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路凹凸涅槃重生记》
路凹凸涅槃重生记

第18章职场如战场置身新环境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路凹凸冲在了最前面

路凹凸十分重视谷蕙茹安排的这项任务,他立即召集兰蔻蔻、贾美美、马列三人开了个小会,确定下了深入基层调研的时间、各个层次的人员等细节问题。

专项调研是在路凹凸呈报给董事长谷蕙茹的那个调研报告中涉及到的问题基础上的延伸调研。

谷蕙茹内心是焦灼的,她已深刻地意识到集团公司内部人浮于事的严重弊端和“官僚作风”,这对企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人事制度改革箭在弦上,她给路凹凸安排专项调研任务时,已经说得非常明白、透彻,必须到了下定决心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集团内部的人其实都看得十分清楚,如果不加以变革,继续照这样下去,天马走下坡路也是迟早的问题。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人才陆续外流,重要工序、岗位的技术骨干也有离职的苗头,职工队伍出现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作为集团公司董事长,谷蕙茹其实很早以前就已隐约觉察到了问题的存在,只是她没有把这些个问题看得如此严重。在她看来,天马集团是自己一手培优培强做大的,即使其它企业出现问题,自己的天马集团也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她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主要凭借着还不错的经营业绩,这样的业绩,即使在行业中也是位居前列的。

四人专题调研小组历时一个礼拜,按照路凹凸指定的调研计划提纲搞完了深度调研。在这次专项调研中,接触方方面面各个层次人员560余人,每个人都做了大量的调研笔记。

路凹凸又召集大家一起综合分析了调研材料,归纳了问题的共同点、不同点,汇集了一下各个层面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路凹凸主动提出,将用两天的时间草拟出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初步写出一个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草案),然后大家再聚在一起集思广益、认真修改、补充、完善。路凹凸给每个人的任务是:继续关注一线干部职工的信息反馈,及时梳理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线索。

在四人小组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行事作风、工作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

兰蔻蔻并不太擅长文字,她平素更精于关系协调,公司上下处理工作关系、私人关系往往都做得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人缘极好,底下的人私下里给她送了个外号“八面玲珑”。

贾美美入职天马虽然时间不长,但职位显赫,一时半会儿别人也看不出她究竟有多大的能力,在别人看来,不熟悉、不了解、不知底细能力如何,有些神秘。但大家都清楚她有着强大的社会背景,所以,人们也就给她取了个外号“蒙面女郎”。

马列在年龄方面比兰蔻蔻小十多岁,又比贾美美大两三岁,他的社会背景比贾美美又略胜一筹,马列的姑父是市里的官员。马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天马集团,马列大学学习的是企业管理,据说在天马也是临时性过度,马列每天正常打卡上班,一半的时间都在学习,他准备考公务员。背地里人们送他外号“临时工”。

路凹凸升职后,最高兴的莫过于妻子柯梦岚。

在她看来,职务升迁后,路凹凸的人生价值就会更加凸显,他也就有了干事创业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平台和跳板。随着职务的升迁,还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那就是薪水标准的大幅度提高,这对于改善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在综合科工作的几个月里,路凹凸拿的是科员的工资标准,每个月应发工资不到5000元,扣除社会保险等相应杂费,实际到手的工资每月也就3000元多一点,这对于高消费高物价时代靠养家糊口的工薪阶层的确捉襟见肘。毕竟,人都活在俗世间,亲戚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婚丧嫁娶、升学乔迁、添丁入口等等等等哪一桩事都得需要金钱的打点和铺垫。

妻子柯梦岚的收入略高于路凹凸一些,精于算计的柯梦岚更是恨不得一元钱掰成两瓣来花,这并不是说柯梦岚有多么吝啬,现实的情况其实明摆着,儿子在读大学,女儿今年也要即将考大学,儿女们的学费开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儿子即将大学毕业,面临考研或者找工作,接下来就是买房子、娶媳妇、结婚、生子。哪一样都需要大把大把的人民币。

钱从哪里来?钱的唯一来源只能是靠着工资。

柯梦岚回想起路凹凸在鸿立机械公司工作过的那些年,企业不景气,工资有时拖欠两三个月发一次,那样的苦巴巴的日子照样也熬下来了。

对于职务升迁后的工资,妻子柯梦岚的确有些好奇,她试探着问路凹凸,路凹凸总会报之以微笑,“今后可以拿年薪了,年薪标准12万。”

12万的年薪标准在柯梦岚看来,已经是很高的工资水平了,平均下来一个月一万多元。柯梦岚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她突然感觉到原本拮据、苦涩的生活有了盼头和希望。她甚至不止一次地浮想联翩:等多积攒一些钱,儿子一旦将来买房,好给他付一个大的首付。

总之,在柯梦岚心目中,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柯梦岚喜欢钱并不代表她崇拜钱,每一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社会中,都需要食人间烟火气。柯梦岚同样也不例外。

工作量的加大,路凹凸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

很快他便完成了专题调研材料,起草好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草案)。

路凹凸将亲自撰写的报告和草案分别发到了四人小组成员的邮箱中,并一再叮嘱切实绝对保密。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小组成员都熟悉一下材料,每个人都要标识出不同的修改意见集思广议,不断地完善好材料,届时,在大家集思广议的基础上,坐到一起进行面对面修改、补充,达成一致意见后,马上呈报董事长谷蕙茹。

第二天上午,路凹凸主持完成了调研报告及(草案)的修改工作。

当日下午,路凹凸将正式打印好的专题调研情况汇报及实施方案(草案)亲手交到了董事长谷蕙茹手中。

兰蔻蔻从心里对路凹凸是佩服的。

这样大手笔的材料,她自己也承认写不了也写不好更写不出来。她现在就有点后怕的在想,当初如果董事长把这项重任压在自己肩上的话,那可真是难为死自己了。如果说对路凹凸的升职还曾经有那么一点嫉妒心的话,看到路凹凸付出的辛劳、取得的成果,兰蔻蔻除了钦佩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杂念。

兰蔻蔻是从心底里服了路凹凸。谷蕙茹没有看错人。

私底下同贾美美沟通思想时,兰蔻蔻再三地叮嘱贾美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我必须虚心地向路凹凸学习,他的敬业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整个集团公司的干部职工学习。

兰蔻蔻的一席话,彻底击垮了贾美美曾经的优越感和傲娇的思想,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正视自己、校正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因为,这场人事制度改革的风暴一旦刮起来说不定会击倒许多人,其中就包括她自己。

贾美美分明地已经感觉到,集团公司上至高管、下至中层干部、管理人员都将人人自危,竞争上岗将会成为这场人事制度改革的攻坚核心。换句话说,现有的干部岗位也都只是暂时的,改革启动后,将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竞争上岗,这会触动很多人根深蒂固“官本位、不作为”的观念,一些混日子的干部无论高管还是中层干部将会退出干部序列,一些有能力的人将步入干部岗位,真正体现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格局,这便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初衷设置。

兰蔻蔻从路凹凸的草案中已经嗅到了非同寻常的气味和苗头,直觉告诉他,这个新上任的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董事会秘书绝对不是善茬,算得上是一个狠角,尽管也许草案中有着董事长谷蕙茹的个人思想和授意,路凹凸能设想出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方案,实属人才难得。

在这个方案中,兰蔻蔻同样也看得出,很多观点、举措都是路凹凸自己的设想,字里行间都烙印着路凹凸的思维。作为董事会秘书,集团公司目前的第一大秘,也只有他敢于写出这样一个草案。当然,这份草案最终能实行、推动实施与否,集团公司还要召开办公会、职代会分别进行研讨。

女人的第六感觉告诉她,对这个路凹凸必须引起格外的警惕,他太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过去他就担任过办公室主任、秘书的要职,他的阅历、经历是丰富的、饱满的,也是曾经经历过许多的人生的跌宕起伏的,这样的人制定改革方案,将会极具“破坏性”。

兰蔻蔻决定邀请路凹凸找个方便的时间随便坐坐,顺便叫上表妹贾美美作陪。

就集团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已经召开了两次办公会议了。

路凹凸主持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和实施方案(草案)也已经印发到了集团高管成员。

第一次召开办公会时,董事长谷蕙茹只强调了一点,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务必要坚决推进实施,要在集团上上下下动一次大的手术,不讲关系、不讲情面,一切惟实绩和能力说话。

就在上次的办公会上,在谷蕙茹主持下,集团班子成员讨论了那个草案意见稿。

谷蕙茹并没有多说一些什么,她最主要的是想看看班子成员们如何看待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如何看待这次专题调研和出台的这个草案,她希望大家集思广议、各抒己见,都能结合集团现状和实际谈一下个人的想法,也为集团今后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路凹凸的这份实施意见草案,大胆地提出了“精兵简政”的主导思想和原则,这主要是针对中高层以上领导干部而提出的设想。路凹凸起草这份文件草案的主要依据是“人浮于事”,集团内部“领导干部”太多,十分不利于“快速发展”。

基于这个基本观点,路凹凸在方案设想和架构过程中就明确地建议,在集团公司高管现有14人的基础上,削减一半的职位和职数,首先做到对集团高层的“精兵简政”。其次,庞大的中层干部队伍应该大力进行瘦身,原则上一个部门保留一个职务,设立一名中层干部职位,对于有些能合并、兼容的业务处室则需要进行整合,这样以来,既可以减少中层干部职数,又可以达到高效率运作的目的。

专题调研活动结束后,路凹凸组织小组成员商讨方案框架时,兰蔻蔻就不赞成路凹凸的一些主张和观点,她尤其反对他提出的削减干部职数这一敏感的话题,但是,兰蔻蔻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明她反对的理由。

贾美美也对精简高层职数抱有怀疑态度,他善意地提醒路凹凸,我们起草文件,应绝对遵循董事长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我们不能凭空地替领导做主,你要知道,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我们左右不了局势。

兰蔻蔻和贾美美善意的表达,仔细想来,其实也是话中有话,路凹凸何尝不明白她们话中的意思。说白了,就连她们俩都隐隐地开始替自己有些担心,董事长万一采纳了路凹凸的意见建议,说不定被削减的还会有她们自己。作为文件的参与者、制定者,绝对不能给自己的脖颈主动地去带上枷锁。

兰蔻蔻迫切地想知道的一个问题是,实施方案的底线是不是董事长特别授意的?如果董事长有意而为之,感觉高、中层要削减职数,那无话可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董事长是集团公司的掌舵人,她的任何意志无论对错都不好违背,也不能违背。如果这些“馊主意”全部都是路凹凸一个人凭借主观意志和想象力炮制而成,那则另当别论。那么,他的好日子也将到头了,刚上台也许很快会滚下台去。因为,他很可能触犯了众怒,他砸别人的饭碗,别人就极有可能打碎他的饭碗。

路凹凸对于兰蔻蔻对有些问题的关切也是表示了理解。他说,董事长把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研究完成,我们也只是负责前期调研和拿出初步的文案,置于下一步集团公司怎么改革?如何进行改革?改革到什么程度?路凹凸心里也没有底,很多事情也不是他该考虑的,他只是执行者、参与者。

兰蔻蔻并没有在路凹凸口中得到她想要知道的东西。

路凹凸心里当然清楚,整个草案的原则、指导思想以及细节,董事长谷蕙茹都跟他交流了想法和看法。既然老板的意志和决心已定,那么,方案的起草也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不过,谷蕙茹还是征求了路凹凸的意见,她坚持改革的决心虽然依然十分坚定,但也不是毫无顾虑。特别是当路凹凸提及中层干部队伍过于庞大这个敏感问题时,谷慧茹还是犹豫了一下,她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痼疾,好几年前她就想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一直久拖未决至今没有解决。

谷蕙茹鼓励路凹凸,在这个方案拟定过程中,除了既定的大的方面的方针和原则不动摇之外,细节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他完全可以糅合进自己的创新管理元素。换句话说,谷蕙茹是在期许路凹凸,你也可以完全按照你的人事制度改革设想去全方位考虑这个大的课题。

路凹凸得到了明确的信号后,对这个方案的拟定更加充满了信心,这样,自己的很多想法、创新的思维都能够填充进去。至少,董事长是鼓励、默认自己这样去设想的。所以,路凹凸在起草文案时,将自己置身于“董事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就没有思想上的任何的顾忌和束缚。

第二次办公会上,集团高管们都发表了意见,除谷蕙茹以外,其余的13位高管基本上或明或暗都表示了反对意见,并对这个草案持否定态度。高管们的态度完全在董事长谷蕙茹的预料之中。她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人事制度改革实施草案犹如一块石子,不经意间投进了河水中,被惊起了不小的涟漪。

谷蕙茹了解到了每位高管的真实心理和思想脉搏,这是她需要掌握的第一手情况。公司的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与否,完全取决于这些高管的态度,支持与不支持。现在,情况算是一目了然。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那么,纵使心中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总得有一个不同意的理由。

谷蕙茹点名让每一位副总都说出自己的理由。

路凹凸作为董事会秘书,每次都参与会议记录,高管们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会被他记录在案,办公会议记录也是要存档的。大家发言时也都是格外地小心翼翼。

“改革是好事,应当支持,可是如果要以牺牲大家的前途命运为代价,这样的改革我并不支持!”副总陆卓然第一个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大家都是有股份的,也都是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谁下台谁心里都不会好受......”副总李山高说话的语气有些激动。

“方案中提出现有的班子由14人减为7人,被减下来的7人如何安置?”副总钱桂川直言快语。

“我就想知道,动班子的主意是董事长深思熟虑后的最终决定吗?还是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如果下定了决心非动不可,那么,我在这里声明,我会第一个主动退出!”副总习术话音不高却语气惊人。

高管们在陈述和发表自己的理由与见解时,谷蕙茹一言未发,她只是静静地倾听,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一脸的凝重。

“路大主任凭空编造文件的本领的确高强,敢问你了解天马吗?了解多少?”副总魏清高拍桌而起,怒视着路凹凸,“一个下岗失业人员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来到天马混口饭吃就不错了,还敢蹬鼻子上脸蛊惑领导,你看你搞得这个破方案,除了搞分裂,我看十分不利于团结,这难道就是改革吗?”

“够了!”谷蕙茹猛地将手中的记录本掷在桌上,脸色突然阴沉了下来,“都表演完了?大家的真实态度都亮出来了吧?改革就这么难吗?我看未必!”

会议室内一片静谧。

路凹凸努力使自己恢复平静。在这种场合下,他也不想争辩什么,再说,他也只是一个办公室主任、董事会秘书,在座的都是高管,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卑不亢地忍着,哪怕心中充满着委屈。

“改革是为了集团公司今后更好地发展!”谷蕙茹一字一顿,“不改革,企业就没出路,不创新,企业就会按部就班、故步自封,缺乏激情和活力。”“我是赞成改革的,也是坚决要支持改革的,支持和赞成改革的人,班子中占比为14:1”“也就是说,13位高管都是不赞成改革的?是吗?”谷蕙茹站起身来,“我们究竟要不要改革?”

会议室里仍是一片沉默。

“我们最需要什么?我们眼下最需要的是支持改革的闯将、猛将!”谷蕙茹走到副总魏清高的背后,“我们有的个别同志攻击、诋毁他人,说白了就是抵制改革。”“路凹凸同志之所以能被遴选到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来,除了说明他本身十分优秀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倡议者、支持者、践行者,这样的人我们需要、需要支持、更需要保护!”“董事会秘书就是要替主要领导出谋划策,筹划文案,我授权路凹凸同志在这份草案中可以体现自己的一些大胆的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他起草的这份草案可以说很成熟,也很符合集团实际,更很符合我的思想。”

“两次办公会集体研讨这个方案,如果班子的意见不统一、步调不一致,改革就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开会的目的就是要先解决思想问题,解决统一认识问题!”谷蕙茹回到座位上,“高管的职数减为7人,中层的职数削减幅度将会更大,都要有思想准备!”

办公会后,会议决定三天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草案)。

职代会通过决议后,那么这个方案届时将作为集团公司内部的正式文件印发下去,改革也将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真正引起她高度重视的是路凹凸的那个调研报告。

谷蕙茹在一线搞调研的时候,以前也有不少的干部职工向她反映过这些问题,那时她还没有太当回事。特别是当她看了路凹凸给她的调研报告后,她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击,她这才意识到,再不重视干部职工的呼声,再不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企业真的有倒退的危险。

兰蔻蔻长吁了口气,脸上浮出了不易让人察觉的笑意。

在她看来,有路凹凸这棵大树、干吏、能臣,他们充其量也就是陪衬而已,置于马列,更是跟着玩玩而已。

谷蕙茹让路凹凸牵头,人力资源处处长兰蔻蔻、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贾美美配合,综合科科长马列参与,要求他们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尽快拿出一个新的专题调研报告和一个初步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天马集团目前依然是市里的标杆企业、利税大户。

谷蕙茹决定启用路凹凸,下这个决心也是很不容易的。起初,她是想培养一下贾美美,一旦时机成熟的话,想让贾美美担任集团办公室主任兼董事会秘书。后来很快又改变了主意,主要是因为她看了贾美美写得几个发言材料后,都很不满意,她就悄然打消了拔擢贾美美的预想。在她看来,如果不是碍于贾美美当局长的舅舅的关系,她是不会随便地将贾美美放到集团办公室副主任这个职位上的。

贾美美虽然以前从事过办公室工作,但综合素质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

路凹凸二次就业选择了天马集团,天马集团也青睐于他,命运和机会最终眷顾了他,上天帮助他给他搭建了一方供他施展才华的平台,这的确重新燃起了路凹凸的斗志,使他感觉到人生有了目标,奋斗有了希望,干事创业有了奔头。

兰蔻蔻暗自庆幸这么艰巨的一个任务没有直接落到她的头上。从道理上讲,人事制度改革调研和制定方案属于人力资源处的工作范畴。谷蕙茹为什么安排给了路凹凸,当然有她的道理,让自己配合路凹凸完成这项工作,正好求之不得。

兰蔻蔻可以说是十分资深的人力资源处处长了。多年来,她深知自己的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很多政策性的文件大都出自于他所在的这个职能部门,很多干部的考察、任免也都出自于她的手,在集团公司内,兰蔻蔻可以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实权派人物。

贾美美也乐得跟兰蔻蔻的想法一致,谁牵头,谁负主要的责任。往往是从属和配合的人员最能清心,甚至连脑筋也可以不动。

办公室历来是一个单位的窗口、形象,办公室主任的人选素质必须是过硬的。选择一位高素质的办公室主任也必须是十分审慎的。能胜任办公室主任职责的,必须要有不同于常人的能力、气魄、担当。

无论从年龄、资历、经历、历练程度、协调能力还是文笔等各个方面考虑,路凹凸无疑都是办公室主任的最佳人选。

兰蔻蔻内心比谁都更要清醒、明白,真正促使董事长谷蕙茹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原动力和导火索其实就是路凹凸,他的那篇调研报告简直就是火药味十足的战斗檄文,深深地刺激、刺痛了谷蕙茹,令她猛醒。

改革需要猛将和闯将,改革更需要牺牲精神,改革同样需要富有冒险和牺牲精神的人。路凹凸就是谷蕙茹心目中最适合不过的那员猛将和急先锋。从路凹凸身上可以看出,他就具有一定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自己的这一决定交给这样负责任的人去贯彻、去执行、去落实,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谷蕙茹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在接下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徇私情,以实际行动支持路凹凸去贯彻落实好自己改革的意志。

路凹凸担任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董事会秘书第三天,谷蕙茹给他安排了一项任务:搞一个专题调研。

这个调研的内容涉及如何进一步深化集团公司人事制度改革?

通过其他关系,谷蕙茹还是进一步对路凹凸进行了一番仔细的了解,她综合了各个方面的信息情况,由此判定路凹凸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比贾美美强许多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