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七零:我带千亿物资领着全家奔小康》
穿越七零:我带千亿物资领着全家奔小康

第九十八章 落榜了

减掉成本,每家能分到三百多块钱。

一个馒头是一分钱,相当于现代的一块钱。

这三百多块钱,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了。

这一操作看得全村人都傻了眼,昨天那些议论的人更是觉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这打脸来的不要太快了。

第一次采摘了三万多斤的瓜,将近有一半的量。

村里人又纷纷来打探消息,他们这些瓜都卖到了何处?

期间,秦慕商拜托李伟给牛棚的那些老人带了好几次瓜。

也是感念贺老对秦老四的恩情。

虽然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比之前好多了,但秦慕商也会时不时煮一些熟鸡蛋,让李伟带进去送给他们。

都是一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能帮就帮一把。

阿大队长和谢书记也趁机找农场场长协商,将村里的孩子们都送到农场的学校去读书了。

在瓜地收尾时,原本打算种土豆的,秦慕商却突然改变了主意。

这几个村子大片大片的都种植洋芋,这种洋芋也就没什么竞争力了,所以她打算种洋葱。

谢书记在看到了西瓜的丰收之后,当秦慕商提出种洋葱的时候,他很给力的,到县里帮忙弄来了洋葱的种子。

收了小麦之后的村民们,交了提留后,看到所剩无几的粮食都皱着眉头。

还好,枸杞这边增加了一点收入,让他们微微松了一口气。

看到秦家种洋葱,再没有人迟疑,一窝峰的全跟着种洋葱。

十月二十一号的时候,上面终于下达了正式通知,恢复高考。

高考时间定在十一月二十八号。

家里有粮,田里有菜,一家人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秦家三兄妹将报考表单填好,交上去后,被勒令在家里好好复习,准备高考。

白天的时候在家里复习功课,每天晚上的时候,秦慕商都会到外面溜达一圈,给那些黑狐喂一些灵泉水。

时光如流水,很快就来到了高考的日子。

谢书记带着村里十多个准备参加高考的人,提前一天来到了县城。

到十一月三十号考完,晚上的时候他们才回到了村里。

到十二月的时候,秦慕商家的香菇可以开始采摘了。

刚开始量比较少,他们每天请农场的人帮他们带香菇到供销社去卖。

现在这个时候入冬了,地里根本没什么菜吃。

香菇上市后,很是抢手。

当产量多了,供销社的主任主动找过来,让他们将这些货全部卖给她。

给的价钱也公道,还省得他们一趟一趟的付运费,往供销社送。

供销社的主任,因为西瓜的生意小赚了一笔,还和供销社配发总部打好了关系,现在农场的供销社也已经正常运行了。

发现秦家现在又有新鲜货,她也很乐意和他们打交道,这价钱当然给的也公道。

石岩村种的洋葱,要到第二年六月才能收货。

不少人看到秦家种出来香菇,还有农场这个大客户上门收货。

加上秦家隔壁的孙嫂子和大队长也已经开始搭大棚了,村里很多人都很心动。

可搭一个大棚,成本要二十多块钱,听到需要这么多钱,就打起了退堂鼓。

大队长和谢书记,就是想利用香菇的事情带领全村致富。

为此,谢书记连着十多天,天天跑县里。

终于让县里垫付钱,帮忙买了搭大棚的材料,等香菇种出来后,从他们的货款中扣。

村里人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欢天喜地。

以前的大冬天,石岩村的人都窝在家里猫冬。

可到了这里的第一个冬天,他们却忙得热火朝天。

种香菇对他们就是幸福生活的希望,有希望就有奔头,就算忙一点,累一点,苦一点,他们也心甘情愿。

持续到十二月二十五日结束,村里有三个人接到了录取通知书。

而秦家三兄妹却全部落榜。

秦慕渝更是一脸懵。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其中一人,曾经和秦慕渝是同班同学,成绩根本就不如秦慕渝,而这人考上那一所不错的大学,他却落榜了。

而秦慕商就更不可置信了。

因为七七年的这场考试的所有卷子,她都有一套完整的。

曾经她还写过几套比较复杂的大题给秦慕渝做,他都做出来了,自己就更没问题了。

可偏偏他们两人都落榜了。

秦慕商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但想到自己做的小动作,嘴角忍不住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大队长也没打算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他们,西瓜都卖给了农场。

看着这些蠢蠢欲动的村民,大队长立刻提醒道:“当初我给过你们选择的机会,是你们自己放弃了,并且当时也说的清清楚楚,西瓜地的盈亏,以后与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你们也都同意了的,要真想种西瓜,就等到明年吧!”

只是一个个肠子都悔青了,当初为何没有跟着一起种西瓜。

他们总共十八亩瓜地,平均一亩瓜地四到五千斤,总共卖了七万两千斤瓜,按照一分五厘一斤,总共卖了一千零八十元。

秦慕商此话一出,全村人都静默下来。

种瓜的三家人,加上农场自己带过来的三十人,分工合作,井然有序的开始摘瓜、过称、装车。

“大队长,我们是一个集体,不能分得这么清楚。”

“这一碗水可要端平了,地里的小麦眼看就欠收,交了提留,我们都得饿肚子。”

秦慕商站了出来,扫视了一圈这些人,淡淡的说道:“这些瓜我们按照一分五厘的进价卖给你们,你们自己找销路去卖,赚到的钱归你们自己。”

他们虽然很想分一杯羹,但是为了长远的打算,他们都乖乖的闭上了嘴。

五天后,第二批瓜又摘了三万多斤运走。

这时村里人就算眼红,一个个也都没敢再说什么。

“既然是一个集体,就必须平均分。”

“平均分……”

农场这边给他们三家各兑换了二百块钱的大米和面粉,其余的算的现钱。

他们这三家接下来就不用再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凭什么,这可是集体财产?”

“集体财产?你会种瓜吗?你给瓜地浇过一次水吗?我们都让步了,你们还得寸进尺,谁要再闹,别想让我们传授种瓜的经验,自己摸索去吧!”

“都是一个村的,你们种西瓜吃饱肚子,我们种小麦的个个饿肚子,这事不公平。”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