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
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

第2次上小学20

慢慢的一切归于了一种正常的状态,学校旁边的那个大坑的回填也慢慢的快要到达了地面。并且旁边新建的那个楼房也盖到了3层的高度,并且每天路过的时候都感觉好像都在长高似的。

孟老师正式回来以后能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时候孟老师和我们说从明天起学校连放两天假,加上一个星期日的话就是连放三天的假。当时我们反正都特别兴奋,但是这三天的时间孟老师反正是作业也没少给我们留。其实后来我才知道这三天的时期其实就是那个大坑的最上层开始进行了沙土的回填和地面的处理,因为那个时候学校与大坑之间那个围墙为了回填那个大坑早就拆除了,就是为了方便卡车往来拉送回填的东西。但是这三天卡车往来的次数应该是比以前多了,学校也是怕出意外才给我们放的假。

而这三天的时间看似时间不长,但是让我在什么地方呆着又给家里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那个时期还没有双休日,并且也碰巧那个星期正好是母亲的白天,父亲就更不用说了,在90年代中期之前他是天天上白班的。所有由谁看着我又成了一个难题,本来是可以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在白天的时候把我送到爷爷那里由太爷爷看着我,但是当母亲当天晚上去的时候才看到三婶也领着她的孩子去了,母亲看到三婶在场也就没有说我的事情,就和爷爷聊了几句话以后就回来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天三婶领着堂弟去也是为了那三天二弟去哪里的事情,那段时间整好是三婶的父亲住院,所以三婶全家基本上白天也没有人,所以才想这三天的时间把二弟送到爷爷家由爷爷和太爷爷帮忙看着,这样一来我去哪里又成了一个老大难。

但是毕竟她们4个人管理了我们很长时间并且也辅导了我们很长时间的数学作业,所以学校领导给予她们一个非常光荣的奖励,那就是在周一的时候升国旗。

砌那个国旗台的红砖和水泥是由学生家长准备的,并且也有由学生家长砌的,而那个国旗杆也是由学生家长提供的并且也是由学生家长给安装的。

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很多学生对于担当周一的升旗手特别感兴趣,就算当不上升旗手哪怕能当上护旗手也可以,因此如果学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一些设施需要学生找家长帮忙的话,那么好像所有愿意出风头的学生都愿意第一时间找家长。这其实与我在第一次上小学的时候的那种感觉已经差了好远,那个时候是学生不愿意出头,都是由老师点名。但是第二次上小学的时候,尤其从二年级开始以后,感觉学校里的学生出风头的行为好像越来越多。

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在大晚上母亲让我拿着所有的作业骑着自行车驮着我把我送到姥姥家了,等到了姥姥家反正是挺晚了,因为姥姥和表哥都睡下了,母亲硬是敲门把姥姥给叫醒了。

母亲和姥姥说明来意,幸亏表哥的觉不是那么重,要不然把表哥打扰到了母亲肯定也过意不去。不过现在我都挺奇怪的是已经上高中的表哥在姥姥家里的书感觉特别少,如果现在谁家的孩子上高中了,哪怕只是高一的话,那么家里肯定是各种读物和试卷一堆一堆的往回买,但是那个时候别说表哥和姥姥住在一起没什么多余的书,就是有的时候假期里表哥如果有时间方便的话领着我去他的同学家里的时候,那些同学的家里好像那种与学习方面的书籍也不是很多。

母亲和姥姥说完以后就急急忙忙的走了,毕竟第二天还得上班。而我因为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吹了一道的风早就没有什么困意了,所以就和姥姥说想先写作业。

姥姥的写字台上的台灯亮了,我于是拿出了作业开始写了起来。不知道网友们那个时期写作业先写什么,反正我是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时候先写难的数学作业,有的时候先写简单的语文作业。

那次数学作业留的可是不少,孟老师基本上是把她住院这一期间所有的数学教学单元的试题都选了近十道题让我们做,这还不算各种各样的应用题。

表哥一开始还看着我写,但是他因为第二天还得上学所以不一会儿的时间他也上吊铺去睡觉去了。

反正那个夜晚写了挺长时间,不过好在副校长和那4位高年级女生在那段时期给我们打下的基础还是挺牢固的,所以那天晚上写数学作业竟然是少数的几次感觉到写数学作业是特别轻松的时刻之一。至于是写语文相对来说就感觉更容易了,所以尽管孟老师留的相对来说这三天的作业量也不少,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在去姥姥家在还没有进入到假期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写完了,当然全部写完以后我记得看了一下姥姥家的那个挂表,好像时间已经快到深夜的24:00了。

写完以后姥姥就搂着我睡下了,等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我记得都已经是9:00多了,表哥早就上学走了,而姥姥也早就吃完早餐在屋子忙活了起来。见我起来以后就问我作业是不是都写完了,有没有没有写完的让我给拉下了,当我再次重新检查一次作业以后,才向姥姥保证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了。

姥姥给我现做的面条,那天不知道为什么那个面条感觉特别的香。母亲在周日下午来接我的时候姥姥给母亲也做了面条,结果母亲都说面条特别的香。现在想来应该是姥姥在不知不觉中买了哪一种调料吧!

找家长砌国旗台的学生,提供国旗杆的学生在将升国旗的硬件设施完成以后,都光荣的成为了升旗手,但是因为升旗都是在周一的上午,而我们那个时候又基本上以下午课为多,因此学校领导都讲了什么,为什么让他们当升旗手就不得而知了。

而这次由4位高年级曾经辅导过我们的女生担任升旗手,因此学校在那个周一的时候特意为我们班级调了课,将我们的下午班调到了上午班。那天在操场集合的除了我们二年一班以外,其余的二年级,三年级和一年级竟然没有一个班到场的。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一二三这三个学年基本上是上课时间保持一致的,我们是因为特殊原因才调到上午班的,其余的都是下午上课,所以看不到太正常了。

从那天开始孟老师通常在下午第一堂课的时候给我们上课,至于其它的课还是由副校长给我们上。但是这么一弄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因为孟老师和副校长完全是两种教学模式,结果把我们完全搞糊涂了。不过好在那个时候每天就是一堂数学课一堂语文课,好在学习进度上我们还算能跟上,这要是一天两堂数学课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可能就更加糊涂了,因为副校长和孟老师完全是两种教学模式。

慢慢的孟老师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副校长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孟老师和我们宣布第二天开始她正式的回来教我们上课了的时候,班里的那种氛围可以说就差一点儿把屋顶给掀翻了。有的淘气的男同学甚至是不停的鼓掌来庆祝孟老师的回归。

随着天气越来越温暖,我们也都脱下了棉衣或者是羽绒服,因为春天的气息已经越来越浓了,并且孟老师的身体好像也恢复的更加的好了,那是因为副校长曾经组织我们集体的去了一次医院看望孟老师,那天就看出来孟老师已经特别精神了,手上的伤口早已经愈合了,但是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让孟老师在住院多观察一些日子,等到可以出院了也不能马上上课,而是得在家里休息一些日以后才能正式上班。当然这是听副校长给我们讲的,但听到孟老师马上可以出院的消息以后,我们还是特别兴奋的。

恢复正常上课以后已经听不到了打地基的声音了,因此教学又恢复到了某种正常的状态,只不过班主任还是由副校长来担任。并且那段时期我们竟然慢慢的适应了副校长的教学方式。只不过这次那四位高年级的女生没有来我们班这里协助副校长管理我们,后来我们才知道因为距离毕业考试的日期已经越来越近了,她们才不得不返回自己的所在班级去学习去了。

我们学校那个时候在升旗手升旗之前,学校领导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个升旗手和护旗手都来自哪个班级,同时还要简单介绍一个为什么要让这几位同学担任升旗后和护旗手的事迹。最后还要让升旗手自己详细说明一下自己的事迹,通常感觉到升旗手要准备2-3页的大原稿纸的内容。

她们4位的事迹我们简直是太熟悉了,在副校长没来之前的那段时间感觉她们就仿佛就是我们的老师,有时课间下课的时候还和我们一起玩。所以那个时候班里的每个人都对她们的印象特别好,更不用在副校长来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她们还协助副校长管理我们并且还辅导我们写数学作业,那段时间是我们班级里少数的学习风气特别浓的时期。

后来有一次在数学课结束以后,副校长和我们谈了对于这次她给我们代课的一些感想,那天在我的记忆里她好像说了很多,中心思想好像就是趁着这次孟老师有病给我们代课,她把我们班级当成了一个试验班了,那就是低年级的每个组由高年级派出学习特别好的学生进行管理和辅导。事实上她的这种想法在我们班里也的确是得到了一种良好的效果,原先对于写数学作业特别恐怖的我们那一段时期好像根本就不怕写数学作业,因为数学作业在学校完成,哪里不会的话,那4位高年级女同学就会仔细的给我们讲解,这么说吧!一个组的人有一个不会的话,那么这个组其余的感觉写数学作业没有把握的同学也会聚拢过去听着讲解。可能作业题讲解了几次,那么这个组的同学也就听了几次,这种强化记忆肯定会起到效果的。我甚至那一段时间里的数学作业都不用让她们给我讲解,就是因为听着她们给别人讲解的时候竟然也都听会了。

从那天开始孟老师出现在教室里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只不过每次上课都不能把时间上满,通常可能上到一半儿的时间的话就要回医院去了,毕竟那个时候孟老师还没有正式的出院,当然高兴的还是我们,毕竟自己的班主任回来了。

而在这一时期我们也开始注意到旁边的那个已经打完地基的大坑有一半儿多的面积开始了回填,反正在我的记忆里回填的时间有好几天,另外感觉那一阵子那个大坑好像就是一个垃圾场似的,好像什么东西真往里面的倒,感觉特别的脏。

随着时间的慢慢的推移,孟老师终于出院回家了,但是说实话孟老师出院的那一天我反正不知道,我是在第二天下午上学的时候才从班里面那些消息灵通的同学的嘴里知道的。并且这些同学说孟老师出院的时候班里能有一半儿同学去接的孟老师。但是我们后排的同学好像除了那个母亲是那所医院会计也就是最能打架的那位同学知道以外其余的同学好像都不知道。我始终到现在都不明白在那个没有手机并且电话基本上都是以单位拥有为主的那个时期里,班里那些去接孟老师的同学是怎么知道孟老师是那一天要出院的,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只是知道孟老师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出院,但是谁也不知道准确的日期。至于那个最能打架的同学他知道了也没有告诉我们,但是从那些消息灵通的同学的嘴里我也听说孟老师出院的时候他并没有到场。

当时可真的特别羡慕入队的同学,尤其是特别羡慕在升旗时行少先队礼的那个时刻,其实后来想一想除了在升旗的时候还有在新队员入队的时候行少先队礼,其余的时候好像感觉行少先队礼的时候特别少。

国旗升到最顶端,也就意味着这次升旗的仪式彻底的结束了。在写这个内容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不止一次发出了感慨,这4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如果按照生日推算的话应该是1973年或者是1974年出生的人,那个时候还在升旗台上讲述为什么当升旗手的女同学现在都已经是将近50岁的人了,她们的人生后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她们还在这个省城居住吗?她们还在中国居住吗?她们如果结婚了的话,那么她们的婚姻是否幸福呢?其实我这么写无非就是1978年出生的人都已经40多岁了,更何况同时期高年级的同学呢!

大舅那里虽然可以去,但是周五和周六大舅和大舅妈都上班也不可能看着我,所以去了也是白去。

母亲虽然说可以领着我去她的单位,但是毕竟不是假期,如果真的让领导看到了还不好。但是把我关到家里一连关三个白天感觉我也是挺难度过的。

甚至有一个时期里我好像更喜欢上副校长的课,虽然她对作业的要求比孟老师好像更为的严格,比如那段时间里她要求每个课任老师都要给我们留有作业,并且要求我们回家以后除了写完语文作业之外也要完成各个课任老师的作业,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感觉到挺苦,但是后来在无意当中我们仿佛都发现了学习的快乐了,那段时间里写作业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了。

后来想一想如果孟老师病好以后还是按照副校长的路子走的话,以致于5年级和6年级的老师也按照这个方法走的话,那么我们上初中的话就会在第一时间里熟悉初中留作业的那种密度,可惜的是副校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在孟老师回来以后就停止了,虽然孟老师不让课任老师留作业了,我们也非常高兴。但是如果按照副校长的路子走下去的话,可能我们会更加接受以后初中时的作业密度。甚至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人生,当然这是后话了,暂时先不说了。

所以当她们在升旗台上介绍的时候,我们班级里竟然有一些同学掉眼泪了,真的是感动了我们。而这次升旗是我在整个小学期间参加的唯一的一次没有护旗手全都是升旗手的升旗。其实说全是升旗手,其实还是由一位女同学进行升旗,其余的3位女同学在升旗台上对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敬着少先队礼。而在操场里我则发现了除了我们班级还是众多的同学行着注目礼之外,其余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以敬少先队礼的居多,当然每个班级里好像也有那么一两个同学行的是注目礼。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