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追逐元记》
追逐元记

第218章县考3

对于接受有所欠缺的学子来说,考试就是一道枷锁,锁住了前程,锁定了阶层。

二百多个各村族送来的层层筛选的童生,经过二个多月的冲刺新课程,今天正式测试各童生的时候到了。

李儒道今年二十八了还是个童生,在元朝科举考试期间是年年败北。

这不到交卷时,考生们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考舍等待统一时间解封,

因为所有卷宗都要统一时间用蜡封印住考生姓名,及考卷,由兵士押运入京都。

中武朝廷从各地抽调知识丰富、品德高尚的考官参与评卷工作,招募人才不讲究门第身份,有才识即可步入仕途。

这数学卷在手,像是块烫手的山芋,左看右看,上瞧下打量,好不容易把名字填好,剩下的交给时间。

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肚子里没有货那就憋着难受。

王禅看了看数学试卷,简直把一口茶水吐了出来,这京都大学出的数学题末勉太简单了吧?

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王禅想也没想直接就设x解答,并详细做题。

可以先设兔的只数(也就是头数)是x,因为“鸡头+兔头=35”,所以“鸡头=35-x”。

由此可知,有x只兔,应该有4x只兔脚,

而鸡的只数是(35-x),所以应该有2x(35-x)只鸡脚。现在已知鸡兔的脚总共是94只,因此,我们可以列出下面的关系式:

4x+2x(35-x)=94

x=12

于是可以算出鸡的只数是35-12=23。

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考试试卷归档、封存由专人负责。

科举考试的评卷是最后确定科举士子的最后一道工序,

阅卷老师只能看作品,文章,答卷答案看不见学子的姓氏及籍贯的。

对于周青云,刘功勋等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考试就是一种检验自己掌握知识评比的尺度。

其中,数学,文言文语,物理,化学,体育,政法。

众学子在努力作答时,有不少胸有成竹者已经作完答题,

而评卷则成了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

对参加科举的考官的挑选任用都非常严格,评卷工作也更加严格。

小太监把圆桶的竹简放装好试卷盖好竹盖用火漆封存,即刻就有兵丁押解上京。

学子们经过策论的参考,确实有些紧张与压力。晚上吃完美餐,大部分人都早早入睡。

第二日,数学试卷由多批小太监按号分发。

试卷学子名字籍贯一栏与策论一样与试题有明显的分界线,这姓名一栏是要封印的。

考官有着不同的身份,如儒士、京官和别省的教官。

二天己到,午时四时统一收卷,督监官亲自动手查抽其中试卷,看是否有暗记之类的。

这次李家村还是给了李儒道一个名额,毕竟考了十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

可这李儒道还真不是读书的料,其他同乡学习新知识很快就掌握了,唯独李儒道看着新课程更是对牛弹琴。

今天晚上所有学子可以吃点好料,放松放松心态,

明日再进行现代学课的开考,一天一课时,共六课考卷,

选拔考官都是事先礼聘知识渊博,严谨公正的人来充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