蜀地,为王;宁国公沙场宿将,常驻荆州,为将;张家历来经商,为民;至于这乐清乃是天音坊的一位名妓,一把古琴不知多少人为之倾倒。这一王一将一民一妓便被好事者称为长安四大美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