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风起云来》
风起云来

第四十七章 烦请转奏

我又不是你们北疆的人,又没你们蒙家这么大势,不带这么坑人的!

大丧之期,你不老实的在坟前守灵也就算了,居然还想往外跑?

送灵位,忽悠谁啊?守祠堂的人就不能在请一个嘛,还非得送?

这诸礼事毕,方矣也就打算启程回京了。

来时一路匆匆,给他也是折腾的够呛,这大夏天的穿朝服,确实有些遭罪,是真热啊………

回程倒不用那么赶了,但也是耽误不得。

你们蒙家跟皇帝之间的恩怨情仇是你们之间的事,可不能这么祸害我啊!

咱就是个跑腿儿的苦命人,没有那孙猴子的铜头铁骨,您就别给咱挖坑了,有啥话您就自个儿去说吧。

方矣一肚子的牢骚却只能暗暗腹诽,不然身在这北疆境内,就算在借他十万八千个胆子他也是万万不敢明言出口的。

“就有劳方侍郎代为上奏吧。”蒙万淳从怀里摸出一份折子,递给方矣的同时,也是不容置疑的说了一句。

闻言方矣有如吃了苍蝇一般,一脸的变幻不定。

蒙万淳见其如此,语气微冷道:“方大人尽管放心,皇帝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怪罪于你。”

“派人送折子跟方大人转奏没什么差别,大人只不过是顺手捎带而已,不会连这点小忙都推辞吧?”

所谓知子莫若父,蒙雲回辽东之事他这个当爹的自然知晓,不仅是知晓,而且还要支持,所以这上奏的折子也是早就替他准备好了。

如今的北疆与朝廷之间就剩下了一层窗户纸,就看双方谁先捅破它。

蒙雲若想去辽东,就只能光明正大的走,偷偷摸摸的肯定是不行,这一路可不比之前流浪时,可以随时照应到。

若是悄悄的走,死了都没处说理去,同样的亏他蒙家可不能再吃第二次。

但堂而皇之的走,就不能有太多人随行,那样一来又同样难保他邵氏不耍阴招。

可若是派兵护送,无诏动兵,私自越境,差不多就等于是宣战了,那蒙雲去辽东还有什么意义?

朝廷不敢明着下手,他蒙万淳同样不想真的撕破脸皮,只要皇帝不先动手,他就还能尽量压制。

现在他已被大势裹挟,身不由己,所以谁先捅破那层窗户纸至关重要。

因为谁先翻脸,谁就失了大义。

失了大义的人会遭到世人的口诛笔伐,当群起而攻之,届时他们北疆民心所向,起码有了自保的余地。

皇座你们争,我自巍然不动!

如此就只能以送灵回乡的名义,一边上奏朝廷,一边出兵相送。

这样也就使双方都有台阶可下了。

而之所以偏偏要借这礼部侍郎之手向皇帝转奏,也是在向朝廷表明北疆的态度。

你若战、那便战!

不想是不想的,但又不是不敢。

再者说,这气势上更不能输了不是?

方矣见话已至此,只得一脸不情不愿的应了下来,拱手苦笑道:“下官一定转奏陛下。”

蒙雲见他如此作态,撇了撇嘴皮,暗道还真是官儿越大胆儿越小,怎么说你也是个正四品,至于这么扭捏嘛?

若是让方矣知晓蒙雲心中所想,定会反驳他一句你可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

堂堂朝廷四品官,倒成了你们北疆的传话筒,这不是啪啪打皇上脸嘛?!

自己夹在你们这么两个庞然大物面前,哪边也开罪不起。

那才叫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呢!

“若没别的吩咐,那下官这就告辞了。”对着蒙家父子一礼后,方矣起身告辞。

蒙雲看着他那萧条的背影,好似瞬间苍老了几十岁一般。

也不知是有感而发,还是故意想的,对着方矣的背影来了句:“归去来兮,道不辞,余路远兮,别方矣。”

这位刚刚迈出门的玄雍礼部右侍郎,听到身后幽幽传来的这么一句,脚下一个踉跄,好悬没一头栽倒在地上。

什么叫别方矣?

您这是送人呢,还是送终呢?

挺好的一句话,怎么从您这说出来就变味儿了呢?

说的好像自己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似的

啊,呸呸呸,就是回不来了,打死也不回来了……

不对!

自己一定会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此乃公事,皇帝亲自下的令,他办完了事自然要第一时间赶回去复命。

可这话还没说两句呢,人家主人就开口送了………

在加上这位新生的玄雍世子,一副目无尊上,藐视法纪的样子,自己还是不要与他们纠缠太深,早走为妙的好。

还转述陛下亏你想的出来,想出来就想出来吧,你居然还敢说出来。

等这丧礼一过,也就该正式晋封蒙万淳为镇北王了,所以现在叫蒙雲世子,也不算僭越。

第四十七章

自己当然是要走的,不然留在这干嘛?让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侍郎去守边嘛?

咱本来就是辞行的,可怎么着也得先寒暄套一番啊,对吧?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如今晋阳王是没了,可又来了个镇北王。

按理说,这接掌王位同样需要个仪式。

可朝廷既然没有给自己下达这样的旨意,自己又何必操那闲心,多管闲事呢?

而且看他们蒙氏一家从上到下都是这种从简如善的架势,想必也是没将这册封仪式当回事儿。

心里这么想着,但作为京官儿,该有的城府自然不会少了。

只见方矣笑呵呵回道:“世子说笑了,下官哪敢传话于陛下,还是您自己上书请答吧。”

就算是送,也用不着你吧?你北疆是没人了嘛?还是别人不认识路啊?偏偏要你亲自去送!

鬼知道你们又要搞什么把戏,自己再不济也是知道若是从这晋地去到辽东,除非身有翅膀,不然那定是要途径河北的。

年初的时候朝廷旨意就已经下来了,晋封蒙百煜为镇北王。

只不过那会儿他已经病倒在了床榻之上,这镇北王的名头是给谁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蒙家小辈儿,还真是如传言所说,四六不通,目无法纪的很啊……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