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173章李秀儿的进步独当一面的梅竹

这看似太平寨让出了最繁华的城镇,可实际上他们要的就是土地,以及无外力干扰种田。

况且这是武力为尊的大武,主动权永远是在拳头大的那一方。

太平寨只要不大动干戈,小摩擦只能是官府和地方势力退步。

死了都要被挂起来遗臭万年,小命名声全都泡汤。

这对很多自诩“豪迈”的武夫来说,比直接死掉还可怕。

没甚野心的村寨自不会紧张,顶天是原来的村老寨主失去部分权力,但实际好处更多。

换成现代社会,大概等于某州长亲自去“看望”某乡镇的治安局,纯属浪费时间。

在这乱世拉开大幕的时刻,身为一个正在急速膨胀的大势力首领,她最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增强实力。

李秀儿年纪轻轻就成就武宗,这自是极优秀的表现。

但诡物和竞争对手不会因为年龄,就不来找麻烦。

一旦她晋升武尊,那除非太平寨遭遇北漠防线的情形,其它一切危险都不复存在。

其余武尊是不会在这种敏感时刻,贸然与另一名武尊结仇的。

一来武尊不好杀,二来杀不了必然两败俱伤。

几乎每一个武尊身后都有亲族、宗派、势力存在。

这是有他们的感情、血脉、基业、修炼资源,以及荣华富贵的来源。

除非不介意当个孤家寡人,否则武尊之间很少愿意接下死仇。

当然,秦大小姐是个例外。

不过她身份太敏感,并不适合公然在太平寨露面。

如此一来,除非有武尊犯傻,自己跑来太平寨。

她再隐藏血气特征,将其打个重伤,擒拿下威胁后放走,自然没谁敢来捣乱了。

武尊这个阶层人数太少,一旦新老武尊交手,那对一庭四国都不可能是秘密。

揍趴了一个武尊,中庭都不会派两大供奉来试探。

皇室想大供奉也不敢,他们拿的好处再多,也不包括拼命这条。

事实上,太平寨的势力扩张连武宗都没遇到过。

顶天了二轮六转的高手,对上动辄拥有四五门特性武学的太平寨核心,除了当人肉沙包外,没有任何意义。

李秀儿提升实力,就成为了唯一可做的事。

她与梅兰竹菊、春夏秋冬这种睡了十年,起来就要突破的幸运儿不同。

其一身根基全在十多年坚持不懈,日日苦练的黑煞掌、推山掌、铁身靠。

仅凭天资和这几门基础外炼武学,她硬是一点点练进了二轮六转。

水上漂?抱歉,这个是李秀儿最差的一门武学。

似乎姐弟俩在水上漂的天赋,全给了弟弟李狗儿——他是极其少见,靠着苦炼水上漂晋升二轮六转的人。

单说身体基础之扎实,连秦大小姐都自愧不如。

当然黑煞掌、推山掌、铁身靠可全是笨头笨脑的外炼方法。

哪怕给大小姐重来的机会,她有可能放弃烈阳真经,却不会以这种又笨又呆的外炼武学为主修。

好处是李秀儿身体和血气日日以这三门“呆笨”武学反复锤炼,没有任何错漏和虚浮。

这两三年时间,跟大小姐这个师傅学得最多的还是武学基础常识,补全“软件”。

直到顾恪赐福血海红莲宝典,李秀儿才真正踏上了武宗修炼的快车道。

血海红莲宝典也是三门超品武学里,唯一一门具备一定普适性的武学。

论攻伐爆裂,炽烈阳刚这方面,它比大日葵花真经差了一个档次。

说到水火回梦心经的神奇玄异,弥补先天,它更难以之相提并论。

但它始终是一门超品武学,除去普适性这个优点,也有其出色之处。

大日葵花真经,以烈阳真经为主干,葵花为次,因此保留了其攻伐强横的特点。

水火回梦心经则以大梦蜃龙经为主干,其余皆是辅助,诡秘玄奇之处正是来自蜃龙经。

血海红莲宝典却是以血神秘典为主干,其余为辅,保留了血神秘典的最大优势——血气量庞大。

只要持之以恒地修炼它,其血气重量超过同级武夫一两倍算少的。

同级对手若是秒不掉修炼血神秘典之人,就可能被超量血气碾压,否则就必须在被耗空前逃跑。

血气更是武夫最好的疗伤药。

对别人致命,或几个月恢复不过来的严重伤势,在血神秘典这里都能恢复。

另一方面,大日葵花走的是葵花向阳,吸收部分烈阳强身,再储存烈阳气息之路。

血海红莲走的则是血气为海,身为红莲,纳海莲开之路。

大海广博,蕴养万物,会随着修炼者自身体质,凝练出相匹配的血气,普适性更好。

像梅书转修血海红莲宝典后,血气中就带上几分寒梅的飘渺孤绝。

竹棋血气坚韧不折,兰画血气清幽绵长,菊琴血气凌冽肃杀。

到了李秀儿这里,血海红莲宝典凝练出的血气黑沉,森寒厚重,如山如岳,带着一丝凝练稳固,坚韧不拔的韵味。

外放血气时,轰隆闷响不断,如巨石滚动,又如大地震鸣。

即便不比拼血气总量,李秀儿凭这血气黑山的质量,就能击败半数以上的普通武宗。

可惜第三轮开始,就有一转一重天之说。

自己这徒儿还是武宗,最多能在那些勉强突破的武尊手下保命而已。大小姐心中暗叹。

当然,这仅仅是大小姐才有的烦恼而已。

一般武宗若能在武尊面前保命,那还说什么一转一重天?

其他人压根都不会去思考这种可能,反而嘲笑提出这想法的人。

可秦大小姐是认真的,因为她就能做到这一点。

甚至在突破武尊前的临界状态下,大概有三到五成机率反杀武尊。

李秀儿身为她唯一的徒儿,能在武尊手下保命只是基本要求罢了。

把小命保住,事后怎么报复,大小姐保证安排得妥妥帖帖。

不得不说,她跟着某人混了两年,思维也被潜移默化了些。

起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话,她是不会执行的。

用某人的话来说,他是普通人,那无须讲究太多,从早到晚,十倍奉还最好。

大小姐大受欺负:自己是女人,似乎也不用讲甚君子之道了。

“好了,时辰已到,歇息一阵再练。”秦大小姐见血气黑山震动渐小,开口吩咐到。

那边的李秀儿收敛好血气,起身走过来坐下,额头冒汗,呼吸微微急促。

凝练血气对心神消耗不小,这一阵练下来她也有些疲了。

秦大小姐给她倒上一杯茶,状似无意地问到:“最近神农可曾说了什么?”

对此问题李秀儿并不意外,自己这师傅没事就会打听神农的动静:“只有一些北漠国大战的消息,那边的形势暂且还算稳定。”

顿了顿,她还是忍不住到:“师傅,有神农庇佑,你为甚还要派出梅书姐和竹棋姐,前往北漠国打听消息?”

那也得她们闲得住才行。秦大小姐心中嘀咕,摇头正色到:“练武不能一直闭门造车,她们经历的厮杀战斗太少,不趁着如今锻炼下,难道等以后形势再去?”

李秀儿:“那我……”

秦大小姐一摆手:“你还太嫩,过段时间找几个武宗练练手再说。”

李秀儿:“……是,师傅。”

口中应了,她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到梅书和竹棋:不知自己要什么时候,才能如两位姐姐般独当一面。

而此刻,遥远的北漠国北部,“独当一面”的梅书和竹棋正略显狼狈,快速贴地而行。

二者还有分工。

梅书专注前方,竹棋不时观察来路动静。

好一阵后,竹棋才开口:“暂时摆脱那两只诡了,快快找处地方,歇息片刻。”

梅书只是嗯了一声,继续贴地急速滑行。

40+级的水上漂,让她们只用少量血气,就能快速滑行前进。

追兵不会远远察觉激发血气的光芒,留下的痕迹更少,不易追踪。

很快两女找到了一处石头洞穴,钻了进去。

梅书从背后解开一卷厚麻布,铺在地上,两女一起坐上了去。

恒温+1,辟尘+1的厚麻布让身下不再湿冷,也不会沾上脏污。

然后两女默默地从腰间紫竹筒内倒出两个胭脂米饭团子,快速吃下,又从皮囊里倒出一杯米酒饮下。

温热迅速从肚腹朝身体各处蔓延,缓解了疲惫和血气损耗。

梅书皱着眉头:“还有多远到北漠国防线?”

竹棋半闭双眸,一边调动血气,加速吸收刚吃喝下去的食物酒水,一边答到:“我们不能升空,否则会被那两只特殊的血诡缠上。照眼下贴地前行的速度,还要差不多一天半。”

梅书默然片刻:“我这里的补给快耗光了,早知道该多带些朝天葱的,起码能让它们缠得没那么紧。”

竹棋从鼻腔里轻嗯一声:“多想无益。在这地方,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顿了顿,她开口到:“还是快点恢复血气,我们最多只有两刻钟的时间,再多那两只血诡又要缀上来。”

梅书沉默下来,也闭目开始运转血气。

山洞中恢复安静。

突然竹棋面色一动,双眼陡睁,一把抓起身旁长枪,血气勃发。

耀目紫光乍现,在空气中拉出一条残影,带着她的人直射洞外。

嗡嗡嗡!

一阵怪异的嘶鸣声响起。

梅书面色难看,但也抓起长剑,冲出洞外。

百多丈外,一团团紫色枪花旋转废物,与一头血诡的数十条暗红肢体碰撞厮杀在一起。

梅书没有任何言语,手中长剑一抖,团团斗大的紫光如梅,朝着战场中的血诡杀去。

血诡见状,分出一小半肢体来抵挡梅花般的剑光,却在接触瞬间被切下了两三条,疼得一阵疯狂抽打。

梅书面冷如冰,手中落梅剑式催发到极致,硬生生挡住了血诡的吃痛反扑。

竹棋那边枪花大涨,瞬间数百次吞吐,其中好几枪穿透了血色肢体的封锁,在血诡身躯上扎出几个大洞来。

暗红色诡雾从中蔓延出来,伤口如泥,不断蠕动着想快速恢复。

一层若有似无的紫光却萦绕在创口上,持续破坏着血诡身躯,阻碍着它的伤势恢复。

血诡愤怒(谷欠)狂,怪异的嗡嗡声不断响起,毫无退缩之意,反而死死纠缠住两女,不让她们脱身。

它能感受到,这两人的身躯有着无以伦比的吸引力,似乎存在某些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

吞噬她们,它便能突破上位血灵的实力,成为更强大尊贵的虚诡。

是当个吃饭都成问题,朝不保夕的破村寨的头头,还是当个分寨头目,衣食无忧,可以学到多门武学,甚至有机会晋升第二轮高手?这显然不用选择。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前提,首先得是只鸡。

大家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扰。

违背条约者,太平寨不介意再来个突袭斩首,一举定他们全家的乾坤。

结果行动的第二天夜里,这个宗派就被反-突袭斩首,一举定乾坤——核心成员、弟子团灭。

太平寨这种操作,让不少心中有鬼之人望风而逃,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倒霉蛋。

这些破村寨别说鸡了,很多活得比苍蝇还惨——真-shi都吃不上口热乎的。

哪儿能顶得住太平寨双管齐下的手段。

县城派出来的衙役,才出城十多里,就一大堆人围住,暴打了一顿,扔在路边。

最后,还是县城府衙和地方势力派了几个人,联合“出使”太平寨,定下了“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

实际上就是太平寨保证不会主动攻打县城和这些地方势力,他们也不能挑衅。

官府、地方势力占据城市和比较大的镇子,太平寨主要在更偏僻的村寨活动。

对此情形,官府和地方势力自不会毫无反应。

可没多久,他们就觉得宁愿自己毫不知情,从没反应过。

而太平寨的最高掌权者李秀儿,压根没把心思放在这些小事上。

一个武宗也不适合去关注两个县城,数十家最强者不过二轮六转的小势力。

某个宗派放在城外,以盗匪之名烧杀抢掠的匪帮被太平寨剿灭。

心有不忿的他们想来个斩首突袭,进攻太平寨总寨,一举定乾坤。

很快太平寨的势力范围就从百多里方圆,迅速辐射到上千里地,把最近的两个县城都囊括了一部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