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水浒真说》
水浒真说

第五百零四章 夜漏雨,乔瑁换帐篷

不该说的一个字没说。

关键在于大家根本不明白,车骑将军官有多大。

车骑将军是武散官名,位比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还记得今天收工的时候,你们问我是不是路上遇到了事,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了。

我今天在路上认识了一个应天府的大人物,就是应天府的兵马都监。”

几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杨剑虽然手中也掌管着上万兵马,但他就是个兵马都监。

只带着一个武义大夫正七品官衔,无论是差遣还是品级都比周昂差得远。

所以他才不敢跟周昂对着干,最多给周昂点脸色看,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

燕青也没有要解释的打算,让他们知道的太多不一定有好处。

于是他只能装作不知。

“这样吧,我以后再找机会,旁敲侧击的问一下。

今天天色晚了,大家先睡吧。”

“梆、梆、梆!”

外面梆子敲响,已经是三更天了。

再不睡觉天都要亮了。

众人连忙回到自己的铺位,倒下开始睡觉。

白天劳累了一天,肚子不饿以后众人马上就进入了梦乡。

燕青睡在最里面,迷迷糊糊,一夜过去。

不知不觉的下起了小雨。

天刚放亮,晓雾朦胧。

雨不知道何时停了下来。

行辕中的蔡攸已经从刚刚和梁山交手时的兴奋、激动、恐惧,逐渐转向平静。

他发现军士们谈之色变,号称所向无敌的梁山兵马,也拿应天府的高墙宽河没有办法。

梁山每日在外面用石炮轰击城墙,也只是给应天府的巨壁修修老皮而已。

大家刚开始的时候十分恐慌,后来就直接视而不见了,要不就躲在女墙下面,要不就躲在城墙后面。

让梁山石炮随便轰炸。

反正梁山又不攻城。

蔡攸心情平复以后,忽然心血来潮,转而想去军营中看看军士们士气如何。

这一次他还是微服私访,只带了老管家和几个护卫亲军。

连丘岳和周昂都没有通知。

众人一路来到营中。

军中的普通军士哪里认识应天府的最高统帅,蔡攸在营中穿插行走,始终没有被人发现。

大家都还觉得是州府哪个衙门的文官,来军营办公务的。

蔡攸边走边看,顿时眉头紧皱。

他虽然不懂得打仗,但也知道军士的士气是十分重要的。

士气饱满的部队,往往能发挥出十二成的战力,对于伤亡的承受能力也会高上不少。

现在营中的军士们大多是无精打采,一没有干劲,二没有战心。

有的懒洋洋的坐在太阳地里打哈欠,有的拄着手里的长矛,靠着柱子都快睡着了。

这种精气神,怎么打仗。

蔡攸如此想到。

转着转着,众人来到了一处破破烂烂的营帐。

他拿手一指,问道:“那处营帐,是哪军驻扎。”

旁边的军士道:“启禀大人,这是民夫们住的地方,并不是军士们的居所。”

“哦。”

蔡攸点了点头,正准备离开,却发现民夫营中传来了阵阵嘈杂之声。

他一时好奇,便想留下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小雨。

有很多帐篷顶上本来就有洞,外面下小雨,里面飘水雾。

弄得很多人三更半夜都睡不好觉。

大家劳累了一天,没饭吃,没觉睡,找宋军理论又不敢。

心里都憋了一肚子火没处发泄。

眼看就要憋坏了。

这营中最大的一股民夫势力就是来自宁陵县县城的二百人。

他们人多势众,占据了许多环境良好的帐篷。

人数排名第二的观堂镇也就只来了不到一百人,人数差距太大,没办法就只能挑宁陵县人选剩下来的帐篷。

昨天一夜过去,很多观堂镇的镇民来找他们中领头的大哥乔瑁。

诉说帐篷破旧,漏风又漏雨。

根本没法住人。

乔瑁昨天就带人去找过宋军询问情况,却被人家一拔刀就吓了回来。

他虽然不敢再去找宋军要解决方案,但是他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

“咱们漏雨的帐篷有几顶。”

镇民们回应道:“得有三顶呢!”

乔瑁道:“好,你们把人叫上,现在就跟我走。”

九十多人出了帐篷,转身就来到一处较为完好的帐篷外面。

这里住了九个人,分别来自两个村子。

这两个村子都很小,属于县地图上都不一定会标注的小地方。

满打满算不到两百人。

乔瑁带人到了这顶帐篷外,径直闯了进去。

帐篷里面的人被吓了一跳。

眼看着乌泱乌泱进来了十几个人,帘子被挑开,外面还不知道站着多少人。

几人看对方人多势众,顿时心里一慌,乔瑁还没开口,他们就先畏惧三分。

他们本来就不是一个村的,只是两村离的比较近,时常互通有无,来的时候也一起来了。

出了事情,怎么会一条心。

却见乔瑁大摇大摆的走进帐篷,立在中央问道:“谁是这里的头?”

众人互相看了看,最后推举了一个年纪最大的出来回话。

“我便是。”

乔瑁一看对方瘦骨嶙峋的样子,轻蔑的笑了笑。

“哈哈哈,你就你吧。我有个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那汉子哆哆嗦嗦的回道:“好汉,有、有什么事?”

乔瑁道:“那到也不是什么大事,我看你们这个帐篷挺宽敞,住九个人有些浪费。

正好我们那边有一个九人的帐篷,十个人住有些挤了,我想跟你们换一换,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

两村人听了,顿时在心中暗骂。

昨天来的时候官军的人都说了,这里所有的帐篷都是一样的大小,哪里分什么十人帐篷,九人帐篷。

分明是他们看中了九人居住的帐篷条件好,想拿一个破帐篷跟他们换。

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还什么意下如何?

这么多人过来,哪里有一点商量的意思。

那汉子道:“我们不是一个村的,能否容我和另一个村的人商量商量?”

乔瑁鼻子一皱,不耐烦的道:“那你快一点。”

“哎,马上,马上。”

他回到里面,九人围在一起。

其中一人道:“大哥,他们跟你说的什么?”

“还有什么,他们看上了咱们的好帐篷,想拿破帐篷跟咱们换呢!”

一人道:“这怎么行,绝对不换!”

那大哥道:“不换,那是你说了算的吗?看见外面有多少人了吗?不换他们就直接动手抢了。

以我只见,还是换了吧,免得遭皮肉之苦。”

众人说了半天,那乔瑁早就忍耐不住了。

“怎么回事,有完没完,换不换就是一句话的事。哪里来的这些废话?”

那位大哥连忙道:“换、换、换!我们换!”

乔瑁笑道:“这不就完了吗?还在那假模假样的讨论,有用吗?快点搬走,等会我就让人来接收帐篷。”

众人没奈何,只得忍气吞声。

在乔瑁手下的带领下,将行李搬去了乔瑁他们腾出来的破帐篷。

应天府的都监相公,那可是他们做梦都难得一见的大人物。

虽然品阶不高,但也是掌控应天府数万兵马的大将,实权在握。

但是他已经答应过了杨剑,不能把他说的话传出去。

燕青方才也只是提了一下跟杨剑琵琶对弹,惺惺相惜的事情。

说不定这杨都监还有参与。

燕青见邓九问起,他也正要解释。

此等人物怎么会轻易的被燕青结识。

几人连忙问道:“小闲哥,到底是怎么回事,快给我们说说。”

“哎,对了小闲哥你认识了这个杨都监,他这么大的官,肯定知道是谁克扣了咱们的粮饷。

怎么会随便就往外说。”

燕青一听众人所言,顿时有些汗颜。

他确实知道是谁克扣了民夫们的口粮。

将两人结识的事情细细讲来。

众人仿佛在听评书一般,津津有味。

乃是正三品,仅次于太尉和骠骑大将军。

位次上卿,掌管皇家禁军。

有没有顺便问问?”

邓九道:“你脑子怎么长的,人家是应天府的都监,掌管应天府数万兵马,克扣粮饷的事情人家肯定知道。

燕青能说会道,声情并茂,娓娓道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