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就想认真做影视》
我就想认真做影视

459【收视如虹】

最近《射雕》的热播,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李一白的观感。

电视剧热播不热播,更是各种因素都有。

收视滑铁卢,你不能判断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剪辑室。

张津正期待着大胡子的反应。

他入行没几年,年龄还没过三十,是个平平无奇的剪辑师。

这次的剪辑,他就做了很多小动作,按照自己的想法剪辑了不少内容。

......

几人正在看片。

开始还好,随着播放,现场的氛围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连续看了两集,李一白保持沉默,脸色铁青,半天没说一句话。

张津的剪辑,好像没用他预备的方案。

甚至像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作对。

李一白剪的武戏干净利用,镜头切换多,细节特写多。

打斗时子弹时间很少用,即使用,也用得巧妙,不超过0.5秒。

而张津剪的打戏,拖拖拉拉。

大量他拍摄出来显示功夫精妙的细节特写都没有进入片子。

烂用子弹时间,一场打斗一分钟,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各种人物的脸上0.5倍速横来横去,甚至还包括直接停留。

酣畅淋漓的打斗感全无。

文戏就更不用说了,大量的无意义,不够重要的内容被剪进正片。

还把李一白对萧远山雁门关遭遇的后置放在了片头。

他娘的,真当自己是泥捏,没脾气怎么的?

现在就这么诡异的沉默。

大胡子想找他说话,看到他的脸色也意识到了对劲。

......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句话。

“生活是很玄学的,当你正在走下坡路的时候,背后莫名其妙就会有人推你一把,让你滚的更快。”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够点背了,那一定会有更点背的事情在等着你。”

好吧,这句话是李一白瞎编的。

但大胡子现在就觉得非常有道理。

出了剪辑这档子事,于珉导演的拍摄不理想就不再那么让人恼火了。

大火扑小火嘛~

他本来想找李一白聊聊《永乐永雄儿女》和于导的念头暂时被搁置了。

其实就是没工夫管了。

胡子正忙着四处撒网,按李一白的要求找剪辑师。

只用了三天,找来了俩,是一对师徒~

北电校友,正经科班出身。

技术还挺靠谱的,很合李一白心意。

在国内影视行业人才奇缺的情况下能来接这种烂尾工程,李一白还挺意外。

想想《天龙八部》的影响力也就正常了。

最后定下来,一个挂剪辑指导,一个挂剪辑师。

当师傅的显然老成一些,年轻人的喜色都能放脸上。

看到他的模样,李一白严重怀疑这是个刚从学校毕业的。

不管了,赶紧投入工作。

李一白带着剪辑师先理了几次剧本,给他们说清楚其中关键。

又带着二人亲手操作,连剪了两个通宵。

确认他们已经完全领会了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之后,李一白果断留下一整套详细的方案,溜了。

他这次会北平已经耽误了一个多周的时间。

也不知道那边的进度到底怎么样。

......

过了小半个小时,李一白没有接到张记中的回复,反而想迎来了马忠骏的安慰。

“李导。“马忠骏笑嘻嘻道,“最近拍摄还顺利吧?”

老马此时打电话过来,显然和这件事事情有关,他还给自己的片子出钱呢,李一白先打起了哈哈:“顺利顺利,马总随时可以过来探班。”

“不用,你的水平我和放心。”马忠骏道,“王锐的事儿,你听说了吧?”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李一白不清楚,他没有提大胡子,装作不知情道:“略有耳闻,略有耳闻。”

马忠骏笑眯眯道:“我刚才打电话过去问了王锐,你不用担心,他只是太生气了。”

接下来老马又从王锐的角度讲了这个事儿。

原来是一本叫《芝麻开花》的书惹的祸。

这本书是大胡子的妻子樊馨曼写的,内容是张记中拍摄中的一些“纪实”。

里面对李一白的评价不错,但对王锐就......

“换导演之前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草原戏拍得很不到位,也删掉了很多镜头……”

“经常在拍戏时剧组找不到王锐的影子。”

这些内容,有一说一,纯属胡扯。

说剧组找不到王锐纯属胡扯,他一直在片场拍戏。

删镜头?那更是没影儿的事儿。

王导的速度慢是慢了一点,但拍出来的效果没得说,很多素材都剪进了正片。

总之,马忠骏这个电话,实际上已经说明了一些事儿。

看情况,几方都没说错。

王锐被污蔑,影响前途,确实生气,想告人。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aonclick></divid>

之所以能参与《天龙》这样的大制作,唯一的理由是和胡子的关系。

大胡子这货,是个牛脾气,还挺护犊的。

但名义上,剪辑有对导演抗命的权力。

这个权力来自制片人,也就是他的舅舅大胡子~

张津一看对面这人,窜得这么快,不服气了。

(先发后改,勿读哟~)

你只要和他处得好,对你肯定实心实意,有亲戚想从事这个行业,也愿意介绍。

张津就是这样入行的。

他在《笑傲》是只是个工具人,本来按照计划《射雕》就应该自己剪了。

这份不服气,大概自己很难察觉是出于嫉妒。

凭什么你这么年轻,又是导演,又要管我的剪辑工作。

是的,虽然实际操作中,导演经常都能指导剪辑师工作。

因此他很希望得到大胡子的认可。

同时,这人年轻气盛,对李一白也不太服气。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同样的,剪辑水平怎样,也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判断,并没有太大的标准。

张津不服,很不服,起了小心思。

结果李一白不放心,亲自全程跟进,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压根没有他的参与。

这次到了《天龙》,李一白忙着拍《水月》,实在没有时间,大胡子才决定让张津上。

年轻人,非常讨厌依附别人,渴望证明自己。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