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天下第一逆贼》
天下第一逆贼

第九十六章 尘埃未落定

朱高燧脸色阴沉,因为太过用力,嘴唇一片煞白。他死死的盯着老二,默默的摇着头。

朱棣将朝堂上的一举一动收在眼底,沉吟之后看向胡广:“首辅,如何看?”

首辅大人摇摇头,又点点头,让人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这些年,尽管皇帝因为北征诸事,对武将极为看重。但因为有内阁的存在,总掌朝政,朝廷里基本也都是由文官们作为话事人的。

但是现在……

未来……

这就是认同的意思了。

若这不是在奉天殿上,不是在皇帝面前,不是与对面的腐儒们在一起。武将们,几乎就是耶的喊出来了。

朱棣点点头,再次开口:“三位爱卿,怎么看?”

这是问杨荣、金幼孜、杨士奇三位内阁大臣的。

杨荣、金幼孜、杨士奇三人出班,抱着笏板低头弯腰:“臣等与首辅大人一样。”

大明姓朱!

当那场争吵到最后,皇太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阁班房中立马陷入寂静。

然后,皇太孙带着胜利的笑容,走出了内阁班房。

杨荣三人目光向下,眼帘下垂,说完话便默不作声。

胡广同样抬着因为年迈而僵硬的脖子,艰难的看向大殿最上方的皇帝。

他的脑海中,依旧在回荡着皇太孙当日在内阁里说的最后那句话。

胡广到现在已经看得清楚了,皇帝若是不赞同皇太孙的谏言,一开始就会严厉申斥并作出拒绝,而不是让朝廷再议。

皇帝的心思,早就有收拢兵权,往内阁掺沙子的意思了。

忽然之间,胡广觉得自己是真的太老了,老到已经不能揣测出皇帝的心意了。

他在想,自己在这内阁首辅的位置上,也已经有些年头了,是不是该往年轻人们顶上来。

毕竟,杨荣他们的才能不比他差,而且更加的年轻,更加的富有活力。

龙椅上,朱棣得到了内阁全体肯定的答复,便再也没有理会那些目光绝望的文官。

这个世界上只有聪明人和蠢人两种人。

聪明的人看到江面有鸟,会诵读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蠢人,只会说‘卧槽,好大的鸟!’。

同样的,偌大的朝廷里,自然也有聪明人和蠢人。

聪明的人,这个时候便不会说任何的话,而那些蠢人欲言又止、心生不满的模样,就显得更加愚蠢。

朱棣心里的一个小本本上,已经将那些,到这个时候还没有看清状况的家伙的名字,给一一记录了下来。

“内阁稳重,所思所想皆为大明。

朕无有不允!

五军都督府轮值内阁,入直文渊阁,大明军队纳入京察之事,交由内阁商定相关事宜,梳理成文,明发圣旨颁布天下。”

皇帝到最后,还是将事情给按在了内阁身上,从不表明他心中所想亦是如此。

听到朱棣最后肯定通过的话,朱瞻基双拳紧握,让虎口出的肌肤血色全无。

从脚后跟到小腿,再到大腿,一直到整个脊梁骨,都在不停的颤抖着。

于是,朱瞻基用更大的力量,来压制着这股不受控制的力量。

他能感受到,自己的血脉在不断的膨胀,呼吸也越来越急促。

这是脑袋缺氧的表现。

有一只温润的大手,悄无声息的握住了朱瞻基已经出汗了的手。

他微微转头侧目,就看到父亲带着微笑的脸,双眼弯弯的眯着。

平静的眼神,却给了他一股巨大的力量让他逐渐平复下来。

“如今,你终于知道施政之艰难了吧。”

父亲的声音很低,低的连空气都没有惊动半分。

很是平和,好似就连杀红了眼的疆场敌我双方,都能平复安静下来。

朱瞻基几乎是控制不住,就要去抱住老父亲。

“这是你第一次站在这里提出政见,但却不是最后一次,往后你更要坐在这里颁布政令。

你得牢记,他们无论怎样争论,也无论是为了什么,你都得听着。一个人的想法和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朱瞻基默默的点点头,他很清楚其实这一次他是靠着身边这位大明太子爷的面子,才会让文官们不敢太过驳斥。

也是因为皇爷爷的存在,才会一开始没有引起军方的剧烈震动。

同样他也取巧,让文武双方都得到了好处。只不过是,谁的好处多一些,谁的好处又少一些。

但无法反驳的是,这次锦衣卫获得的好处最多,文官们获得的好处最少。

武将们能轮值内阁,真正的站在大明权力巅峰。

而文官们,头顶上多了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阁老,但也多了一个监察军方的权利。

算是扯平。

但,却有辱斯文!

文官们前仆后继,几乎是死而后已都要维护的斯文,必然会令他们在接下来的大明政治活动中,对朱瞻基及军方展开报复。

可是,朱瞻基同样在等待着。

将这些自诩斯文忠良的人,给一下一下的最终拍进泥土中

谁会是大明朝堂的话事人?

担心和不满之余,文官们对太孙能将最后的监督权,层层叠加交给都察院、刑部、内阁掌握,还是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他很清楚,自家这个大侄子弄出来的事,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到时候百官敬重,无论文武,都紧密的站在东宫一方,他当真就没有任何的可能了。

他想要站出来出声反对,但是却被身边的老三给死死的拉住。

东宫,原本因为太子的原因,朝堂大半的文官是心系东宫的。

文官们在担心,大明朝堂会因为五军都督府轮值内阁,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争斗。

至少,现在在内阁班子集体背刺大伙的前提下,能拿到监督权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反观武将这边,平日里少有心思的他们,此刻却有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心思想法。

以前,锦衣卫是悬在文官们头上的一柄刀。

现在,只要这事定下,他们这些人无论如何也几乎是要被打上东宫的烙印。

到时候,这两位爷还拿什么和东宫去比?

朱高煦不是傻子。

品级足够高的,如朱勇、张辅、徐景昌等人,则是在思考着其中之利弊。

毋庸置疑,但凡这一次五军都督府轮值内阁,京察大明军队的事情定下来,锦衣卫将会获得空前大的权利。

年迈的首辅大人,看了看这庄严无比的奉天殿,又看了看对面已经满怀期待的帝国武将们,再看看身后愤懑不已的同僚学生们,最后看向了挺直不屈的大明皇太孙。

首辅大人开口:“老臣以为,太孙所思所想,已是老成。”

现在,这把刀也将要挪到武将们的头上。虽然这把刀只有京察的时候,才会出现。但谁知道,这日子长了,这把刀还能不能收得回去。

几位大佬对视了一眼,不由的看向先前一直沉默看戏的汉王、赵王两位王爷。

有官阶品级低的,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自己得砍多少颗北元贼子的人头,才能入主五军都督府,也好到时候去那内阁班房里走一走看一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