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锦衣卿相》
锦衣卿相

第41章 先富带动后富

苏义孝两口子原本还心软的来着,听见她这么一说,渐渐清醒。

“再次祖父的病痊愈时间未知,所以阿爹需要负担的时间也是未知。可能是一辈子,可能是一个月。”

苏希锦笑了一下,“但我觉得是一辈子。”

以前苏希云在家时,家务活基本落在她身上,如今苏希云走了,苏希裳也开始了她的老路。

“叔祖父说了什么?”苏希锦问。

苏义孝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苏希锦将这些一点一点说出来,苏义孝两口子神色越来越严肃。

但一想到苏重八生病,又心软得狠不下心不管。

这就是亲情约束。

“最后,”苏希锦道,“你们确定叔祖父真的病了么?”

两口子你望我,我望你,望了半晌,盯着苏希锦问,“你的意思是……没病?”

苏义孝脸色难看。

苏希锦摇了摇头,“只是我的一个猜想,爹娘不是回去了看了吗?”

苏希锦不记得苏重八有什么老毛病。着凉感冒之类的倒有可能。

但上午苏母说起这些事时,一点担忧和愁容也没有。苏希锦便有些怀疑事情的真实性。

两口子听女儿这么一说,也开始怀疑。

“方才我进去房里看望你叔祖父时,屋子里也没有药味。”

林氏回想方才在向阳村的情形。

“而且,希裳看我们的眼神……”林氏想不到语言形容,“很古怪。”

直勾勾的充满算计,没有担心,没有惊讶,好像早知道他们会去。

苏希锦洞若观火,那八成是没病了,只是想找个由头让爹爹养他们罢了。

苏义孝也明白过来,心里很是失望,“雪停了,我去看看庄稼。”

“还是请个大夫去看看吧,”苏希锦道,“以防万一,这样爹娘也可以放心。”

对于一个陌生人,她尚且能够关怀备至,伸出援手,何况是这具身子的祖父母。

“若是生病了,就买些药。若是没有生病,天冷了,可以送些御寒的东西去。”

“还是你想得周到,”林氏笑道,“我都没想到这些。”

这样她们两也该放心了。

苏希锦摇了摇头,她做这些一是防止今后爹娘后悔,二是出于人道主义。

她对着苏义孝的背影道,“阿爹,如果想和叔祖父母住,不必在意我的感受。”

反正过几年,她一定会参加科举,自然不会留在青阳县。

苏义孝摇了摇头,径直走了。

苏希锦想到了一句话,家里最不被关心的那个孩子,往往最孝顺。

以前以为是悖论,这会儿在苏义孝身上得到了印证。

苏希锦请了大夫去给苏重八看病,果然如她所料,苏重八没病。

对此苏义孝彻底失望了,以前为了弟弟,把他除族,过继侄儿算计财产。如今他出息了,又开始算计其他。

他消极了好些天,最后看见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才开心起来。

庆丰三年冬,新来的龙知县到任。

苏希锦窝在床上看书,突然一阵凉风从门口吹进。

她打了个哆嗦,就见林舒立从屋外进来,拉起她就往外走。

“怎么了?”苏希锦问。

“好消息,”林舒立道,“快些出去,小郡王和韩少爷在外面等你呢。”

苏希锦穿好衣服,磨磨蹭蹭跟在他身后。走出门就见韩韫玉等人站在院子里。

“到底发生了什么?”

韩韫玉道:“带你去看看棉被租赁所。”

“可是我的建议被采纳了?”苏希锦内心喜悦。

“正是。”

“冷死了,”周绥靖打断他两,“我在食为天订了房间,你们不能上那里去说吗?”

于是一行人往外走。

棉被租赁所设在县衙旁边,苏希锦出去便看见许多贫民前来领取。

“来来来,先凭户籍登记,每户三口人可领一床,来年二月十五归还。如果不能按时归还,或者有破烂,官府会采取强制手段。”

衙门的人热火朝天的为贫民发放棉被,“有钱的人不要来凑热闹,我们这里可是有一份名单的。”

为了防止富人滥领取,棉被都是用低廉的料子包裹,不好看,但重在暖和。

“谢谢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领取到棉被的百姓,感恩戴德的朝官兵鞠躬作揖,“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

“是呀,往年天气冷,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全家人用一床被盖,老人小孩儿根本下不了地。”

“你们不要谢我们,”一位官兵笑盈盈道,“要谢就谢国公爷和龙知县,我们也是听他们的命令行事。”

“多谢国公爷,多谢龙县令。”

百姓改口很快。

发放棉被的官兵哈哈一笑,“除了国公爷和龙知县,还有一人也得谢。”

“是谁?”百姓问。

“苏小姐,苏屯田的女儿。”发放棉被的官兵道,“我听说这次租棉被,是她提议的。”

百姓茫然,从未听说过什么苏小姐。

“就是那个献粮食,被皇上亲封的苏屯田。”

“哦,”这下周围的人明白了,苏义孝做官这件事传得很远,庄稼人没事儿就喜欢聊这些。

顺便再做做梦,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好运。

“苏大人献粮,苏小姐为我们争取棉被,一家子善心人啊!”

“多谢苏小姐,多谢苏大人。”

于是衙门外面呼声一片。

苏希锦表情尴尬,急忙拉着韩韫玉走到对街。

“贫困百姓太多,棉被有限,”韩韫玉边走边说,“只能紧着先来的。”

苏希锦看着排成长龙的人,满心安慰,“这样已经很好了,毕竟治标不治本,能帮一家是一家。”

可怜那些远村的人,并不能赶到,即便赶到,棉被也没了,

租赁所旁边还设置了粥棚,这是以韩家的名义设立的。

韩韫玉笑道:“以前灾荒时,京里许多大家都会布粥,我们家也是如此。后来就养成了习惯,一到某天,就开始布粥。”

仿佛一道灵光闪过,被苏希锦迅速抓住,“我找到了资助远乡的方法。”

“什么?”

“先富带动后富,一富一村制。”

苏希锦答道,也不管韩韫玉有没有理解,拉着他就朝林家跑去。

两只冰凉的手交握着,互相传递着温度。

林舒正今天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他按了按,颇有些心绪不宁地想: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破财免灾。

为了避免破财,他今天一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门。他就不信,不出门还能惹灾祸。

“大少爷,表小姐来了。”

林舒正一挑眉,而后笑盈盈站起来,“哪阵风把她吹来了?”

走出房门,行至大厅,就见苏希锦端坐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小手炉。

见他进来,立马放下手炉,跑到他跟前。

“表哥,”声音发软,带着讨好。

林舒正寒毛直接立了起来,伸出一只手挡住她,“站住,你又有什么鬼主意?”

苏希锦扶他坐下,笑嘻嘻给他锤了锤肩膀,“表哥,有个生意你做不做?”

林舒正警惕,瞧着她这表情,就没好生意。

“别紧张,”苏希锦替他顺了顺气,“食为天生意很好吧?对面那户商家是不是在跟你打擂台?”

“正是,”林舒正冷笑,“狗尾续貂的家伙。”

看见他开了炒菜馆,自己也开了一家。虽说饭菜味道不如他,但胜在老牌子,还是有不少客人去。

也不知道那家伙不用铁锅,怎么炒出来的。

“我有一计可以让表哥赢他,不仅如此,还可以将他远远甩在身后。”

韩韫玉低头闷笑,若说方才他还不明白先富带动后富是什么意思,这会儿听她套路林舒正,也隐约猜到了一些。

“什么计划?”林舒正歪头,竖起耳朵。

苏希锦道:“今天城里在给贫困百姓发棉被。”

“一早便知道了,没想到新来的龙知县倒是个拉拢民心的高手。”林舒正靠在椅圈上,悠哉悠哉点评:“不过,这关我什么事儿?”

“当然关你的事儿。”苏希锦道,“龙知县借棉被,百姓感激,以后必然会支持他的工作。今后三年,只要他不出大错,凭着每年借棉被的举措,任期一到,必会升官。”

林舒正点头,确实如此,但,“这还是与我无关啊?”

苏希锦白了他一眼:“如果表哥也参与进去呢?”

“开什么玩笑,这种一本万利的事儿,他官府肯让我掺一脚?”腿都给我打折。

苏希锦道:“如果表哥以自己的名义支持官府工作呢?”

这个嘛……林舒正想都不用想,一口拒绝。

“做梦,你想都别想。他龙知县做这事儿,是有国库撑腰,拿国库的钱,给自己赚名利,我兜里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钱。”

“而且他要名可以升官,我一个商户要善名有什么用?”

所谓帮急不帮穷,白白浪费银子的事他可不会做。

苏希锦十分惋惜地叹了口气,“哎,本来几床棉被,就能甩对面饭馆一条街的事儿,你竟然不做。白白浪费了好机会。”

瞎忽悠,林舒正下定决心任她再如何花言巧语,也不为所动。

他就说为何今天眼皮一直跳个不停,原是自家表妹坑他坑到家来了。

“对面那家能与表哥打擂台,自是因为他家底雄厚,根基深厚与林家不相上下,甚至还隐隐超过。”

“这样的情况下,表哥年纪轻轻凭一己之力与他不分伯仲,实在是商业鬼才,天资非常人所能及。”

林舒正点头,这话漂亮,简直说到他心坎上去了。放眼整个青阳县,甚至夔州城,就没有一个比他有商业头脑的。

“这么多天,表哥一直拿不下他,其实只有一点原因。”

“什么?”

“名,他家在青阳县盘根错节了近百年,垄断县里药草和布料等生意,百姓对他家已经熟悉。甚至只要是他家的药材,都一百个放心。”

“以目前相持不下的情况,如果表哥再能有这样的号召力,不就直接压了他一头吗?”

林舒正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但要让他无偿拿出钱来,帮助他人总觉得亏了。

苏希锦摇头可惜:“所谓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有名,利自然就来了。我们目光要长远,放长线钓大鱼。”

林氏踌躇道:“你叔祖父想来城里治病,让你爹给找间房子。”

一间房子肯定不行,治病需要人伺候吧?那苏母一定会到。而苏义仁在城里没住处,肯定会跟着苏重八两口子一起。苏义仁都住城里了,家里的孕妇自然也得跟着丈夫。

大伯母肯定不会出钱,三叔没有工作。所以治病的钱必定是苏义孝出。

“叔祖父养病,叔祖母自然得来,那么城里的三叔和怀孕的三嫂必定得一起。一群人没有收入,所以阿爹还需要负担他们的日常开支。”

虽然从陈国法律上来说,她的爹娘现在已经没有义务孝顺苏重八夫妇。

“没,”林氏感叹,“你三婶怀孕,叔祖父又生病了,家里能动的就剩大伯母和三妹妹。我们哪里好意思留在那里吃饭。”

这件事远没有那么简单。

“你们答应了?”苏希锦问。

苏希锦点头,明白了他们的态度。她端了个凳子坐在两人对面,神色严肃,态度认真。

但苏希锦是现代人,过继这套对她没有约束力。也同样因为她是现代人,她对苏重八两口子没有亲情可言。

她所站的角度,只是因为她是苏义孝的女儿。

“其次叔祖父说想要一间房子,那么租金或者买房的钱,必定是爹爹出。而后买药的钱,也是爹爹出。”

苏希锦又看向苏义孝,“爹爹什么想法?”

苏义孝手指在地上画了个圈,“我听你的。”

姜还是老的辣,苏重八算计的不是一星半点。既要二儿子养老,又要二儿子扶弟。等一家人在城里安定下来,还要当官的二儿子给老三找个官职。

一点一点磨,温水煮青蛙。

“既然你们问我意见,那我就给你们分析一下目前的局面和今后可能遇到的情况。”

“首先,我不阻止你们孝顺父母,那是你们的责任和义务。”

林氏看了她一眼,犹豫道,“还没,想回来问问你的意见。”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