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0014定国策固守京师上

有的是哭江山社稷,有的是哭天子蒙尘,有的是哭自己身死的亲人故旧。

要知道,官员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

师生关系、同窗之谊、儿女亲家、同乡好友。

一句“靖康之耻”,陡然刺痛了百官们心中最深处的那个伤口。

这是他们多日以来,都不敢想,也不能想的。

北宋的靖康之耻,是华夏历史上恒古的惨剧!

接着,他把前方情况一五一十的,说给朱祁钰和百官们听。

其实在上朝之前,百官之中的多数就收到了风声。只是出于自我安慰,他们都是将信将疑。

在听了送信使者的一番叙述,以及金英当众宣读前方将领联名奏报以后,百官心中再无所疑。

大明皇帝的车驾被敌寇强留!

三十万大军眨眼间灰飞烟灭!

随行重臣身死报国!

敌骑猖狂如入无人之境!

宗庙社稷倾塌近在眼前!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百官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

他们顿时又嚎啕大哭、捶胸顿足、如丧考妣起来。

朱祁钰眼见这般凄惶的景象,他的心中又惊又惧。

“众位卿家,天子车驾被留,那是关系到宗庙社稷的大事。”

“敌寇瓦剌猖狂如此,深入我大明边境腹地,视我大明九边为无物。”

“如今他们扣住皇兄,不日必定会大举进攻京师。”

“众卿可有何抵御瓦剌贼寇之策?又可有迎回皇兄之计?”

朱祁钰说着这话,下面官员的哭泣之声,这才慢慢的止住了。

等到朱祁钰口中的最后一个字吐出,便见排班的后端一个身穿青袍的六品官员,越众走了出来。

那官员扬声说道:“下官翰林侍讲徐珵有策。”

百官无不回头看去,朱祁锐听到这个名字,也是蓦然一惊。

朱祁钰却是精神大振,喜上眉梢。

“徐卿,有话请讲!”

徐珵的眉目间,难以掩饰一股得意之色。

“如今正是七月朔日,下官于西山仰观天象,见紫薇星蒙尘。”

“结合星象天数之说,这是表示天命已去!”

“唯有乘瓦剌敌寇尚未深入,尚未合围京师,我大明当南迁旧都!”

徐珵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窃窃私语。

如今皇帝被俘,这京师更是群龙无首之时。

瓦剌大军随时就要破关而入,位于边境的京师又哪里能是久留之地?

大明本来就是以南京为旧都的,永乐天子迁都至北京,这也才不过三四十年的光阴。

朝中年纪稍大些的臣子,都还能追忆在南京时的旧事。

遮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江南的吴苏软语,还缠绕在老臣们的心中。

一想到有长江天堑、江淮沃土作为屏障,倒是又不少人心中松了一口气。

暂避锋芒,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百官窃语良久过后,才见到群臣中辈分最高的礼部尚书胡濙,颤颤巍巍走了出来。

向朱祁钰深深一拜后,胡濙才开始说话。

“老臣以为,太宗文皇帝既迁都北京,并移陵寝于此。便是昭示子孙后代,以万世不移之计。”

“若是此时南迁,只怕是大为不妥!”

徐珵没想到胡濙会出言质疑,他先了一愣,随即旧冷下脸来。

“紫微星,代表着天命。天意昭昭,难道老先生是看不见吗?”

“瓦剌掳我大明天子,杀我军民。来势汹汹之下,不日便可趁势兵临城下。”

“若是我们迁都南京,尚能和瓦剌划江而治,这样也不失半壁江山。”

“若是死守京师,那便只有玉石俱焚!”

胡濙听了徐珵这样一番侃侃而谈,他不知道如何作答,只是一时竟是语塞。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得人群中一个硬如钢铁的声音断然响起。

“一派胡言!”

百官无不震骇,他们各自循声看去,只见站在中列的兵部左侍郎于谦,昂首怒目而出。

于谦怒视徐珵,大声训斥。

“京师,为天下根本,为祖宗陵寝所在之处。若一动,则江山社稷去矣!”

“难道诸公不知北宋靖康北狩之事么?”

“为今之计,唯有速速召各地勤王之军,入卫京畿,固守京师。”

百官见到这个一向斯文儒雅的中年人,陡然间须发箕张,又是双目如电。

他们都觉得有一股寒气,从背心直冒上来。

朱祁锐本来在史书上,看到过今天发生的这一段事情。

今天身临其境,只觉得自己所见,真是让人目眩神摇。

他虽然已经认识了于谦,也知道于谦不乏行事果决之处。

然而今天之事,却是于谦从未有过的凌厉锋锐。

刹那间,一个念头闪进朱祁锐脑中。

今日,藏于剑鞘之中多年的利剑,终于出鞘了!

靖康之耻,不也是君王被俘吗?

随之而来的,便是汉家衣冠南渡,大好的半壁山河拱手让于异族。

不过这个时候百官都是人心涣散,他们虽然不再啼哭,可是心中仍然惶恐和悲切。

百官之中,伤心和惊慌的原因各不相同。

“今天是你们前来商议国家大事的,不是让你们来这里哭哭啼啼的!”

虽然发疯的校尉被拉了下去,可是百官们却是更加的沮丧。

代表文明的汉人,向着代表野蛮的女真人,称臣纳贡,忍辱偷生!

大明这才开国不到百年,迁都北京也不才三十年。

“大明列祖列宗在上,大明要完啦,谁也救不了。蒙古鞑子又要打过来,大家都得死!”

“还有人胆敢乱我军民之心,摘了乌纱帽拖出去!”

朱祁锐的这一句话,总算是让原本哭哭啼啼的官员们安静了下来。

官员们都是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他们可不想被摘了乌纱帽,丢了官职。

难道汉家子民刚从蒙元的暴政下复苏,又要重新沦为异族铁蹄下的奴隶了么?

一个心智不佳的官员,浑身僵硬、跌跌撞撞冲到人群,对着蔚蓝的天空疯狂叩拜。

……

那个送信回来的千户在,大哭一场后,心绪反而慢慢平定下来。

这个时候,朱祁锐走了出来。

“胡闹!”

难道大明就要像北宋那样,遭受这样山河破碎,衣冠沦丧的巨变了么?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