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之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大唐之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第634章 谋反之罪,罪无可恕

“当诛!”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太子李承乾谋反,以失败告终。

参与进来的侯君集等人被押解大理寺。

还有另外三大门阀。

李二陛下听了群臣的意见,却一言不发。

刹那间。

朝堂诡异的宁静。

良久。

李二陛下才淡然问道:“诸位爱卿,侯君集随朕戎马一生,又又灭高昌之功,此子咩高句丽,也出力良多,可否功过相抵?”

众人面面相觑。

且不说陛下此言是否出自于真心,但是谋逆之罪如何处罚,对于李二陛下只字不提的太子李承乾,众人不敢率先提及。

可是,这个侯君集就没这个待遇了。

他若不死,如何以震朝纲。

“陛下,侯君集是臣,臣子立功,那也是陛下赏识,是陛下给的机会。”

“侯君集不死,天下人不服。”

“侯君集不死,只怕后来者……”

点到即止。

倒不如说,他们再为陛下找一个侯君集必死的理由。

如此,就不会显得陛下刻薄寡恩。

史书中,也就不会记载李二陛下杀功臣。

不是陛下杀功臣,是曾经的功臣犯了谋逆之罪,非死不可!

李二陛下见朝臣如此意见统一,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

大理寺。

牢狱。

侯君集睁开眼,就看到了李二陛下进来。

李二陛下问道:“侯君集,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随太子谋反?”

侯君集神色如常,道:“陛下,罪臣灭高昌,那是罪臣最得意之际。臣本以为回朝之后,陛下将赏赐于罪臣。可是,没想到却把罪臣关押起来。”

李二陛下怒道:“那是你收刮高昌皇宫的珍宝,此事朕可以不计较,但是你不应该纵兵劫掠高昌的百姓。”

侯君集心中不忿的道:“陛下,那又不是大唐的百姓。”

李二陛下摇头道:“侯君集,你难道不懂朕之心?”

“朕并不是章灭了突厥,灭了高昌,再灭高句丽……”

“朕要让四海蛮夷,归入我大唐。”

“夷入华夏,则华夏之!”

“你能明白朕所做的千古莫有之举吗?”

侯君集听了却冷然一笑,道:“陛下,罪臣谋逆,其罪可诛。至于陛下的雄心壮志,罪臣你刚才不明白,已经不重要了。”

说完,他长叹一声,跪地求饶道:“罪臣死不足惜,当诛九族。只是……罪臣不敢为儿子求情。只是罪臣发妻何其无辜,请陛下饶恕我发妻。”

李二陛下并不作答,只道:“来人,上酒。”

狱卒将酒端上来。

李二陛下面无表情的道:“与朕不醉不归。”

侯君集不再说,盘膝坐在地上。

君臣二人相顾无言。

狱卒在一旁负责斟酒。

一壶酒见底。

侯君集似乎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境地,摆手道:“殿下,我是武将,这么喝酒……那是娘们儿之举。”

李二陛下浑身一震,对狱卒道:“拿两坛酒来。”

狱卒将两坛酒抱上来。

君臣二人拍开封泥,好像回到了曾经在秦王府的时光。

酒入肝肠。

李二陛下起身,出了牢狱,淡淡的道:“侯君集,你错看了朕!”

侯君集神色一怔。

次日。

朝会。

太监代为宣布,免除罪臣侯君集死罪。

刹那间。

满朝哗然。

众人只以为,劝李二陛下杀侯君集,就如同三顾茅庐。

如此,那就走着。

谁知。

李二陛下拍案道:“朕不是刻薄寡恩之辈,朕一生也绝不会杀功臣。”

“什么功高盖主……朕不是昏聩之君,不怕你们功高,就怕你们无能!”

“秦王曾说,海外有一地,那里的人肤色为黑色,当地环境酷热,犹如火炉。但是,那是遍地是宝藏。”

“有黄金,有钻石,还有石油。”

“太子李承乾和侯君集一同谋反,本罪无可恕。”

“但是,朕不想杀自己的儿子,也不想杀曾经与朕上阵杀敌的手足兄弟。”

“谋反之罪,罪无可恕。”

“发配太子和侯君集前往海外酷热之地,其家眷就留在长安。有朝一日,他们若能将大唐大唐黑龙旗插在海外酷热之地,朕就赦免其家眷的罪责。”

轰隆——

群臣听懵了。

可是,谁也不敢反对。

杀不杀功臣且不说,陛下都明确表明不想杀太子。

谁若反对,岂不是劝谏陛下亲手杀自己的儿子吗?

不想活了吧!

……

内侍省。

太子李承乾就被关押在这里。

李易欢来到此地,推门而入。

李承乾正盘腿坐在地上,闭目养神。

乍一看李易欢进来。

李承乾冷笑道:“父皇不想见我,让你来为本宫送行吗?”

李易欢点点头。

李承乾长叹一声,道:“替我照顾好母后,她对你不薄,比对我这个……”

啪——

毫无征兆。

李易欢甩了他一巴掌。

“你对不起姨娘,你什么都可以做,你可以派人刺杀我都行。自古以来,储君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是,你不应该对老爹下手。”

李承乾咆哮道:“成王败寇,那是本宫输了!隐太子不就是被父皇杀了,他才成了皇帝。”

“本宫效仿玄武门前的父皇,那叫虎父无犬子!”

啪——

啪啪——

啪啪啪——

李易欢不停的掌掴李承乾。

李承乾瞪着猩红的眼睛,怒目而视。

直到打的他满嘴吐血,难带肿成了猪头。

李易欢这才停下来,冷哼道:“老爹当年不那么做,你就不会活到今天。你以为他是为了自己?”

“再看看你,你只是为了你自己!”

李承乾用尽全力的吼道:“本宫想做的事,你永远也不会懂!”

李易欢呸道:“胡扯个屁,你就是一个熊孩子,想证明你自己。但是你知道你一定会输,所以拖门阀下水,给老爹一个一举将他们灭掉的借口。”

李承乾瞠目结舌的道:“不,本宫就是想造反,想要当皇帝!”

李易欢揶揄道:“你可拉倒吧,你真想当皇帝,哪怕你再蠢,也不会凭借贺兰楚石这群废物谋划此事。”

李承乾还不服气,却无话可说。

李易欢掏出一本小册子。

“这个是地图,还有一些资料,记得为我大唐开疆扩土。你不是不服气,那就证明你自己。忘了告诉你,极北之地的罗荒野已经即将被我收入囊中。”

“我还为它改了一个好听的新名字——西伯利亚。”

……

太子谋反。

最终,以发配极热之地而告终。

但是,极热之地是什么地方,又是否真的热如锅炉,大唐的百姓不得而知。

赵郡李氏。

博陵崔氏。

大理寺的侯君集,在朝会上被人提及。

“陛下,陈国公谋逆,其罪当诛!”

反倒是没有参与进来的荥阳郑氏,成了最后完好无损的五姓七望的门阀之一。

贞观九年,十一月二十一。

清河崔氏。

此时,李二陛下灭了高句丽,完成了前朝所没有完成的大事,声望正是如日中天之际。

一时间。

至此。

门阀的时代结束了。

李二陛下对于整个大唐完成了彻底的掌控。

其庶出旁支,永不追究罪责。

对此,满朝文武无人敢提出异议。

没人为侯君集求情。

然而……

大唐百姓皆称颂李二陛下乃仁君也。

失去嫡系一脉的三大门阀,从此将彻底的没落。

为表仁慈,三大门阀的家主和其嫡系弟子尽数伏诛。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