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第四十二章 怀疑是最大的敌人

若是将砖石从长安运过来,路途遥远时间可能更长。

还不如就地取材,造谣烧砖。”

“嗯。”李世民倒也没说什么,只是不经意的问道。

另一边,李泰则命下人直接去探查各个矿产附近的地形地貌。

花了两天,就收到了好几份简陋的地形地貌。

相当的简陋,山就是一个有名字的倒v,水是波浪,矿产是个圆圈···。

李泰也是无语道。

“儿臣也是分身乏术,只能将事情交给武媚娘打理。”

“那书也是没写?”李世民挑了挑眉头问道。

“写了一些,只是不完全。”李泰说道。

“嗯,加快进度,莫要懈怠,有不少人对此事不满。

明日早朝,你要准备好群臣谏言,还有朕的要让魏征做你老师之事,你要做好拜师礼。”

李泰连忙点了点头:“儿臣明白。”

拜师礼这件事,自己早有准备。

只是群臣谏言,真是···烦死了。

李世民探查过后,便带着仪仗离开了。

只留下了一脸郁郁寡欢的李泰无聊的坐着监工。

尽管当监工,一整天什么都不用干,但还是感觉很累。

······

朝会日。

天还没亮,李泰就被叫醒要去上早朝了。

百官排着队,见到李泰的轿子,开始低声保持距离。

就连一向不着调的程咬金和尉迟恭都躲闪着不敢和李泰打招呼。

显然,他们两家不想卷入这场是非的纷争之中。

没过多久,门打开了,百官排着队有序进入。

当值太监喊道:“上朝了”。

待百官站好位置,太监又喊“陛下驾到。”

“臣等见过陛下!!”百官们此刻低头行礼。

“免礼。”

随着所有人起身,李世民扫过所有人,目光在李泰身上停顿了一会,便开口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工部尚书段纶站了出来:“臣有事启奏。”

“准。”

“天车和神犁已经发往各府郡,皆已有回复,只有那路途极远的南方尚未回复。

各府郡皆言神物,百姓感恩戴德,高呼陛下圣明···”

段纶简单将曲辕犁和筒车的普及,还有一批手工打造的马蹄铁给运往了边疆。

李世民听的笑容满面,十分开心。

“可还有要事?”李世民笑容满面的问道。

“陛下,臣有要事禀告。”诸遂良站了出来说道。

“准~”李世民眼角抽动,目光看向李泰。

李泰知道,诸遂良要开始了。

“近日,为了解毒。牛和鸡的驯养的人大户更多了,来年大唐百姓定能丰收。”

诸遂良先是说了一番夸奖的话。

李泰挑了挑眉头。

之前大户人家用钱购买丹药,现在为了解毒将钱用来养更多的母牛和鸡。

这无意间还做了一件好事。

上一秒诸遂良还夸奖,下一秒就直接开怼。

“近日,长安谣言流传。

有药农在泾河见到神龙出世。

随后又有魏王妾室武媚买下体内有金丹的龙子烹煮,导致武家二人心智全失,手足相残,命丧黄泉。

此案,疑点重重,还请陛下彻查真相,止住那谣言。”

话音刚落,许多大臣附议道:“请陛下彻查真相。”

“案子不是已经结了么?”李世民直接宣布那大理寺调查的结果。

“武家兄弟,早些年心生间隙。

弟弟怀疑哥哥在鱼里下毒,便将哥哥给杀了。

随后弟弟又出言不逊,逼急了管家,被管家给刺死。

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什么泾河神龙,什么买下金丹的龙子。

这皆是酒足饭饱后的闲徒,闲着编造的谣言,不可信!”

这一句不可信,百官便知道了李世民的态度,这是明显的包庇和纵容。

看来武家兄弟白死了。

得知了李世民的态度之后,诸遂良连忙告罪道:“臣愚钝,请陛下恕罪。”

“无妨,谣言止于智者。”李世民随口说了一句。

百官面面相觑,只能接受这个结果,同时看向李泰的眼神更加的忌惮了。

感受到一道道目光扫过自己之后,李泰露出苦笑。

回想起自己问武媚娘是怎么杀死武家兄弟的时候,她回答:“怀疑是最大的敌人。”

如今,自己也被怀疑,成了众矢之敌···

正在李泰苦笑之时。

魏征站了出来道。

“臣近日发觉,魏王殿下经商盈利,大新土木。

臣以为,魏王身份尊贵,商人低贱且重利忘义,此风气不可涨。

那大兴土木更是劳民伤财,不可挥霍无度。”

商业最大的利益价值还没能够体现出来。

而且这个大兴土木还是自己下命令的。

对于这魏征和这两个问题李世民也很头痛,解释起来非常的困难。

索性到:“朕以为爱卿所言甚是有道理。”

魏征脸色一喜。

李世民又说道:“那朕便命爱卿为做魏王老师,好好教导魏王,如何??”

魏征脸上的喜色还没散去,脑袋上缓缓冒出了一个问号,张大了嘴。

这是啥意思?

不介意自己的出身道教了么?

要知道李泰成为太子,坐上皇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一旁的孔颖达则是眉头紧皱。

这不应该啊!

即使不是自己,那也得是个儒家的人啊!!

请收藏本站:https://.bg60。手机版:https://m.bg60

李泰看的直皱眉头,不过好在进山的路都有画出来。

经过多次询问和重新绘制之后,李泰拿着一个相对精确的图纸,选好了建造高炉的位置。

“这已经是最好最快的办法了。

此地偏僻,距离长安甚远。

李世民看了当前的建设进度不怎么满意。

很快,武媚娘借着李泰的威势,掌管了武家大部分的生意,面对李泰他们没得选。

地点在铁矿山下,旁边还有一条小溪流,几里外是煤矿,隔得比较远的是石灰石矿。

地势还算是平坦,可以让人居住生活。

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当下的资源和材料。

“看来这一批铁是赶不上这个冬季了。”

如今以及快十一月了,建设好高炉要一个月,运送倒边疆路途也要按月来算。

李泰也没办法,自己已经尽可能的利用周边的资源了。

砖头可以用来该居住场所以及建高炉。

燃料就用路边上的树木,获得燃料的同时还将通往矿产的道路拓宽了。

“前些日子,你不是说农业和商业乃是人的两条腿么?

怎么没见皇儿有所动作,反倒是将事情扔给了武媚?”

只是人工耗费很多,时间也很长。

预计最快要一个多月才行。

计划是,先平整地面,多余的土可以盖窑烧砖。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