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回九十年代初的乡村》
重回九十年代初的乡村

014美好期待

在陈曦忙着砸田螺的时候,陈尚川和五六个不到十岁的小屁孩来了。这些小子不知道是不是又将某个小沟渠给泼干了,逮了大大小小的一些鱼、泥鳅来了。有些孩子是带回去做饭吃,而有些孩子则是直接将这些收获送到小坝这来。

看着打着赤膊、光着脚,只穿着一条大裤衩的弟弟,陈殊嫌弃不已,“这才几天的功夫,晒得跟非洲人一样。你自己闻闻,太阳晒多了身上都有股腥气了。”

陈尚川才不在意,他放暑假玩的可开心了,“我逮了好几条鱼,给你送过来了。”

看着在水潭边的陈殊,刘卫军开玩笑,“小殊,都说你的虾子长得快,给我们看看。”

指着水潭,陈殊说道,“在岸边看,估计能够看得到。密度挺高的,比较容易找到。”

“你养的是哪种虾子啊,长得这么快?”刘卫红就好奇了,问道,“我们家里养的鸡长不快,我们家养的黑猪也不如他们一些养的白猪长得快,你这虾子也是长得快的虾子?”

逮鱼也好,钓龙虾也罢,陈尚川是一点都不在意的,只要能够出去玩就好。只要不读书,对于这小子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好日子。

忙碌是真的忙碌,只是现在看起来也多了一些期待,让人觉得非常的开心。

张秀荣也陈四清在傍晚的时候送饭过来了,主要也是需要小心一点。这段时间虾子都长起来了,村里其实也有喜欢占小便宜的人。而湾领村出了个能人会养虾,周围的村子也都知道一些消息。

陈四清点了个烟,笑眯眯的看着水潭里偶尔出现的虾。

端着饭碗的陈殊来到水潭边,说道,“我晚上捞一碗虾子,我们改善一下伙食?”

张秀荣笑骂着说道,“饿着你了啊?虾子才这么小,吃了多不划算?”

“差不多能吃了,这些个虾子不比平常的虾子小一些。”陈殊笑着开口,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这些虾子挺大的了,要是吃、要是卖掉也没什么关系。”

张秀荣这个时候问道,“小殊,你有没有算过这些虾子能卖多少钱?”

这一下陈殊来劲了,他还真的算过,“我们按保守一点的算,就算是四万尾虾子长起来了,平均重量是每只在五克,大概就是四百斤虾子。要是按两块五一斤,我们大概能卖到一千块钱。”

这绝对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在陈殊的预想当中,虾子肯定不只是平均五克一只。当然这也就是相对理想的状况,一些大虾真的要是长起来了,个头达到八厘米、十厘米,也不是不存在,但是这样的青虾也确实属于凤毛麟角。

张秀荣有些激动,连忙问道,“一千块钱?这么多吗?”

“不多,这才刚开始。”陈殊忍不住笑了起来,有些小得意的说道,“我们再等等,我打算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把虾子拿出来。到时候要麻烦你或者爸了,去乡里把虾子卖掉。”

张秀荣立刻点头,没有丝毫犹豫,“这个不要你说,到时候我们去摆摊。”

陈殊想了想,再说道,“爸、妈,我们这些虾子长得快。夏天的时候虾子成长速度让人开心,这段时间算得上是高峰期了。我想着,是不是要稍微扩大一点规模了。这么点虾子,经不起卖。”

四万尾虾子,也就是四百斤的样子,好像还真的不经卖。尤其是虾子成长还有一定的周期,陈殊还是很希望能够将虾子稍微的给延续下来,希望这个产业能够做大做强,持续的出货稳定,这对于他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陈四清和张秀荣沉默下来,现在的虾子长势很快,这确实让他们开心、惊喜。他们这些天也没少去菜市场打探行情,也知道相比起寻常的肉类、家鱼,大虾这些东西是抢手一些,价格也不错。

但是到底能不能将这些养殖的虾子卖出一个相对来说不错的价格,这有点难说。

再者就是这段时间为了这四万多尾虾子,一家人都在忙着找饲料,忙的可不轻,也比较累。要是再扩大规模的话,可能会有点吃不消了。

不过一想到两个月左右能够赚到一千元,瞬间也就是动力满满了。

也对,如今这个年代,城镇人均年收入也就是一千五左右,那还是一些大都市。而农村,很多人的年收入也就是五六百的样子。

要是两个月能赚到一千,累一点就累一点,没多大的关系!

这个事情,得慎重考虑,以及得想办法再明确一些信心了。

陈殊解释一下说道,“就是普通的虾子,河虾。长得快,主要也是我喂得好。”

小小的自恋一下,陈殊觉得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也有着这样的资本。

就在村里人看着热闹的时候,陈曦拎着一个小篮子过来了,这都是她摸的田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现在是在暑假,但是陈曦要忙着家里的家务,喂猪、喂鸡的事情她包了,洗衣做饭的事情也十分拿手。闲着的时候还去小沟渠去捡些螺蛳什么的,家里的虾子太能吃了。

别看陈树清的年龄要比陈殊大一些,但是两个人算是同辈份的。就像陈树业一般,他也陈殊的年龄相仿,但是辈分要小一辈。

刘卫军和刘卫红来到了小坝,这兄弟两个的名字一看就是很有时代的特色,和陈殊的父亲差不多。在那些年代,名字很多的时候也都是有着那么一些特色的,让人印象比较深刻。

刘卫军指着岸边的那块苦荬菜地,“还是你有本事,你种的菜长得也好。我之前在这边种菜都长不起来,前两年还种点棉花,现在都给荒着了。你看看现在,苦荬菜长得多好!”

这就是窍门了,这就是陈殊的独门技术,其实湾领村不少人都知道陈殊有点本事。养虾的事情暂且不说,但是种苦荬菜绝对是一把好手,这都是有成绩作为依据的。

就在这个时候,陈树业、陈树清兄弟两个也过来了,一起看看热闹。

自恋的一点说,陈殊觉得自己的辈分其实算得上是相对较高的,在湾领村还算不错。

陈树业到了水潭边,仔细的看着水草周围,也看到了几只青灰色的大虾。忍不住啧啧称奇起来了,陈殊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养虾的,大家基本上都是心里有数的。

自然也都明白,陈殊的这些虾子成长速度是真的比较快了,都有点不符合常理了。难道这些大虾,真的是什么特殊的品种,所以生长周期才会这么快?

家里现在养了两头猪,陈殊种的那些苦荬菜一个多月就长起来了,现在完全可以当作猪食了。家里现在几乎都不需要打猪草了,可以相对从容的去喂猪了。

在这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物资相对贫乏的农村环境当中,能够值得炫耀的事情可不算多。而陈殊的父母,他们现在可以多了一些炫耀的资本,尤其是原本家底子就比较薄,现在也算得上是稍微有点实力了。

“不要逮鱼了,明天去钓龙虾吧。”陈殊开口,说道,“虾子不挑食,龙虾现在好钓。”

现在很多的沟渠、池塘里的龙虾不少,一些水田里也有龙虾。现在的龙虾还不是吃货们的最爱,是很多人嫌弃、讨厌的存在。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民来说,龙虾在水田打洞,啃噬稻根,那可是不折不扣的祸害了。

陈树清性格相对来说开朗一些,好像也只有二十五岁,“小胖子,听你小叔说家里的虾子长得好,什么时候捞一碗给我尝尝。”

“五哥,那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嘛。”陈殊笑着回答道,农村的辈分很多的事情就是这样。

这不是什么秘密,陈殊的父母也是忍不住炫耀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