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风起云来》
风起云来

第八章 南下

“如此杀也杀不得,放也放不得。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了避免他们在后方作乱我决意招降他们,在这赵地他们也许会顾忌乡情,可若把他们带到河南,让他们打洛伊应该就没这么多计较了。”

李呈泓二人不明所以有些疑惑,待看到蒙弋拿出圣旨两人心中顿时一凛急忙肃穆躬身接过圣旨,打开一瞧脸上的表情也精彩了起来。

圣旨很长,洋洋洒洒几百字,详细的阐述了两年来朝廷的处境与艰辛,皇帝的不易与无奈。

可上边的核心内容却只有八个字“绕路河北,合兵攻洛”

“此举却有不妥。”李呈泓此刻也是深有同感的暗暗点头,这些赵卒荒废武事,号令不一,确实是杂乱不堪。不像他们北疆之兵熟谙战阵,军纪严明。

可若从晋地调兵一来这时间上来不及,就算日夜兼程的赶来人数也不会太多,杯水车薪无甚大用。二来则是他们把能带出来的已经都带出来了,现在还屯驻在北疆境内的人大半都守在关外,防备北庭鲜卑诸部,还有小半则分散在各处要隘轻易不能调动。

接着又摇了摇头,蒙弋所说不错这些赵卒杀不得。杀降卒不仅有伤天和,而且更会令诸侯不耻,徒增恶名罢了。放也放不得,如今的河北局势大好,若放他们离去必然会重归赵成侯麾下,到时免不得又是一番血战,即使这些人战力不济,可你杀人不也得需要时间?

再者扫靖河北指日可待,不能给自己凭空添堵。平灭赵、魏两路诸侯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到时这一地残破人烟慌渺的河北土地上也需要用这些赵卒降兵来恢复生产。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思来想去果然还是蒙弋的办法相对好一些,就是太危险了些。无奈叹息道:“确实只有这个法子了,不过这领军过河之人还是由我来吧,你是一军之主,北疆之领袖,不能有任何差池。”

蒙弋摆了摆手正色道:“兄长,我意已决不必在争。北疆乃我们兄弟众人与万千将士浴血搏出来的容身之地,更是千万百姓亲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什么领袖不领袖的切莫再提。”

“皇上既然召我引军南下合兵,若我不去岂不是予人话柄?那些臣撩怕少不得就要给我扣上一顶欺君罔上的帽子!也只有我亲临河南才能打消皇帝的顾虑,堵住京城百官的悠悠众口。如此我是必然,也是必须要去的。”

“其实不过是不想让我北疆军独占河北之功罢了。”

“圣旨上也说了,知道我们的难处。难处何在?这不过是皇帝开的条件罢了!你平灭河北可以,但必须出兵河南助我攻洛。所以我并未打算全军过河,我走后河北的战事就交由你二人继续主持,切不可让赵成侯那厮缓过这口气来!到时我要好好看看那些自命清高却满腹龌龊的京官大臣还怎么乱嚼舌根!”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蒙弋也是有些口渴,拿起茶碗咕咚咕咚的猛灌了两口。

“那将军打算带多少人下河南?”薛正雄则皱眉道:“我们的兵力本就不多,能吃下河北已近极限,若在两线作战将更加捉襟见肘。”

“所以才要征募赵卒啊...”李呈泓在无奈接道:“可只带降卒怕是不妥吧?”这也是李呈泓最为担心的地方,北疆此番出兵总计十余万,连年征伐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间伤亡了近两万,降卒却有六万之众。

薛正雄的铁骑还剩八千五百余人,如今驻扎在高邑,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自己所部与蒙弋合兵都驻守在这邯郸共有六万余人骑步各半,还有两万余人则都分驻在了其他的重要城镇里。

若只带降卒,不敢想象......

不等薛正雄二人继续发问,蒙弋抢先答道:“我此番前去无非就是做做样子罢了,招募降卒不过是为了充充人数,顺便解决掉后顾之忧。毕竟人数太少皇帝脸上也不好看。现在最主要的是招募降卒的问题,我确实不可能只带降卒南下......”

“河南地水道纵横不利于骑兵施展,所以此去当多领步军,不如调马军五千步卒三万再加两万降卒如何。”李呈泓见其心意已定只得建议道。

“不如何”蒙弋知其所想笑了笑道:“若如此降卒太多将不利于你二人进行河北战事。此去不在兵强,难在过河!所以调骑兵三千,步军一万即可。”

“至于降卒,拨四万于我,剩下的就地整编散于各部。”

看李呈泓一脸急色蒙弋也是连忙道:“兄长放心,我不会拿自己性命开玩笑,除此外我还会调陷阵营骑士,先登大戟士随行。

“如此甚好。”薛正雄又是抢先说道,李呈泓冲他瞪了瞪眼睛,也不在坚持。有陷阵,先登两部锐士同行确实使他放心不少,因为那都是北疆精锐中的精锐。

————————————————————————————————————————————————————

九曲黄河天上水,万里奔腾卷狂沙。

黄河,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这片大地的母亲河。

历朝历代中有无数的文人骚客为了赞美它而留下传世佳作。

而今遍观这漫漫黄河沿岸能够勾连两地的地方却不多,河东算一块,但此时徐万荣正在孟津那一带与洛水国斗法,自己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去了干什么?摇旗呐喊看热闹嘛?要能过去他早就过去了,这又不是拼人头就能行的事。

甭管是遇水搭桥还是过河拆桥,这都是个技术活儿!所以怎么过河,怎么搭桥才是关键。

这河北境内的黄河渡口唯有白马、延津两处适合大军通过,这蒙老太爷率军到此就又犯了两难,从哪处渡河?......

白马渡口。

六万大军沿河驻扎,连营十余里惊的对岸守军是食不知味,寝不安眠。

此时中军大帐里蒙老爷子还没睡,正盯着地图来回的比划着,这时蒙百煜匆匆而来,对即是将军又是上司的父亲行了一礼:“营寨已经立好,将士都已归营,此刻正埋锅造饭。”

蒙弋点了点头转头笑道:“明年你就该三十了吧?都说男儿三十当立,总这么在我帐下为将终究不是事,就没有想过独领一军,独挡一面?

(本章完)

.

圣旨的后半段则尽是宽勉与抚慰,表达了皇帝与朝廷的仁厚,知道北疆军的难处所以让其“伺机南下,尽快过河”。

“哼,这明显是皇帝不想让我北疆扫靖河北。”薛正雄满脸怒气的冷哼道。

“你是指征募降卒?”还是李呈泓了解自己这位结义兄弟,这邯郸城此时算上他北疆驻军都不到二十万人,整个河北位列前三甲的大城人口不足十万,这你能信?

“不错,这些年河北被祸害的不轻,已经没多少人了。如果把些赵卒都留在这的话对咱们负担太大。一个不好恐怕他们还会跑回到赵成侯的旗下!眼下的河北千里荒地颗粒无收,这些人若不想饿死就不可能愿意遣返回乡。”

“我欲在河北征兵!”蒙弋略有沉吟道:“你二人觉得如何?”

第八章

“闭嘴,不可妄议圣上。”李呈泓呵斥道。

蒙弋也是点了点头轻劝道:“隔墙有耳,小心为上。这里不是我北疆晋地,还是谨慎些好。”

那当然了,到手的鸭子飞了,换成谁也不会善罢甘休。

征兵?两人都是一脸的诧异,薛正雄性子急嗓门大,显然刚刚才训斥的话又被他左耳进右耳出了。“就河北现在这“一马平川”的样子哪里有兵可征??”

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说的就是现下的河北大地,自前朝覆灭后,群雄割据,诸侯乱战。几十年的相互攻伐,刀兵不断,使河北先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房舍倒塌,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满目疮痍,路遗骸骨。

据老太爷统计,战后河北生民不足百万,与前朝极盛之时相比余者不到十分之一。可见河北何其残破。

咱们不日就要南下,须知这过了河的卒子,可就身不由己了。

被两人一左一右的训斥了几句薛正雄耷拉着脑袋闷声道:“那如何是好,我们在这河北奔波亡命,如今好不容易搏出了大好形势,就这么放弃,我不甘心。

“就凭他们?”薛正雄不屑的摇头嗤笑道:“就那些赵卒不堪一击的战力,与其招降他们还不如从晋地调兵呢。”

“将军此举费力不讨好不说,若过河以后他们不听调令,临敌怯战的,到时贻误战机不说,还有覆灭之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跟这群杂兵绑在一起,我觉得不怎么样。”

“蒙弋,你有何打算?”李呈泓也不甘心,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你还敢抗旨不成?再说蒙弋才是一军主将,先帝钦定的北疆之主。拿主意的还是他,作为结义兄弟自己只需要支持就好了。

“打算么,还不够成熟,正好你们两个帮着参谋参谋。”

李呈泓接着说道:“这河北已成凶地,为了各自的前途性命,家族基业。凡事皆要三思为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