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的侯爷父亲终于找到我和我娘了》
我的侯爷父亲终于找到我和我娘了

第 26 章 第 26 章

贺啸天哪会不知李顺的伎俩,奈何他借公主之名说事,贺啸天但凡言辞稍激就被他们扣上各种不敬的帽子。

就在此时,站在秦砚身后的老管家开口了。

“小顺子,多年不见,你这和稀泥的功夫见长啊!”

老管家推着秦砚进入大堂,所有人上前行礼:

“参见康平王。”

“起。”秦砚冷道。

众人:……

见人就叫爷爷是几个意思?你这年纪也没比人家小多少,叫爷爷合适吗?

“孙子眼拙,先前竟未认出爷爷,请爷爷恕罪。”刚才他的注意力都在康平王身上,没注意那个一身便服推四轮椅的老人是谁。

自从认出老管家之后,李顺的画风就变了,整个人客气得不要不要的,要不是两人中间有秦砚拦着,他说不定都抱上老管家大腿了。

这也难怪,宫里等级森严,在场不少人都知道老管家的来历,是做过先帝大内总管的人,他当红之时,李顺在宫里还什么都不是呢。

而宫里的太监之间,有认干爹认干爷爷的传统,地位越高,辈分也越高,所以老管家和李顺岁数相差不多,但李顺却心甘情愿唤他爷爷。

“行了,起来吧。我已离宫多年,担不起总管的礼数。”老管家说。

李顺摇头表示:“不,不管您是什么身份,您都是小人的爷爷。”

老管家不与他争辩,说:

“你先前说此案无需当正经案件对待,我觉得不妥,既然有人证物证,并有确实伤害,如何能不立案?既已立案,便自有律法判决,你这局外人就不便掺和了吧。”

李顺听出老管家的意思,就是让他别管了。

“可是爷爷,公主殿下她……淑妃娘娘那里,怕是难交代。”

老管家径直道:

“有什么难交代的?若淑妃娘娘有意见,你叫她来找王爷便是。”

秦砚眉心一动,扭头看了一眼老管家,老管家面不改色心不跳,丝毫没有不该为主揽事的自觉。

话说到这份上,李顺总算明白,康平王此番前来并非为了公主殿下,他纵然行事高调,却还没有与康平王当面起争执的勇气,干爷爷也开了口,他还能怎么办?

“是,听爷爷和王爷的。”

李顺起身后规规矩矩退到一旁,不论三夫人余氏如何暗示他,他也再不上线,使得余氏一行痛失一员猛将。

余氏扭头看了一圈自己的队友,发现他们全都失去斗志,恨铁不成钢后,余氏孤身上阵,继续纠缠:

“贺小姐伤了公主殿下,自有淑妃娘娘计较,但我家小姐也不能随随便便叫人欺负了去。”

贺啸天怼道:“难道我闺女就能任人欺负?”

孙屏州头上的冷汗擦都来不及,如今他就像被架在火上熏烤,又呛又热,偏又想不出让两边都满意的应对法子。

两边形势僵持不下时,秦砚又开口问道:

“孙大人,这案子你还判不下来吗?”

孙屏州欲哭无泪,这三火烹熬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

余氏心里也有算计,她之所以顶着压力继续纠缠,是因为今日众姑娘都是在她沈家的聚会中出事的,此时若不争出个对自己有力的对错,将来等其他人回过神俩,只怕都要记恨沈家。

而她管着沈家后宅诸事,少不得要担责任,与其之后被人怪罪,不如现在放手一搏。

思及此,余氏把心一横,对秦砚率先发难:

“王爷这般着急催促孙大人判案,不会是想偏袒贺小姐吧?”

这个问题过后,大堂之上鸦雀无声。

秦砚的目光锁定余氏,余氏莫名心慌,只听秦砚冷道:

“本王只是不想浪费时间。”

说完之后,秦砚顿了顿,而后追加:

“不过,沈三夫人有一点说得不错,本王是要偏袒贺小姐的。”

大堂中人人惊诧,那一脸瞪大了眼睛吃瓜的表情,仿佛听见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不过对余氏而言,秦砚的这个回答正中她下怀,暧昧笑道:

“王爷还真是快人快语,却不知您与那贺小姐是何关系,竟叫您袒护至此。”

贺啸天也在旁边干着急,本来王爷来助阵是好事,可事关女儿的名节问题,要是给人故意引到沟里去,就得不偿失了。

后堂的姑娘们也纷纷向贺平乐递去目光,福鑫公主离得最近,一张脸几乎要贴上贺平乐的,震惊问她:

“你和我皇叔……是那种关系?你多大,我皇叔喜欢这么幼齿的?”

贺平乐一只手拍在福鑫公主脸上,把她从眼前推开,警告道:

“你的思想很危险,请停止你的想象。”

福鑫公主给人拍脸推开也不生气,继续用惊愕万分的目光盯着贺平乐,不时发出啧啧啧的声音。

“我徒弟,有问题吗?”

秦砚掷地有声的反问让贺啸天和贺平乐同时松了口气。

“徒弟?”福鑫公主的暧昧神情僵在脸上,无趣道:“切”

竟然只是徒弟!

她还以为今天听到了皇叔的大八卦呢,想着回宫以后跟父皇分享来着。

余氏更没想到会得出这个答案,腹中打好的草稿无用武之地,直接词穷语塞,众人了然之余也纳闷,康平王什么时候收了个徒弟?

孙屏州一番审时度势,终于看见灯塔,确定了前进方向。

今天这件案子其实并不难判,难的是让各方不记恨他这个判案者,原先他就打算让他们先吵,谁吵赢了他向着谁判,可眼看着他们一码加一码,宣宁候一家战九家的气势被减弱他才犹豫的。

如今有了康平王的准话,一个宣宁候再加一个康平王,足以让他秉公判案。

“本府宣判,今日船坞码头撞船之事,起因由沈家租赁船只无故撞向贺家租赁小船,罪责当是沈家,本府责令所有赔偿事宜,由沈家承担。”

有人不服:“可我们家小姐也落水了呀,这事儿该怎么判?”

贺啸天反驳:“就你家落水了不成?”

孙屏州一鼓作气道:

“双方虽皆有损伤,但事情是沈家方面主动挑起,与贺家无关,反倒沈家需得向贺家赔礼道歉,本府宣判结束,此案了结,无需再议。”

惊堂木响起,审案就此结束。

孙屏州结案之后,就迅速屏退大堂上的无关人等,让各家去后堂把自家小姐领回家去。

徐佳倩裹着披风走向贺平乐,主动告辞:

“贺小姐,今日之事我向你道歉,我们不该一时兴起作弄你,对不起。”

她一开口,有好几个女孩也跟着上前对贺平乐道歉,当然也不是全部,还有两三个女孩与沈馨雅站在一处,看着那些上前跟贺平乐道歉示好的姑娘,凑到沈馨雅耳边暗暗说着什么。

贺平乐脾气大,但不记仇,有仇一般当场就报了,见她们主动道歉,也与她们回礼说道:

“我当时也有点冲动,不好意思。”

女孩们相视一笑,互相告别后才各自随家里人从官衙后门离开,所幸京兆府尹应对及时,今日的案件只是内部很少一部分人知晓,没有对这些姑娘们的名声造成太大伤害。

后堂中很快就只剩下沈馨雅、贺平乐和福鑫公主了。

贺平乐和福鑫公主对望一眼,贺平乐说:

“你先走。”

福鑫公主果断摇头:“我不,你先。”

贺平乐透过纱窗向外看去,要是四轮椅上那个冰山玉骨的男人不在,她也不至于这么怕。

贺啸天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你是要阿爹进去请你吗?”

贺平乐赶忙应声:“没有没有,这就来了。我,我帮公主系披风呢。”

随口扯了句借口,在福鑫公主的怒瞪下,贺平乐一阵风似的从后堂走出,期期艾艾来到贺啸天面前,惭愧乖巧的喊了声:

“爹。”

贺啸天将女儿前后翻转看了看,关切问:“有没有受伤?”

贺平乐摇头。

福鑫公主跟着走出,李顺和余氏慌忙迎上,紧张的问她有没有事,福鑫公主摇着头,来到秦砚身旁,颤巍巍的唤了声:

“皇叔。”

秦砚冷面扫了她一眼,长叹一声,虽然没说话,但他这一声叹却也像座大山往福鑫公主头顶压下。

不知怎的,皇叔近两年越发冷漠,对谁都没好脸,所有皇家成员中,福鑫公主最怕的不是她父皇和母妃,反而是这位生人勿进的冷面皇叔。

“公主,您受苦了,快随咱家回去吧。”李顺说。

沈馨雅最后从后堂走出,余氏上前,给福鑫公主和沈馨雅都套上能从头遮到脚的斗篷,裹得严严实实,把她们从后门带走。

贺啸天拍了拍贺平乐的肩膀:“没受伤就好,走,回家。”

搭着女儿的肩,父女俩来到秦砚身边,贺啸天说:

“闺女,去跟你师父道个谢,今日若非他在,你老爹我一个人还真没把握对付那么多人呢。”

贺啸天很自然的帮女儿和秦砚确定下师徒关系,不管秦砚是不是权宜之计才这么说,但认下这层关系对女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属于送上门的好事,不要白不要。

贺平乐低着头,只敢悄悄偷看秦砚,低若蚊蝇的声音说:

“多谢……王爷。”

贺啸天啧了一声,提醒道:“这孩子,叫师父!”

贺平乐心虚,叫不出口。

秦砚将四轮椅转了个方向,直面贺平乐,冷声问道:

“不舒服?”

贺啸天不解,贺平乐秒懂。

“得了风寒?”秦砚又问。

贺啸天依旧不解,贺平乐还是秒懂。

“哼。”

冷哼一声后,秦砚兀自转动四轮椅离开,韩幸之与贺啸天拱手告辞后,紧随其后,倒是老管家不着急,笑眯眯的看着贺平乐,恢复了和蔼可亲。

他告诉贺平乐,秦砚之所以会赶来救场,就是因为听说贺平乐今天身体不舒服,他不放心让老管家给贺平乐送些宫内秘制的风寒药来,才听说贺平乐在外与人争执落水之事。

听了老管家的话之后,贺平乐全身都被惭愧笼罩。

装病逃学就算了,还被抓个现行!

啧,人果然不能做坏事,报应来得太快了。

第二天,贺平乐早早来到练功的小院儿,在两个顶碗师父没来的情况下,自己就先练了半个时辰,乖得没边儿。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贺平乐特地回去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来找秦砚,在水阁前后转了一圈,没见着人,途经垂花门,正巧遇到送食的老管家,贺平乐迎上前询问:

“福爷爷,您知道王爷在哪儿吗?”

老管家指了个方向,回道:“在琴院。唉,又不肯吃饭,早膳也没用多少。”

贺平乐将老管家手里的食盒打开看了一眼,浓油赤酱东坡肉,油煎小黄鱼和蒜薹炒蚬子,看起来是两荤一素,但实际上那素菜里油星子也不少。

她跟秦砚一起吃过两顿饭,感觉他好像不是很喜欢油腻的东西。

“王爷的腿冬日里总是疼,夜里睡不好,饭又不肯好好吃,看着吧,到明年春日又该消瘦两圈。”老管家为了秦砚的身体操碎了心。

每天为了让他能多吃点,亲自盯着厨房换花样,可花样换得再多,王爷的胃口提不上来一切都是白搭。

“你去找王爷吧,陪他说说话也好。我去厨房,再盯着他们给王爷做点什么。”

老管家对贺平乐说完,便提着食盒往厨房去。

贺平乐往琴院的方向看了看,转身就走,小跑着上街逛了一圈后,在一条很小的巷子里找到她想找的东西,怕凉掉就藏入衣襟,用衣服裹好拿回来。

走近琴院,就听见一阵阵的琴声,像是在调音,贺平乐循声找去,在东南角的琴室找到秦砚。

“笃笃笃。”规规矩矩在门外敲了几下。

秦砚没有抬头,继续跪坐在长案后调弦。

贺平乐又敲了两下,秦砚依旧没反应,她便知道某人还生气,这个时候可不能走,若是被吓走了,那只会让里面的人气上加气。

关系破冰的关键就是有一方要脸皮厚些。

不理她,她就主动凑着些,毕竟是自己有错在先,受点冷脸也是应该的。

琴室爱洁,不能着履入内,这规矩贺平乐懂,她把鞋脱在廊下,轻手轻脚走入,来到秦砚所在的长案旁,兀自给自己找来一块蒲垫,学着秦砚的动作跪坐而下。

直到她坐下,秦砚才冷冷瞥向她,正要开口驱逐,就见她从衣襟里掏出一个油纸包,笑嘻嘻的递到秦砚面前,还带着些微喘,两颊泛红,额头沁着细密汗珠。

“我刚到孩儿巷买回来的糖芋苗,请王爷吃。”贺平乐说。

说完,贺平乐便把油纸包解开,露出内里乾坤,大约二十来颗鸽子蛋大小的芋苗堆放在一起,裹着通透的黄糖浆,卖相有些不好,但扑鼻而来的味道却很独特。

贺平乐抽出两根竹签,一根递给秦砚,秦砚蹙着眉头,目光从竹签看到芋苗,再从芋苗看到竹签,哼声问道:

“你觉得本王会吃这种东西吗?”

贺平乐用竹签戳了一颗滚着厚厚糖浆的芋苗,说道:

“你别看它长得不好看,但很好吃的。”

秦砚嫌弃:“拿走。”

贺平乐坚持:“我不。你尝一个,不骗你。”

秦砚把松香块放到一旁:“这东西和你,只留一个。”

言下之意,你要继续留下说话,就把这玩意儿给扔出去。

谁料贺平乐果断站起身,说:“好,那我走。”

说完,不等秦砚反应过来,她就垂头丧气的离开了,秦砚看着她的背影,想挽留却不知如何开口。

她离开以后,秦砚才摇头叹了口气,目光落在那油纸包上。

尽管理智告诉他不能碰,但糖浆和芋头交融在一起的香气刺激着他的神经,鬼使神差就用竹签戳了一颗,拿到眼前观察片刻后,才送到唇边咬了一口。

黄糖的清甜和芋苗的软嫩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不需要刻意嚼就能化在口中,甜丝丝的口感一点都不腥不腻,秦砚不知不觉就接连吃下一半。

正兴起时,一颗欠揍的脑袋探出琴室大门,吓得秦砚嘴里的芋苗来不及嚼就咽了下,直接噎着了。

贺平乐见他噎着,赶忙跑进去帮他拍背,甚至还想把手指伸进秦砚的嘴巴把糖芋苗抠出来,幸而被秦砚眼明手快的阻止了。

芋苗个头不算大,稍微咽了两下就滑下喉咙,贺平乐却还在不知疲倦地给他拍背,秦砚被拍得晕头转向,连声道:

“够了够了,别拍了。肺都要给你派出来了。”

贺平乐这才住手,关切问:“咽下去了吗?”

边问她还想掰秦砚的嘴巴,秦砚一记眼刀把她跃跃欲试的爪子给扫了回去。

“你说你吃就吃,紧张什么,这玩意儿孩子吃容易噎着,你个大人竟然也噎着了,真是的。”

贺平乐拍了拍心口,这要万一秦砚吃她送的芋苗吃出个好歹,那她岂不是要担上谋害王爷的罪名,这罪名只怕亲爹也兜不住,可不得后怕吗?

秦砚恢复平静,从容淡定把竹签子放下,贺平乐见他吃了不少,现在让他继续吃他定然拒绝,干脆啥也不说了,托起油纸包坐到一旁,戳着他吃剩的糖芋苗解馋。

“这还是碧溪买给我吃的,我吃了一口就惊为天人,当时就想着以后有机会要买来给你尝尝。”贺平乐边吃边说。

秦砚继续用松香擦拭琴弦,偶尔弹一下试试音,贺平乐并不介意,自然而然的坐在一侧跟他闲话家常。

“碧溪是我丫鬟,比我大两个月,她是在京城长大的,知道好吃的东西在哪里。”

“你别看有些东西难登大雅之堂,但味道却一点也不输大酒楼,这就是老百姓的智慧,花最少的钱做最好吃的东西,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秦砚原以为自己不喜欢说话,喜欢安静的环境,但此刻却在她罗里吧嗦的闲话家常中体验到一种久违的和睦融洽。

隐约记得小时候,还是太子的兄长追着他喂饭时也是这样,啰啰嗦嗦说一大堆,从一开始的劝饭,说着说着就成了八卦会,父皇的哪个妃子善良,哪个妃子不善良,他如数家珍,比父皇还要清楚。

有的时候,秦砚就就着皇兄的一箩筐废话吃饭……

秦砚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暗自叹息,少时记忆有多美好,现在就有多讽刺!

正发散思维,秦砚听见院中脚步声,老管家匆匆走入琴室,见贺平乐盘腿坐在一旁吃东西,竟愣了愣,毕竟他家王爷可是个对环境要求极高的人,饭不精致不吃,景色不宜人不坐,竟能容忍贺小友这般无状坐在身边吃东西!

不过现在不是惊讶的时候,他是来传话的:

“王爷,宫里来传旨,说陛下请王爷入宫一趟。”

秦砚若有所思问:“可说了什么事吗?”

老管家摇头:“未曾。”

“知道了。”说完,秦砚看向贺平乐,贺平乐意会,连忙起身说道:

“我这就走。”

秦砚叫住她,说:“书斋里有两服预防风寒的药,你拿回去煎了喝。天凉了,勤换衣裳,勤喝姜汤。”

贺平乐点头,乖巧应声:“哦。”

说完,她离开琴室,一步三回头。不知怎的,总觉得秦砚听到陛下传他入宫后不开心,是错觉吗?

众人惶惶,都不知道康平王为何会突然出现。

孙屏州上前恭敬道:“王爷,请上座。”

李顺这招阴险,先把这伤人的案件推脱成玩笑,然后借公主之名打压宣宁候府,显然是想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宣宁候府身上,不仅让贺啸天讨不着公道,反而要让他低头认错。

而李顺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因为丞相府是淑妃的娘家,他帮沈家,就是帮淑妃。

秦砚说:“本王不干涉你审案,孙大人只需秉公判决便是。”

第二十六章

秦砚摇头,指了一处空地让老管家推他过去。

“你们继续,本王听着。”

“孙大人想怎么判?”

孙屏州往堂下众人望去,一个个黑面神似的盯着他,让他倍感压力。

李顺先前正处于上风,见康平王来,私心觉得他定然也是为了公主而来,心下得意,态度逐渐嚣张起来:

“此案分明就是诸家小姐之间开的玩笑,两方皆有损伤,依咱家看,根本无需当做一桩正经案件来对待。只不过贺小姐一番出手险些伤了公主殿下,倒是宣宁候府须得给公主殿下一个交代,否则此事传入淑妃娘娘耳中,只怕不好交代。”

无人开口,那大堂中的气氛就有点尴尬。

孙屏州只好上前对秦砚简明扼要的说了一番前情提要,秦砚听完点了点头:

李顺看向老管家,先是一愣,然后突然反应过来,箭步上前扑通就是一跪,尖声脆亮的喊了声:

“爷爷!”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答错了他的人设就翻车了,孙屏州抹了一把冷汗,回道:

“请王爷示下。”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秦砚一脸冷漠的样子,实在叫人不知该如何继续,难道要当着康平王的面继续吵架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