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九个哥哥团宠小甜包》
九个哥哥团宠小甜包

第161章 要走了

“尕婶,我这一走,许是要好久不能回来,家里这边就交给您了。”

苏桃花看着这个熟悉的院子,升起了些许不舍。

这院子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当年爹娘辛辛苦苦修起来的。

两家关系原本就好,又是苏桃花离开红心大队之前最后一个元宵节了。

老苏家的人都没有推辞,接受了邀请去了苏桃花家。

过了今天,桃花他们一家子人就要去京城了。

“我知道,就是我走了,我爹娘的坟头都没人去了。”苏桃花又低声说道。

爹娘没有儿子,她招了上门女婿,顶门立户的,现在也走了,爹娘的坟岂不是成了孤坟?

“你就安心去吧,往后清明的时候,我让你大哥他们去。做侄子的,给尕爸上个坟也没啥!”

苏桃花听了苏奶奶这一番安慰,确实是好多了。

两家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

只是,热闹中,多少带了些离别的伤感。

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的光景,苏奶奶不忘给三个孙子又清点了一遍行李。

等确定该装的都已经装好了,没有遗漏任何东西,苏奶奶才将苏首温等三个人叫到了堂屋里。

苏爷爷苏奶奶和苏小甜都坐在堂屋的炕上。

不同于苏爷爷和苏奶奶的正襟危坐,苏小甜正趴在小炕桌上,认认真真地练字。

而且,练习的是毛笔字。

小小的人儿,写得十分认真。

苏小甜的毛笔字不是很好,但比起很多人都要强些。

所谓不好,是与苏次良相比来说。

“爷,奶。”

三兄弟齐声打了招呼。

苏爷爷砸吧了一口旱烟,看着三个孙子,满满都是欣慰。

三个娃长大了啊!

都成才了。

要是搁在过去,这就是金榜题名了。

他们老苏家也就是书香人家了!

老汉一辈子没有这样高兴过,高兴的嘴角胡子一撅一撅地。

“你们都坐吧,以后就是大人了!”

半晌之后,苏爷爷终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苏首温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

“爷其实想说,你们这是金榜题名,等以后大学毕业,就是干部了!”苏小甜正好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笑嘻嘻地开口。

被苏小甜这一打岔,几个人那还没有升腾起来的伤感瞬间消失不见了。

“看看你这个字写的,写字的时候要专心不知道?被余奶奶看到,肯定收拾你!”苏次良戳了一下苏小甜的脑门子,亲昵地说道。

小伙子心里不是很高兴,离家这么远,怎么都觉得有些不太畅快。

尤其是,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见不到爷奶、见不到爹妈,也见不到小妹,咋想都心酸。

“我比你年纪小!”苏小甜皱着鼻子说道。

苏次良瞬间无语,他真是没什么可说的。

苏首温和苏三恭两个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了一会儿,苏爷爷才郑重其事地对几个孙子说了一番期许的话。

其实也不外就是要光宗耀祖之类的。

临了,苏奶奶拿出一个小布包,仔细打开。

“这里头是一些票和钱,你们一人十斤肉票,二十斤粮票,还有二十块钱。”

苏奶奶忽然拿出这么多的票据,苏首温三个人吓了一跳。

奶咋忽然要给他们这么多的钱和票?

“奶,不用,我问过沈老师,沈老师说,上大学有补贴,每个月都有钱和票。沈老师说,要是节约一点,说不定还能补贴一下家里。”苏首温率先说。

这些话,真的是他问过沈自珍之后才说的。

他担心,家里一口气供三个大学生供不起,才偷偷问了沈自珍,大学要收多少钱的学费。

他原本都想了,要是去读大学花钱太多,就让出去,让次良和三恭去读书,他留在大队里挣工分。

可沈自珍说了,读大学,每个月有十五块钱的补贴,还有二十八斤粮票和三斤肉票。

这可真是不少的一笔补贴,苏首温算一下,节约一点,每个月十块钱差不多了,余下的钱存起来,除了来回车费之外,还能补贴一下家里。

“这是过年之前卖了肉和蛋的钱,分给你们三个,到了外面,不要舍不得吃穿,家里啥都不缺,不用你们节衣缩食。”

苏奶奶还能不了解自己的孙子?

这几个娃,肯定都是想着将学校补贴的钱省下来一部分给家里。

他们家里的日子不算富足,可是也算吃饱穿暖了,用不着几个娃这样委屈自己。

“奶,我们不节省,可家里也不能节省着给我们花。”苏次良想了一下说。

要是让一大家子人节衣缩食地供他们上大学,那就真的没脸了。

苏首温和苏三恭也连连点头。

“放心吧,家里还没有穷到这个份儿上。”苏奶奶咧嘴笑道。

要是前几年,说不定真的只能节衣缩食,但现在不一样了。

龙王爷照应着的人家,日子过得总不会太差。

忽然,苏奶奶想到,说不一定,孙子们能考上大学,也是龙王爷照应的结果。

因想着这个,苏奶奶就决定,过两天找个时间偷偷去龙王庙上一炷香,感谢一下龙王爷的照顾。

苏首温等人对视一眼,却还是不肯收下这些钱和票。

“奶,家里虽然没有正式分家,但是各家的钱却是分开的,您和我爷,只怕也没多少钱。”

“有,过年的时候,你爹和娘给了我和你爷二十,你二爹二妈给了三十,你三爹和三妈给了我们五十,还有你大姑和大姑父,给了五十。”苏奶奶十分骄傲地说。

虽然早就猜测到爹娘会给爷奶钱,可几个人都没想到,竟然给了这么多。尤其是三爹和大姑两家,竟然给了这么多。

“还有大队里给我和你爷分了十八块。你们去县城把肉和蛋卖了,加起来,光是过年我们就有二百多块钱了。”

苏首温沉默了一下,确实没想到,爷奶手里有这么多的钱。

他忽然之间有一种,原来他们家也是富豪的感觉了。

苏小甜看着三个哥哥震惊的表情,乐了。

“你这小丫头,笑啥呢?”苏奶奶rua了一下苏小甜的脑袋。

“奶,你看哥哥们,这点钱就听傻眼了,以后,咱们家还要当万元户呢!”苏小甜眉眼弯弯。

再过上一年,改革开放了,那时候,有一部分人就能先富起来了,万元户也就应用而生。

自己家肯定要率先成为万元户,这是她定的一个小目标。

毕竟,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好机遇,要是错过了才是真的可惜。

万元户是个啥?

苏奶奶不知道,但听着,咋就这么光鲜呢?

“万元户是个啥?”苏奶奶没有问出来的问题,苏次良问出来了。

“就是我们家能存下一万块钱!”苏小甜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嘁……”

苏次良显然不相信,家里存一万块钱,骗谁呢?

县城里上班,一个月才三十块钱,一万块钱,要上班三百三十个月,这还要不吃不喝。

小甜从来都聪明,这一次可是真糊涂了!

“二哥这是不相信呢?”

苏次良想说,真的不相信,但是,却在看到苏奶奶手中小布包的时候,忽然就觉得,可能会成真。

翌日一早,苏桃花等人都已收拾妥当。

因两家人距离不远,因此,苏桃花等人便带着行李到了老苏家,打算集合在一起出发。

正商量着让大队里的拖拉机送他们去坐车,忽然就听到远处传来汽车喇叭声。

循声望去,却是两小一大三辆汽车来了。

“是子安他们来了?”苏桃花问。

苏奶奶看了看,又仔细听了下说:“是子安那辆车的声音。”

“尕婶您还能听出这个呢?”苏桃花打趣。

二人说话的功夫,三辆车就在老苏家门外不远处停了下来。

第一辆小汽车上下来的果然就是陈子安的司机小朱,后面一辆小汽车上下来的是苏老三。

最后面的大卡车上下来的却是一个和苏老三年龄差不多的中年人,苏奶奶仔细看了,并不认识。

倒是苏小甜记得,这是她爹的同事,她见过的。

“老三,你们咋来这么多车?”苏爷爷问。

“爹,娘,我来接他们的。我们队长安排,让队里的车送他们去省城坐火车。”

“小朱来了就行,咋还多弄了个小汽车来了?”苏奶奶问。

“娘,您可不知道,队长听说我们家一口气考了三个大学生,今天要去京城,专门找了领导给我借来的。”

苏老三那个荣耀啊,说话的时候,整个人脑袋上都冒着万丈光芒一样。

旁边的男人看的一脸羡慕,换了他也羡慕啊,县里一把手的车,专门借给车队来红心大队接老苏家几个娃,哦,不是,是老苏家几个大学生的。

“这位是?”苏奶奶嫌弃的看了一眼儿子,将目光放在了旁边的人身上。

那人倒是个自来熟的,也不等苏老三介绍,就乐呵呵的说:“婶儿,我叫刘德胜,您老不知道,今天这差事可是好不容易抢过来的,就想着蹭点儿你们家的福气。”

说话的语气竟然和苏老三一样骄傲。

苏奶奶忽然觉得,是不是汽车队的人都这样的性格?

“老刘家的孩子明年高考。”苏老三解释了一句。

苏奶奶乐了,笑着说:“您这么说,让我都不好意思了,是我们家要感谢您来帮忙。”

“婶,满县城里谁不知道,红心大队老苏家三个娃一起考上了京城的大学,还是全省前几名的!”

羡慕嫉妒!

他家的娃不要说考上京城的大学了,就是考上个省城的大学都成。

“苏奶奶,您老人家可不知道,你们家现在是县里的红人。”小朱也笑着凑趣了一句。

这边的动静惊动了全大队的人,大家都围拢过来看热闹。

当知道这三辆车是县城车队的队长专门安排来接苏家几个娃去坐火车的时候,一个个的羡慕都掩饰不住。

满大队放眼看去,也就只有老苏家有这样的荣耀。

他们其他人家里,出门能有个自行车就不错了,可老苏家,竟然有小汽车。

不过话又说回来,别人家也没大学生,老苏家一口气就考了三个,这真羡慕不来。

苏长久过来的时候,老苏家里里外外已经有不少人了,那叫一个热闹。

虽然自家闺女只考了本省的学校,不如苏首温等几个,但苏长久已经十分满意。

毕竟,之前都已经不读书了,竟然还能考个大学,这都多亏了老苏家的孩子这几年里帮衬才没放弃。

“你们就要去读书了,大队里也不能没有表示,这是我代表大队给你们几个的一点心意。”

苏长久笑着将几个红包递过去,从苏首温三兄弟,到苏小梅,一个不落的都有。

几个人还没反应过来,手中就多了一个红包,忙要推回去,哪里来得及。

“大队长,您这样可使不得!”

“有啥使不得的?”苏长久说:“我这个当大队长的,给大队里考上大学的后辈给个奖励咋了?”

这话说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啊!

“我今天把话说在这里,要是今年考大学,能考上,大队里一样一人给五块钱。”

苏长久这话说完,大队里的人议论纷纷,但想着全大队就考上了这么几个大学生,给点儿奖励也没啥,便也释然了。

毕竟,从红心大队考了好几个大学生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大队里的小伙子说媳妇女方家里都更乐意了。

只有刘秀英,听到这话的时候,整个脸都拉下来了。

凭啥?大队里的钱那是大家伙儿的,怎么能大队长一个人说给谁就给谁?

这不是光明正大的给老苏家谋福利?

“大队长,这可不行,你这手轻轻一划拉,二十块钱就没了,我们大队有多少钱也经不起你这么造啊!”

苏长久嫌恶的皱皱眉,这个刘秀英,真是个搅屎棍子。

大队里这么多的人,都高兴嘞,就她有意见。

“大家伙儿表决一下,要是大家伙儿都有意见,这个钱我自己出!”

社员们听到苏长久这么说,七嘴八舌的都说开了。

“我不反对,咱大队出了几个大学生,我回娘家,别人都高看我一眼。”

“就是,谁家大队能一口气出这么几个大学生?”

“前两天,给我家二小子说的那个姑娘,原本不同意,忽然答应了,说就冲着咱们大队大学生多才成的!”

……

七嘴八舌的,竟然都同意。

这可让刘秀英面上的表情越来越不好看了。

不成,这事儿绝对不能成,她要去公社里告状,问问公社里的干部,集体的财产,怎么能这样分给个人?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但还是有个别社员表示反对。

但也只是寥寥几个人,苏长久根本没放在心上。

少数服从多数嘛!

我党的一贯原则。

没毛病!

刘秀英打算找几个人和自己一起闹事,就将目标定在了反对的几个人身上。

都是小气吧啦,不求上进,每年倒挂的人,偏生还小心眼儿,见不得别人好。

也算是臭味相投的几个人了。

几个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几句,就约定了,这事儿要闹起来,要让上面的领导知道,苏长久是个假公济私的人。

他们甚至商量好,现在就立刻去公社里举报,要不然等钱都被拿走,就没意思了。

苏长久并不知道这几个人正在谋划这个,而是对几个孩子各自勉励了一番,又与苏桃花闲话几句,最后才到了沈自珍面前。

“沈老师,您是个好人,以后,桃花娘儿几个就交给您照顾了。”

沈自珍笑着说:“桃花是我的妻子,小梅他们是我的儿女,我照顾他们,是应当的。”

说话间,就见到苏桃花的妹妹苏桂花一家子都来了。

“姐,我们一大早就往过来赶,生怕赶不上你们走。”

苏小甜这边,也不去打扰别人家告辞,而是拉着几个哥哥说话。

苏首温三个人本来就舍不得苏小甜,这会儿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过一会儿,苏桂花和苏桃花姐俩的话说的差不多了,苏老三便吆喝着该走了。

他们是正月十七上午的火车。

原本想着让拖拉机送到县城,然后坐去省城的班车,到晚上八九点就能到省城。

在省城休息一个晚上,第二日早早去火车站就行

谁想到,苏老三竟然开车来了,他们的时间也能宽裕一点。

因着这个,苏奶奶便说,让他们吃了饭再出发。

“娘,来不及,县城里还有人等着嘞。”苏老三说。

“你说秀儿他们?”苏奶奶问。

“不是,县里的领导在学校等着嘞,说他们是县一中的荣耀,也是县里的荣耀,要给奖励。”

苏老三来的时候,已经答应了赶着中午将人接到县城里去,县里的领导要见一见。

苏奶奶听到县里领导这几个字,竟也没说啥。

毕竟,家里女婿虽然不是一把手,好歹也是县里的干部,她也算习惯了!

“那行,那就不吃了。中午到满秀家里吃饭。老三,家里还有些肉和蛋,你带上……”

“娘,不用了,都准备好了,今天我二嫂和我媳妇他们厂子里也给他们放假,她们也在家里帮着满秀做饭呢。”苏老三忙就制止,又说:“娘,小甜他们过两天也要开学了,不如今天一同去县城吧!”

苏奶奶到底是有些舍不得,今天送走三个孙子就很伤感了,咋还都要走?

“我寻思着,您和我爹也去县城里住两天,大哥大嫂和二哥要是能抽出空,也去县城里送送几个娃!”

苏老大原本还想说,可能去不了,大队长和李柱子已经站出来了。

“鸡场里的事儿我们看着,你们赶紧去吧,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是啊,大哥,二哥,你们放心,养猪场里我看着。”

苏老大和苏老二听了这话,也不迟疑了。

一家子人略微收拾了一下,拎着包裹出门,才要上车,就见远远的过来几辆自行车。

看样子,是冲着老苏家方向来的,可是看人,却是不认识。

苏老三说:“赶紧走吧,别耽误了。”

既然不认识,苏老三便不想继续耽误时间。

“等等,等等!”

自行车上的人大约也是看到这几个人要上车走了,忙大声的喊着。

自行车的铃声也是一直叮铃铃的响个不停。

很快,自行车就到了小汽车跟前,几个人都气喘吁吁的。

苏老三说完就吆喝着让大家伙儿上车。

千里万里的,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苏爷爷这个沉闷的人都觉得心里有些难受。

这还得一路上顺畅,火车不晚点才行,要是遇上晚点,一耽误就是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

一来一回,光是路上就能花小二十天了。

她不光舍不得苏奶奶,到了临行,她才发现,她舍不得的太多了。

正月十五这日,苏桃花请老苏家一家子人到自己家吃饭,说是请老苏家的人一起过节。

苏奶奶倒是想得开,觉得苏桃花与其在大队里苦苦煎熬,还不如去京城。

李长明上次就来闹了一次,亏得被赶走了,可谁知道,那畜生会不会再来闹。

但苏奶奶又担心,苏桃花去了京城里,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傻了不是!”苏奶奶笑道:“可别胡思乱想的,又不是不能回来看看我。”

这话虽然这样说,可苏奶奶自己都清楚,回来一趟是真的不容易。

不要说转好几次车去省城,就算到了省城坐上火车,也要五六天时间才能到京城。

这么长时间,她冷眼看着,也算看出来了。

沈自珍是真的疼爱桃花,光这一点,就比以前那个李长明强得多。

她在这个院子里长了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了,现在要离开,心里难受。

“你也别难受,家里这边我给你照应着。桃花啊,人活着得向前看。”苏奶奶看得心里难受,但还是尽心尽力地劝着。

“桃花啊,去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你可要好好照顾好自己,有啥事儿,就给我们写信。”苏奶奶一面帮着苏桃花忙活,一面叮嘱着。

“我知道,我会给你们写信的,尕婶,我舍不得你!”苏桃花红着眼圈说。

与其这样不如走得远远的,李长明就是想找也找不到。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