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我爹是崇祯?不熟真不熟》
大明:我爹是崇祯?不熟真不熟

第40章三学之争中

下面的墨者掌声四起,儒生则是骂声四起:

“什么玩意?”

要不是有郑慈烜镖师队维持秩序,这些儒生恨不得把上去把墨文打一顿。

“不学礼,无以立。”

广宏博是经典的儒家读书人,他的演讲更是像一堂别开生面的儒家课堂。

从孔孟经典,浅谈四书五经。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中,故意不理会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独独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客宗师。

墨学其实是有一定的超前性的,突破封建,走向民主。

后墨文又言:

“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其中,尚贤,便是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而尚同,可以理解为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同时墨文抨击道:

“儒学只滋生了腐败的官场,他们都利己不利民!”

“而我们墨学,兼爱!有天下之大爱,有真正的仁爱,是为民而不是为了那些搜刮民脂民膏者!”

这倒让下面的农民和工人陷入了沉思,若天下独尊的不是儒术,而是墨学,那么他们便可能不会没田可种,也不会饿死那么多人。

儒生马上不乐意了,广宏博也没忍住跳了出来冲墨文说道: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朱子注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张子曾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是从何看出我们儒家不为苍生百姓?”

墨文大笑,看了看底下下大多数曾是饥民的百姓,又狠狠的看向广宏博:

“现在当官的谁不读儒?科举考试考你们的四书五经,考你们的儒学经典,那些当官的有几个为了天下苍生?”

“你去问他们!底下那些曾经是贫民,来这庄子前吃不上饭的百姓!你让他们说说!”

这让广宏博一时哑口无言,他也曾是饥民中的一份子,他也是被那些腐败的官僚所害,他只能硬着头皮说着:

“他们不懂儒学!他们只是群当官的...天下有好官也有坏官,你不能一概而论...”

墨文乘胜追击,直言不讳:

“所以好官就是学的儒?坏官学儒等于没学?坏官不懂儒学?那他们是如何通过科举考试?”

场面安静了下来,所有人无论是儒生、墨者、农民还是商贾在此次争论之时都开始了思考,这便是郑慈烜所想要的,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这也是他举办这次演讲的初衷。

这时候宋应星突然站了起来,大叫一声:

“说的好!科举之弊,儒学之弊,我深有体会!”

宋应星学过儒,考过科举没考上,他早就对儒学有所异议,也自认一身才华无处安放,现在他更加偏向于墨学,但他也算不上认同墨学。

墨文看见站起来的宋应星,眼睛瞪的老直了:

“宋应星先生,您怎么来了...”

郑慈烜也顺着看了过去,长大了嘴:

“宋应星怎么来了?”

就在此时,广宏博无力反驳,就在大部分人都要倾向墨学的时候,有一个儒生跑到了台上。

他大声的说道:

“在下顾炎武,先为自己的冒昧的上台作个道歉。”

郑慈烜双眼瞪圆:

“我这是捅了明末文人窝了,又来了个大佬!”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王夫之、黄宗羲、唐甄并称为明末清初的四大启蒙思想家。

顾炎武最为出名的便是他的“经世致用”的原则。

顾炎武大声说道:

“我等儒学,不可含王阳明之心学,亦不可含朱熹之理学!”

“今之君子是以终日言性与天道,而不自知其堕于禅学也!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

“儒学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文在《诗》《书》《礼》《易》《春秋》,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

“是心学与理学导致了现在的官场腐败,而不是儒学!”

总之意思很简单,直接将王阳明的心学和朱熹之流的理学剥离开来,说现在朝堂腐败是因为心学和理学的锅,而不是儒学本身的锅!

就是把锅甩给了王阳明和朱熹,儒学不背锅,孔孟之流依然是圣人!

顾炎武的经典无法找到更科学更新颖的理论思维形式,只得在传统儒学的遗产中寻找出路,从而选择了复兴经学的途径:“以复古作维新”

顾炎武这一闹,场面立马混乱了起来,儒家内部也要打起来了。

墨学,孔孟儒学,理学,心学,现在打得不可开交。

是真的要打起来了!

护卫们已经动了起来,维护现场的秩序。

倒是其他人开始了吃瓜,不过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人们真的开始独立自主的思考了,思考这些学派孰优孰劣。

“不是,啊这。”

郑慈烜能猜到宋应星应该是跑来看蒸汽机的,但这顾炎武来了是万万没想到的!

现在事情有些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了,自己还要讲科学啊!

这时,郑慈烜终于下定了决心大吼一声:

“都给我安静!”

“镖师队!全体都有!给我把他们摁回去!”

后又言之理学,谈“存天理,灭人性。”

又说之程朱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与对儒家的改变。

兼爱,是使天下兼相爱,则又抽去了宗法等级制内容,因为庶人也是可以被举为天子的,等级制的界限已被打破了。

所以,墨家的“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更是对儒家“仁”的否定,在墨家看来,儒家不兼爱的“仁”,不能算是“仁”。

总之那是儒家内部的事情。

最先发言的是广宏博,他张嘴便是论语经典:

后谈及大明王阳明集大成之心学。

广宏博说了很多,贯穿了自己学儒的一生,也贯穿了儒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其说广宏博再做一次演讲,更不如说他是在做了一次科普。

“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然后便是墨文的演讲,他上台便首先说出了墨家经典四字:

“兼爱,非攻!”

围绕着兼爱,提出了与儒学的冲突。

他的演讲生动有趣,不时引经据典,下面的人听得也是乐此不疲,就连不爱儒家的郑慈烜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农民工人貌似也懂了为何有一直有传言:

有这种冲突,郑慈烜倒是觉得十分开心,他个人更加偏向于墨学,墨学在明末民初的时候开始复兴。

在郑慈烜的认知里,梁启超先生就是最为著名的一位墨者,而且孙中山先生也是更倾向于墨学。

儒生大部分也较为满意,简述了儒家经典,儒家该提的基本都有提及,讲得不说完美无缺,至少是面面俱到,既体现了儒家学问的博大精深,也表现出学儒的乐趣。

只有少数的儒生不满,但主要还是不满于学派之争,有人还遵从孔孟之道,有人称王阳明的新学为异类,不认同王阳明,也有对程朱学派的历史地位的反对。

广宏博清楚的很,今天大多数之听众为庄子上的农民工人,他特地准备了这次科普般的演讲,让大家体会传颂千年儒家思想。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