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义渠国》
义渠国

第42章戎王天成

待这里所有的戎人生活稳定下来,小良不遗余力,打算去漠北寻找犬戎失散在那里的部众,还有久居榆次地区的义渠人,将他们全部迁徙到这里来,共同生活发展壮大。小良的家眷及许多犬戎人的亲属还尚在漠北的苦寒之地。如若长期不管不顾,他们必然要遭受北方的娄烦、东胡的袭扰。

这里的一切安定下来,小良嘱咐戎人小心谨慎看管家园,随时防御外敌入侵,自己亲率五百轻骑,昼夜兼程赶往漠北。为了谨慎期间,他们绕开了晋献公的地盘,在漠北的千里草原上,打出了犬戎的旗帜,用犬戎人特有的暗号将藏匿在四处的犬戎人召唤出来。看到小良领兵归来,犬戎人非常吃惊。根据败逃回来的戎人讲,戎王在镐京全军覆没,这些日子大家提心吊胆,唯恐外族再来侵犯,几乎没有人敢去远处的牧场放牧。

小良眼前一亮,那一对戎人姐妹领着两个孩子也在人群中出现了。有两年多光景没见面了,虽然小良对他们的感情有些冷淡,但毕意他们是夫妻,对小良顺从忠诚,从不娇柔做作,虚伪贪婪。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和睦幸福,这正是小良所希冀的戎人具有的醇厚朴实的优秀品质。两个孩子挣脱母亲的手跑过来喊:“爹,爹…”

小良做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当前他所率领的犬戎军大多是在边城一手组建的人马,随他征战多年,值得信赖。他最不放心的是犬戎军中的周人降卒。因此他做出了细致入微的封分:

犬戎军每十人看管一车财宝,设伍长一名,每十车为为一队,由百夫长管辖指挥,每位百夫长负责本队人马的粮草用度,集体筹备统一分配,管理各自营地。每队人马分配三十名周人女俘负责为本队戎人做饭、洗衣,视其战功大小,赏女俘为妻。百夫长之上再设千夫长,直接接受小良的领导,随他征战。

如此一来小良的三千人马顷刻间就化整为零,各自谋生计,有效地阻止了戎人起歹念抢夺财宝,争夺女人而发生内杠引起骚乱。小良召集众人宣布了这个重大决策。犬戎人欢呼雀跃,一致叫好!仿佛那一车车财宝一个个女俘都变成自己的了。犬戎的将士为了财宝和女人,跟着小良出生入死而奋斗终身,对于犬戎及后来的义渠国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世之举。

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撒娇跑走了。小良感觉自己找回了失去的一切,重拾信心,为了自己的孩子,要让所有的戎人过上好生活,他立志一定要让戎族部落繁荣昌盛,发展壮大。

小良召集所有的犬戎部众说:“犬戎的北边有娄烦、东胡和匈奴,南边有晋候占据着太原大部,强敌环伺,根本就没有犬戎人的生存空间。动员大家迁移到泾水、洛水流域和草木茂盛的黄土大塬上,那里更适合戎人放牧,还可以耕地种田、夯土建房筑城。为了打消戎人的顾虑,小良把随身携带的全部银钱分发给各部族长老,命其即刻动身迁徙。惊扰了周边的强敌,恐怕夜长梦多,节外生枝。

凡迁徙的犬戎人,让各地的千夫长带人来领,有父母亲人者则归其所属,按人分配牲畜、粮食,一起劳作、放牧成为该千夫长属下的戎民;那些无亲无故者,或儿子为国殉职者,则由小良迁往义渠故地安置,抚恤生活。就这样一个犬戎部落变成了千夫长统领下的军事机构。戎人完成了部族制向军事制的过渡,为日后的义渠军事强国奠定基础。

这次迁徙结束后,小良探知秦襄公占领了关中平原以后,正忙于西蜀和姜戎交战,根本无暇西顾他趁着天赐良机,顺势攻占了北地郡,就连晋献公的上郡也在小良的酝酿之中。他将北地郡收入囊中,这支戎人军队一下子声名远播,不断地有大荔戎、朐衍戎、绵竹戎慕名前来交好。本是同宗同源,结盟自然天成一家人。

为了增加人口,小良鼓励本族戎人与外族人通婚,建立健全戎人的奖惩机制和法令。凡有能力多娶妻多生子者,每生一男丁,奖励羊一只或价值相等的粮食;多畜牧收益多者,奖励粮食或金钱。有了足够的粮食或金钱就可以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凡耕种粮食者,多劳多得,除了上缴本千夫长之外,其余均可折算成牛羊或金钱供私人支配。

小良颁布的法令是在犬戎法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他们虽然有自己的领地,强大的军队和众多的戎民,但是没有明确的国家称谓,在外族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无名的游牧部落而已。曾经的犬戎因戎王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而兵败镐京,已经臭名昭著,不好再去延续。如今落脚在义渠故地,小良灵机一动,这或许就是天意。他又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一定要记住自己是义渠人。”那重建义渠国,恢复义渠王的称谓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众多戎人军队聚集在一起狩猎,日了久了食物匮乏。于是小良命各千夫长以游猎、牧马的方式寻找更合适的居住地。后来自然天成发展为三部,一部留在洛水流域;一部翻越子午岭来到了环江上游,一个叫郁郅的地方;还有一支小良亲率的周人居多者,则迁徙到了那个四水环绕的义渠故地。

小良做出这样的重大决策,有时连他自己也感到吃惊,若是戎王归来定然不会同意他的决策,只能让各部戎人空欢喜一场。可是眼下的情形不采取果断的措施就会发生内乱。况且他还要去寻找戎王和大哥的下落,如若抽身离开,这里的局面很难掌控,更别说以后的长远发展。

小良回到义渠故地,他立即派人联络了乌氏戎,这些年乌氏戎投降了秦公。寄人篱下,苟延残喘,得到义渠人的投怀送抱自然乐意。小良在乌氏戎那里,用从镐京劫来的金银财宝,买来大量的牛羊、粮食和兵器。小良的军队中有周军的降卒,组织他们开荒种地,其他的戎人暂且无战事,每人按户主分给牛羊,让他们在黄土大塬上放牧。

人的智慧无穷无尽,他们利用山崖挖掘窑洞供人居住。从军中挑选能工巧匠,将他们在中原各地学到的农耕种植和建造房屋的技成术,传授给戎人部众。夯土围墙筑城,伐木搭建房屋。就这样戎人有了自己的农田牧场和居住地,一个初见雏形的戎人部族在这里扎根,并逐步繁荣稳定。

戎王在函谷关的遭遇让小良又是一阵揪心痛楚,如今的犬戎没有了戎王,群龙无首,谁来做主?北上回归的路,晋候埋伏数万兵马等着他们,他的心头为之震颤,历史在这一刻选择了他,犬戎事业的千斤重担只能落在上他的肩,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坐上了戎王的位置。

且说小良派去送信的人一去不复返,杳无音讯。他们携带着二十多车金银财宝,不便四处打探,唯恐暴露了行踪,趁着晋候尚未发觉只好再次隐入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支起帐篷以打猎为生,小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不能在这里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他要为这几千人的生计谋出路。

一切安排妥当,小良亲率千余轻骑返回镐京,搜寻戎王和大哥的下落。此次出兵各个百夫长属下的戎人踊跃报名,积极参与,都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建功立业,获得女俘为妻,繁衍子嗣,延续自家的香火。小良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果然奏效,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见证,总算没有徒劳一场,为自己的英明决策而暗自欣喜。

小良率军再次进入子午谷沿着子午岭山脊之上的秦直道,向南行进不出三日到达镐京附近。行进的路上偶遇一个被周军打散的犬戎士兵,从他口中得知大哥已经战死,戎王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更可恨的是背信弃义的周平王与申候已经迁都洛邑了,要不然小良真想攻进城去,杀了他们为大哥报仇。小良仍然不死心,千方百计地寻找大哥的尸首,可是那场战役都过去快三个月了,根本就找不见。抓了附近的村民来问被告知秦军打扫战场全部埋掉了,不知所踪。小良万分悲痛,自己的同胞兄长就这样英年早逝。

那两名俘虏说:“将军,犬戎王已经在函谷关遇难,是我们亲眼所见,秦襄公只所以没有斩杀我们就是想留下活口为自己洗脱罪名。”

正当小良命犬戎军快速撤离之时,远处的镐京城中走出一单骑,它并未携带武器,两军阵前竟然有如此胆识之人,小良定要见识一番,下令停止撤军。只见来者黑脸上长满了络腮胡须,长髯之下一双浓眉大眼,透着杀气。身披黑色战甲,威风凛凛。虽已年过五旬,但精神矍铄。身长六尺,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胸怀扫除四海之心机,气宇轩昂,英气逼人。

“我乃周平王新封的诸侯,秦襄公是也!为周天子、齐候、鲁候等联军杀害戎王深表惋惜。如今天下大定,应以休养抚民为主,日后再做图谋。愿结交戎狄之友邦,睦邻而居。”来者喊话道。

小良初见秦相公,感觉此人气度不凡,日后必成大器。遂抱拳回礼,率军离去。

小良告知来使:“我们此次前来并非攻城,只是来寻找戎王下落。”稍等片刻从镐京城中走出两名衣衫褴褛之人,待来人走近了仔细看竟然是犬戎人,他们跪倒在地求饶道:“我们在激战中被周军俘虏,求将军带我们走吧!”

小良说:“此行我正是为解救失散的犬戎同胞而来,但你们得如实告知我戎王的下落,好去寻找。”

小良问:“你们这些日子生活可好?有没有挨饿受冻?两个孩子说他们在姥爷家,一切安好!只是母亲时常掉眼泪,以为你永远回不来了。”

小良抱着孩子亲一口,猛然间发现大儿子已经长成个半大小伙儿,个头见长。小儿子也壮实,长高了不少!他欣喜地说:“一切都是谣传,我不是好好的吗?这次回来就是接你们走,往后我们永远不分开了。”

小良反问道:“你们所说的可是实情?”

两名俘虏说:“将军,我们所说绝无虚言,愿用项上人头担保!”他们爬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小良还想尽事臣之责不遗余力地去寻找戎王的下落,根据死里逃生的士兵讲,戎王他们向东撤退,小良不畏艰险,只能向东去寻。在他们逼近镐京城时,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小良大吃一惊,定睛一看,果然是一只规模不可小觑的军队。前面有对方的使者走来说:“周天子迁都远去,此处乃秦襄公暂且驻军,让犬戎人尽早散去,免得双方开战,生灵涂炭。”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