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学霸从改变开始》
学霸从改变开始

第451章 我好想你二合一4000字

“当然,如果哥德巴赫猜想能够被我完全解决的话,我觉得还是有机会借此在我40岁前,拿下菲尔兹奖的。”

陈舟自认为自己的回答的还算风趣幽默,既体现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又表达了自己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决心。

顺带着,也说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肯定是能够算得上菲尔兹奖级别的成果的。

下一个目标,可以是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可以是数学奖的目标。

毕竟陈舟申请的哥猜课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了。

只不过,听到这个问题的陈舟,第一反应想说的,其实是拿更多的奖金……

所以,一听到陈舟的回答。

周围的记者们,顿时就爆发出了一阵惊呼。

“真的要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了!”

“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终于要被攻克了!”

“坚挺了近三百年的哥德巴赫猜想,要倒了啊!”

听到这些记者们的惊呼声,陈舟满头黑线。

这断章取义的功夫,简直是断到家了……

还有,这位说“要倒了啊”的是什么gui?

你以为你在现场解说呢?这么富有感情?

不过,总而言之,陈舟已经了解了。

他的话已经完全的被曲解了,被过分解读了。

虽然他没有装逼的意思,但是这些记者们,显然不会放过帮他装逼的机会。

至于明天,这世界上的报纸们,会如何写今天的采访。

陈舟只有阿弥陀佛了。

从记者堆中走出后,陈舟揉了揉有些胀痛的脑袋。

说实话,应对采访的难度,可比解决数学猜想难多了。

陈舟想着,以后要是自己出名了,一定得找个人,帮自己挡着记者们。

由那个人负责去接受采访,应对记者。

而他自己呢,就只管专心研究,然后去领奖装逼。

虽然记者们采访时,也是装逼的好机会。

可是面对这群断章取义的功夫,已经练到家的记者,陈舟是真的没有装逼的勇气。

刚才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都没夸大呢,就自动被放大了。

在开幕式结束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才是这场学术交流会议的重点。

毕竟,柯尔数论奖只有一个,颁完奖,也就结束了。

但是学术交流会议,却有5天时间。

能够在这5天里,获得怎样的交流机会,才是重点。

刘茂声和曾子固两人,早在陈舟被记者们包围时,就追着自己希望攀上关系,稍微勾搭一下的数学大佬,跑路了。

大师兄徐晨阳则是被许多数学家们围着,进行着友好的交流。

只不过,唯一令陈舟纳闷的是,这些数学家好像都是麻省理工的人?

至于陈舟为什么认识,还是因为他上次去阿廷教授的办公室时,路上看到的公告栏里的内容。

而陶哲轩和张亿唐,也是一出门,见到这么多记者,就立马把陈舟丢下了。

只告诉陈舟,等他出来再见。

所以,现在唯有杨依依还陪在陈舟身边。

陈舟对此也是颇为感慨。

临了临了,还是自己媳妇靠得住。

微微偏头看了看杨依依,陈舟说道:“依依,我们现在去外面逛逛吧?被记者们耽误这么长时间,上午开幕式后的这场讲座,也快结束了,现在过去,就没多大意义了。”

杨依依点点头,笑着说道:“好啊,正好你拿了奖金,我们去搜刮一波周边的美食吧。”

陈舟闻言,立马笑道:“没问题,哥请客!”

陈舟没有注意到的是,在不远处有一位皮肤白皙,有着一头海藻般浓密金发的女孩,正看着他们俩。

诺特本来以为杨依依一直在ligo,应该是不会来这次的学术交流会议的。

所以,她就打算过来,再跟陈舟套套近乎,问问问题。

却没想到,杨依依居然还是来了。

在这两人在一起时,她也只能无奈的识趣一点。

不过,只要陈舟没有答应她的邀请,她就不会放弃。

陈舟和杨依依很随性的沿着周边的街道,漫无目的的走着。

两人没有用手机去搜周边美食,也没有看手机地图上面的店铺有哪些。

就这样完全随机的,看自己的运气。

能碰到哪些店,就去哪些店。

当然,在这么做之前,陈舟和杨依依先去了银行。

把柯尔数论奖的奖金支票,给兑换了。

不管咋说,支票毕竟还是支票,没有进入自己的账户,那都不是入袋为安。

陈舟按照当前的汇率简单的换算了一下,虽然没到一百万,但也不错。

他也离自己的千万富翁的小目标,再次近了一步。

至于这个小目标,还是从陈舟第一次获得百万奖金时,定下来的。

那会陈舟就在想,能不能在上学期间,达成千万富翁的成就。

为此,他也一直在朝着千万富翁的目标进发。

陈舟和杨依依两人,一直闲逛到下午两点,才再次返回ams的总部。

下午的学术交流讲座,也已经开始了。

刚好陈舟和杨依依各自感兴趣的讲座,从时间上是岔开的。

所以他们俩可以一起去听这两场讲座。

陈舟感兴趣的正是这次的陪跑者之一,来自牛津大学,证明了duffin-schaeffer猜想的,詹姆斯·梅纳德教授的讲座。

这同样是数论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如果不是陈舟的出现,他可能会更早的获得属于他的荣誉。

陈舟之所以来听这场讲座,也是抱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

谁也说不好,数论领域里的其它的分支,是否能够帮助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难题。

报告厅里,梅纳德早就注意到了陈舟的身影。

对于今天最受瞩目的人,会出现在这里,梅纳德还是有些惊异的。

无论如何,柯尔奖毕竟是一份很大的荣誉,他还以为陈舟多少会迷醉在这份荣誉中一会的。

却没想到,这位努力的天才,下午就来听讲座,给自己充电了。

这份丝毫没有浮躁的心境,令伦纳德的佩服之意,更深了一层。

而此时正拿着草稿纸,边听边做笔记的陈舟,是压根没意识到这点的。

他的想法,也不过是想从其他方向找找灵感罢了。

谁能想到,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以至于讲座结束时,伦纳德主动找到陈舟,对陈舟表达自己的祝贺之意,并且顺带着表示陈舟不愧是值得尊敬的对手时。

陈舟还是有点懵逼的。

只能礼貌性的表示谢谢,再商业互吹般的表示,这场报告会真的很精彩,尤其是某某某,令人获益匪浅。

当然,这些话听在周围的年轻学者耳中,就不一样了。

他们只觉得现在的数学大佬真是谦虚,连报告会里这么难懂的知识都能记住,还能当面夸赞对方。

只能说,真的是一点架子都没有。

毕竟,陈舟和伦纳德,一位是柯尔奖的候选人,一位是实打实的柯尔奖得主。

算得上是被认可的真正的数学界大佬了。

和伦纳德分开后,陈舟就陪着杨依依去听另外一场讲座了。

虽说ams举办这次的学术交流会议,有一半是为了进行柯尔奖的颁奖。

来的也大多是对数论领域感兴趣,或者本身是数学大牛的人。

但是,并不代表这场学术交流会议,就是数论交流会议。

所以,还是有不少其他研究领域的数学家来开报告会的。

而杨依依感兴趣,便是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数学家,所作的关于拓扑学理论的研究报告。

杨依依既然选择了来听这场讲座,自然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她带的可是正儿八经的笔记本,认认真真的记着笔记。

而不像陈舟,手里永远只有草稿纸。

杨依依有时候也会纳闷,为什么陈舟只喜欢在草稿纸上做笔记,难道不会丢吗?

为什么不在他那本错题集上记呢?

还有他的错题集,用了这么多年了,居然都不换……

陈舟当然不知道杨依依在想什么,他现在的注意力,全在眼前的报告会上。

原本只是想着陪杨依依过来摸个鱼的,却没想到,这位俄罗斯大兄弟的报告会,有点东西。

关于拓扑学理论的补充,他讲的很有见地。

不知不觉间,陈舟就掏出了自己的草稿纸,边听边记了起来。

杨依依无意间瞥见陈舟认真的脸时,也有些纳闷。

这人不是说今天已经没有他感兴趣的讲座了吗?这么这会记得这么起劲?

稍微好奇的看了一眼陈舟的草稿纸,杨依依立马就呆住了。

陈舟草稿纸之上,写着这样的话。

【拓扑学理论对分布解构法的补充?有可行性。】

【据此,或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哥猜……】

杨依依实在没想到,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居然间接的给陈舟带来了灵感。

但随即,她就想着,这要是因为拓扑学理论的补充,陈舟解决了哥猜的话。

那是不是得好好谢谢自己?

很快,这场讲座便结束了。

杨依依收获了自己预期的东西。

而陈舟,也收获了自己意料之外的惊喜。

这天晚上,ams在陈舟他们入住的酒店,也就是普罗维登斯酒店,举办了晚宴。

因为是带着颁奖仪式的学术交流会议。

所以晚宴上,陈舟就显得比较忙碌了。

他可是今天创造历史的柯尔奖得主,少不了受到一些年轻学者的追捧。

如果说数学大佬们,可能不是很拉的下来面子的话。

那这些年轻学者们,可就不一样了。

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在大佬们面前,刷脸熟,刷好感度。

自然不会放过陈舟这样一位新晋数学大佬。

即使陈舟20岁的年龄,可能比他们还要小上一些。

不过,陈舟今天的心情不错,和杨依依一起听讲座的意外之喜,令他很是开心。

所以,面对这些人的盛情,他也就没怎么拒绝。

因此,陈舟不仅把自己的邮箱和联系方式给了他们,还和他们合了不少的照。

陈舟也顺手把自己获得柯尔奖的照片,发到了微博上,并配文“来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议,顺手领了一个数学奖【狗头】”。

毕竟,好久没发微博了,也是时候和自己的粉丝们分享一下。

除此之外,陈舟还被这帮年轻的数学家们,给灌了不少的酒。

以至于,最后他连走路,都有些晃。

这也是杨依依第一次看到陈舟喝这么多酒,在照顾着他睡下后,她便打算回自己的房间。

却没想到陈舟一把拉住了她,嘴里嘟囔着:“依依,我好想你……”

杨依依愣了一下,旋即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她轻轻俯身,在陈舟的脸上亲了一口。

陈舟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脸,嘴里继续嘟囔着:“谢谢你能过来……”

毕竟,不想拿奖金的数学家,就不是真正的想解决数学难题。

但是,这就有点太功利了,对自己的形象不太好。

想了想,陈舟回道:“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极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这从它存在的近300年历史,就能看出来。无数的数学家,前赴后继的研究着,这一令人着迷的数学猜想。”

“不过,它虽然很难,但我已经有了一些思路。相信用不了多久,会得出一些有意思的成果。”

那他就能达成double两连击。

这位美女记者的问题,就有些一语双关了。

所以,陈舟思索之后,还算认真的回道:“下一个目标的话,大概是每位数学家,都希望得到的荣誉。”

听到这话,美女记者顿时眼睛一亮,快速的追问道:“您的意思是菲尔兹奖?”

挤走那位美女记者的人,抓住机会问道:“陈舟先生,请问您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进展如何?您觉得哥德巴赫猜想会帮您达成下一个目标吗?”

那样的话,他也就满足了。

毕竟,这是在这么多记者围攻下,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自豪了。

陈舟看了眼这人,对方的工作证上显示,他是《巴黎人报》的记者。

“您开玩笑了,相信以您能力,不出两……”这位美女记者话还没说完,就被挤开了。

刚才已经被她占了便宜,接连问了两个问题,可别想着再三连击了。

但显然,陈舟高估了这些记者们的理解能力。

或者说,他们压根只会去听和记住自己想要记住的内容。

这位记者很聪明,一出手,就直接发出了两连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只要他能像刚从的美女记者一样,在陈舟回答完之后,以极快的语速再来一波两连击。

对于这二连击的问题,陈舟笑着点了点头:“是的,希望我能够在40岁前,拿下这个奖项。”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