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2017年至2020年》
2017年至2020年

第六章(九)

你想想,一下打不死害虫,要多打几遍,药又贵,合不来,谁买呢?”

“噢。”

坐了一会儿,店里也忙,李大龙告辞走了。

前两天热得很,今天一下子天阴了,刮着风,柳树叶子绿绿的,嫩嫩的,在风中摆动。李大龙看看天,薄薄的乌云在天空中随风飘过,不象有雨的天气。他开车来到镇上,顺着水泥路开过去,前面两边都是枸杞田,枸杞树都还小小的,一排一排的枸杞树都发了嫩条,绿绿的。前面一排彩钢房,院子里正在加工什么?李大龙停下车走过去,几个工人在加工围栏,两个女工在喷漆。

“老板在吗?”李大龙问。

“你找谁?”背手的头头问。

“老妈没有跟我在一个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口本上?”李大龙说。

“没有在一个户口本上,在一个院子里住着,一起吃饭,就应该写上。”

李大龙把妈的名字也写上,会计盖了章。他一看来的村民在确权房子。

“老台子没有盖房子怎么办?”李大龙问。

“没有房子就不能确权,确权是针对有房子的人确权,”魏平平说。

“我们弟兄两人在一个院子里住,老妈跟李小龙。老妈在上房住,我住下房,老妈确了一个户,我住下房确了一个户,一个院子分了两个户,能行吗?虽然把下房分给我,可下房不是台子,怎么能确权?”

“你住下房,有房子,确权给你。”

“下房哪里是台子?又低又潮湿,一个院子应该是一户,怎么能是两户?”

“听说住宅大了,要上税,”身边的村民说。

“马上危房改造,土房子全部推倒,”邹书记说。

“以前不是拍照了吗?现在又确权,推倒得补偿?”

“那是上面的事,谁都不知道。”

“那按你们说的办。”

李大龙出来,开车回家。回来,李二秀进来了,手里提着茄苗子说:“我还剩茄苗子,拿来你栽上。”

“行,我明天再去买一些西红柿苗子,黄瓜苗子也栽上,”李大龙说。

“你回来没有问妈回来吗?”

“问了,妈还不回来。”

“你回来又找活干?”

“嗯,也找不上活。”

“你以前给一家公司干,公司也没活?”

“修路也少了,公司也没活。”

“建筑也少了,看干个其它的。”

“我也再想。”

“噢。”

坐了一会儿,二秀出去走了。

(本章完)

.

李大龙说了名字,他以前的朋友,承包这里的地,种枸杞,他来过这里。

“我不认识”头头说。

“噢。”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啥不卖有机农药?”李大龙问。

(九)

“以前承包这里的田,种枸杞。”

“噢,早就不干了,田收回了。”

李大龙出来,开车来到一家农药店门前停下车,店老板都熟悉,相互了招呼。

“大多数农户又不用,就不卖。”

“有机农药是否贵的很,就没人买?”

“嗯,主要一下打不死害虫。”

“没有,别人承包了,我来做围栏。”

“噢。”

李大龙开着车,在一个路口,一条硬化路直通下去,路口立着大牌子,是一家枸杞公司园区。李大龙开车驶了进去,顺着路往里面开,拐了一个路口,前面全是枸杞田,都是三年以上的枸杞树,绿油油的,田周围都用方格铁丝网栏着,远远望去,里面还有人干活。他往有彩钢房的地方开去,到了大门口,有个气象预报的牌子,旁边有个电干,上面按放着三个大喇叭,门口立着牌子:‘闲人免进’,两侧都是公司简介,公司取得的成绩等等。他把车停在门外面停车的地方,门敞开着,里面有几排彩钢搭的库房,工人进进出出的忙着。他走进去,几个工人看了他几眼,也没有人问他。他问一个工人,办公楼在哪?工人指了指那边,他朝办公楼走去。他推门进去,两边墙上都是枸杞样板画,规章制度,还有农药喷施规定,不能超过一定计量,按政府要求操作等等。办公室的门都关着,也听不到人声,他走出来。出了公司大门,他沿另一条硬化路开出去,钻过铁路桥洞,又是一片枸杞园,他往前开去。枸杞园里女人们在剪枸杞油条,一眼望不到边的枸杞树,长势喜人;另一边,男人们在铲除枸杞园里的草,都戴着草帽。李大龙往前开着,路边都立着牌子,字小,看不清楚。开到尽头,是个栏栅铁门,门锁着,出不去,只好折过来往回开。出了枸杞园,上了柏油路,一路往回开。

李大龙来到村部,大门开着,里面有人。他进去,村干部们都在,还有一些村民也在办事。魏平平也在,他把贫困家庭学生那张表递给魏平平,让盖章。魏平平接过去看了看说:“你把你老妈也写上。”

“有机枸杞喷什么药?”李大龙问。

“坐下说,”店老板拿来一个凳子让李大龙坐,并说:“有机枸杞要求严格的很,我们这里不卖那些农药,都是枸杞基地直接从厂家往来发,我们卖的都是小农户种的枸杞喷洒的农药,要求不严格,只要把虫打死。基地上规模大,牵扯到出口,出境要检验农药残留,检验不过关就出不了口,用的都是厂家发的药。”

“你又承包来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