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定梁纪》
定梁纪

第90章 老七回来了

成都。

南越和蜀王周烈的大军僵持在蜀地,主帅是南越的皇族,当今南越皇帝阮基的哥哥,端王阮贺。

可能是得到了哥厉王的指令,亦或是有自知之明,阮贺始终不与蜀王正面决战,而是让大军化整为零,不时骚扰周烈的大军,意在拖延时间。

“是。末将告退。”孙顾拱了拱手,这次他丢人可就丢大了。

掀开帘子准备出去,正好遇见想要进来的孟奎。

“孙将军,你这是怎么了?”孟奎见孙顾的右耳部分用纱布包扎了,不由疑惑地问道。

周烈站在城楼之上,静静巡视着成都的夜色。他明白,阮贺这是在刻意保存自己的实力,目的就是为了拖住他。等武陵那边有了结果,阮贺肯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安静了。

李臣从城楼下面走了上来,恭敬地对蜀王拱手。

“王爷,老七回来了。”

蜀王闻言猛地转头看向李臣,老七吴信回来了,必然是带了武陵那边的消息。

“走,我们去看看。”

蜀王连忙走下城楼,李臣紧跟在后。

蜀王和李臣一前一后的走下城楼,骑马赶回了成都的蜀王府,吴信此时正在蜀王府的书房等候。

“参见王爷。”吴信对蜀王行礼。

“免礼。”蜀王脱下披风递给李臣,然后坐在了椅子上。

“辛苦了,武陵那边可有什么消息?”蜀王开门见山地问。

吴信也不啰嗦,直接拱手回答:“宁国公被孟頔毒箭所伤,现在昏迷不醒。”

“你说什么?”一旁的李臣闻言惊讶不已,“那武陵城怎么样了?”

周烈眉头紧锁,谢骁昏迷不醒,武陵城也危在旦夕。一旦武陵被攻下了,孟頔必会率军西入蜀地,到时候南越两路大军合围成都,他可没有把握凭现有的兵力同时击败南越的两路大军。

“必须马上传信回长安,请朝廷派兵救援!”蜀王当即拍板。

吴信走上前,拱手对蜀王说:“王爷不必担心,我在回成都的途中得到消息,说是朝廷已经决定增兵南境。”

“如果是这样就太好了。”李臣闻言,觉得朝廷的这个决定做得很及时。“只要武陵之围解了,南越进攻蜀地的大军想必也会退去。”

周烈觉得这算是个好消息,随即又问:“增援主帅是谁?”

“属下不知。”吴信摇头,“我也是回来路上收到这个消息,并不知具体情形。”

正说话间,一只信鸽扑棱着翅膀飞进了蜀王府,落在了书房窗户的上。

李臣赶紧走到窗边,从信鸽腿上取下纸条,然后将信鸽放飞。

打开纸条,然后走上前对蜀王禀告。

“王爷,二弟来信。朝廷已决定增兵南境,主帅——伍嘉成。”

“伍嘉成?那谁来镇守西境?”蜀王闻言问。

李臣继续看纸条上后面的内容,回禀说:“二弟信上说,北狄与西凉开战,西凉节节败退,已无力东进。”

闻言,周烈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倒不是怀疑伍嘉成的能力,能够名列大康的五虎将,统兵的能力都是已经经过公认了的。只是周烈觉得,将镇守西境的大将派到南境来,不管是对西境还是南境,终归还是有些不妥当。

不过既然朝廷已经决定,他又远在千里之外,也就管不了这许多。

“老二有没有说,他们什么时候动身来成都。”蜀王又问。

李臣继续看了下去,回答:“老二说,他们打算和增援大军一起出发,时间在两天后。”

“两天后?”蜀王闻言在心里计算了一下。

吴信这时走了上来:“王爷,伍老将军率军增援,一定可以击败南越!”

李臣闻言也不由点点头,根据他的判断,伍嘉成只需要按正常的速度行军,就能够及时赶到武陵,解武陵之围。

周烈抬眼看了看李臣和吴信,事情恐怕不会像他们二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孙顾看了孟奎一眼,哀叹了一口气,然后黑着脸快步走了出去。

“唉!”孟奎原打算问个清楚,但既然孙顾已经走了,他也没必要继续问下去。

“既然是周松守城,那看来我们有必要改变一下原定的计划了。”孟頔喃喃自语。

孟奎在一旁安静的等着,他知道孟頔这个样子是在酝酿一个新的攻城计划。

“不过,以后一定要注意。”孟頔又严肃地叮嘱孟奎。

“罢了罢了。”孟頔摆了摆手,“念你有伤在身,便不予追究了,下去休息吧。”

“大哥,已经打听到了。现在武陵城内的所有大康军士,都听从武陵刺史周松的号令。据说是谢骁亲手把大印交给他的。”孟奎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周松?”孟頔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

孟頔闻言觉得孟奎说得有道理,于是挥手示意孟頔起身。

“大哥放心,以后绝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孟奎拍着胸脯保证。

孟頔见状,有些担心,他这个弟弟一向是这个性子,也不知道让他掌管大军的情报网是对还是错。

孟頔走到沙盘旁边,紧盯着上面武陵城的模型。孟奎快步跟上。

“原来是此人。”孟頔恍然大明白,随即又十分严厉地问,“为何之前没有人说过此人是武陵刺史?”

“是我的失职。”孟奎连忙低下头拱手向孟頔请罪,“我只调查了武陵城内的武将,并没有注意到此人。可是大哥。又有谁会想到他放着正三品的云麾将军不做,居然跑到这武陵来做一个刺史文官呢?”

为了应对南越军的骚扰,蜀王让老大老大李臣、老三耿名和老五何滨分别各领一只部队,在蜀地不停地搜寻南越的那些小部队,想要一个一个把它们吃掉。

期间发生了许多次的战斗,大多都是小打小闹,很少有几次大的战事,最大的一次也不过杀了敌人几百人。

“嗯。你说的也有些道理。”

孟奎见状,知道孟頔这是不在这件事情上怪罪于他了。

孟奎见状,提醒孟頔:“大哥,大康三王之乱时,著名的潭州之战便是此人守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