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第十八章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这可真是取名鬼才,不过确实高大上。

“此物应当让工部立刻建造一架,放入河中试上一试。”

说罢,李世民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筒车的功效究竟如何。

李世民转身一个眼神,示意阎宛离开。

阎宛顿时明白了,眼神带着嗔怪瞅了李泰一眼。

仿佛再说,你看我就知道父皇不会让我留下的。

“那,倒着的这口井呢?”李世民转身翻出了高炉的图纸问道。

李泰一脸的黑线,这可不是井,而是高炉。

高炉在工业领域地位极高,一是可以冶铁,而是炉渣可以用来做水泥。

无论是铁还是水泥,对于一个国家都是无比重要的存在。

李泰只能尽可能的简单的解释道。

“父皇,这不是井,而是高炉!

从上方放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经过炉子就能将铁融化成铁水。出来便是好铁,炉渣还能做水泥。”

“额?”

李世民这下彻底懵了。

他只知道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都不知道是什么。

而且为什么经过这个炉子就能把他变成铁水呢??

因为军队的数量,铁消耗的很多但年产量却很少。

同时唐刀达到了冷兵器的巅峰水平。

其中陌刀因为工艺复杂,造价极高,只有将军才有,更不允许被陪葬,至今未出土实物,被认定为失传。

尽管陌刀失传,但是这个兵种却保存了下来,专门对付骑兵。

李世民揉着太阳穴,完全跟不上李泰的思路,但出于信任,还是试探性的问道。

“此物能炼制多少铁?”

李泰笑了终于问道了关键点。

“父皇,此物高五米多,一次便可炼制一千斤铁。”

“一...一千斤???”李世民顿时惊呼的站了起来。

他不知道五米有多高,但是一千斤铁他是知道的。

现在冶炼是用铁矿石和木炭一起烧,烧成海绵铁,然后不断敲打成变成铁锭。

最后生铁和熟铁一起,炒豆子一样,炒钢法混合炼制好钢。

人工,时间,材料都大量的被耗费掉了,效率极其低下。

而这,一下就是一千斤!!这能不然让李世民吃惊么?

这可是铁啊!!

这么多铁可以锻造多少武器啊!

高炉和人工根本没有可比性,哪怕这个高炉很小,那效率最少是人工的千百倍。

“陛下!?”

正在这时,御林军听见李世民的惊呼惊呼闯了进来。

“无事,没有朕的命令,不进来!”

李世民头都没转,死死的盯着李泰的脸,想从上面看出一丝欺骗和慌张。

但他失败了,看到的只有惊吓和胆怯以及不知所措。

李泰没想到李世民会被高炉惊的呼声连连。

“皇儿,此物,真的能炼制这么多铁么?”

“回父皇,当真!!”李泰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五米多高的小土高炉,一次性炼制一一吨铁绝对不成问题。

“好,此等高炉,一定要建造出来,朕的马蹄铁和陌刀,指日可待了!”

李世民一脸的兴奋,看着这张纸的目光变得火热。

“此高炉,便由皇儿督造吧,到时朕让工部从旁协助,定要全力将这高炉给造好。”

“是,父皇!”李泰连忙答应道。

“那还有最后一张纸呢?”李世民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最后一张纸。

毕竟前两张都太神奇了。

“回父皇,这是水泥的配方,以往城墙砖缝相融,用的都是泥灰。

风吹雨打,时间久了容易干裂脱落。

可这水泥不同,用上水泥不出半月,便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甚至可以一日建楼拔地而起。

更可以高耸入如云,犹如站在山巅,俯瞰云海。”

“当真有这么神奇??”李世民皱着眉头,一脸的不信。

虽然皇帝每年重阳都会登高,也见识过云海霞光万道的场景。

但是将搂修的那么高,不会塌么?

要知道唐朝的建筑能修个三层那就了不起了,只有寺庙的宝塔古刹因为结构才能修建的高一些。

大部分建筑都是一两层。

将楼建设到云海之上,那该是多少层啊!

李世民感觉自己想象力极度匮乏,难以想象这楼有多高,便皱着眉头问道:

“不知,皇儿可能让朕见识见识?”

这...

也不是没有办法,不就是生石灰碾碎烧制成了熟石灰么。

李泰想了想,这倒是可以,就是不知哪有石灰,这才是最大的困难。

“可以,只不过要找到石灰石才行。”

“嗯,这石灰石它难找么?”李世民见到李泰皱眉连忙问道。

“不难,这种石头,草木不生,是很常见的石头山。”

石灰石矿在分布非常的广泛,露天矿通常植被覆盖少,只有稀疏的杂草,特点鲜明。

“这样啊!”李世民想了想到,这种山太常见了,以至于一时间很难记起来。

就好像牛顿都很熟,但知道全名的没几个。

“朕知晓了!”李世民一拍掌,说起石头,那一定得去找袁天罡!

“此石,说不定道门那边会有很多。”

“嗯,的确如此。”

李泰想了想,感觉有道理,毕竟道家天天炼制仙丹,这种东西应该很常见才对。

“走,朕带你去那边看看有没有你所说的石灰石。”

李世民顿时兴致来了,反正其他的事情不急于这一时半会。

“是,父皇。”

李泰点了点头,出门看见正在等待的阎宛,目光询问了一番。

李世民脸色淡然没有回应,显然不想带上阎宛。

李泰无奈只能转身对着阎宛说到。

“宛儿,你先回去,本王和父皇有些事情要办。”

“夫君小心,妾身告退。”

阎宛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点头告退,眼眸没有怪罪,只有温柔。

李泰目送着阎宛的离去,耳边冷不丁的传来李世民的话。

“欲成大事,切记不能沉迷于儿女情长,更不能英雄气短。

李世民语气语重心长的教育到。

李泰知道李世民这事担心自己成迷于女色,像太子一样做出荒唐的事情。

事实上声色犬马的皇帝不少。

李世民也是其中之一,干过的事情还不少,唐朝也被成为脏唐,伦理关系极度混乱。

像是霸占自己弟弟老婆,自己大臣的女儿,这种事李世民都干过。

但皇后始终只有一个,那便是李世民最爱的长孙皇后。

“那父皇呢?”李泰觉得很有道理。

儿女情长往往消磨人的斗志,英雄气短则更成不了大事。

“哈哈,少年英雄就更不能沾上这两样。”

李世民哈哈一笑,盯着李泰的眼睛说道。

“朕年轻的时候,可只有你母后一人。

等到天下都是朕的了,朕这个英雄也当到头了,是时候享受天伦之乐。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朕两样都占了。

而皇儿不同,你值少年。

从一个什么也没有的亲王,马上就要成为太子,成为一国储君。

到时候,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会有无数张嘴阿谀奉承的讨好你;有无数女人骚首弄姿勾引你。

皇儿是否察觉得到自己变得胆大,变的有勇有谋?”

李泰仔细回想,的确自己是变得更加胆大激进。

在没有得到太子身份之前,自己只能将自己的想法知识永久的用铁箱子藏起来,连自己的枕边人都不敢告诉。

而得到这个太子之位后,不仅告诉了李世民,更告诉了阎宛,虽然他们都误解了什么。

但李二说的没错,自己的确变得胆大,激进。

这是好事么?

李泰还没来得及多想什么,就听见李世民转头对着自己说到。

“朕想了很久,很久~

终究是觉得,不该让儒家去教导太子。

儒家只能教人做臣,却不会教人做帝皇。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甚至是其他家,他们都不会教人做皇帝,都只是为帝皇所利用的工具。

帝王绝不能为工具所左右的。

朕不知道皇儿所说的科学是否和儒学一样。

但朕知道,皇儿同样对科学深信不疑,正如太子对儒学深信不疑一般。

皇儿要应当警惕,书终究是死的,而人才是活得。”

李泰皱了皱眉头,想要反驳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古人坚信儒学能够治理天下,正如现代人坚信科学。

但说到底,作为人类社会,主导地位的还是人。

无论是科学,还是儒学,服务对象终究还是人,也是被统治者使用的工具之一。

就好像米国,同样是议员把持国会,而议员身后的同样是家族,没什么两样。

一瞬间,李泰脑子有点混乱。

他没想过这么多,只是单纯的想用科技改变整个唐朝。

难道自己做的不对么?

难道自己应该学**王之术?

李泰眼中露出犹豫。

但仅仅是一瞬间,李泰便清醒了过来,内心坚定了科学。

不为别的,就为他知道后面的历史,所有的王朝都逃不过三百年的诅咒。

见到李泰坚定了思想,李世民摇了摇头,显然有些失望。

“看来皇儿还是很没想通。”

李泰嘴角微微上扬,开口道:“不,正是因为皇儿想通了,这才坚定科学。”

李世民摇了摇头,问道:“那皇儿想通了什么。”

“父皇可知道,为何所有的朝代都活不过三百年么?”李泰脸上微微笑反问道。

“能问出这等问题,可见皇儿很不错。

无非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后代帝皇逐渐失去进取之心,豪门氏族的日益壮大,于是便开始了新一轮的群雄逐鹿。

对么?”

“对,也不对。”

“莫非皇儿还有别的解释?”

李泰不经感慨道。

“三百年的王朝,一百年开辟江山,第二百年则是守住江山,第三百年则是丢了江山。

历朝历代,无不例外。

最终要的在于利益,对于百姓来说就是民以食为天。

对于豪绅氏族来说则是金银珠宝,权力地位。

皇帝约束着豪绅氏族,豪绅氏族压榨着百姓,百姓则反过来威胁着皇帝。

三者只见有着不可调节的冲突。

三百年,人命如草芥,人数疯涨,而中原大地却不曾扩张,良田也不曾增加。

百姓吃的更多了,豪绅氏族则更贪婪了,皇帝却越发的无力。

这就好比一个碗中,食物有限,蛊虫却变得越来越多

那么当食物被吃完的时候,这个平衡被打破,便开始同类厮杀,最后站在尸体上便是毒蛊。

王朝也一样,开启了新一轮的群雄逐鹿,胜者为帝王。”

李世民陷入思考,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皱起。

他从没有从最根本的原因去思考问题,只是很敏锐的察觉到三者只见的冲突关系。

李泰看着李二陷入思考,有开口道。

“归根结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对于小民,这利便是吃上一顿饱饭;对于当官者,这利便是名声地位;对于经商者,这利益便是钱财。

父皇曾经身为豪绅,而今又是皇帝,自然只能看到豪绅和帝王之间的冲突,却很少清楚豪绅于百姓之间的冲突。

只团结豪绅是不行的。

因为豪绅氏族终有一天会将百姓逼得走投无路,并且将狡猾的将责任归咎于帝王。

百姓活不下去受到蛊惑,便开始造反推翻王朝。

然后,那些氏族有又摇身一变,带领着百姓将这个王朝推翻。

故此,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便是这么来的。

看不清这一点,王朝终究是破灭。

要想万世传承,就要将所有百姓一同绑上大唐,做到利益大同才行。”

请收藏本站:https://.bg60。手机版:https://m.bg60

安啦,李泰给了个安慰的眼神。

阎宛没有回应,而是直接告退道“臣妾告退!”

“唉,怎么能叫筒车,应当叫天车!!”

李泰:“...”

“妙啊!!”

毕竟只有一张图纸,没有实物,很难想象具体的功效究竟怎么样。

说完,她直接退出了御书房。

“咳咳。”李世民一声咳嗽,拿着筒车问着李泰。

将它放入水中,水流轮动,竹筒装水就会从另一边落下。

“借水力代人力,灌溉良田经久不息,真乃神物!”

李世民一脸的兴奋,一拍大腿,对着李泰说到,随后有给了一个特别的眼神。

仿佛在说你取名可真是不行。

李泰起身站起讲解道。

“父皇请看,这筒车看似是车轮,但轮边其实挂着很多竹筒。

“来人,将此物描一遍,送往工部督造!”

“是,陛下!”一个太监接过后,去办此事了。

在这里用东西接过,便可在河流水位下降之时,抬高水位,不在需要人力灌溉。”

李世民脑海中想象着车轮放进水中的场景,眼睛越发的亮了起来,大喊一声。

“这一张好似车轮一般的东西是何物?”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