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七零我有亿万物资》
重生七零我有亿万物资

第167章 江磊近况

冯改花就是个巨大的隐患,主要是冯改花想对老娘下手,冲着这一点冯慧珍也不能忍。

无论是啥什么法子,也得先把冯改花收拾了。

免除后患才能安安心心地插队。

干好本职工作,那才是正理。

上山打猪草有个巨大的好处,就是除了打猪草以外,等到夏天春暖花开,山上有不少东西。

野草,野果,野菜,野山菌。

这倒让冯慧真有点儿奇怪,冯改花果然是重生人士,能量巨大。

这个地方是冯改花原本的主战场,毕竟冯改花在这里生活了n多年,肯定对这地方熟悉得很。

无论是这里发生的事情,还是这里的人。

而她虽然也是重生人士,可是先决条件比人家差了一个等级。

果然,人和人是不能比的。

更让她觉得沮丧的是,她猜测冯改花手里应该也拥有类似于她空间的这种金手指。

那张信纸冯慧珍用塑料袋儿隔绝。

请王主任用医院的设备验了一下。

纸上的确是一种毒药,但是这种毒药的毒性相当厉害。

目前在市面上,没有任何一种毒药的毒性是这个性质,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未知的毒药。

现在的医学程度,大家并不知道这种毒性是什么。

冯慧珍这个重生人士当然能猜的出来,绝对是冯改花手里有某些不可控的手段。

看来她也得小心一点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大家心知肚明。

冯慧珍想也许她该跳一跳,如果她跳出来想法子和白家的人联系上,恐怕冯改花就不会去打刘翠花的主意。

估计会把这个主意动在她的身上,灭了冯慧珍不就是一了百了。

这也是冯慧珍为什么现在做事越来越高调,帮助村子里的社员用本土的法子发家。

不违反规则。

她就是要让别人关注到她。

还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冯改花啊冯改花,你到底藏到哪里去了?

冯改花现在已经被调到了下乡慰问文工队。

冯改花为了接近江磊,已经想出了个主意,她打听到江磊到底下的工地搞建设。

为了能够参加下乡慰问文工队,她可是牺牲了色相。

让那个姓吴的占够了便宜。

才算是换取了这么一个名额。

暗恨姓吴的不是东西,如果她不是没办法,何至于要找上姓吴的?

总有一天等她跳出这个环境的时候,她一定会把姓吴的灭了。

现在还不是时机,万一以后还有用得着姓吴的时候怎么办?

冯改花跟着文工队的确遇到了江磊。

江磊带着身边的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王家铺附近工地上给大家修拖拉机,汽车和挖掘机。

自从他接手了维修小组以后,手头冯慧珍给他的那些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江磊不光整理出来,而且整理的这份笔记,已经在他们维修组传抄开。

底下的工作人员,几乎人手一本。

大家现在修理技术算是一日千里,在突飞猛进。

他们省建三公司的维修小组,现在在省里都算是有名的。

就是因为冲着江组长的这个名声,附近村子里的拖拉机也赶紧开过来,想借他们的手修一修。

江磊性格很好。

对谁都温和有礼,很谦虚。

无论是在维修组,还是和他相处的人,对于江组长都是有口皆碑。

江磊修完了手头的拖拉机抹了抹头上的汗。

“组长,明天估计就剩下几台拖拉机,下一站咱们就该去青青农场那边。”

跟他说话的是王顺。

王顺翟伟五个人现在算是维修组里的骨干。

他们维修小组一共50个人化,分成五个小组,平均十个人一个组。

目前来说只有江磊一个组长,不过江磊跟大家说得很清楚,希望大家积极学习,踊跃也表现,只要表现优良考核合格,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的组长。

五个小组不可能江磊一个人带领。

以后的工作会越来越多,分成五个小组的原因,就是为了可以划分开工作轮流出勤。

“正好去了青青农场,去看看冯慧珍他们。”

江磊一听到青青农场,本能地就想到了冯慧珍,都快大半年没见面。

也不知道冯慧珍怎么样?

虽然他给冯慧珍留了他的地址,可是这半年以来,他都在底下东奔西跑,就算冯慧珍给他写信也收不到。

想到那个热情洋溢,总是善解人意的冯慧珍,不由得心里充满了温暖。

那个丫头在他的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伸出了援手。

冯慧珍的那些小小狡黠,满脑子的鬼主意,鼓励的话语。

都让他感觉到温暖。

是与众不同的温暖,因为冯慧珍,他才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总是一想到那个小丫头,就是感觉特别的亲近。

借机发掘一下,说不定也能贴补贴补生产队的社员,当然也给他们小集体贴补一点儿余粮。

一冬天一百多斤栗子把他们三个人养得都胖了一圈。

才让冯改花度过了这个灾年。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已经托周主任和王主任打听冯改花的事情。

不少人家都琢磨着,今年秋天上山弄点儿栗子,哪怕是给孩子们解解馋。

冯慧珍才不关心那些。

当然那一百多斤栗子不光他们三个人吃了,每天去大队部干活儿的时候,趁机给大家伙儿也带点儿炒栗子。

每个人分个一两颗。

再加上冯慧珍又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栗子,回来还能做菜。

冯慧珍借用这一年时间,要给大家普及一下早存粮的知识。

希望来得及,毕竟现在离秋收还有几个月时间。

至今还记得冯改花得意洋洋地宣扬她当年是怎么在秋收之前偷偷地从地里割了不少还没成熟的麦子,就因为那些麦子。

不少村里的妇女还说了,今年秋天他们也上山去打野栗子,平常栗子打回来,总觉得没什么吃头。

没想到他们用锅炒一下,炒出来还真好吃。

必须先找到冯改花落脚之处,应该是县里的文工团。

可是周主任目前带回来的消息是县里的文工团并没有冯改花这号人。

煮粥的时候放上一点儿,甚至还能磨了做点心。

冯慧珍的口才又好,娓娓道来,把大家的口水都引了出来。

既能团结气氛,又能让大家深刻地了解到山上还有这种东西。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