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激荡年代》
重生激荡年代

第332章 下个大单

“三万!不……至!”张顺成肯定的说道。

宋小罗插了一句:“我觉得赚八万到十万问题不大。”

宁晋川看着两人:“你们两个合计一下,利润能做到多少。”

对于分红,宁晋川心里其实很清楚。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无缘无故死心塌地给你干活的。

赚了就要懂得分出去。

宁晋川自然也不会听两个人随口说,心里计算了一下。

今年正儿八经坐生意,也就六个月,当时洛韵秋已经放暑假。

半年能赚到一万多,还是被打压的情况下。

就算明年被打压,赚不到三万都是他们两个退步了,毕竟工厂有个起步期,生意很惨淡的。

要是向厂的问题解决,不说赚几十万,赚个十万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现在做的都是小单,以后有大单。

“向厂的问题解决,明年的利润目标十万。”宁晋川问道:“行不行?”

张顺成这次是真有些犹豫了:“这……这恐怕有一点难度。”

“没问题的!”宁晋川看了宋小罗一眼:“小罗,明年业务方面你努努力,把向厂的单子,多撬一些过来。”

“这个问题不大,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向厂弄垮。”宋小罗说道:“人家是国营厂,一般是不会垮的,就算亏损严重,也有国家兜底。”

宋小罗说的问题很现实。

私人企业亏损严重肯定要倒闭。

有些国营厂亏损十几年还在撑,他们是真没有利润,都是倒贴钱,私人不可能继续开下去的。

宁晋川淡淡说道:“没说要把他给弄垮!”

“让他们换个厂长就行了。”

宋小罗愣住了:“这……恐怕更难吧?”

“国营厂内部说了都不算,换厂长都是。

上头决定的。”

宁晋川还是有一定把握的:“放心,我心里有数。”

“建文、吴晟,你们那边跟向厂关系怎么样?”

吴晟回答得很积极:“还不错,就是他们那个厂长,有点势利眼,就算跟我们客气,总有点看不上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

“有时候,我真想给他两巴掌。无错更新”

“我们给他订单,他还跟个大爷似的。”

张建文倒是看得很淡:“他们看不上我们也正常,他们是铁饭碗,我们做生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亏了。”

宁晋川对这些偏见倒是无所谓,因为他知道,以后谁才是主流。

但这些偏见,对一些生意还没做大,到处卑躬屈膝找订单,偏偏很多生意都要跟国营厂打交道的人来说,还是很上自尊的。

“这些我们改变不了,就不去谈这些了。”宁晋川明白,这种问题讨论不出结果的。

宁晋川跟着说道:“老吴、建文,你们两个,明天去找向厂的厂长,给他下一笔大订单。”

“现在下单?”张建文有些不解:“马上要过年了,我们也出不了货。”

“而且,国营厂也放假了,找他们也没用,材料都不好弄啊!”

宁晋川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把钱凑一凑,先付一部分定金,你们一般给多少定金?”

“百分之三十。”张建文说道。

“想办法压到百分之十,先下三十万的订单。”宁晋川轻轻敲着桌子说道:厂,什么东西不好卖?”

锅碗瓢盆肯定不行。

张顺成提议道:“风扇配件?只有工厂要,市场上消不了,目前我们本地只有红厂需要,其他地方就算有用,消耗也不大。”

张顺成就管厂,自然大概知道什么东西不好卖。

“也行,就风扇配件,下三十万的订单,预付三万。”宁晋川刚说完又怕太少,转头问宁如云:“姐,现在我们总共能拿多少钱出来?”

宁如云思索了一下,说道:“凑一凑,还能到六万,幸好彩票那边来了不少钱,要不然你在申城花了十几万,我们早就倾家荡产了。”

宁晋川说道:“那就万的订单,明天姐姐帮忙凑钱,让建文和老吴去谈订单。”

张建文和吴晟都没有吭声,这么大的订单,尾款怎么付?

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这是一个大难题。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做出来,这么多配件,怎么消耗?

拿着也是一堆废铁。

个人工厂,一个月卖几百把风扇顶天了,大型国营厂,本市只有红星二厂需要,也要不了这么大的量,外地市场根本没熟人,很难找到销路。

洛韵秋看出了大家的难处,开口说道:“你下这么大的单子,后面大家怎么处理?”

宁晋川说道:“先去下单,把工期催紧张点,让他们过年都加班。”

“老张万块钱的风扇配件,多久能做出来?”

张顺成估摸了一下,说道:“向厂就算快,也要三个月,风扇和外面的罩子不值钱,几毛钱一个的单价,全部做出来,至少有六十万套以上。”

“让他们两个月交货。”宁晋川说道:“告诉向厂,你们找到一个做出口的老板,专门出口到香江的。”

“其他方面,你们自己瞎编。”

张建文问道:“川哥,你得给我们一个底啊!这么大的单子,亏了怎么办?”

“以后你们就知道了。”宁晋川倒也不是故意卖关子,这个事还是小心一点好。

“那设计图纸呢?还有规格,这些都要的,我们没准备,明天去找他们谈,准备工作也来不及啊!”张建文提出的问题非常客观。

宁晋川知道,一个产品的生产周期有这么长,制作图纸,。

确定样本等等,都要时间的。

就算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忽然换一家代工厂,也得走很多程序。

宁晋川灵机一动:“去市面上看看,能不能找到香江来的风扇,直接拿着成品去,让他们照着做,找不到香江的,想办法找进口的风扇,除了里面的马达,只要是金属部分,全部交给他们加工。无错更新”

“其他一切从简。”

“如果他们怀疑大冬天用风扇不正常,就告诉他们,配件生产要几个月,还要组装、运输,等到天开始热的时候,风扇恰好运输出去,这个时间是合理的。”

做过工厂的都知道,出口的订单,很多冬天的衣服秋天加工;圣诞卡之类的,也都要提前几个月开始制作。

真等到冬天,羽绒服反而很少做,就算有,基本也是小单,大单根本来不急,即便是国内,到了冬天也很少有人会下大单的羽绒服,很多工厂甚至开始清仓库存;道了圣诞节前十几天,除了国内用的,外贸订单肯定拖不到那时候,圣诞节前十几天,很多产品都已经运到地方了。

宁晋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张建文和吴晟也只好听着,他们是跟着宁晋川做起来的,看着宁晋川怎么一步步化腐朽为神奇,心里对宁晋川还是很信服的。

“那我们明天去准备,明天晚上请他们吃个饭,尽量把事定下来。”张建文问道:“这个价格怎么算?”

“比正常价格第一点,低10%,他们没有这么大量的单子,这种大单,可以给他们省很多钱,压10%的价格没有问题的。”宁晋川对价格很有信心,工厂加工,订单量越大,成本月低,这谁都知道。。

https://

.

要不然,人家有那个能力,凭什么在你这做?

现在众人或许都没有离开的心思,只因为他们在自己这能获得足够的好处。

宁晋川厂虽然简陋,但在这个年头,就是大投资,一般人根本玩不起。

宁晋川摆摆手,表示不用谢:“如果把向厂给你摆平,明年能赚多少?”

这种利润回报比,是非常吓人的。

张顺成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也是有一定生活阅历的,立刻就反应过来:“谢谢老板。”

利益有冲突,观点有冲突的时候,凭什么一点点知遇之恩,人家就要损失自己的利益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即便是知遇之恩,人家也可以记在心里,以后再还。

宁晋川后半年没有怎么厂,最终还有一万多利润,分出去几千块钱,其实不算多。

就算后来投资,农村的养殖、种植、城市的工厂、公司,甚至各种小店。

越小的生意回本速度越快,越大的生意回报周期越长。

一个地摊,可能一个月、半个月,甚至几天就回本了;一个饭店,回本快也要半年;一个公司,回本周期就更长了;一些大型项目,回本周期都是以年为单位,几年回本。

黄瑞光等人心里也感激宁晋川,但他们选择不一样。

雷春生等人选择了相信宁晋川,跟随宁晋川;黄瑞光等人有自己的想法,即便心中有感激,也选择了分道扬镳。

宋小罗和张顺成对视一眼。

两人已经养成了一定默契,同时说道:“八万!”

业务一般要占毛利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公司高层管理肯定也要分走一些。

如果单纯算投资回报率,宁晋川厂只投入了小几万,第一年发展很好,就算被向厂打压,依然有一万多的利润,如果没有被打压,半年多一点就能回本。

在申城的时候,黄瑞光他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