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水浒真说》
水浒真说

第八百二十四章 种冽返京

吩咐指挥使一定要保护好皇帝的安全。

随后他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的返回了东京城。

还好他独自一人目标小,不易被发现。

随后将那些难民们安置在了襄阳和荆南各州县。

种冽将赵桓和赵佶等人送到襄阳之后,便请辞,准备返回开封。

东京现在还被金人围困,他要回去帮伯父守城。

百官们悬了两个月的心这才放下。

已经有很多人寻摸着,该怎么离开东京,前往襄阳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东京之所以是首都,是因为皇帝在这里。

皇帝不在了,他们在东京又有什么意思。

整天提心吊胆。

时刻提防着金人可能会杀进来。

为的不就是离皇帝近一些,哪里有皇帝,哪里就是权力中心。

要是不早点去襄阳,那些襄阳本地的官员都可能会取代他们的位置。

不过老种好不容易将皇帝送走,让这些只会捣乱的文官们没机会直接和皇帝接触,从而影响战局。

怎么可能轻易的放他们离开。

老种掌管东京所有兵马,他下定决心,任何兵马不许离京。

这些官员们就不敢轻易离开。

外面有数不清的金军正在四处巡逻。

没有兵马保护,他们碰上了就是死路一条。

却也有不怕死的,准备借着老种送走皇帝的办法来一个故技重施。

可完颜宗翰也不傻。

他一个月前就在那湿地里找到了他追了许久的“皇帝”。

梁师成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他对皇帝的忠诚是绝大多数朝官都无法比拟的。

他眼见金军已经快要找到他,于是便让那些军士各自逃走。

自己放火焚烧芦苇荡,将所有有关皇帝的东西,包括他穿的龙袍,带的头冠全部焚毁。

金军只在芦苇荡里找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

他们原本以为这就是皇帝,验明正身后才发现是个太监。

待宗翰审问了被抓的宋军,才知道这边只是为真皇帝脱身而设的诱饵罢了。

宗翰大怒,将所有被抓的宋军全部处死。

他这回不但白忙活了一个月,皇帝没抓到不说,连一件能证明皇帝身份的东西都没得到。

就算他想对外宣告皇帝落入了自己手中,来动摇宋军军心,都拿不出一点证据来。

几天之后,他又得到了消息。

宋朝皇帝出现在了南阳,大张旗鼓的平定了南阳叛乱。

现在正往南方开去。

这消息气的他三天睡不着觉。

因为情报中分明写着,皇帝当时伪装成了难民的样子。

他想起来了一个月前自己在前往许州的路上截住的那群难民。

说不定皇帝就在其中。

自己却失之交臂。

简直是太可惜了。

从此以后他就对那些流民们上了心。

不管对方从哪来,什么身份。

一律先抓回军营审问一番。

真是难民就留下来当苦力。

不是难民就直接送到宗翰那边。

一夜,几个主和派的官员商量了一下。

带着家人,还有少部分金银细软。

众人先假扮成了难民的模样。

随后买通了城墙上的守军,用吊篮将他们放下城去。

准备前往襄阳。

谁料想他们刚走了不到二里地,便被巡逻的金兵发现。

金兵冲杀过来,三个当官的有两个直接被金军二话不说,砍倒在地。

他们的家眷也在惊呼和惨叫声中被金人抓上了马带回了营中。

会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三人的遭遇震慑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官员们。

出城容易,要活着到襄阳可是一件难事。

老种听闻之后火冒三丈。

他三令五申,这些东京禁军还是死性不改。

不给他们来点狠的,他们就不知道老种经略镇守边关凭借的是什么手段。

那些直接收受贿赂的军士全部被老种派人抓捕,十八般酷刑尝遍,随后吊死在了军营门口示众。

老种有吩咐,就算烂了,臭了也不许收尸。

谁敢收尸就与他们同罪。

跟这些人同营的军士明知他们违反军规,反而包庇。

每个人最少挨了五十军棍。

这些东京禁军平日里关系网复杂,大家都是看人情。

你给我方便,我给你方便,那遇见过这么上纲上线的。

当时便被吓得心头乱颤。

纵然十分不满老种的高压手段,也只敢缩着头不敢说话。

就凭这群乌合之众,要找个出头鸟都难。

老种这些天又利用皇帝给他自行招募调遣兵马的权力。

遣散了部分好吃懒做的老爷兵,劣迹斑斑的兵痞子,还有一些年纪大了有伤残的不能打仗的。

总共六万兵马,就被他裁掉了两万余人。

随后他再从东京城内招募百姓一万充当守城部队。

泼皮无赖不要,有犯罪前科的不要,身体有病的不要。

身高低于七尺的不要。

东京人口超过百万。

百里挑一招募出这样一只部队也十分艰难。

这些人大多是良善人家的儿子,丈夫。

他们在东京城都有家有业,有的还是家里的顶梁柱。

宋朝军人社会地位低下,现在的价值观就是好男儿不当兵。

这样的人放在平时是基本不会进入部队的。

这就导致了宋军的人员素质越来越烂。

最后只有在社会上混不下去的残渣才愿意去。

现在是金军围城时期。

百姓们人心惶惶,保卫东京之心迫切。

而且没了物资流通。

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他们要活下去就必须赚钱。

老种招兵时,开出的粮饷待遇很高,甚至比他们正常工作都要高得多。

内外原因加持下,这次招兵纵然不是很顺,但还是成功完成了。

王进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调教徒弟的本事乃是天下一流。

他的亲传弟子史进只跟他学了半年,就从花架子一跃成为江湖上顶尖的高手。

纵然其中有史进天赋异禀的缘故。

王进的教学也占了大部分功劳。

这些招募而来的百姓虽然之前没有经历过什么像样的训练。

但王进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在几个月之内成为一只令人胆寒的部队。

老种刚刚招募来了一批优秀的兵苗子,绝不能让他们被之前那些废物给污染了。

于是他将城东的军营专门划出来了一部分交给王进,让他带着这些人在这里训练。

王进十分了解梁山的训练模式,也有样学样。

将自己手下的种家军全部打散下去。

让他们在这些新兵里面担任军官,同时也是担任教头。

训练时以伍为基础单位。

种家军们担任伍长,一个人带四个人训练。

有他们以身作则,帮忙监督训练,纠正动作。

训练进展神速。

以前宋军的练兵之法,是只有教头能负责操练军士。

有时候王进是一个人就得带好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根本就管不过来。

梁山这种让老兵带动新兵训练的办法,即高效,又省力。

还能让新兵和老兵尽快熟悉,消除隔阂。

王进只需要在将台上看着下面有没有人偷奸耍滑,然后等科目结束的时候宣布下一个科目就行了。

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

“我这侄子真是个天才。怎么能想出来这种练兵方式。

难怪齐军一个个都那么厉害。”

赵桓现在身处襄阳,身边没有一个亲近的官员可以信任。

只有种冽一路护他前来,最为得力。

种冽也知道赵佶这边正是用人之时。

于是便将自己手下的种家军全部留下,作为皇帝的护卫。

臣身为将领,理当在前线拼杀,为国效力。

赵桓在南阳城休息了几天,带着一部分南阳守军和那些难民南下去了襄阳城。

如何肯轻易放他离开。

“种爱卿,朕这里也是需要护卫的地方。

种冽却道:“陛下,此处乃大宋腹地,坚城襄阳。

岂能贪生怕死,躲在后方。”

赵佶许以高官厚禄也难以阻挡种冽归心已定。

只能放他离开。

出不了大事。

朕这里却少不了你。”

金人的巡逻队一般只有十人,也不是种冽的对手。

他非常轻松的返回了东京,将皇帝已经安全的消息告诉了种师道还有文武百官。

有汉水之固,重山之险。

陛下在此处,应当是无忧的。

东京有种少保和文武百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