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水浒真说》
水浒真说

第六百一十一章 桐庐县野战

根本没人愿意留下来死战。

宋军还没到水寨,里面的南军水师就全部逃走了。

成贵等三兄弟还是不肯放弃。

宋军阵中有一将,见白钦赶来,心中大喜,正要拿下白钦建立功勋。

此人便是在杭州城负责守卫水门,后来护着童贯逃跑的宋江。

白钦见有人来迎,也正和他的意。

王禀亲自率领东路军最为精锐的两万兵马,出桐庐县,逼近梁山旱寨。

陆阳心慌的感觉越来越深,却实在是想不明白王禀到底在干什么。

不过既然西军想要出城和梁山打野战,他也不会拒绝。

旱寨之中两万余兵马聚集。

双方在钱塘江边摆开阵势。

陆阳看对面只有两万人,自己的兵力还处于优势,也就没什么好怕的。

王禀没有和梁山斗将的打算。

只听得阵中三通鼓响。

西军保持阵型,开始缓缓向前开去。

陆阳也传下令去,步军坚守原地。

马军压住两翼。

双方各自开弓射住阵脚。

三轮齐射过后,两军步兵便开始交锋。

钱塘江边,红黑两色的军阵泾渭分明。

喊杀声惊天动地,日月变色,天地无光。

西军的个人武艺还要胜过梁山兵马一些,可是大兵团作战,个人武艺的影响是最小的。

双方拼的更多的是士气和纪律。

这两点恰好是齐军最不缺的。

双方前方的盾阵互相碰撞,长矛在盾牌的缝隙之间突来刺去,时不时就有军士中招倒地。

王禀之前还没有见过梁山兵马作战之时的样子,如今一看,确实不同凡响。

梁山兵马以步骑为主,弓箭为辅。

步兵坚如磐石,马军侵略如火。

弓箭手数量并不多,但各个都是神射手。

和宋军,西夏兵马甚至是辽军都完全不一样。

梁山的步兵是以防守为主。

以大盾和长矛为主要武器,后方藏了一部分手持大斧重刀的精锐战士,这批人其实是后备队。

在步兵阵线被突破的时候迅速顶上去,将冲进阵线的敌人快速消灭,修补阵型。

这一点宋军也一样。

不过宋军并没有专门安排刀斧手,而是将刀斧作为后方弩手的副武器。

一旦步兵阵线被破,弩手就会放下重弩,拿起大刀战斧顶上去。

这是从唐军之中流传下来的战法,宋军只是继承。

这些能拉开重弩的弩手,每一个力量都十分惊人。

甚至比前方的长枪手都要大的多。

他们使用大斧重刀这样的重武器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双方的步兵的战法可以说是特别的像。

而梁山马军基本是用来进行两翼包抄,弓弩手则是精准点射。

与宋军的差别尤其大。

宋军以弓弩手为主,数量甚至高达七成,步兵主要负责抗住进攻,马军则是防止敌军侧袭。

坚守阵地的同时,再用大量的弓弩进行箭雨覆盖。

对敌人造成大量杀伤。

可是这种战法好像对梁山作用很小。

齐军不仅有大量手持盾牌的步兵,还和宋军一样是一只披甲率极高的重甲部队。

连弓弩手都有全身铁甲。

前排步军甚至都是一人两层甲,最精锐的有三层。

宋军的箭雨战法,不管是对付西夏还是辽国,甚至是在内部剿匪,都十分好用。

这样打,就是仗着大宋有钱,弓弩箭矢弹药随便造。

而西夏辽国受限于经济条件和冶炼技术,武器装备的规模和先进程度都比大宋逊色不少。

就是强在马军够多,宋军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也跑不了。

只是宋军弓弩手太多,会导致进攻性不足。

打赢了以后难以扩大战果。

不过胜率还是很高的。

而梁山兵马,不同于西夏和辽国。

陆阳不仅在马军上花了极大的价钱,每年都会从辽国、西夏、甚至是更远的西域购进大量的战马。

随后在山东的马场交给皇甫端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品质更加优秀的战马。

马军数量多,素质也高。

而且他还有师承大宋的冶炼锻甲技术。

这些年的积累,山东各州府库的储藏,大名、应天府的军事物资。

算上前几次大战,高俅和童贯给他送的兵器甲胄。

他手中的甲胄足以武装二十万人,十万上军全员铁甲。

军中的披甲率甚至比起宋军大部分部队都要高的多。

箭雨射那些大部分还是皮甲的西夏兵和辽兵自然不是问题。

但是梁山军却根本不怕。

甚至汤隆还专门针对宋军的箭雨战法对甲胄进行了防箭改造。

在关键的脖子部位还加了一块挡箭板。

王禀放眼望去。

往日打南军,西贼的时候,几轮箭雨射过去,对方就算不是人仰马翻,四散奔逃,也该出现一些混乱。

可是梁山兵马却一个个坚守不动,沐浴在箭雨之中,仿佛是在洗澡一样。

宋军制式的八斗弓抛射时,对皮甲和无甲目标杀伤力极大。

可是对付身披铁甲的目标,就没什么用了。

很多箭矢角度不对,斜着命中甲叶,随后一滑,只在甲面上留下一条白印,就扎进了地面。

想要破铁甲还得靠重弩。

关键的地方在于弩是直射武器。

弩箭只有两片尾羽,在空中飞行时本就不稳定。

基本是不能抛射的。

平原野战之时,齐射三轮,随后双方步兵接战,混在一起,弩就没用了。

除非弩兵可以占据高地。

但是河滩附近,地势平缓,根本没有高地能让弩兵发挥。

王禀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陆阳见前线步军已经接战,便命马军从两翼进攻。

林冲史进领兵冲击左翼,关胜徐宁领兵冲击右翼。

随着阵阵马蹄声响起,梁山左右两翼各自动了起来。

宋军阵中,负责守护左右两翼的姚平仲和杨惟忠却紧张的不得了。

梁山马军的规模足有宋军的两倍以上。

他们如何能够抵挡的住?

他从背后取出了一只标枪,朝着宋江猛地丢去。

宋江连忙闪身,将将躲开。

两军合兵一处,从岸上直攻浙江四龙的水寨。

水军见乌龙岭已陷,一个个都觉得方腊大势已去。

宋江不防之下被白钦抱了个满怀。

白钦唤人取来自己的衣甲兵器,随后前出关口,带兵迎着刘光世上山的兵马直冲而下。

两人刀来枪往大战了五十余回合,仍旧不分胜负。

此时,宋军其他副将见宋江长时间拿不下白钦,也纷纷赶过来帮忙。

他的大枪直接贯穿了白钦的铠甲,捅穿了白钦的腰腹。

脚下一滑,两人顺着陡峭的山崖咕噜噜滚下山去,死在一处。

刘光世看了一眼滚下山去的宋江,只是冷冷的说道:“等会再去给他收尸,继续进攻。”

乌龙岭很快就落入了宋军之手,他们还没有满足。

他今日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根本不会在意自己的性命。

宋江一枪刺去,却发现白钦并未回防,这倒是让他心中一喜。

他们无法阻止麾下军士溃逃,只能驾小船到梁山水寨里面求援。

可是梁山现在也在和宋军交战之中。

白钦痛苦的呻吟了一声,随后丢掉自己的武器,双手抓住了宋江的双臂。

奋起全身力气,大喝一声,扑了过去。

白钦发了狠。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