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星府》
星府

2、卜卦

“日后阁下的机遇将不同凡响,希望阁下莫要在乎于那些凡俗之争。”

青年男子听到这话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一脸正色的看这老者。

“难道他知道了我的身份?我特意没有穿平时的锦袍,只是身着普通素衣,随从也只带了十数人,没有理由被他看出来啊。”青年男子心中不断思索着。

这对面之人的一席阵仗看起来可是来路不小,其身后也不知是下人还是护卫大概能有个十来人之多。

接受卜卦的是一位身穿素袍面容英俊的青年男子,此时这位青年正饶有兴趣地看着老头在那一个人神神叨叨地默念着什么,也听的不大清楚。

与此同时他身后站着的几位彪形大汉却一脸不屑,而街上路过的人看到这种场景也是逐渐汇聚了过来。

青年男子名叫齐墨,是出云国的第五位皇子,也是最小的皇子,如今只有十八周岁,却已经早早地陷入了太子之争。

齐墨十二岁那年,齐山,也就是出云国的国主,他的父亲,带着刚刚懂事的他去见了一位传说中的得道高人。

他只是大概记得当时那位得到高人也是像现在卜卦老头这般摸了摸他的手腕,依稀记得当时感觉到了一股暖流从手腕处经过,随后高人便冲着国主苦笑着点了点头,之后便收下他为徒,至今整六年。

六年归期已至,他受到国主也就是他的父亲传召回到朝中,得到的第一项任务便是出使东阳国提亲,提亲的对象正是东阳王的小女儿。

这些年他跟随师尊显阳道人修行,其实就早已脱离了凡尘俗世,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境上的成长也早就远超于同龄之人,更是知晓了许多普通人不知道的秘辛。

他现在已经是一位炼气境初期的修士,修士亦称修仙者。

虽然跟随显阳道人修行了多年,期间修行了各种武技,但是修为上却没有丝毫进展,只是徘徊在炼气境初期。

不过这并不是他资质差的缘故,相反他的资质非常好,修为不进则是各有原因。

而对面的老者给他的感觉与初见师尊显阳道人一样,他记得刚刚卜卦之时,好像手腕处也是有些异常。

“难道这位前辈也是一名修仙者?”

齐墨心中微惊,开始思考起来:

“师尊说过两地的灵气早已消耗殆尽,修仙者的数量屈指可数,而且我几乎都听过,没听说东阳国有这么一位擅长卜卦的修仙者啊……”

就在齐墨思考之际,老者又低声传来了一句。

“你可知这连云山脉境内没有灵气的原因?”

齐墨摇了摇头。

“那不知小友师承何方?”

虽然齐墨猜得老者可能是一位比他修为高一些的修士,但是他总有一种对方本不属于这里的奇怪感觉。

不过他还是立刻恭敬地回道:“这位前辈,在下师承落云宗显阳道人。”

老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出奇的神色,点了点头起身一边离开一边说道:

“多谢小友……”

围观的人群见老道离开也逐渐散去,齐墨目光看向老者离开的方向,心中泛起各种猜想。

这老道听到他师尊显阳道人的名号没有任何神态上的起伏,那说明他从未听过显阳道人的名号。

显阳道人乃是落云宗宗主,落云宗作为出云国仅存的三大门派之首,其威望与实力自然不用多说,就算是东阳国的修士应该也听说过显阳道人的名号。

但是老道很大几率不认识师尊,再结合他之前的问题。这名神秘前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很有可能是来自……

不对,他很快又否决了这种想法,连传说中的羽道人都踏不过的地方,这位前辈根本不可能通过。

那这位神秘的前辈是从哪来的?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而且老道应该也会探灵决之类的法决,就如同当年显阳道人测试他的资质时那样。

探灵诀,能探测出一个人的灵根资质。

一位修士灵根的好坏程度基本上就决定了其日后的修行道路是否顺畅。

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单一存在于体内的称之为天灵根,身怀这种灵根的修士无一不是天纵奇才,修炼相应的法决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具两种或三种的称之为地灵根,是大多数修士的情况,在修炼上的优势自然比不上天灵根。

同时身具四种属性的叫做伪灵根,因为灵根属性过于糙杂,修炼起来自然是艰难无比。但是就算是伪灵根这种修行之人最差的资质,在普通凡人中也是万中无一。

而齐墨这种单一风属性乃是异灵根,是不弱于天灵根的一种,身怀异灵根者更是屈指可数。

不过就算是天灵根,在这连云山脉境内也没什么值得庆幸的,这其中的原因则是他成功踏入炼气境之后,显阳道人才告诉他的。

连云山脉境内只有出云国与东阳国两个国家。之前的落云国与东阳国是修道胜地,可谓是人才辈出,但是三百余年前的一天开始,修行之人渐渐感觉到灵气愈发匮乏,导致修炼缓慢,这让他们大为苦恼。

经过一番寻找,他们最终找到了原因。

在环绕着两国的连云山脉之中,不知何时起,平白无故多出了平时并未见过的弥天大雾,遮住了所有山脉。

想了解这弥天大雾的秘密的人有很多,但是后来进入其中的修仙者们无一生还,其中不乏一位东阳国元婴境的老祖。

连云山脉是一座巨大无比的环形山脉,环绕着落云国与东阳国。这片山脉有多广,听说昔年曾有一位擅长御剑飞行的结丹境修士围绕连云山脉飞行,飞行了十数天便因为体力不足而放弃了,却大概只能窥见其十之一二。

自打那天连云山脉之变,落云国便改名出云国,象征着有朝一日有人能走出这片云雾,那年也改为出云历元年,至今已经是出云历332年。

从出云历元年开始,被围在连云山脉之中的出云国与东阳国两地便出了问题,天地间的灵气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近乎消失了十之八九,原有的灵井、灵树甚至灵脉也都尽数枯干。

随后的近十年,出云国与东阳国的众修士尝试了各种办法,牺牲了不知道多少名修为无论高低的修仙者,也都无法突破连云山脉的弥天大雾以重获灵气。

提升灵力晋升修为这种事也变成了奢望,少数修为高深之人也只能采用特殊方法维持一小部分灵气存在,以防止修道之人因长时间吸收不到天地灵气而经脉枯竭化为凡人。

纵然是这样,在这三百年余年中,无数初入大道的炼气境、凝神境,甚至更高一阶的筑基境修士尽数化为尘土,就连那些拥有三四百年寿命的结丹境修士也有不少含恨而终。

据他所知,如今出云国与东阳国就压根没有凝神境和筑基境的修士,只有几个结丹境修士靠着特殊方法保留下来的灵气残存至今,但修为亦无法前进分毫,他师尊显阳道人就是其中一位。

当然还有他这种初入炼气境的新人。

偏偏这两国的凡人之中,身具灵根之人比例又不低,优异灵根更是经常能见到,但是却又没有灵气供他们吸收修炼,筑基境修士们无法结丹,寿元一到便会逝去。这就导致了现在这种局面。

当然为了不让后路就此断绝,几位仅存的结丹境高人也会亲自收徒,但也仅限于身具天灵根或者异灵根这种极其稀少的天才而已,其他人也只是徒增负担罢了。

收下他们也只是为了不辜负老天的眷顾赋予他们这种上等的资质,尽人事而听天命罢了。

像齐墨便是如此,他身怀风属性异灵根,实属天纵之资,这要放到以前还不被落云宗当个宝贝似的全力栽培。但是当年也只是落得被显阳道人苦笑着收为徒弟。

因为即使他是异灵根,在这片天地之间也顶多踏入炼气境之后便很难再进分毫,根本没有足够的灵气供他修行至后面的境界来增加寿元,几十年时间一过还不过是一抹黄土。

这也是齐墨今日见到疑似凝神境以上甚至筑基境的老者惊讶的原因,毕竟连云山脉内现村的几个与他差不多的炼气境修士他都知晓,所以这老道很大概率不是炼气境。

现在既然无法分辨,那只能日后回到落云宗见到显阳真人再说了,齐墨又想到老道说的他日后有莫大机缘在身,有些不得其解。

如今灵气枯竭,能进入炼气境已经是万幸了,连神识都没有,神识是需要凝神境才能凝聚出来的。他现在只是身体比普通人强大一些,体力,呼吸远超于常人,掌握了多种武技。但是仅凭这些,与他师尊那些真正的修仙者们还是比不了的。

之后还能有什么机缘,难不成这弥天大雾有朝一日还能散去不成,这都三百多年了,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传说中”外界的其他修仙者。

既然如此不如多想一想那太子之位,凭借着他修仙者的身份,他那两个凡人哥哥根本也不是他的对手,继位太子享受这一世的荣华富贵岂不快哉。

齐墨悻悻的想到,并未将老者的话放在心上,招呼随行众人继续前行赶路。

……

老道趁着天色还早,扛着卦旗,背着布袋便走出了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平城。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前方可见一个简朴的小院子,此时一位少年正在劈柴,而且他劈柴的姿势甚是奇怪。

常见的劈柴方式都是手持劈柴斧从上劈下,将柴一分左右两半。少年则是右手持一把窄刀,从贴近身子左侧出刀,轻轻一削,身前的一截木面便被削得一分为二。短短的一小会儿功夫,少年身旁的木柴堆就堆得老多。

看到老道归来这少年立刻放下手中的窄刀问道:“师父,这次见到想见的人了?”

老者轻轻一笑,推开院门,把卦旗递给了少年,一边向屋走一边回道:“见是见到了,只是可惜了。”

少年似乎知道老者白天发生了什么,又似乎没想通,挠了挠头,开始准备晚饭。

少年正是张生,此时距离他离开学堂已经又过去了四年之久。

这四年里,张生一直跟着老道学习卦术,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时间一长,他也想着什么时候能亲自给人卜上一卦过把瘾,哦不,展示一下这些年的学习积累。

这不,大概一个月前,趁着师父午睡,张生一个人扛着卦旗就去了封平城。

平时他都是跟着师父,师父给人卜卦的时候他都是在一旁看着,这回终于有机会趁着师父不在可以单独给人整活了。

长乐街上熟悉他们师徒二人的街坊们今日见到只有小的没有老的,也都是颇为好奇。毕竟张生平日里也只是一副未出师的小跟班的模样,拿拿卦旗,搬板凳子,从未给人卜过卦。

这条街上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有的是,顿时卦摊周围便围满了人,大家都想见见这看起来刚出师的小道士能有什么本事。

张生离老远就看到卦摊儿边上站了一对中年夫妇,似乎早早就等在这里了。

那位中年男子看到张生有模有样地支起了卦摊儿,又向他来的方向看了看,一脸焦急询问道:“小神仙,老神仙今天没来?”

“不敢不敢……”

张生客气了一下,然后假模假样的清了清嗓,学着平时师傅说话的样子说到:“今天只有在下了,不过二位有什么事需要在下卜卦的也不妨一试。”

或许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中年男人也没有多问,直接把袖子一撸,手腕放在桌子上看着张生。他家也是住在附近,之前虽然没有找老者卜过卦,但几回热闹总是看过几回,每次都见到老者都是抓着人家手腕给人家卜卦。

他哪里知道,张天风那是在借机探灵根,看能不能遇到修仙者然后问问关于灵气的事儿,真正的卜卦根本不用探脉。

张生从师父那里学来的卜卦术其实叫作望气术。当年张天风不知道从哪里渡到了一丝灵气,帮助张生开启了天目,也就是头顶的通天穴,这使他可以以凡体修炼此种法决。

张生右手暗掐法决,双目一亮,便看到中年男子头上一抹淡淡的白光。

白光,在望气术中被称之为浊气,凡人皆有,观其浊气便可知此人最近运势如何。

张生一边看,一边等待着中年男子的下文。

不过还未等中年男子说话,他旁边的妇人便抢先问道:

“小神仙,我家孩子昨日傍晚在门口玩耍一不留神不见了,而且一夜未归,邻居家街坊们都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不知……”

张生看了妇人头顶一眼,与中年男子无二,心中便有了定数。既然浊气没有变黑,那说明二人或者其相关之人近期并没有大凶之兆。

张生略一思索,便故作高深地说道:

“小六……并无大碍,昨日可能玩的过了性子,出了城去,封平城到了亥时便关闭城门,没准他于城外小伙伴家住下了,今日说不定就会自己回来了。”

张生从旁边人群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听到数次孙小六,想必这就是他们口中的孩童之名,故作高深的直接说出了其名。而且既然望气术没有看到什么异常,那就说明这孩子没发生什么意外,张生也只能随便编个理由先糊弄过去。

不过第一次给人卜卦,让张生还是有点儿心跳加速,脸上也因此变得有些红润。谁成想这般模样在那夫妇看来居然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表现,便道了声谢回家等孩子去了。

张生一见此景哪还敢多做停留,赶紧起身冲着周围的人们说道:

“在下刚刚出师,暂且一天只卜一卦,各位见谅,咳咳,见谅!”

众人见他眉清目秀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皆是哈哈一笑便逐渐散去,张生也赶紧收拾了一下溜之大吉。

第二天中年夫妇带着孩子前来向一脸迷惑的张天风道谢,经过一番解释,老道才知晓这一来二去,竟然还真让张生这小子误打误撞蒙对了,因此在附近这几条街还收获了个小神仙的尊称。

这让老道十分开心,顺手给了张生一个月的禁足令,令他不许再出门招摇撞骗,而且日后也不能在外面当着那么多人面使用望气术。

话说回这边,吃过晚饭,眼看着一个月禁足令快到期,张生正想着怎么跟师父提起解除禁足令的事儿呢,院外便传来了脚步。

“张生!老师父!你们在吗?”

院门外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

“在在在,这大晚上的我们能去哪?”

张生连忙回应,放下了正在叠摞的符纸,一溜小跑打开了院门。

“什么事儿啊?大壮?”

看着眼前跟其声音极其相符的精壮少年,张生打了个哈欠将其让进院中问道。

(本章完)

.

“哎你们看,老神仙又给人卜卦了啊。”

“什么老神仙,我看啊,那老道就是个老骗子。”

旁边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幸灾乐祸的说到。

老者仿佛没有听见周围的碎言碎语,继续说道:

老者看了看青年男子的表情,若有所思地轻声说道:

东阳国北部,封平城,长乐街上一处不起眼的摊位,一位梳着发髻的老者正坐于卦旗之下,一手轻抚灰须,另一只手则侧捻在桌对面那人伸过来的手腕之上。

“哈哈,上次这老道还说我会遇到什么陆地神仙,结果嘞,我遇见个锤子咯?”

“人家可是真有门道的。你记得不,他那徒弟小神仙就挺厉害的。”

过了一会儿,老者松开了手,这才正眼看向青年男子,浑浊的眼神中看不出丝毫异样。

“阁下乃是人中之龙,有莫大的机缘在身,日后……”

说到这里,老者稍微沉吟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你看,老头编不下去了哈哈。”

“我怎么觉着那小子也是蒙的?”

周围渐渐围过来不少看热闹之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个不停。但是慑于年轻人身后的壮汉护卫们所以也不敢靠得太近。

确实,他此刻身穿之物也只是比平常百姓的衣服面料好一些而已,十几个随从也只是寻常大户人家子弟随行之数,不至于一个照面便被老者看出他出云国皇子的真实身份。

出云国是东阳国的的邻国,国力比后者要强很多。

“这位老前辈,可否指点在下一二。”

青年微笑着问道。

“你还别说那小子确实有两下!算的挺准的,孙小六那孩子不是像他说的一般找回来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