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一刀定江山》
一刀定江山

第九章,我有道理要好好讲讲

济州城,总督府。

刘爷爷骑了一天一夜的马终于到了济州,初到时已经是深夜,总督府大门紧闭,自己能翻墙进但是实在没有必要,就找了一家旅店先住下了,简单的吃过东西,倒头就睡,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匆匆穿好衣服,简单洗漱后就去敲响了总督府的大门。

这总督府属实要比京城的宅院气派太多,石狮就是一人高,大门宽就是两丈,高丈余,看起来就像是州城的入关大门一般,刘爷爷敲开大门时就有四个仆人合力开门,出来一位年轻人,自称是府上的管家,但是刘爷爷怎么看都不像,衣服穿的实在太好,不仅有金线还有各种珠宝点缀,腰间的玉佩更是了不得,玉质通透,光泽明亮,脉理紧密,玉佩的雕工也是很好,君子如玉四字简直就是顺着脉络雕刻而成,四字在玉上,浑然天成。

李长师其实对乾清宫已经是很熟悉了,先皇白赢就常常唤他到乾清宫议事,如今换了新皇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太监请他进时他也只是象征性的点点头,都不需要太监带路,他早就是轻车熟路了。

李长师看见白文皓在看书又觉得有些好笑,这个太子根本就不是做勤俭皇帝的料,以他只是略比常人聪明一点的脑子,最后只能是做多错多。

皇帝刚看见李长师进门槛就立马放下书,大步向李长师迎去,李长师看皇帝过来,也是拍拍官袍,缓慢向下跪,两人就如排练一般,李长师马上就要跪到地上,皇帝就一把拉住李长师双手,“爱卿,你我如同兄弟,私下见面无需行礼。”

刘爷爷也笑着回答,“我是殿阁大学士李长师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管家,李长师写了一封书信要我亲手带到总督大人面前,还望小友替我与总督大人说一声。”

那年轻人听过刘爷爷所说的话后,脸上笑意更浓,“敢问管家贵姓?”

“免贵姓刘。”

那年轻人过来一把拉住刘爷爷的手,“刘管家不必客气,我叫柳霜似,柳青青是我大姐,当年姐姐出嫁我当时还小被送进了沧州学宫,当时正值学宫大考,学宫祭酒软硬不吃连我爹去求情都没让我走,错过了,实在是遗憾呀。”

刘爷爷眼睛一转,“哈哈,原来你就是霜似侄子,李长师常跟我家里人说呢,说是总督家的柳霜似,有天纵之才,以后定是人中龙凤,我一直想来看看,只是家中事务实在太忙没能抽出身来,但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不对!更有甚之!”

其实刘爷爷这番话完全就是瞎扯,别说李长师没提到过这个年轻人,连婶婶都是只讲过一两次,当年婶婶成亲的时候柳霜似才七岁,就连婶婶都没见过这个弟弟两次,更别提李长师,而且自李长师赴京为官以后,已经十几年没离开过京城了,与他岳父总督大人见面都是在总督每三个月一次的大朝会才见面,李长师都只听婶婶提过一次柳霜似,只不过当时的评价是,这个弟弟应该是个傻子。

不过刘爷爷这老狐狸向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反正把事儿办了就行。

那柳霜似沉默了一会儿,接着绽放笑容,只是这次的笑容略显尴尬,还谦虚起来,“姐夫谬赞了,霜似没什么本事,学问也浅的很当不起姐夫堂堂殿阁大学士的如此评价。”

其实柳霜似也就客套一下,他知道这个刘管家不过是跟他说好听话罢了,自己跟大姐都不熟络,大姐出嫁时自己这么小的岁数,而且小时候在家是出了名的笨,大姐肯定不会夸他,自己姐夫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自己,自己那个爹就更别说了,就他的脾气,他能夸自己一句那真是有鬼了。

“既然是姐夫交予我爹的书信,那就肯定是要让我爹亲自看了,刘管家,我这就带你去我爹的屋子,他每日起的很早不用怕打扰到他。”

“那就在这里谢过侄子了。”刘爷爷道谢过后两人就不再多做寒暄,毕竟还有正事在身,一直拖拖拉拉也不像话。

刘爷爷随柳霜似一路向院内走去,别的不说,宅子大的简直是过分了,在总督府中央还有一个大湖,湖里的万尾游鱼游动的格外的悠闲,每天光是鱼食都要花费近千斤,府内的假山怪石简直就是随处可见,不出百步就必有一座凉亭,就连仆人住的房间都是两人一间房,可比京城里的府邸好多了,京城的大门大户全部奴仆都挤在一个小房间内,睡觉都是几个人一张床。

还有府里的奇花异树也是比比皆是,这总督府实在是有钱到了极致,一边走着路,柳霜似一边给刘爷爷不停的介绍各个景观的来历,刘爷爷感觉这里简直不像一个家,太大了,就好像是半座城一样大,当然,这么大的总督府肯定不是一次建成的,其实这个总督府的历史可比总督上任的时间长多了,几乎可以说是与国同寿。

从第一任总督开始,当时大乾才立国不就,又刚刚结束乱世,于是大乾第一任皇帝,明武大帝下令在各地分别修建总督府,王爷府,还有州县衙门在官员上任时期官员可以自行扩张,拆除院子,等到下一任来替换上任后继续使用,经过百年的积累,总督府终于修建出如今的宏伟气魄,但是总督府直到现在都依然在不断的增添新东西,只要不侵占良田朝廷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是自古的惯例都没什么好说的。

随着柳霜似越走越深,两人走了半个时辰结果到了一处最不想王府的地方,这里有两亩田,还种着菜,一位老汉在地里耕种,动作很是娴熟,锄头挥的相当有劲。

柳霜似看见那老汉跑去叫了声爹,老汉头都没抬,继续种地,还招呼柳霜似把旁边的粪桶给他提过去,刘霜似咳嗽了一声,“爹,有客人来了,姐夫家的管家。”

这下总督才抬起了头,擦了擦脸上的汗,转头看向刘爷爷的方向,又缓缓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烟丝,自己拿出一些装在别在腰上的烟杆里,随后轻轻抛给了刘爷爷,刘爷爷轻松接住闻了闻,称赞了一句真不错。

总督笑着说,“自己种的,种了好几年都长得不行,唯独今年的还可以,你拿去尝尝。”

谁知道刘爷爷一点都不客气,还伸手问总督要烟杆,“走的急没带,先给我好好过过瘾。”

总督不仅不恼怒还哈哈大笑,只是这次烟杆没有直接丢过去而是走上了田垄,将烟杆递给了刘爷爷,给柳霜似使了个眼神,对着柳霜似挥挥手,示意他先离开,柳霜似懂事的自己默默退下。

刘爷爷拿着烟杆抽了一口,舒服的长呼了一口气,种了这么多年地,还是很有长进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总督看着他抽完烟后一脸享受,“怎么样,这次的烟叶绝对是上得了档次的,跟那些名家比都差的不远了。”

刘爷爷没有理他的自卖自夸,“柳坤生,你说你又不是在农家出身,老想着种地是干嘛?”

名叫柳坤生的总督大人没好气的说,“我从小就知道民间疾苦,不像你白旻文,皇家出身,哪里会懂这些?”

柳坤生平静的说出了刘爷爷的真实身份,其实刘爷爷就是前朝皇帝白赢的大哥,真名白旻文,王书凡就在太子嘴里听到过这个名字,只是当时没有太过注意,后来重伤之后昏迷太久没有想起来。

当年刘爷爷以大皇子的身份主动放弃了皇位的争夺走起了江湖,正因为如此才能成就白赢的帝位,不然当年的皇帝是谁都还是不得而知,只是为什么白旻文变成了现在的刘爷爷,又为什么甘愿在李长师身边就又是一场绵长的故事了。

刘爷爷听柳坤生说完他知道明间疾苦开始就捧腹大笑,“你知道民间疾苦?你爹当年是朝廷大将军,从小你小子就在京城,靠你爹才让你三十岁就当上了总督,我当年都以为你这个三十几的总督要飞黄腾达,最少也能当个宰相,后面封个王,当个国柱应该都不是没有可能,谁知道还是你厉害,硬是当了四十年总督,把自己从三州总督当成了两州总督。”

柳坤生听完脸面有点挂不住,只好回击道,“你再乱说话老子马上把你烟给你扯了看你抽个屁!”

刘爷爷白了他一眼,“就你?算了吧,十个也打不过我一个呀。”

“就你个老东西厉害,仗着年纪大我几岁,皇宫里教你武功的老师请的好我才打不过你,不然那轮得到你在我这里嚣张。”

刘爷爷把烟杆里最后一口烟抽完,不耐烦的摆摆手,“懒得跟你扯犊子,今天来有正事儿要说,你女儿给人欺负了。”

柳坤生立马青筋暴起,“那个不开眼的敢欺负我女儿?李长师那个废物在干嘛?”

刘爷爷看着他摇摇头,“你这脾气收一收,别老一副没脑子的模样,都是七十好几的人了,老像是孩子一样算什么?”

刘爷爷从长袖的暗袋中拿出了李长师给他的书信,“这是李长师给你的信,应该是要你配合他,才能顺理成章的把那几家人置于死地,你看看就知道了,李长师那孩子的脑子最精,现在官当高了反而行事不便,他既然愿意动手了,肯定就是有了万全之策了。”

柳坤生不耐烦的接过信件把信打开,皱着眉头看完了信,然后把信件揉成一团,“行,这小子耍奸计还是有一套,不过这次我女儿被欺负了,我一定要打他一顿才能出气。”

“随你,我也早就想打他了。”

柳坤生把手里的锄头往田里一插,就开始大声吼起来,“柳霜似,滚过来,快点。”

在离两人不远的地方跑出来一个俊朗的身形,毫无疑问就是柳霜似了,“爹,有什么事情吩咐?”

“去告诉你陈伯伯,马上点出四千兵马,要好手,全部是骑兵,再从库房拉四箱银子,我要去一趟京城。”

柳霜似没有多说一句话,立马转身就走。

——————

李长师前天晚上在拿到了皇帝的诏令后,就马上赶回了李府,到了门口就看到了躺在门口的尸体,没有任何停留就牵着马跨过了尸体,敲了敲李府的大门,很快门就打开了,春花看老爷没回来所以一直在门口等着,大晚上的门口又有一具尸体让小姑娘很是害怕,更加没有困意。

李长师顺手将马绳递给了春花,然后问了门口的尸体是怎么回事,春花就把那个百伍长的话说给了李长师听,李长师听后点点头,就径直走向了屋内。

这时李长师心里已经稍微改变了几日后对三家的报复计划,京兆尹可以先放过了,具体如何还得看之后京兆尹家的后续补偿如何,如果那京兆尹大人态度诚恳,他李长师不仅不会为难他,还会因为他的聪明给予他一定的帮助,这就是聪明人之间看不见的交流。

但是另外两家嘛,已经晚了,而且到现在都还没有表明态度,可能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夫人被欺辱但是没什么实质性的伤害,那么他们的儿子被打断手脚作为补偿就已经足够,可是他们忘了,作为超一品官员的李长师这个人的脸面,就已经可以成为他们死的理由,李长师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脸面,但是他们没有那个不在乎的资格,他们更没有资格在欺辱了他李长师的挚爱之后不在乎他李长师的脸面。

李长师回了房,婶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婶婶看着李长师进门,轻声问了句,“长师,你干什么去了?”

“没什么,青青,我去找了一次皇帝,我李长师有些道理要好好给天下人讲讲了。”

三日后京城将大震。

(本章完)

.

李长师仿佛不听劝阻一般执意要跪,再被一把拉起,这次微微用力李长师就站了起来,赶紧抱拳说,“谢皇上隆恩。”

皇帝哈哈一笑,“爱卿还是没有把朕当兄弟呀!”

只是皇帝想着想着,又笑了起来,“李长师,你好日子不多啦。”

————————

李长师一把跪下,“此事重大,微臣愿亲自操办此事,还望皇上赐诏。”

昨夜李长师半夜出门去了皇宫,等到皇宫时皇帝还在乾清宫内看书,应该是一些有关治国良策的书籍,可能是白文皓也想学着他父亲的勤俭治国,宫内新立的大太监为李长师带去了话,皇帝感觉有些头疼,半夜都不见清净,况且来的人是李长师,本来李长师就实在让他喜欢不起来,但是无奈自己这个皇位有他不小的力,平日也只能捏着鼻子见他了,今天晚上都找过来就让他顿感厌烦,但是也只有让太监先去把他请进宫来。

“皇上,微臣低贱岂敢与天子作兄弟论,皇上莫要再说笑了。”

皇帝收了笑意,重新恢复帝王的威严,淡淡问道,“李大人此次深夜前来所谓何事?”

皇帝听后点点头,“那爱卿准备如何处置?”

皇帝也没想到李长师要亲自经手此事,想了想还是点头同意,随后叫太监去取了一份明黄圣旨过来,亲手写下诏令,随后盖上玉玺,将圣旨交到了李长师手上,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爱卿替朕分忧,朕心甚慰。”

李长师拿上圣旨与皇帝又客套几句就出了宫门,骑上马快马加鞭的回了李府。

皇帝看出来了,此事蹊跷,李长师那一套说辞他是半点不信,只是李长师都亲自来找他提要求要圣旨了,自己这个被别人一手扶上皇位的皇帝这么拒绝能拒绝这点要求?再者,那三家最大的京兆尹也就是个三品,帮他看个门而已,被李长师这个超一品杀了也就杀了,看门的人不难找。

皇帝微微挑眉道,“什么时候李大人也会听信这些流言了?李大人平日可不是这样。”

李长师解释道,“此事儿事关皇上威严,且暗藏兵甲本就是我朝严禁之事,在这皇城,天子脚下若有此行径其罪可诛。”

这个年轻人的谈吐和气质已经揭示了他绝对不是管家,大门大户的管家再是有教养也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水准,这个人自称姓柳,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个年轻人是总督的家人,多年前婶婶成婚的时候刘爷爷是没看见过这个年轻人的,所以真实的身份暂时猜不透。

那个自称姓柳的年轻人脸上带着亲和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对着刘爷爷轻笑道,“这位老先生是要找谁?我看先生很是面生,若是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我,我一定会将话带到。”

“虽说是流言,可常言道无风不起浪,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即是如此,爱卿想把此事交予谁去办?”

李长师立马正色道,“我听人说,京兆尹府,顺天府丞,和中乾府丞此三家暗藏兵甲,平日在京城嚣张跋扈目无帝王,微臣觉得此事不小,前来向皇上请示彻查此三家。”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