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追书迷,就是要靠提前放漏给书稿》
追书迷,就是要靠提前放漏给书稿

第4章 为争取民意而激发的创造灵感

主角是尿床的当事人,她从当下入戏,从尿床“犯人”坐在凳子上哭开始……

虽然李猜的故事情节荒诞随意,但所幸的是每次这些坐她对面的人,都会被她带进去,然后差不多讲个15分钟,快到下午上课时间后,尿床的人都会眨着眼睛问:“后来呢?你快点说。”

“我下午下课后给你讲吧,你下次投票还选我可以吗”

当年,当李猜问起自己名字来由的时候,母上说,当时产期心态炸裂,自己就没参与创作,把取名字的艰巨任务全权转交给了父上。

李猜又掉头去咨询父上,结果父上说,其实是妈妈起的,因为婚前他们两个人就说好了,以后生了孩子,要她取名。

结果,他早不问晚不问,在母上阵痛的时候问取啥名,坐立不安的母上一直求医生打麻醉,顾不上搭理初为人父,马上要和自家娃打照面,而沉浸在喜悦中的父亲,扔了句:“我想给小孩取什么名字你都猜不到吗!”让他自己猜。

干部职位一直没有被觊觎者拉下马,反而在得到老师盛誉,奖状拿到手软的同时,还拥有很高的民意度。

班里班外的众多读者就不说了,她随口编得一些比较经典的小段子,也会被眉飞色舞的传播甚广。

当地大人们组局活动被带着一起去聚餐的小朋友,社交话题一般都避不开李猜故事。

后来甚至到了,有叔叔阿姨找上门来,说想认识一下,以自己儿子为主角,编了个这让自己孩子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的小朋友到底长什么样子。

一些聪明的男同学,有喜欢的小女生,为了交朋友,常常把李猜故事里的主角名字,换成那个喜欢的女孩名字,把情节一套,贴切性虽然不足,也能进行下去……除开当事人特质的特有情节,大体都比较成功,大幅度提升了社交效率。

李猜的一个大班男同学反馈,后来喜欢的女生还主动打电话约他去集体踏春了。

李猜的受众群进一步扩大……

一般为了表示感谢,男同学会上供一些瑞士糖、牛奶,干脆面,或者几颗费列罗,一面歌帝梵,以求故事供应链不断,虽然她也不怎么爱吃,但是很欣然地接受了这些礼物。尤其是到节日,李猜收到的礼物永远都是最多的,加上每年的节日有很多,六一,万圣,圣诞,生日……她变成了礼物富翁。

究其原因,除了故事出彩,也因为她一般都很慷慨,知道幼儿园里有人为了社交,特别是追女孩的特殊刚需,仗义猜都酌情不究他们盗用顶替的行为,同理心泛滥。

不过毕竟编故事也是脑力劳动,劳动权益还是应该受到保障的,在好朋友张慕慕的鞭策下(主编家庭成长大的),李猜这个正主虽然心大得很,但张慕慕被早早地培养出的维权意识,让她走在打击盗版,维护版权的一线。

看到有盗版书,张慕慕会回去告诉妈妈张慕,要求发律师函,并登报启事。

抓到传播时冒名顶替,莫名抢功的人,张慕慕会疯狂劝说,让人家回头是岸。

当时同学们虽然年纪小,但是三观并没有发育不良,当然也看不怪这种偷窃行为,集体吐槽。

然后,那个小朋友基本就被边缘化了……

这就是幼儿园自然而然形成的无纸的规则,大家都默默地守护,遵守着。

这样共同维护着幼儿园小文学圈的清朗环境。

父上的脑中突然电光火石,她的名字就被定下了。

未知是最好的礼物,她的名字就那么被取成了盲盒款。

重视做好民意安抚工作的重要性……

每当李猜纠着尿床的同学到老师面前时,老师教育完,她都会搬着板凳坐到哭哭啼啼的“犯人”面前,转着眼珠子给对方现编一段侦探小故事。

的确,她总结牢记了很多同学们,小便前忍尿会出现的神态。

李,猜。这个名字有那么一丁点点挑衅人。

即使李猜抗议名字太过随意,试图挣扎想要换个名字,但由于父上对于自己的取名十分肯定,母上也不好拂了他的意,加之换名字程序复杂,她的渺小抗议就那么石沉大海,更名遥遥无期了。

吃一亏长一智,她很快把心思打到了未来自己娃身上:“我名字可能换不了了,以后娃的名字一定不能乱取。”从此立志饱读诗书,勤奋思考,把智力都积累起来,将来给自己的娃取个笑傲众生,十分有腔调和品位的名字。

那个时候幼儿园人多,老师又少,要求小朋友自己叠被子,但是,有的人不叠,老师也顾不上管,导致很多时候,发现被尿床的那张床,已经是下午,床单都已经发臭。

通过大量的素材记忆,准确的表情捕捉,抓无虚发,深受老师喜爱,由此当上了小班的纪律小队长。

只可惜时过境迁,大班的时候选举制度发生了改变,老师任命制被取消,民主推选制上线。

她不愿解甲归田,放弃小队长的荣耀。于是只好从其他方面弥补欠下的同学债,对自己立下要求:只要被自己抓的人,被老师骂完,都要讲故事给听。

后来觉得取名字不仅仅需要文采,逻辑也很重要,当年父上在母上阵痛的时候问取名,这件事就不太合逻辑,于是,慢慢开始研究《福尔摩斯全集》之类的青少年读物,渐渐成为了一个十分有推理经验的死小孩。

所以,李猜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凭借敏锐细致,找到了第一个生存之道。

“行行行,那等放学的时候你别走。”

就是这样,李猜小同志由于在上级和下级之间游走得十分艺术,平衡感极佳,所以连续三年,从小班到大班,都红旗不倒,稳扎稳打。

多亏了她,由于检举揭发及时,给老师省了不少的心。

从此,她被年幼的园内群众们封号:“幼儿园午休杀手”,江湖众娃,凡午休时期见她走来,皆闻风丧胆,先哭为敬。

为了品味,她,深谋远虑,从小就开始修炼看《笠翁对韵》,《增广贤文》。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