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第3章:宋 家 太 夫 人 “六 十” 大 寿(上)

“我就知道你不会让娘失望的,打从小,你就聪明,天资聪颖,读书勤勉,过目不忘,志向远大...你真是娘的好儿子...”

……

……(两母子愉快的聊天过程省略)

……

……

……

“听娘的,儿子这就告退,明天再来给娘请安、敬茶...”

“好好好...去吧去吧...别累着了...”

……

……

……

从太夫人李月房里出来的老爷(耀光)看了一下手里的怀表,知道三姨太(敏秀)这个时间点已经起来也打扮好,就往她的房间走过去了。

……

……

……

地点:三姨太(敏秀)房

“老爷,早”

“老爷,您请进”

三姨太(敏秀)的近身婢女竹香打开房门,看见老爷(耀光)站在门口,马上低着头微微鞠躬、恭敬地称呼道,请老爷(耀光)进房间。

“老爷,早,给老爷请安”

正在摆弄早饭的三姨太(敏秀),发现老爷(耀光)正从门口慢慢走近自己,心里十分开心地展露笑颜,接着放下手中的早点,微微地低头鞠躬向老爷(耀光)恭敬地称呼道。

“你快坐下,我难得回来一趟,就想好好跟你说会话,别忙活了...”

“是,老爷”

“老爷,今早菊香来告知,说您今天过来我这边用早饭,除了厨房给您准备的早饭之外,我另外吩咐了厨房给您做了三款您最喜欢的点心,让您好好尝尝...”

“这左边是三丝眉毛酥...”

“这中间是豌豆黄...”

“这右边是马蹄糕...”

“老爷,您都尝一下,看看味道怎样?”

“老爷您半年没尝了,今天可要好好品尝品尝...”

三姨太(敏秀)一边说着,一边往老爷(耀光)盛稀饭...夹点心...

……

……(面对如此丰盛的早饭和心意点心,老爷(耀光)吃得津津有味)

……

“若贤读书怎样了?想想她今年都16了,从小我就很少陪着她,多数时间,都在忙生意,反而陪着若丽,若晞她们的时间还比若贤的多,对若贤,关心少,关爱也少,搞得她现在长大了,性格也...”

“老爷,您别这么说,孩子嘛,还是年轻,还没结婚,不懂父母心,等她以后结婚了,当妈妈了,自然明白我们做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敏秀,这个家,除了惠仪,就你最明白事理了,最不让我烦心了。”

“唯独是若贤这孩子,就最让我忧心...”

“天天就知道拿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书来看,作为大家闺秀,一点都不懂的自重自爱...

“敏秀,你要多教教若贤,哪些书可以看,哪些书,不可以看,别老是乱看一通,好的没学,坏的倒会了不少..以后结婚嫁人了,让婆家笑话我们宋家...”

“是,老爷...”

“娘这次的六十寿辰,可是大事,你帮着惠仪一起好好筹备筹备...别让客人看笑话...”

“我会的老爷,您就放心好了...”

“行,我吃好了...我先去明月居看看...”

“竹香,你等会去通知一下各房,现在我回来了,每天大家晚饭都一起到大厅吃,不能缺席...除开太夫人她如果想留在自己房里吃,就不勉强...知道吗?”

“好的老爷,我马上去通知...”

收到老爷(耀光)的吩咐指令,站在三姨太(敏秀)身旁的近身婢女竹香马上出发往各房跑去通报了。

“我走了...”用好早饭的老爷(耀光),从饭桌上站了起来说道。

“老爷慢走...”三姨太(敏秀)也从饭桌上站了起来恭敬地说道。

……

……(晚饭时间瞬间转眼就到)

……

地点:大厅饭桌

“回禀太夫人,大太太:二姨太(依依)和舅少爷(震鸿)说马上就出来了...”宋管家缓缓地走了过来太夫人(李月)和大太太(惠仪)的位置边上告知道。

“有那么多话要聊吗?真是的...”

“要一大家子人等她们四人,也不怕不好意思的?”

此时,坐在饭桌上的三小姐(若贤)看见太夫人(李月)脸色不好,等的不耐烦,替太夫人(李月)张嘴了。

“很抱歉,让大家久等了...”

此时,拉着二姨太(依依)还有若丽,带着女儿(盈芝)一起来到饭厅前的舅少爷(震鸿),刚好听见了...

“不要紧,你们姐弟俩,那么久没有见面,自然很多话要聊的...”

“坐吧坐吧...快坐下吃饭吧...”

此时避免大家尴尬的大太太(惠仪)说话了。

“好了...大家吃饭...吃饭...”这时候的老爷(耀光)也说话了。

“奶奶吃饭,爸爸吃饭,大妈吃饭,二妈(妈)吃饭,三妈(妈)吃饭,舅舅吃饭...”坐在饭桌上的大小姐(若丽),三小姐(若贤),礼貌地称呼道。

“舅少爷,酒微菜薄...你千万别客气...多吃点...”

大太太(惠仪)礼貌地对着舅少爷(震鸿)说道。

“有那么多好吃的菜,还算酒微菜薄呀?”

“其实真的很丰富了...非常谢谢大家对我们父女的盛情款待...”

舅少爷(震鸿)微笑地说道。

“不用客气...”大太太(惠仪)不失礼貌微笑地回答道。

……

……

……

此刻,由于风扇风向吹向太夫人(李月),她衣襟上的香水味,让盈芝闻到了。

“哇...好香啊...”

“这是融合了佛手柑和肉桂的独特气息,所以特别香...”

“没想到盈芝小小年纪,就这么懂香水...真让人刮目相看吖...”太夫人(李月)开始对这个年纪只有十岁的丫头片子感到兴趣了。

“奶奶,其实我也很喜欢这个香水的味道。”

“对香水的认识,也是爸爸做生意后,他教会我的。”

“爸爸他除了懂编舞,管账,对其它西洋东西也略有研究,他懂得比我还多,他可是我的师傅呢。”

舅少爷的女儿(盈芝)面对太夫人(李月)的话语,对答如流,让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若丽,若贤,你们要多向盈芝学习学习,盈芝虽然比你们年纪小,可是她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样样精通,真是才貌双全...”

“知道了奶奶...”坐在饭桌上的大小姐(若丽),三小姐(若贤),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听见太夫人(李月)如此夸赞自己的外甥女,二姨太(依依)整个人都乐滋滋的,整个人又嚣张了起来,毫不掩饰,好不谦虚地说道:

“我家盈芝当然是不错啦,也不看看是谁家的孩子,当然遗传谁家的聪明才智啦。”

……

……

……

“这么小就这样聪明,以后长大了,谁娶到了盈芝,真是谁的福气了...”

此时,大太太(惠仪)也顺着太夫人(李月)话吹捧了起来。

“就是就是...娘说得是...说得太对了...”

此时,三姨太(敏秀)也顺着太夫人(李月)话吹捧了起来。

“太夫人,大太太,三姨太,您们太过奖我们家盈芝了...”

此刻坐在盈芝边上的舅少爷(震鸿)带着微笑谦让又不失礼貌地回道。

饭后,为了给太夫人(李月)准备寿辰的礼物,大家开始在麻将桌上各探虚实。

……

……

……

地点:宋家(偏厅)

“饭呢,就可以不吃,礼呢,就不能不送。去年送的礼物,今年又不能重复,每年这个时候,就是最头疼的时候...唉...”

二姨太(依依)一边打着麻将,摸着牌,一边对着大太太(惠仪)、三姨太(敏秀)还有自己的弟弟(震鸿)说着。

“对了二姐,今年你打算送什么礼物给娘呢?”

此时的三姨太(敏秀)非常好奇地盯着二姨太(依依)询问着。

“我还没想好,你呢?”

被三姨太(敏秀)突如其来的询问,惊讶到的二姨太(依依),反问了回去。

“唉,我也还没想好,这可是伤脑经的活,不容易办...”

三姨太(敏秀)面对二姨太(依依)的反问,精明地回复道。

“姐,您和三姨太干脆合起来一起送好了,这样,不就不用每个人都要想一份礼物那么麻烦头疼了嘛。”

就在此刻,看见自己的姐姐和三姨太(敏秀)为了送礼在头疼讨论的舅少爷(震鸿)开口了。

“还是不好了,买得贵,花钱多了,有人会不开心,买得便宜,又会看起来丢脸...”

三姨太(敏秀)眼神斜瞄了二姨太(依依)一下,摸着麻将,对着舅少爷(震鸿)说道。

“不就是啦,一样米养百样人,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品味都不一样,有些人,品味粗俗,真不知道怎么一起买...”

二姨太(依依)眼神也斜瞄了三姨太(敏秀)一下,摸着麻将,对着自家弟弟(震鸿)说道。

“震鸿,你来宋家日子尚短,还不是很清楚宋家情况,我们这边习惯了每一房人各自送一份礼物的。”大太太(惠仪)为了打破僵局开口向舅少爷(震鸿)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那二姐,你去年送了什么礼物啊?”

“说出来告诉我一下,让我参考参考,毕竟今年第一次在宋家,第一次给太夫人(李月)拜寿...”

舅少爷(震鸿)一下子没经过深思熟虑,性子直爽的他,冲口而出,向自己姐姐二姨太(依依)问道。

“记得去年老爷,好像是给娘送了羊脂玉如意...”

面对自家弟弟这样的不经大脑,二姨太(依依)自好马上换话题忽悠过去。

“是的,不知道老爷今年会送什么礼物给娘呢?”

三姨太(敏秀)也顺着二姨太(依依)的话,说了起来。

“今年老爷的生意搞得不错,在香港的“明月居”分店,又有了好消息,想必今年的礼物一定比往年的更大,更贵重了。”

大太太(惠仪)也接着话题说了起来。

……

……(打麻将过程省略)

……

晚上饭后的麻将娱乐节目结束后,各房人大家带着近身婢女各自回房了。

地点:二姨太(依依)房

“唉,今晚输了几百元,也没打听出她们送什么礼物,真是亏大了。”

“没想到她们一个个嘴巴都那么密,一点口风都不愿意透露,真是的...那么卑鄙...”

二姨太(依依)在房间里一边喝着茶,一边对着近身婢女菊香埋怨道。

……

……

……

地点:三姨太(敏秀)房

“这个二姐,为人就是卑鄙,每年都喜欢抄袭别人,每年我送什么礼物,她就送什么礼物,一点心意、一点新意都没有,更别说什么诚意了。”

“今年送给娘的礼物,你一定要保守秘密,别让她又抄我的。”

“别张扬出去,如果让其他人知道或者是二房那边知道,我非扒了你的皮。”三姨太(敏秀)回到房间后,在梳妆台前坐了下来,一边卸妆,一边对着近身婢女竹香说道。

……

……

……

地点:大太太(惠仪)房

“大太太,您前几天吩咐我去兴隆号珠宝行替您挑选几样送给太夫人寿辰的礼物,晚饭前兴隆号珠宝行马老板已经让人送来给您挑选了,我去拿来给您看看。”

打完麻将后有点头疼,由近身婢女兰香陪着,刚回到房间,准备坐下的大太太(惠仪),听见宋管家进来的回复后,心情为之一振,头也不怎么疼了。

“去吧,拿来给我看看...”

……

……(片刻后,宋管家端来了几样珠宝)

……

珠宝端来后,大太太(惠仪)稍微看了一下,顺手先拿起在她面前的“玉蝴蝶胸针”对着宋管家说道:

“这只玉蝴蝶胸针,是用天山碧玉打造而成,碧玉以色青绿、鲜绿为贵,有黑色杂质,淡的次之。”

“这只玉蝴蝶胸针,质地细腻,玉色均匀,而且镶工非常精致。”

“可惜这只玉蝴蝶胸针,不是送礼佳品,因为这只玉蝴蝶胸针玉质不是最上乘的,送给普通人尚可,送给娘,就不太合适了。”

说罢,大太太(惠仪)便放下了手中的玉蝴蝶胸针。

……

……

……

接着拿起它旁边的“翡翠玉坠”仔细看了圈,接着对着宋管家说道:

“这条翡翠玉坠”看上去,非常晶莹通透。”

“俗话说得好“翡翠讲求四好”翠好、水好、地好、和美好。”

“翠好是指翡翠的颜色翠得“浓,阳,正,和“,“浓“是指颜色的饱和度要高,“阳“就是要鲜艳明亮,“正“就是说颜色要纯正而无杂色,“和“是说颜色翠得均匀而无深浅之分。”

“水好是指翡翠的质地要通体透彻,晶莹透明。”

“地好是指翡翠晶体颗粒要越小越好,这样翡翠看上去才够细腻精致。”

“美好是说翡翠要无裂痕,裂隙,杂质和其他颜色,重量大小都相对适合。”

“而优质的翡翠,就应该具备我以上所说的“四个条件”。”

“这块玉坠”集四好于一身,确实是翡翠中的极品,不过要说起珍贵,它始终不及这一条珍珠珊瑚项链。

……

……

……

说罢,大太太(惠仪)便放下了手中的翡翠玉坠,拿起了整盘珠宝中最耀眼夺目的珍珠珊瑚项链,左右摆弄着,对着宋管家说道:

“产自东海的珍珠和珊瑚,一向以矜贵闻名。”

“它矜贵之处在于每一颗珍珠的大小、形状、光泽、都是那么的一致。”

“而珊瑚珠的打磨功夫更是一绝。”

“暗中带光、光中带柔。”

“把每一颗珍珠都衬托得光芒四射、耀目生辉。”

“果然是一条可遇,而不可求的佳品,珠宝中的瑰宝。”

“这三件珠宝里,如果让我选,非它莫属,就选它好了。”

……

……

……

“大太太,您真是“一语中的”,令人佩服啊。一经大太太您如此品评,这条珍珠珊瑚项链肯定声价百倍,这回太夫人(李月)寿辰,肯定是大太太您送的礼物,最让她欢心了。”

宋管家在一边听着大太太(惠仪)品评这三件珠宝后,感觉学到东西了,受益匪浅,马屁也拍响了起来。

……

……

……

“好了,时候不早了,把这些珠宝都放好吧。”

“记得明天去一趟兴隆号珠宝行,把这三件珠宝的账结了。”

“这玉蝴蝶和翡翠玉坠虽然不好送给娘,但是留着还是好的,等二小姐(若晞)从国外毕业回来,让她挑一件喜欢的,剩下的,留给大少爷(维仁),让他以后遇见喜欢的人,带回来见我的时候,就作为“见面礼”好了。”

“是的大太太,我知道了。”

“对了,今晚老爷去了哪房?”

“好像在书房,听奴才阿福说老爷最近挺忙的,就只有刚回来那晚在二姨太(依依)房里过夜,其余时间都在书房和“明月居”。”

……

……

……

片刻后,大太太(惠仪)从厨房端来了一盅炖品来到了老爷(耀光)的书房。

“老爷...”

“惠仪,是你啊...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来书房找我有事?”

“我炖了盅汤给您...”

“先放下吧...我待会忙好再喝...”

“老爷,您别太操劳了,要注意保重身体...”说着说着,大太太(惠仪)从炖盅里盛出一碗汤,接着,双手端向老爷(耀光)。

“这是什么汤?”

“天麻炖鱼头...治疗头疼最好了...”

“老爷您经常为了宋家和明月居忙里忙外的,又要应酬,一定会很头疼,最适合喝这个汤了...”

听见大太太(惠仪)如此贴心,关心地说道,老爷(耀光)津津有味地端着碗,喝起汤来。

“嗯...味道不错...火候很够...”

“时候不早了,老爷,您喝完汤,记得早点休息,别太累了...我先回房了...”

“哎,原来都这么晚了?好了,我也不看了,改天再看,今晚我想好好陪陪你...”说罢,老爷(耀光),把喝好的汤碗放下书桌上,站了起来,走到大太太(惠仪)身旁,拥着她走出了书房,往大太太(惠仪)房的方向走去,月光下,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含情脉脉。

第三章(完)

注:带的只是告知读者们各人身份。时,可自我去掉里的名字。

地点:太夫人(李月)房

凌晨四点寅时时分,太夫人李月已经起身也装扮好,片刻后,吩咐近身婢女梅香打开房门让儿子(耀光)进来。

“娘,您不知道,这做生意,就要忙里忙外的,应酬不能少,功夫也少不了,这次去香港开分店的事情,总算有了眉目,也弄得七七八八。”

“如果生意好的话,我还打算在广州再重开一间「明月居」,这样上海,香港,广州,都有我们宋家的茶楼,这事如果办成,可是多么光耀门楣的事情啊。”

“真是傻儿子,你看说的什么话,娘只要见到你好好的,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娘什么都好....”

凌晨四点寅时时分,老爷(耀光)趁二姨太(依依)还在睡熟之时,悄悄地起了床,轻声吩咐丫鬟菊香去通报厨房,让厨房准备早饭,送到三姨太(敏秀)房里,顺便告知三姨太(敏秀),今天早饭去她房里吃。老爷(耀光)沐浴,更衣后,来到太夫人(李月)房门口,准备向太夫人(李月)请早安、敬茶。

“老爷,早”

太夫人(李月)的近身婢女梅香低着头微微鞠躬、恭敬地称呼道。

“儿啊...你可算回来了...您可知道娘有多想你啊?”

“娘,您先坐,我这次回来呀,可是特意给您做六十大寿...”

“您这常年累月的往外跑,这次又是半年,总不在家的,难得回来一趟,这回可不许那么快又往外跑了哈,好好陪陪娘,娘年纪大了....”

“你不在家的时候,这个家多亏了惠仪协助我管理家务大小事,不然早就...”

老爷(耀光)双手合拾,十指合拢,放在胸前,低着头俯身鞠躬激动得都要对着正坐在茶几沙发上的太夫人(李月)恭敬地下跪了。

“起来起来...哎哟...你终于回来了...”

……

“你刚回来,又一早给娘请安,辛苦了...快回房用些早饭...好好休息休息...”

太夫人(李月)说着说着,冲向儿子(耀光)怀里,双手握着儿子(耀光)的肩膀,接着,拿着手绢擦拭着眼角上的泪水。

“娘,儿子让您挂心,忧心,担心,操心了...儿子不孝...儿子在这里给您赔罪了...”

“娘,早,儿子回来了,来给娘请安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