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303章北海别府熊小小的执念

这完全不亚于前世几十年后掏出xx卡全套角色的成就感。

而当时不屑一顾扔掉的“破烂”,其实才是自己人生的重要回忆。

节省的好习惯,给小萍儿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大大的堂屋中间还有一个方形火塘,可用于供暖、烧水、烘烤衣物、熬煮食物。

这东西玉龙洞府里是没用的,因为气温不低,还有任劳任怨的小烘炉随拿随放。

小萍儿儿时家里却有这个,一家人在冬天时能够围坐在一块。

而小茅屋两边是堂屋左右开门,一边是卫浴房和洗衣房,另一边是厨房、仓库,外带一个牲畜窝棚。

所有房间里的布置都很简单朴素,但该有的都有。

比起其他人的住所,这里更像是一个小巧却温暖的家。

大小姐坐在火塘前,看着小萍儿笑盈盈地在火塘上挂起一把铜壶。

铜壶里是西荒边民很喜欢的老茶砖。

熬煮出来色泽暗红偏黑,其味很苦,几乎没有清香。

但加上奶、糖,以及一点木薯粉捏的小圆子,倒上大大的一杯,就是合格的珍珠奶茶。

冬日的天气里,喝着微烫,苦甜各半的奶茶,整个人都觉得暖洋洋的。

不知为何,大小姐突然有点羡慕起小萍儿来了。

北海别府看着是最荒凉朴素的一处,却也是生活气息最浓郁的一处。

她似乎都能想象到,顾恪与小萍儿坐在火塘闲谈,一人看书一人刺绣。

又或者外出,一人驾船一人操网。

不然就是在屋外一人种田一人喂养家畜。

换成自己……呃,好像都不会,大概只能让某人一人包办,她负责在旁观看了。

强行上手,那不是帮忙,而是捣蛋。

坐了没一会儿,大小姐半推半就地被小满拉出去了。

甫一出门,两人就抬起那个扳罾,飞快溜到了小渔船上。

将它卡入船尾延伸的吊杆,小渔船就被包裹在了血气光华中,嗖地一声窜走了。

还留在屋里的人都一副不出所料的样子。

为了生活而干活确实不好玩,但玩乐性质的干活却总是很有趣。

就像顾恪和小满都不介意渔网是否破损,以及多次受潮后的腐坏。

大小姐和小满也不担心打不起来鱼就要饿肚子。

柏素清很习惯北海别府,感觉与最初的玉龙山谷颇为相似,朴素又舒适,最适合休憩。

遂懒洋洋地占据了最习惯的摇椅,拿着一大杯珍珠奶茶滋遛滋遛地吸着,再偶尔咬上一口微咸的千层小酥饼。

手上翻着一本《神农与我祖母二三事》的话本,感觉不要太惬意。

这本话本算是野史,不过讲述的主要是一名出身农家的女孩,遭遇天变后,阴差阳错,开始行侠仗义。

最后得遇神农,因其侠肝义胆,打动神农,亲传一门上品武学,成功晋升第三轮强者的故事。

所以其中的神农,角色定位是不折不扣的老爷爷角色。

这道理就像萧炎不会与戒指老爷爷谈恋爱一样,没那设定。

当然,仙山对这种民间小故事从来都不管的,除非宣扬血祭之类的情节。

毕竟在大武,喜欢把人类当血食的那都是妖诡。

把仙山说成喜食人血肉的存在,必然其心可诛。

而且随着四大老祖化身奇境的消息传开,如今大武就特别流行这种“热血练功流”的话本。

很大原因也是大武人对四大老祖“离开”的不舍。

或许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心底的想法,但不妨碍他们喜欢看这种话本。

每当说书人讲到老祖出现,拂顶授武的情节,那必是听众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

四大仙姑的出场也不少,只是不如四大老祖那么热门——其实是众女不再动用原本的角色卡公开露面而已。

大多数时候,她们都会用其它角色卡在大武各处活动,远比以往出摊频繁,只是无人能再认出。

顾恪偷懒,找了本《青之仙路》扣在脸上,打盹养神去也。

这话本乃是讲述某位将军遭遇妖物攻城,临危之际青大人一剑西来,毙杀群妖。

逃得一命的将军大彻大悟,誓要成为一名庇护黎庶的武圣。

凭借青大人留下的宝药、武学,他果然成功,成为了一名武尊,并且正在朝着武圣努力。

就这内容,顾恪一看便猜到是根据当初千泉城守将“改编”的。

那个守将叫魏忠德,如今确实是八转武尊。

可惜以这人的性格,以及身上的天地铭感浓郁程度,想晋升武圣得看天意——必须是类似三次天变这种,让晋升要求大幅度降低才行。

所以这话本或许便是他自己找人写出来,给仙山表忠心,试图晋升之路上走点小后门。

也可能是东海国主李乘风搞出来,试探仙山态度的。

李乘风的一切都比魏忠德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还正有晋升武圣的机率,只是不太大而已。

但顾恪没兴趣关心真相。

事实上,现在的他很少再关注某个人情况,包括最风光的苏玉楼在内。

只要他保持大局不变,这片天地中迟早会出现更多的武圣,也可能出现更多如北漠一般的强国。

第三轮强者在他这里,只是个数据,他知道“保有量”是多少就行。

在他的刻意放手下,大武的变化正在越来越快。

只能说人若老想着依靠外力,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有仙山在,大武的很多人是出不了头的。

顾恪没想过将大武变成自己的“陆上神国”,费时费力还没甚好处,还得天天跟一堆野心家勾心斗角。

没了外部压力就喜欢内斗,人就是如此奇怪的动物。

茅屋的安静维持了两个时辰左右,终于被归来的大小姐和小满打破。

这两位仗着实力强悍,硬是把小渔船开成了“血气快艇”,扳罾搞成了拖网,在海面上横冲直撞就是不散架,顺便捞上来了不少渔获。

看着那些遇见“瞎猫”的倒霉鱼儿,众人都颇为无语。

小萍儿上前,将某些不适合食用的鱼抛回海中。

顾恪则是把挂在船上的海带扯下,扔到坝子上的竹竿上晾晒。

其它莫名其妙落入网中的螃蟹、大虾、章鱼、海星、贝壳、牡蛎也取了下来,留着做今晚的海鲜大餐。

众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在外面摆放好了桌子和烤架。

凛冽海风中,可怜的章鱼牡蛎挣扎着,却顶不住下面炭火的炙烤,从软绵绵变得q弹。

虾蟹变的橘红一片,点缀着它们最后的晚餐。

蒜蓉辣酱成为了海鲜们的“丰碑”,留给众人“祭奠”五脏庙。

鱼肉和蔬菜在调味汤料中翻滚着,溢出浓郁鱼香。

顾恪举起椰汁:“为我们家的新任武魂境至强者贺!”

众人同样举杯,奶茶果汁各不相同:“为小萍儿贺!”

……

洞府无岁月,唯有春秋往复,时光静静流淌。

熊小小双剑交错杀去,将两只逃跑的血诡绞成了数十块。

将双剑插入背后交叉的剑鞘,抬手一招,将血诡的尸骸全数抓到面前。

两颗血红诡晶飞出,被她塞进腰间紫竹筒。

打量着那两堆块状的血诡身躯,又看了看身后,犹豫片刻还是没舍得扔掉。

掏出一个网兜将它们装上,抓着收口绳索,转身朝回飞去。

一个时辰后,她的身影陡然减速落下。

正了正头上纱笠,再整理了下略显凌乱的衣物,双手对着面前的神农之森拜了拜。

这才脚下发力,慢步走了进去。

周围也不断有人返回,皆是与她类似的动作,有些甚至会放下收获,盘坐祈祷,这才继续朝神农之森进发。

拖着一大网兜的血诡尸骸,熊小小受到了不少人的热情招呼:“姑娘,这诡物尸骸转手不?”

“我这里有各种宝药,换你手中这一兜尸骸如何?”

“姑娘,来看看这代步飞梭吧,以后杀了妖诡都可以扔飞梭运回。”

熊小小对这些人的招呼充耳不闻,七绕八绕地走到一处石台。

石台上是一栋西南典型样式的竹楼,不时有人进出。

有个中年妇人出来,见到她就笑着招手:“哟,熊家妹子回来啦。啧啧,你这身手可了不得,今天又猎到血诡,是顶好的东西。”

熊小小这才取下了纱笠,挂在身后,对中年妇人露出灿烂的笑脸:“三姑啊,我家那几个小崽子回来了没?”

中年妇人三姑闻言点头:“他们可比不得你,下午就回来了,一切平安。”

熊小小嗯了一声,示意自己知晓,迈步走进了竹楼大门。

柜台里忙碌的一个年轻人瞅到,手脚动作不停,只是露出个笑脸,开口喊了声:“小姑奶奶回来了,血诡两只,押错的快来结账了。”

熊小小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骂却是懒得骂了。

熊家后辈的小兔崽子比她可熊得多,也就是不如她大姐那般夸张而已。

拿她每次收获打赌,是他们彼此间的一种小游戏。

但她事先定下了规矩,他们每日每次最多只能押一颗宝药,再输也亏不了多少。

不赌?那是不可能的。

外出遭遇妖诡,那必然是你死我活,精神压力不小。

无论是这点小赌,还是去大吃大喝,都是他们排遣压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约束,不宜禁绝。

随着这一声,噼里啪啦的脚步声响起,七八个年轻男女从竹楼上下来,纷纷开口问好。

还有个圆脸女孩送上一大碗热茶:“小姑奶奶辛苦了,先喝口茶,然后就开饭。”

熊小小吨吨吨地一口干了热茶,丝毫不顾及才放下的茶叶都还没泡开。

圆脸女孩也早有所料,又拿过藤条壳陶瓷内胆的热水瓶给茶碗加满。

另一边几个年轻男子打开网兜,口中不忘念叨:“两只血诡啊。小姑奶奶这身武艺在北漠真是浪费了,在南边我们不就可以烤妖王肉吃了?”

另一人却立刻反驳其中的漏洞:“小姑奶奶去了南边,你还吃个屁啊。”

熊小小却心神飘到不知名处,才不在乎自己杀的血诡还是妖王。

这些年她离开玉龙福地,走南闯北,四处历练闯荡。

遇见的危险不在少数,却都靠着实力……和大姐小满给的大把宝丹、战器全身而退。

可这与她当初所想颇有差距。

当初她可是暗自发狠,要真正打打自家大姐虎豚的。

结果每次姐妹相见,就会被小满用指点为借口,狠抽一顿屁屁。

弄得这债务一直在增加,从未减少过。

乐文

那时候她娘会缝缝补补,她爹修补下渔具农具。

虽然可以吃的东西不多,但起码不会受冻,是冬季里最安心的时光。

早期的顾恪作品就这样被淘汰回收了一大批,现在想想大小姐突然觉得浪费了——哪怕不拿出来用,留着做个纪念也好啊,反正又占不了多大地方。

想想小满,干脆给自己的玩具弄了个专用仓库,里面的东西串联起来,就是她这几十年来的……玩乐史?

现在这种顾恪早期作品还真不多见。

开门进去是堂屋,是农村家里接待来客的地方,那是相当的宽敞。

大大的堂屋深处是一面木墙,通过小门就能进到里屋,也可以说是起居室。

这里有床和桌椅,无客人在时一家人在此闲聊交谈的时间最多。

紫红色泥土来自赤灵仙田,圆润古拙的造型八成是顾恪亲自动手,而且还是他早期的“作品”。

比如梅书她们手里就有顾恪最早的那套清心茶壶(杯),平时宝贝得很,现在都还完好。

倒是大小姐最早看武学秘籍入迷,手会下意识比划几下,弄坏了不少茶具。

虽然大多就坏了一两個杯子,但不成套的杯子梅书她们当然不会再拿来给她用。

里屋同样不小,这里还有纺车和织机,上面还留着线头和织了一截的布匹。

大小姐还敏锐地发现了一套茶壶。

里屋后面还有一间屋,那便是卧房了。

这房间属于私人场所,没有在这里招待客人的规矩,大小姐也就没进。

以前这东西自然不稀罕,反正他没事就会做点。

但几十年过去,没有坚固特性的物品多少都坏掉,再回收去当原材料了。

当然也避免了不速之客冲进堂屋,一眼就见到家里人的日常生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