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激荡年代》
重生激荡年代

第314章 手段

宁晋川接过本子翻开,字体工整,还配了一些平面图:“你这字不错,平面图画得虽然不算标准,但也简单易懂,不错!”

“宁老板过奖!”马俊武忙谦虚,不敢在宁晋川面前自夸。

“你这字好、图也不错是客观事实,不代表你的方案我就认可了。”宁晋川立刻指出问题:“工厂设计过于复杂,我看了你两个方案的设计对比,功能太多,车间做简化。”

赵卫国和周天海肯定是要安排出去的,让他们主管几个批发点。

问题是财务会计和基层管理这两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这都是专业型人才,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做的,就算找到几个有高中、中专学历的人,肯定也管不了。

“一是方便管理,二是方便后期扩张,现在你把地方设计死了,后期不好改。”

“如果一定要全部设计在一起,那就不要用这种建筑结构,后期拆墙不好拆,改用框架结构。”

马俊武有些不明白:“框架结构是什么?”

现在建筑楼层都不是很高,基本在七层以下,七层以上的建筑基本都是比较“厉害”的,一般人接触不到。

宁晋川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用混凝土浇筑柱子、楼板,然后再用红砖砌墙面,这样的墙面以后都可以拆。”

“都用混泥土?那要很多钱啊!”马俊武说道。

“所以,建议你分开,这种砖混结构,以后拆墙麻烦。”宁晋川说着在工厂建设方面画了一条红线。

整个计划书几十页,中间吃了一次午饭,将近天黑才算讨论完,整个方案还是需要改动。

………………

农历十二月十一。

雷春生终于查出了假货的出处,居然是一个国营厂。

宁晋川知道是国营厂的时候也吃了一惊:“怎么会是国营厂?他们还来跟我们抢生意?就算抢生意,也不应该用这种办法啊!”

国营厂通常很傲,现在居然屈尊来造冒牌肥皂,还是国内个体户的品牌,真是有些掉价了。

雷春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苦笑说道:“不知道他们啊!”

“这个国营厂的资料有没有?”宁晋川问道。

雷春生从口袋拿出一张纸,递给宁晋川。

宁静川接过纸:“你以后做这种笔记,能不能用个本子?我不是让你们采购了一大批本子么?”

“这个方便,天天拿着一个本子走,看着像文化人,我这大老粗,有点不合适。”雷春生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文化人,就是一个大老粗,对于很多文化人的举止,他心里其实是有敬畏之感的。

“你现在不是文化人,是个管理,你拿本子不是为了装有文化,是为了增加工作效率。”宁晋川有些气恼雷春生的一根筋。

雷春生有些尴尬:“那我下次带上本子。”

“行吧!”宁晋川打开纸,里面涂了不少地方,但整体信息还比较全。

国营厂叫红洁国营厂,厂长陈志能,下面还有几个厂长的名字。

红洁肥皂厂其实有自己的肥皂,就叫“红洁”,跟“皂洁”倒是只差了一个字。

他们的肥皂销量在本地一直不低,前些年有要坚持不住的趋势。

三年前陈志能当了厂长后,开始接代工,不管谁找他,他都接单。

刚开始,红洁肥皂是不对个体户批发的,现在也开始对个体户批发。

陈志能当了厂长后做的一切其实很简单,就是迎合时代发展,迎合市场,甚至放下国营厂这个身价跟个体户合作。

看完介绍,宁晋川感叹道:“这个陈志能,是个能人啊!”

“他能不能管我们什么事?我们要弄他!”雷春生暴躁的说道:“他要是个猪脑袋才好呢!”

宁晋川瞪了雷春生一眼:“又是这个样子,改一改!”

“人家陈志能做错了什么?站他的立场,什么也没错!”

“他用我们的名字还没错?”雷春生不服气的回怼了一句。

宁晋川正色说道:“说不定我们以后也会用,对于商人来说,这些手段其实没有什么。”

(本章完)

70

学历能代表管理能力的话,后来那么多大学生,个个都能去做管理了。

学历低的更麻烦,除了少数天赋强的,大多数都要依靠经验积累才能胜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了,后面还有一些备用的方案,主要针对某一项,但我觉得后面备用方案都不够好,或不太适合我们。”

宁晋川只能慢慢规划,尽量找相关的国家规定和社会新闻,研究目前具体的动向,单纯依靠上一世对大体方向的记忆,对这些细节上操作,根本没用。

下午,宁晋川正琢磨着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高层反而好处理,宁晋川可以亲自带,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去学习、锻炼,基层管理和中层管理,宁晋川不可能挨个去培养。

会计、财务、出纳都是专业性特别强的岗位,虽然很多时候就是加减乘除做统计,实际上,数字多了,很容易算错的。

有中专学历的,大多都有铁饭碗,这年头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离开国企来私企工作,就算开高工资也未必愿意。

宁晋川正琢磨,马俊武来了,手里还拿了一个本子。

“俊武,坐!”宁晋川合上自己的计划书,问道:“肥皂厂的计划写好了?”

刚坐下的马俊武忙起身把自己的本子双手递上:“宁老板,您过目,我做了两套设计,其中有一些地方是相同的,个人认为这些通用的方案都是最好的。”

更何况他们的工作远远不止于此,后期还要负责报税、统计、汇编、归档等。

宁晋川已经让周天海去招聘人才,但收效甚微。

“仓库、办公室、车间、发货部门,你全部塞在一起,这样不好。”

“你可以选择隔断或者单独建设。”

总不能像招肖曼丽一样,答应隔开几年给一次高额奖金,这种办法不利于管理。

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国家不给你放开,私企很难招到大量好的人才,偶尔能捡漏捡几个人才。

如果有几百个数字,让一个高中生或中专生计算总和依然有可能算错,财务一算错,那就是钱的问题啊!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