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幽香闲闲露华浓》
幽香闲闲露华浓

第94章邀请

说笑之后,沈清兰再想摘下佛珠就显得矫情了,只好拜谢顾夫人厚爱。

三人往外去,格外兴奋。

顾夫人却又让丫头唤来顾中楠,说道,“将近年关,兰园里景色虽美,终究冷清,加上大雪覆盖,你们三个小姑娘怕是不安全,叫你们大哥跟着吧,也好有个照应。”

顾心薏则抚掌称好,赞不绝口。

沈清兰红着脸瞪两人,而后也是一笑,“我也有个好主意!我的两个哥哥都未娶妻,不如你们俩都嫁到沈家,姐妹俩做妯娌,岂不更好?”

这下子,顾家姐妹也不好意思了,三人相互呵痒嬉戏,闹成一团,偌大的软榻都不够她们闹腾了。

这么一说,沈清兰略略松开了心怀,笑着说“好”,心里自我开解,也不是我与他独处,心薏和心莲都在呢,我只要谨言慎行,不与他过于亲密,就不算什么。

一路到兰园,沈清兰发现自己的顾虑多余了,顾中楠自幼修习孔孟之道,举止端雅,绝不多嘴饶舌,更不会轻浮孟浪,不说话时,安静的陪在一旁;开口时,又谈吐大方、详略得当,整个儿风度极佳。

一开始,沈清兰还有所防备,与他说话时尽量简洁回避,但顾中楠始终笑如春风,语气轻松温和,引经据典,不失风趣,很快就让她不由自主的撤掉了戒备和闪躲,竟然聊得十分投契。

兰园一片银装素裹,昔日清流成冰,被覆盖成平地,青灰色的石桥也隐入了白雪之中,平时看上去雅致大气、颇显历史厚重的亭台楼阁一个个顶着白茸茸的大帽子,顿时可爱、调皮起来。

眼前一大片秋菊已经凋零,枯枝从雪中倔强的翘出来,露出几片已不嫩绿的叶子。

花虽谢,傲骨犹存。

沈清兰嘴角噙着笑,目光静柔的扫过。

顾中楠在身边轻声道,“冬季游兰园的人,大多都会对着残花败叶唏嘘,你倒没有。”

沈清兰扭头看他,反问,“唏嘘什么?惋惜它们终究抵不过光阴流转、严冬摧残?”

“差不多如此。”顾中楠笑,“你也知道,自古以来,咏菊的诗词文章无数,爱菊的文人士人无数,称赞的都是菊花清高不俗,若是菊花凋零,就象征美好的品格消失。”

沈清兰想了想,道,“品格么,你说的只是一方面,元威明先生喜欢菊花是因为‘此花开尽更无花’,可是你看——”她伸手遥遥一指,“秋菊虽然开败,但腊梅已经含苞待放,冬菊也依旧傲然挺立,再过一阵子,迎春炫目,玉兰皎皎,又是一番盛景,既然流年不歇、四季回转,怎么会有‘更无花’的时候?”

她手指的方向,是一条波浪般起伏的矮墙,挡不住墙那头昂首俏立的梅枝,几支花苞在白雪中露出半个头,远看去,影影绰绰、亭亭玉立。

顾中楠却没多看,他目光扫过,很快又回到沈清兰脸上,先是惊讶她的言论,继而笑容绽放,春回大地。

“你说的是,从容、乐观的面对光阴,珍惜眼前,胜过时过境迁的遗憾。”

沈清兰觉得他的话似乎在说菊花,可细细一琢磨,又觉得这个引申义有些偏题,总有些怪怪的,好像另有所指。

顾中楠邀请,“不如我们过去欣赏腊梅和冬菊?”

既然是来游园的,理所当然要赏花,顾心莲和顾心薏在不远处竟也听到,同声答应,并先跑了过去。

丫头机灵的把矮几挪开,又提了建议。

“婢子瞧着外头雪景极好,三位小姐要是不怕冷,倒不如出去瞧一瞧?”

沈清兰反笑,“怎么不能是姐姐呢?”

顾心莲哈哈一笑,刚要说什么,忽见母亲含笑朝她使眼色,意思是先别说,遂继续打着哈哈别过话去。

顾夫人却笑着握住她的手,阻止她的动作,柔声道,“我一见你就喜欢,巧的是你又与心莲生辰相同,我便当你是女儿一般,何必这么见外?”

沈清兰的脸“腾”的窜起两团火,熊熊燃烧起来,她再次想起巷子口的事,尴尬的坐立不安。

一语提醒了三人,沈清兰拍手笑道,“这个主意极好,只是这宅子里也没什么可好看的,咱们不如出去走走。”

沈清兰脱口道,“不如就去兰园?”

顾夫人却又把沈清兰拉住,顺手一撸,把自己手上的一串红玛瑙佛珠滑到沈清兰的腕上,“这是西慈悲寺静安禅师开光过的圣物,趋吉避祸、庇佑平安,灵验的很。”

这话说的诚恳又和蔼,字字句句落在心里,沈清兰不好再退却,又觉得东西沉重得难以负荷,一时不知所措。

顾心莲过来,一把将拉过她的衣袖往下拢,将佛珠彻底拢入袖内,笑道,“母亲送你佛珠,便是要拿你做自家人,你难道不肯做我妹妹?”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丫头飞快的解释一遍,顾夫人含笑点头,“倒是个好去处,这时节,兰园菊花已谢大半,梅花初蕾,最适合踏雪赏花。”说罢,吩咐丫头去多准备几个手炉、炭球等御寒之物。

三人的贴身丫头过来为她们系好披风,戴上兜帽。

顾心莲连声称好,沈清兰有些别扭,但当着人家一家子的面又不好拒绝,低头不语。

顾夫人细心,看出她的尴尬和害羞,拍着她的手笑,“你和心薏、心莲亲如姐妹,便也拿中楠当大哥一样使唤即是,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束。”

沈清兰大惊,饶是她素来大方爽快,也不敢接这么贵重的礼物,连忙将佛珠取下,“夫人,圣物价值不菲,清兰不敢受。”

西慈悲寺位于兰州,因为与京城的大慈悲寺重名,信徒们为了区别,称之为西慈悲寺,虽说地处偏远,但名气丝毫不逊京城的大慈悲寺,尤其寺中有位静安禅师,传说已辟谷多年,修成半仙之体,经他开光的圣物,说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两人立即应和,嘻嘻哈哈穿了鞋就要往外走,恰好顾夫人进来,诧问,“这是往哪里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