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
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

第1次上小学时期的所见3

第一次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来好像我要买什么东西,就直接顺着主干道朝着十六门走去,但是当我路过一个平房的时候让一个老人给我叫住了,这个老人在我还在住楼房大院的时候就经常能够看到他,因为是他是推个小车卖冰棍的老人,我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罗锅爷爷,因为他的背驼的很厉害。其实现在想一想我们称呼他为罗锅爷爷其实是一个很不理貌的称呼,但是当是罗锅爷爷好像并不怎么生气,并且当我们叫他罗锅爷爷的时候他也愿意回答我们。

原先都是他在楼房大院和平房大院那一带卖冰棍,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看不到他来卖了,换成了一位老奶奶。直到那一天他叫住我的时候我才又一次看到他,弄了半天那个平房就是他的家,那个时候他就把他的那个平房的家改成了食杂店。他让我进去以后看到里面卖产的东西主要还是以小零食为主,同时也可以在那里换啤酒,也有一些学生用的东西,当天我买的东西最后就是在他那里买的,但是买的什么早就忘记了。

多年以后我在想我是不是不经意间见证了省城的个体工商的发展,但是我可以说省城的个体工商肯定发展的比我见到的罗锅爷爷的那个食杂店要早。这里写的只是我的感想,请大家不要见怪,毕竟当年我只不是一名小学生而已。

那一天二婶的孩子和姑姑的孩子估计能玩了有一个多小时,那个时候是按照玩一把多少钱收费的,如果你玩的好那么老板基本就要哭了。

投币的游戏机是在这次之后的一个周日,父亲母亲和我以及表哥四个人来到了其实直线距离我家不算很远的工人文化宫,这个名称我估计全国的一些城市里都会有吧!是在那一天才第一次接触的投币游戏机。

那一天应该是由工会组织的一个活动,或者是别的什么单位组织的,总之时间太久远了,我都忘记到底是哪个单位组织的了,但是对于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记忆反而特别的深刻。

不光是大副食商店里面有买东西的,从主干道方向的大门进去,从另一个方向的门出来以后就会看到一个有一些规模的市场。母亲有的时候也会领着我去大副食买东西,如果有的时候大副食碰巧我们想买的东西没有了的话,母亲也会领着我从那个大门出去到那个市场去买。那个市场如果按照今天话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全天的市场,里面不像早市那样把东西往地上一倒就算占位置了,而是有一个挨一个的摊床,那个样式就和之前我说早市里有几个全天买东西的摊床类似。不光有摊床,里面还有那种商亭。

不管是摊床还是商亭基本上卖的东西和大副食里差不多,但是多少也有一些区别。那个时候我记得有一个场景至今在我的记忆里还存在着,那就是从另一个方向大门出来以后的旁边可以看到将近十个大玻璃罐子,里面装的都是咸菜,其实这都不算什么,记忆深刻的是每个大玻璃罐子后面都站着一位身穿那种蓝色大褂或者是大衣的阿姨,并且是春夏秋冬都站在后边看着前边的罐子。我始终不知道就是这些阿姨到底是大副食的职工还是买咸菜的商贩,因为每个玻璃罐子里的咸菜都不一样。

那个时候这个市场给我感觉主要是大副食商店售货的一个补充,因为在我印象里都是在大副食里想买的东西卖没了以后才会到这个市场里购买想要的东西。

比如母亲有一次领着我去大副食商店去购买圆白菜,结果那一天圆白菜碰巧就没有了,于是母亲领着我来到这个市场买了圆白菜和其它几样在大副食商店里没有买到的东西。因此这些摊位和商亭就靠着“捡漏”有的时候就能挣上一笔好钱,当然那时的我有的时候在跟着父母走的时候也曾经听起那个市场里的人说过在那个市场想弄一个摊位和商亭在那个年代可是一个不小的投入。二舅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除非是被单位开除或者是监狱释放人员实在没有出路了,家里才会凑钱在那个市场里给弄一个摊位或者商亭。否则有正常工作的人绝对不会去那里做生意。至于二舅所说是真还是假我可不敢打保票,但是二舅的话应该是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人的思想,现在我都在想如果父母那个时候在那个市场弄一个位置做生意的话肯定早就发了。

这里我还要声明一点,那就是那个时代无论是在这个市场还是我曾经大吃羊肉串的那个市场里,那些经营人员都是城市里的人,相对来说素质还是蛮高的从来没有大声叫卖等行为的发生。而现在来省城里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的是外来人口了,但是素质已经下降到了极点了。

那一天走进工人文化宫以及到最后离开的时候才发现那一天竟然破天荒的第一次把所有的屋子都打开了。因为除了那个主大厅在放电影之外,别的厅室也都在进行着各种活动。母亲留在了主大厅看电影,而我和父亲以及表哥就到处走了一走。

有的厅室表演的杂技,现在我都记得舞台上表演的应该是那种动作特别的复杂的顶碗。还有的厅室里表演的是相声,台上两个人跟同时代电视里说相声的一样也穿着西装在表演着相声,本来我想听,但是父亲说到各个厅学到都看一下,然后最后再听相声。还有的厅室里如果按照今天话来讲应该是那种舞蹈表演。当天还有很多厅室都在进行着活动,但是现在基本全都忘记是什么内容了,只是记得以上的几个。

那一天父母先送表哥回的大舅家,然后领着我回家,在路上游戏机屏幕上的画面时不时的显现在眼前。现在可倒好,所有的孩子都是在离开不电子产品的环境当中成长的,现在就是想在省城里随便的找一个亲近自然玩些什么的地方都不是很好找了。

路过儿童公园门口的时候看到了那两个商亭其中有一家竟然在夜间开始用那种霓虹灯来招揽行人驻足了,但是那个霓虹灯面积不是很大,因为那个时候的霓虹灯听别人说可是一个费电大户。因此可能就是因为怕费电才弄了一个面积不是很大的霓虹灯在那里吧!

二楼还有表演武术的厅室,现在想一想其实表演的就是太极拳。另外在好像还看到了表演各种戏曲的厅室,但是真的感觉里面的人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在门口看了一眼以后,给我的感觉里面全都是老人,都得是爷爷或者是姥姥那个年纪的。其实当时爷爷和姥姥的年纪也不是很大,但是给我的印象就是看戏曲的话好像都是年长的人。

这种电视游戏机那个时候绝对是一种特别新鲜的事物,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认为电视机里所传出的画面只能是那几个有限的电视台,竟然没有想到还可以出现这种画面,实在是让我们太感觉到意外了。

上二楼以后就明显的感觉到二楼的人比一楼的人还多,并且看到很多屋子的门口放着一张桌子,我们走进一看桌子上放的是胸章,上边写着什么文字我现在是记不清了。但是那个胸章不是免费送的,而是得花钱购买。当时的价格我忘记了,反正父亲没有给买,但是父亲问买那个胸章有什么好处,现在我依稀记得的是桌子后边的人说道如果买那个胸章以后,这个厅室里的一种代表未来玩具的一些样品可以免费不限次数玩。但是如果不买这个胸章的话,孩子进去也可以玩,但是如果遇到有戴这个胸章的孩子的话,那么就要让给戴胸章的孩子来玩。可能父亲感觉没什么必要所有才没有给我买那个胸章。所以就领着我和表哥走进了其中的一个厅室,里面放着好几个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大型游戏机的家伙。屋子里充满了各种从游戏机里传出的各种声音。

所有游戏机都围满了人,以当时一年级的身高和视角感觉能有好几十人,但是今天我冷静的回忆一下人数肯定不能那么多,但是20-30人应该有了。当时看到以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怎么在那里玩的全都是大人呢?不是说以孩子为主吗?现在想一想当时玩的所谓的大人其实应该是高中生或者是大学生,人家可不也是孩子呗!

父亲又领着我们来到了另一个厅室,这个厅室里全都是射击的游戏,走进以后就听到了各种模拟枪炮的声音,并且这个厅室里的人感觉是最多的,每个围观的人都大声的喊着什么,而玩的人也发出了各种国骂的声音,也只能用国骂来代替那些不好听了词语了。

回到了一楼本来想回到那个可以听相声的厅室里去,结果等我们下楼以后相声演出已经结束了,并且厅室的灯都灭了,看样子也就是那么一场,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没看到就没看到了。于是我们三个人起走进了一楼的主大厅里找母亲一起观看那部今天我已经叫不出名字的电影。那是因为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我的心其实还在二楼的那几个游戏机那里,毕竟那是第一次距离那种游戏那么近,但是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再次接触这种投币游戏机已经是第二次上小学四五年级时候的事了。当然这期间可能那种游戏室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多,只不过是我注意到这种游戏室存在相对比较晚。

按照原理来说这种大型的活动应该会可以看到我幼儿园时期和正在第一次读小学期间的同学,但是当天竟然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遇见,反倒是表哥看见了很多位他同学和同学的父母。

这种大规模的活动以后虽然父母又领着我参加了几回,但是规模都没有这一次的大,因为二楼的厅室再也没有开过,也就再也没有上去过。并且就是一楼的厅室也不是全都开放了,我感觉第一次接触到投币游戏机的那一次才是真正的工人文化宫,所有的一切都面对省城的工人和家属无条件开放。

然后父亲又领着我和表哥来到了另外一个厅室里,只见里面有一个栏杆,外边也围满了人。如果里面有人站起来的话,工作人员才会放相等人数的人进去。但是当我们挤到前边以后也看不到具体是什么内容的游戏机。因为那个游戏机如果形容起来的话,感觉像个棋台,两个人对面坐着,聚精会神的看着。但是因为身高的原因我是看不明白里面到底是什么画面。

那个时候的省城人感觉都不自私,看到外边有孩子的话都会主动把地方让出来,让孩子先玩。于是我和表哥以及其他的孩子就全都进去坐在了机器的两边,工作人员投了币以后告诉我们这些孩子怎么去玩。那种游戏机后来我在其他的游戏厅里没有在遇到过,那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游戏的内容是打保龄球,那个画面这么多年以来始终都没有忘记,一方如果谁能把对方的瓶子一次打倒就可以无限制的玩,但是基本上能连续玩5次就不容易了。本为我想继续玩来着,但是栏杆那边进来了好几个戴有那个胸章的孩子,于是工作人员就说道请没有胸章的孩子让一下给戴胸章的孩子倒出地方来。我和表哥只到遗憾的与那个游戏机告别了,没想到从那以后这种游戏机就再也没有见过。

后来在不知不觉间,我感觉到好像那条主干道两边的平房都开始做上了生意,除了开食杂店的之外好像还有卖汽车蓄电池的,卖衣服的,卖小百货的等等。但是这里我可以保证那个时候这些做起生意的人家原先就是住在那里的人,并且原先人家就是从位于主干道方向的大门进出自己家的。至于后来的一楼窗户改成门市房都是以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人家住的平房的门就是朝着主干道方向开的。

也是在第一次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父亲领着我来到位于学校方向延长线上的大副食商店,直到现在这个大副食还存在,只不过里面经营的方式已经改变了。但是那个时代的大副食里除了可以换啤酒之年还经营着很多的东西,其实和前边提到的十六门很相似,但是还是有区别的,那就是它的副食种类比十六门可是齐全多了,那个时候有的地方买不到的一些副食在大副食里面都可以买到。十六门里的副食种类多起来那得是到我第二次上小学以后二年级左右的事情了。

我们来到了一个游戏机的旁边,我和表哥挤过围观的人以后那看到的画面让我只到今天都难以忘却,那个画面是那种大海一样的蓝色,并且也感觉上也非常像是水波,因为画面始终是在不停的荡漾着水波纹。其实那个游戏机的屏幕距离玩游戏的人还有一段距离呢!只不过因为那个屏幕特别大才给我留下了这个难以忘却的感觉。有两把用于游戏的枪摆在距离屏幕有两至三步的距离的位置上。前边的那个人打了几次之后看到我和表哥就主动的让出位置,站在旁边看我们打。现在我依稀记得的主题是潜水员潜入海里,如果遇到鲨鱼的话就用那个游戏枪把鲨鱼消灭。我和表哥没有选择双人玩,而是选择单人玩。谁失败了就让另一个人玩,那个游戏内容在之后游戏厅里也没有遇到过,但是好呆类似的用游戏枪玩的游戏在游戏厅还是可以见到的。

当我和表哥玩的最为开心的时候,那些戴胸章的孩子又来到这屋了,其实总共好像只有6个或者是8个孩子的家长给孩子购买了胸章,但是真的是只要有戴胸章的孩子出现,工作人员就会督促那些玩游戏的人下机。没有办法我和表哥又告别了这个游戏机和整个玩游戏机的区域,然后和父亲到别的厅室里溜达去了。可能有的网友会说为什么不等那些戴胸章的孩子走了之后继续玩,那是因为如果买了胸章的话,就可以不受干扰的无限制的玩,所以等他们下机根本是不现实的,除非是他们不想玩了而主动下机。

父亲让我和表哥排着队,当前面玩的人看到后边有两个孩子的时候就停了下来,让我和表哥先玩。然后我们俩个人就走到了游戏机的前边,就看到一个工作人员往机器里投了币,就看到机器上的画面有了变化,然后就告诉我和表哥如何玩,现在我还记得那个游戏是什么,那是因为后来在红白机的卡里我也玩过,那就是坦克。但是当时我和表哥玩的可不行,玩了一会儿总是玩不好,所以就下机让给别人了,反正不花钱,所以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惋惜的。但是不经意间第一次玩了投币的游戏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