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
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

第2次上小学5

是他爸爸开的门,看到是我以后就问我为什么来了,我说因为再不来的话就怕以后见不到小伙伴了,他站在那里笑着把那位孩子叫了出来。其实后来才知道他们全家真正离开还有些日子呢!只不过先办了转学,省得到最后麻烦。那个时候是没有数码相机什么的,我们俩家的大人也不可能为了给我们留影而特意去买胶卷给我们照相,所以那天下午我们俩还有楼房大院里其他的孩子就是一个劲的玩,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就是那么喜欢玩。然后他说等他们全家到新地址以后就让他父亲给我爷爷写一封信,那样以后如果大家想念了的话就写信就行了。没办法,写信是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群的通讯方式,至于电话可真只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

之后的几天里,每天我写完作业以后就是找他玩,但是每次去他家的时候都会发现他家里的东西天天都见少,他告诉我因为以后可能也不会回这个省城了,所以父母把家里的东西尽量能给亲戚朋友的都给亲戚朋友了。有一段时间里我曾经挺傻的,还后悔他的那些玩具那个时候我为什么没有要。但是后来一想如果人家想给的话早就给了,再说了人家在省城里的亲戚什么的肯定有小孩子,可能早就把玩具什么的拿走了。直到后来的一天他跟我说明天他就要和父母还有他的奶奶一起坐火车走了,那个时刻我真的感觉到好像小伙伴真的就要离开这个省城了。那天他把他的一支特别好的油笔送给了我,并且把他已经用不上的一些没有使用过的各种本子也送给了我,我当然是全盘的收下了,但是说实话那支笔后来的岁月当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没有了,至于那些本子也都在以后的日子里使用了,结果就是这个小伙伴走了以后基本上我一个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在后来的日子里一个都没有留下。

回家以后问父母第二天可不可以去车站去送他,父母商量了一下一看第二天不是星期日,就说别送了,以后还会有见面的时候的。再说了咱们也不知道他是明天什么时候的火车,晚上还好一些,要是白天走你还能请假呀?听完父母一说到车站送他的想法也只能取消了。

可能是在教学楼正在建设的同时,学校里的各个领导就已经开始安排上了未来哪个班级在哪个位置了,但是我们这个学校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一个学期换一个教室,我在长虹小学的一年级是在借用解放小学的那幢教学楼里度过的,但是后来的五年都是在新教学楼里度过的,但是五年换了五个教室是让我记忆深刻的。但是在省城里最著名的那所小学上学的二婶的孩子后来说道他们六年就换过两个教室。不知道同时期的网友你们小学六年或者是五年换没换过教室。

当时真是除了一楼之外其余的楼层看上去就是工地,那种工地上经常能够看见的那种手推车在各个楼层的走廊里和房间里还能看到呢!

那个时候感觉新教学楼真的是非常大,走廊也非常之长,只不过是呈直角形状的,从走廊这一边走到另一边需要拐一个弯才能走过去。虽然楼上的教室还没有装修完毕,但是从已经装修好的一楼就可以看出来教室的布置,有的教室的是朝着操场的位置的,有的教室是朝着外边的那条主干道的。

当我们走到五楼的时候孟老师告诉我们那个大空间以后就是活动室,然后组织我们走到了窗户的跟前让我们站在窗户的旁边朝外面看一下,好家伙一下子队伍就开锅了。因为这个大活动室的窗户是朝着主干道方向的,从窗户望出去就是对面的一大片儿平房和那种小二楼小三楼的建筑。队伍里的同学其中大多数是女同学用手指着跟身边的同学说道哪个方向的哪个楼房是她家的房子,我们这个班里得有将近二十多人住在对面的那片区域。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十六门这个我非常熟悉的建筑的后边是什么样子,因为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十六门这个建筑后边,虽然我知道哪个院子通向这个建筑的后边,但就是一次都没去过。

现在还记得那天从五楼朝着窗户看对面的那个景色,有的平房是那种传统样式的屋顶的,而有的平房屋顶是那种平顶式的,那天的天气还不算是很冷,可以看到那种平顶式平房的房顶上放满了很多的花。那个场景当时我就在想曾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但是当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后来走的时候才猛然想起来那个场景曾经在天津也看到过。只不过没有看到有鸽群的出现,其余的和天津姨姥家所看到的景象简直是太像了。这种感觉只有在这次在五楼朝着对面方向看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但是从天津回来以后有时候在平房大院里玩的时候可没有这种感觉,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有一天去上课的时候才突然发现楼房大院的那个同学那天没来,当天孟老师就宣布他转学走了,当我知道以后当时心里挺不是个滋味,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然后我在第二次上小学的时候他还和我是同学,不知道他为什么昨天不提前告诉我一下他第二天不来了呢?反正当时心里挺乱的,其实我们那个时代的在小学的时候已经有心事的,只不过当时的家长也好老师也好都不太重视这个问题。

当天除了孟老师的课之外,其余的两堂课基本上是怎么过来的都不记得了。放学之后再和太爷爷往家里的走的路上问太爷爷那个孩子转学走了以后还能见面吗?太爷爷说今天上午还看到他了呢!你现在就和他去道个别吧!当然听到他还没有走的时候,心里一下子不知道为什么就变得特别的高兴了,一路上特别快乐的和太爷爷走着,感觉时间不长就来到了爷爷的家里,因为第二天是星期日,所以我没有第一时间写作业而是第一时间朝着他家住的那个楼层跑去。

第一堂下课以后那位楼房大院的孩子找到我和我说他准备转学走了。我当时还挺吃惊,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转学。后来父亲才告诉我是因为他父亲所在单位的那个科室整个搬迁到南京那边去了,因此他也要和他的父母一起去南京生活了。那个时候不知道别的地方什么样,反正我们省城的一些国有单位时不时的就整体搬迁,当然有的是往好的地方搬迁,有的是往那种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搬迁。楼房大院里有挺多比我们大好几岁的孩子其实都因为父母单位搬迁到别的城市而离开的。

来到了一楼的走廊里,教室一个挨一个,当然其中还有水房和卫生间,就连走廊里的地砖也是那种按照现在话来说是大理石材质的,颜色是一种比较淡雅的一种黄里有白,白中带黄的那种说不出来的色彩。说实话这个走廊看上去都显得特别的亮堂,因为原先我所读的那个小学还有当时正常借用的那幢教学楼里走廊说实话都显得特别的暗,虽然日光灯也经常开着,但是看上来还是显得走廊里特别的暗。而现在这个新教学楼的一楼就显得特别的明亮,我们去的那一天各个屋子和走廊的灯具还没有安装呢!但就是这样整个一楼走廊里都显得特别的明亮。可能是让我们提前看一下未来的教室格局和位置吧!其实我们去的时候就只有一楼的走廊里的地砖铺设完成了,其余楼层等我们上去以后地砖还没有铺呢!因此在上别的楼层以后就显得整个环境有些脏了,有的教室里还放着水泥和沙子呢!虽然总体的内部装修还没有进行完毕,但是每个班级的门口都已经悬挂上了各个班级的名称了,我们一年一班不知道因为什么紧挨着二楼办公区,与我们一墙之隔的那个办公室就是少先队辅导员的办公室。

站在窗户旁边看了挺长时间,我们基本上轮流着到窗户旁边看着。有的同学问我住在那里,我说我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看不到。当时我认为我家离这个新教学楼算是挺近的了,但是没想到住在十六门后边那片儿的同学上学的距离比我还近。他们基本从出门到来到新教学楼的话,可能连2分钟都用不上。不过后来我们曾经做过一次试验,就是分别从我住的这个位置和十六门后身的位置同时出发,结果基本上算是同时到达新教学楼的操场所在位置。

当二班的队伍上来以后,孟老师就开始组织起了我们撤出大活动室的行动。这个大活动室把这次参观都算上的话我五年时间可能以班级的名义上来也不超过4次。有一次是外边下雨,所以体育课改在了在这个大活动室里进行。有一次是班级里的灯坏了,所以改到了在这里上的下午的课。另外两次应该是教委考核或者是干别的事情,总之那两天所有的课都是在这个大活动室里进行的,并且无论什么课后边都会坐上起码20多个大人在听课,平时如果有校长什么的听课基本上也就是来两三个人,我们班里的同学挤一挤的话基本上可以在后排空出两个座位出来,但是这么多人来听课的话,那只能是在这个大活动室里进行了。当然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如果要求我们班打扫这个大活动室的话那么也是有机会进去的,但是这个就不能说是全班的行为了,基本是老师安排谁去的话才可以进去,我被安排过几次,说实话别看大活动室大,但是因为不经常使用所以反而比其余的地方都干净。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打扫完卫生以后我们几个负责打扫的同学基本上都是站在窗户跟前看着对面的那种景色。

回到解放小学以后太爷爷早就到了半天了,因为是借用最后一堂的时间去参观的新教学楼,但是到了新教学楼以后时间不知不觉就飞快的过去了。等我见太爷爷以后才知道这次参观竟然用去了将近1小30分钟,可见这些等学生的家长在门口等待了多长的时间。

当天孟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好像就是写参观新教学楼的感想,结果第二天孟老师让每个孩子读自己写的作文的时候的场景我可是现在都忘记不了。

不在场听是不知道的,分明大家写的全都是科幻作文了,有的幻想2000以后同学都是开着小飞机去上学的,有的幻想2000以后同学们如果因为身体不方便一样可以在医院或者是家里听课,有的幻想2000以后教学楼的楼顶上会停满了飞碟,因为外星球来的学生来上课。这么说吧基本就是幻想这个学校和里面的师生在未来是什么样子,至于新教学楼就是一个引子。大家基本上都是写看到了新教学楼以后幻想,不过说实话那位说以后可以在医院和家里一样可以听课的那位同学说的还真的实现了,这不就是疫情期间的网课么!至于别的幻想可真的就是幻想了,开小飞机是没有实现,但是部分家长开着汽车天天接送倒是真的实现。至于楼顶上别说停飞碟了,到今天为止连直升机都没有停过。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领完我们参观完新教学楼以后孟老师就不怎么提什么时候可以到新教学楼上课的具体时间了。后为我们才知道是因为一些工程款项的事情,施工方基本上在后期不怎么施工了,反正这件事情具体怎么解决的不知道。总之一年级的下学期也是在解放小学里度过的。

队伍在台阶底下再一次站住了,孟老师询问有没有直接回家的,如果有直接回家的就在原地离开,如果不直接回家就先回到解放小学那边去,等家长来了以后才离开。结果是居住在十六门后身的那些同学基本全都原地离开了,但是说原地离开也还是和我们一起过的那条主干道以后才离开的。我之所以没有离开回家是因为担心太爷爷去了以后接不到我而着急,主要就是当时的通信设备根本没有,如果换成今天还有这样的事情的话那么只要给家里人打个手机就什么都解决了。

但是还是有区别的,那个时候原地离开的话老师也是放心,毕竟每个学生住在什么地方其实老师心里都有有数的,如果是距离远的学生想离开的话老师也不放心。现在就算班级到外边参加什么活动不回学校的话,那么老师肯定头一天就回通知所有家长到什么地方去接,有的时候就算离家相当近的话老师也不放心学生自己单独离开。老师负责是一个方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现在省城的车辆也多了,人也多了。

因为学校里的大多数同学都以为他转学是转到省城别的学校去了,只有我一个人当时知道他是离开省城去南京生活了。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虽然后来他父亲写我爷爷写了信,知道了通信地址,但是我们之间的通信到了小学四年级以后就中断了,因为所有写给他的信都退了回来,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因。

太爷爷问我为什么是老师领着我们从外边回来的?到什么地方去了?我这时才告诉太爷爷是老师领着我们去参观长虹小学正在建设当的新教学楼去了。太爷爷当时挺生气,但是当时他没有说什么,但是回到家以后他说老师为什么在家长送孩子去学校的时候没有通知家长班级里会有这个活动,如果通知了的话也不会让很多家长去学校那么早了,从而等了那么长的时间。说句实话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天一班和二班的老师没有在早上通知送学生的家长当天会去参观新教学楼。不过我想可能两个班的老师都认为新教学楼距离解放小学其实也不算很远,可能都认为会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连参观带往返时间肯定是够用的,但是没用想到这往返加上参观竟然用上了1小30分钟。

第二天上学以后大家讨论的都是昨天参观新教学楼的事情,那些居住在十六门后身的那些同学希望早日搬到新教学楼上学,因为那样就距离学校近了,而班里也有同学在问那位楼房大院的孩子他是怎么想的,结果他说在哪里上课都无所谓,因为他家居住在两个学校的中间,走的时间都差不多。当然这些讨论都是在老师没在教室里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教室里有老师还是挺安静的。

孟老师先领着我们来到了操场里,对于整个参见流程下来以后队伍没有乱对我们提出了表扬,并且说第二天在光荣榜每个人名字的后边都盖上一朵小红花。听完以后整个队伍当然是相当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欢声雀跃的声音,因为操场里还有很多建筑用的材料,所以孟老师清点完人数以后就带领着我们从教学楼正门出来了,尤其是在下那几节台阶的时候孟老师一个劲的说不要急,慢慢的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