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日之铁血狂兵》
抗日之铁血狂兵

第1793章怕什么来什么

“不可能的,赵司令怎么可能会打败仗呢。”

有的人已经成为了赵志国的忠实崇拜者,他们坚定地相信赵志国一定会带着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我看则不然,如果赵司令真的能够取胜,现在报纸上已经是庆祝大军击溃日军了。”

尽管日军很快恢复了粮食补给,但日军已经截获一次赵志国部队的粮食。

假粮食的问题已经在前线小鬼子部队心中埋下了相互怀疑的种子。

哪怕日军现在已经恢复了粮食的补给,但因为之前的争抢粮食,已经让日军各部有了矛盾。

不败就是胜!

虽然是以寡击众,稳住了展现,确实是难得,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是奇迹,但这场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不会有人用国之利益去跟侵略者谈判的,只有将他们给打跑或者是灭掉。

塔读

对一支军队来说,或许不败是胜!

但对于这场战争来说,不败也是败,不大破倭贼,第一军分区永无宁日。

“仗打到这个份上,我们的部队还能够在晚上对日军发起反击,也实属为难赵志国了。”

外边的风言风语早已经传到了总参谋长的耳朵里。

并州城内仍旧有人在搅动是非,前线的部队只要有一败,乱从四起,蔓延全城甚至整个并州地区。

总参谋长和顾组长在并州城内也日益胆战心惊。

“我日夜思虑,想了一百种办法,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击。”顾组长说。

前线战事犹如美人的秋波,撩动着人的心弦。

顾组长自然希望赵志国能够大破日军,军事上的胜利,能够让并州城内宵小之辈不敢在言语什么。

但是他们没有参与到这场战斗的人都感觉到了胜利之路困难

重重,何况前线还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塔读

“战事焦灼啊,不知道这样下去,是谁先被拖垮!”

总参谋长也看不到全面胜利的希望,他也知道,赵志国现在每调动一次部队,肯定是如履薄冰。

“我已经在准备调动并州城的物资了。”顾组长对总参谋长说。

听到顾组长的话,总参谋长长叹一口气。

按照赵志国期初的预想,并州城刚刚收复,又有阎总在周边垂涎欲滴,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调动城内任何物资,以免引起并州城的动荡不安。

“这些物资是赵志国留下来安稳民心的吗?”总参谋长问。

“对,并州城内,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想通过非军事手段来打垮他们,城内物资是稳定市价所用。”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pp. 换源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打下一座城,不

是里边驻扎着军队就可以将这座城给稳定下来。

能不能让城内的人安稳过日子才是关键,如果城内的物价一天一番,不用小鬼子来打,城内的人就会因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不断给城市造成动荡。

“论全面性,我可能比不上赵志国。”总参谋长谦虚地说,“得此人才,国家幸之。”

“赵司令确实是大财,但是总参谋长也自谦了。”顾组长说。

“如果真的到了必要的时候,并州城内的一切调动都由你来负责,不必问我的意见,赵志国既然肯把并州城交到你手中,说明你有足够的能力协调好一切。”

“这几天晋绥军那边有何动静?”总参谋长继续问。

总参谋长来到并州城,目的并不是想在并州城的管理上对顾组长指手画脚。

他是来盯着晋绥军的,盯着阎总的!

“阎总该调动的部队都已经调来了,机场方向还是犹如以往,并没有什么变化。”顾组长说。

日军进攻之时,阎总就已经把能动的部队都调到了第一军分区和晋绥军防区的交界。

“难得在这种时候,阎总还在机场的问题上这么守规矩。”

“可以看得出来,阎总不想在军事上跟我们起冲突,他最想要的还是兵不血刃,进入并州城。”

以军事冲突,进入并州城,阎总永远是最不占理的。

“对阎总来说,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总参谋长说,“并州城内还要跟以往一样,外松内紧,不能再出现刺杀之类的事件。”

上次顾组长遭遇刺杀,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然而,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不过现在可以看出来,日军对我们的部署反应速度越来越快。”马修文说。

日军以最快的速度清扫了雷场,并恢复了前线军队的补给,这足以说明日军开始想到了一套阵地赵志国他们反击的行动方案。

日军只要不撤退,就会有各种风言风语传来。

无端的揣测和没有证据的职责,正是某些精神上的走狗趋之若鹜的。

百姓将手中的报纸看了又看,也咂摸不出什么味道来。

赵志国并不认为,日军清楚了他们部署的地雷,就能够干扰他们的计划。

“是啊,这不是什么好消息,日军反应速度越快,留给我们的行动时间越少,每一场战斗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一连几天的时间,关于前线作战的报纸都有些平淡似水。

“可能是打了败仗,不好意思上报吧,所以才报一些平平无奇的内容。”

几日前,报纸上都是大胜的内容,看的人热血沸腾。

随之,战场上转入对峙期之后,双方之间的冲突没有之前那么激烈,百姓也随之平静下来。

虽然日军仍旧没有改变万年不变的三角阵型,但是日军凭借他们人数和火力的优势,完全可以弥补很多不足。

“不管那么多了。”赵志国说,“让朱洪思安排一个炮兵营,今天晚上协助行动,看看小鬼子到底有何反应再说。”

最近几日,报纸上没有一点打大胜仗的动静,很多人又开始认为赵志国扛不住日军的进攻了。

“小东洋几十万大军未能使得赵司令的部队打败,对我们来说就已经是大胜了。”

没有大规模的冲突,也就没有大规模的伤亡,更没有敌退我进般的狂潮席卷。

“这几天,前线到底怎么回事?仗还打不打了?怎么感觉像是没有战斗一样,报纸上关于战斗的内容也是平平无奇,图片也少了。”

随着双方交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日军也会反思,也会跟上赵志国的节奏。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