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
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

第135章 蹊跷之处

当时曹秀就说过,此事他必定详查到底,若是根本没有这回事,那到也就罢了。

可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曹丕便是他的杀父仇人!

“少公子的意思是......张绣之死,并非酗酒所致?乃是人为?”

他原本打算趁着出兵剿灭袁绍之际去一趟徐州,亲自问问张绣当年宛城之事。

可他没想到还没等他率军出征,张绣居然死了。

换句话说,当年宛城之战的真相,岂不是只有曹操才知道了?

当初宛城之战,倘若其中当真阴谋,有不被人知的秘密,那么张绣必然参与了其中。

毕竟当初他乃宛城之主,就连贾诩都只是他的谋士而已。

倘若曹丕想要害死曹昂,那没有张绣的帮助,他就不可能办得到。

“他的死,时间上太巧了。”

“我这边刚刚从祖父手中接过一万精兵,准备北伐,徐州那边就传来了张绣身死的消息,世间不会有这么巧的事,张绣的死,肯定另有原因,你说的那个也很有可能。”

曹秀并未肯定郭嘉的猜测一定是对的,但至少有这种可能不是?

最关键的是,张绣一死,曹秀再想调查当年之事,几乎没有任何门路。

他总不至于去质问曹操吧?

这显然是不行的。

“可少公子之前不是说过?当初宛城之战,如果其中真有阴谋的话,那当时身为主将的丞相岂能没有察觉?”

“那时虽然丕公子也跟随丞相一起,可当时的丕公子才多少岁?他岂能瞒着丞相去勾结张绣?”

“而丞相若是知道此事,又岂会再让长公子断后,以至于身死?”

郭嘉的接连三问,对曹秀而言可谓灵魂冲击。

这是当初曹秀自己所言,他的确是这么说的。

按照当时宛城之战的现实进行推算,当初的曹丕不具备谋害曹昂的动机,因为那时候他太小了,很难让人想象他能有如此心机。

而曹操坐镇三军,私底下有人图谋不轨,他又岂能毫无察觉?

所以当初曹秀虽说要详查这件事,可因为这种推论,再加上后来的官渡之战,所以一直没有进行。

此时当张绣身死的消息传来,曹秀这才意识到之前自己的推论很有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

“你能说说家父身死前,司空府的情形么?”

曹秀来到三国之后,虽然继承了之前曹秀的记忆,可也仅限于之前的一些能够记得住的记忆。

毕竟当时的曹秀才多大?他哪里记得曹昂当时在司空府内的情形?

所以此时的曹秀其实并不知道在他父亲死之前,司空府内到底是如何的一片情形。

郭嘉闻声,当即皱眉。

他明白曹秀的意思。

曹昂死前司空府内的情形,很有可能就是导致曹昂身死的关键原因。

所以他不太想说,这毕竟是曹操的家事,而且牵扯重大,一旦他说错了什么,误导曹秀做了什么,那他便是跳进黄河只怕也洗不清了。

但是面对曹秀的问题,他又不能不答。

于是他只好先拱手道:“少公子,奉孝对少公子之心,天地可鉴。”

“然此事实在干系重大,还请少公子明鉴真假。”

他不能不告诉曹秀,但是他也不能背误导曹秀的锅,毕竟这两个条件,哪一个不满足对他而言都是死路一条。

曹秀当然也懂他的难处,当即点头道:“这点分辨力我还是有的,你只管道来,真假我自会辨认。”

听到这话,郭嘉这才道:“当初大公子尚在世时,府中上下的确以大公子为首,就连丞相对大公子也是寄予厚望,所以每每出征,必定带着大公子一道,让他熟练用兵,日后好掌兵权。”

“大公子待人宽厚,为人和善,知书达理,又对兵法之道颇有造诣,深得府中上下文臣武将的信赖,此乃不争的事实。”

“但偶尔,大公子在战事上的一些不同见解,也会遭到丞相,将军们的反对。”

“当初与大公子有过争执的大有人在,就连丞相也是如此。”

“所以少公子人若是想以此来挖掘出谁人会谋害大公子,奉孝以为不可取此证。”

郭嘉娓娓道来,说完时还着重强调了一下这些情形在当初十分常见,并不能算作有人想要谋害曹昂的动机,毕竟曹操都曾与曹昂争执过,难不成曹操也值得怀疑?

可如果当年宛城之战当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从而导致自己父亲身死,那曹操又岂会知道?他如果知道,又岂会不加以阻止?

一时间,曹秀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无边的黑暗正向自己汹涌而来,想要将自己吞噬。

但是郭嘉的这个想法,却是提醒了曹秀。

当初的宛城之战,曹昂之死,有没有可能就是曹丕借了张绣之手,杀了曹昂?

这件事,乃是曹操出征官渡前,曹秀无意间想到的。

曹秀得到这个消息后,立时脑子里嗡嗡一片。

无力感与无助感几乎同时上涌,导致他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眼见曹秀脸色不对劲,一旁郭嘉当即上前低声道:“少公子,可是有什么不对?”

摇摇晃晃的马车上,曹秀的身体也只能随着马车摇晃,但他听得郭嘉之言后,立刻坐直了身体,强撑着不让自己摇晃。

那时候曹秀随口提了一句,说之前宛城之战,其父为曹操身死,而今官渡之战,轮也轮到曹丕为曹操身先士卒。

那时郭嘉一听这话,顿时吓坏了,他以为曹秀要借袁绍之手杀了曹丕。

可后来才知虚惊一场,曹秀根本没有这个想法。

“少公子?怎么了?可是张绣之死有什么不对劲之处?”

郭嘉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当即问到。

“而杀他的原因,便是灭口?防止他泄露宛城之战的真相?”

郭嘉当然明白曹秀的意思。

只见他脸色异于常往,十分的镇静,而其中又透着些令人难以言明的冷冽。

“还记得当初我问过你,曹丕有没有可能利用了张绣,杀掉我父亲?”

曹秀闻声立时惊醒,立刻让司马防监督大棚建造,而后他与郭嘉上了马车,径直朝许都城内驶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